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文化旅遊區

孫子文化旅遊區

孫子文化旅遊區位於東營市廣饒縣城東新區,規劃總面積42平方公里,以孫武湖綜合開發為基礎,依據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區和旅遊度假區標準,按照生態、旅遊、文化、城市的功能定位進行開發建設,規劃布局旅遊體驗、體育休閒、溫泉度假、科研教育、佛教文化、民俗風情等六大片區,重點建設孫子文化園、馬鳴寺、樂安古城、孫子學院、鄉村俱樂部、孫子故園等幾十個