《宇宙體系》是重慶出版社2023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艾薩克·牛頓,譯者是潘海璇。主要內容為牛頓用其力學原理構建宇宙運行的科學體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宇宙體系
- 作者:艾薩克·牛頓
- 譯者:潘海璇
-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3年4月
- 頁數:348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229175191
- 叢書系列:文化偉人代表作圖釋書系
《宇宙體系》是重慶出版社2023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艾薩克·牛頓,譯者是潘海璇。主要內容為牛頓用其力學原理構建宇宙運行的科學體系。
《宇宙體系》是2024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華語教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19世紀下半葉,英國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在當時生產實踐和實驗的基礎上,集前人力學知識之大成,奠定了古典力學的基本體系,把力學這一門古老的學科,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牛頓將萬有引力定律套用到太陽系,將宇宙間天體運行的動因歸之於...
《宇宙體系》是重慶出版社2023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艾薩克·牛頓,譯者是潘海璇。主要內容為牛頓用其力學原理構建宇宙運行的科學體系。內容簡介 《宇宙體系》是艾薩克·牛頓為他的經典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第三編所寫的初稿,是科學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獻,用力學原理構建了人類歷史上首個關於宇宙運行的完備科學體系...
拉普拉斯在科學上的主要成就涉及天體力學、宇宙論、分析和機率論等方面。他發表的天文學、數學和物理學的論文有 270 多篇,專著合計有 4006 多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專著有《天體力學》、《宇宙體系論》和《機率的分析理論》。他的五大卷《天體力學》( 1799~1825 )已成為整個科學史上的經典巨著。他在數學方面的...
經典宇宙模型 牛頓最早用經典力學方法和歐幾里得幾何觀念建立了絕對的無限的宇宙體系。相對論宇宙模型 愛因斯坦1915年11月發表了廣義相對論,指出空間和時間不能脫離物質單獨存在,建立起了有限無邊的四維宇宙模型。大爆炸理論模型 在膨脹宇宙的觀念下,1932年勒梅特提出了宇宙是由一個極端高溫高壓狀態下的“”原始原子“...
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中,我們就只能在宇宙射線中艱難地捕捉到少量“倖存”的反粒子。和超弦理論和 超弦理論的建立 20世紀物理學的兩個最偉大成就是量子論和相對論。量子場論描述微觀世界的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廣義相對論作為引力理論描述像星體、星系、黑洞及宇宙一類大尺度、巨質量的體系。理解一般物理系統要么利用...
牛頓宇宙學 因為天體運動在很大尺度範圍速度遠小於真空中光速,牛頓力學亦能很好地說明宇宙圖象。最後為定性半定量地聯繫個別近代宇宙學問題,會用到狹義相對論的少量知識,但全文均不考慮廣義相對論效應。在夏日晴朗的夜晚,抬頭遙望天空,看到銀河系中的星星分布得相當稀疏。據天文觀察,類似銀河得星系有許許多多,它們...
哥白尼日心體系是哥白尼提出的宇宙體系。又稱日心地動說或日心說。這一學說在他1543年出版巨著《天體運行論》時正式問世。其核心思想可概括為:①太陽位於宇宙的中心。②地球不是宇宙中心,而是一顆沿圓軌道圍繞太陽轉動的普通行星。③太陽在天球上的周年運動是地球繞太陽公轉運動的反映,行星的視逆行和順行是地球和...
意識作為以不可逆過程為核心建立起來的複雜系統,周圍環境中往往普遍存在不可逆過程。不可逆是是時序性的表現,是物理規律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規律從意識這一層面來講,本質上是體系級個體在感覺上的能量梯度。其中,能層間的品味差表現為時序性規律,而能層間的縱向空間形狀則表現為非時序性規律。結語 宇宙本原至今...
宙外空間(所有的物件+事件---時間、空間、質量的總合以外的形式) 宇宙是由空間、時間、物質和能量所構成的統一體。是一切空間和時間的總合。一般理解的宇宙指我們所存在的一個時空連續系統,包括其間的所有物質、能量和事件。對於這一體系的整體解釋構成了宇宙論。近數世紀以來,科學家根據現代物理學和天文學,...
托勒密地心體系是公元2世紀托勒密在所著《天文學大成》中提出的宇宙體系。這一體系的要點是:①地球靜止不動地居於宇宙的中心。②每個行星和月亮都在“本輪”上勻速轉動,而本輪中心又在“均輪”上繞地球轉動,只有太陽直接在均輪上繞地球轉動。地球與各個均輪的圓心有一定距離的偏離。③水星和金星的本輪中心始終...
宇宙大爆炸學說 大爆炸宇宙論是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它的主要觀點認為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時期里,宇宙體系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炸。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是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於約138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後膨脹形成的。大爆炸理論的建立基於...
認知宇宙 宇宙這一真實的存在表明它必然存在自身的組織成份以及基本面貌,近年國內學者利用數理方法在綜合經典場、量子力學、相對論與引力場等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體現宇宙成份及之基本面的表達式:量項維物基。描繪了以空間…星分子原子粒子…聲熱光磁電力運動為核心的事物體系在宇宙結構層所起的關建作用,顯示以...
0.01秒 1000億度,光子、電子、中微子為主,質子中子僅占10億分之一,熱平衡態,體系急劇膨脹,溫度和密度不斷下降。0.1秒後 300億度,中子質子比從1.0下降到0.61。1秒後 100億度,中微子向外逃逸,正負電子湮沒反應出現,核力尚不足束縛中子和質子。13.8秒後 30億度,氘、氦類穩定原子核(化學元素)形成...
現代宇宙系當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又稱大爆炸宇宙學。與其它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說明較多的觀測事實。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我們的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歷程。在這個時期里,宇宙體系並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這一從熱到冷、從密到稀的過程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發。根據大...
“地心宇宙體系”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著作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內容簡介 “地心宇宙體系”補充說明 “英漢天文學名詞資料庫”(以下簡稱“天文名詞庫”)是由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名詞委”)編纂和維護的...
宇宙學說是指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時期里,宇宙體系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炸。現代宇宙學是數學和物理的代名詞,早已摒棄宗教和純哲學概念,藉助大型物理實驗和超級望遠鏡,依託現代天文學,數學研究宇宙...
由此反推,宇宙結構在某一時刻之前是不存在的。它只能是演化的產物。1948年,物理學家伽莫夫等人首先提出了大爆炸宇宙學模型。大爆炸宇宙學 這一學說認為宇宙誕生於一次大爆炸。在宇宙早期,溫度極高,在100億度以上,物質密度也相當大,有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態的物質。但是因為整個體系在...
《宇宙體系論》是2001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法)拉普拉斯 。內容介紹 在自然科學的發現里,天文學居領先地位。自從人類開始觀天以至今日,廣泛地認識了宇宙體系之過去與將來,這個歷程實在經過了多么漫長的道路。在取得這些成就以前,人們對天體觀測了好多世紀,由天體的視運動而認識地球的真運動,從而發現...
黃帝學說是一個非常系統性的文化起始,有一以貫之的統一的邏輯體系。其後的是研究和預知宇宙萬物周期規律變化的學問。因而提出了“一陰一陽之謂道” 的自然規律;“陰陽不測之謂神”的測不準原理。量子力學大家玻爾提出的“互補”性理論曾受到《周易》的啟示也絕非偶然。這在〈黃帝經〉中明白不過的立論:“亘先...
現代科學家將宇宙黑洞定性在超新星爆炸坍塌後,在不斷地進行壓縮成為高質量的“黑洞”類天體。究竟一顆恆星在坍塌過程中,是什麼物質產生的密度極高、引力場極強的類天體呢?我們知道,恆星是由物質的核聚變形成的,是否是由不同的物質粒子在不斷地被引力場壓縮重組後形成一種我們人類還不能解釋的一種新的物質體系...
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期,有關創世的問題,一向是留給神去解決的。宇宙起源於何處?終點又在哪裡?生命如何產生?人類怎樣出現?對這些疑問,許多宗教都能給出一份體系完備的答案。至於上帝從哪裡來,這種問題是不該問的。直到最近幾個世紀,人們才開始學著把神撇開,以超越宗教的角度,去思考世界的本源。這樣一來...
量子理論研究微觀世界裡基本粒子的行為,在這個理論體系中,宇宙中所有的物質最終由數百種不同的基本粒子組成,由於質量小到幾近於零,這些粒子的運動軌跡變化莫測,毫無規律可循。在這裡,力是由粒子的交換而來的,電磁力是由光子交換而來,弱力是由弱規範玻色子交換而來,強力是由膠子交換而來。例如,兩個帶電粒子...
這些星系往往兩個一組,三五個一群地分布在宇宙空間,天文學家把它們叫做“星系群”(galaxies group,湦群)。還有比星系群更大的集團——十幾個乃至上千個星系聚在一起,叫做“星系團”(galaxies cluster,湦團)。如果若干星系團再組成一個體系,就稱它為“超星系團”(supercluster)。一般的超星系團只有二...
平行世界說,兩個平行世界相遇之時,有的人會突然出現,有的人會永遠離開,有的人會找到真愛。時空的裂縫,平行的世界,可怕的時間。害怕去愛,只因為沒有未來。基本概念 平行宇宙或多重宇宙-內部結構模型圖 平行宇宙說(multiverse、Parallel universes),或者叫多重宇宙論,指的是一種在物理學裡尚未被證實的理論...
原子具有核式結構、原子群構成的物質形成天體、各天體依照核式結構排列形成太陽系,許多的太陽系形成更大的體系仍然是核式結構。結構介紹 宇宙是無數核式結構複合體。原子具有核式結構,原子群構成的物質形成天體,各天體依照核式結構排列形成太陽系,許多的太陽系形成更大的體系仍然是核式結構。輻射是聯繫核和繞核...
當然一開始,信息是從通信技術搞起來的,到以後信息學不斷廣泛展開,什麼領域都開始有了信息,信息又是指一個體系裡面的有序化的程度。這兩者有點相反,前一個是指不可測的東西,帶有疑問東西的度量,後面信息概念成了一個有序化的程度。不管這兩者是廣義的資訊理論還是狹義的資訊理論,他們的這個信息都是指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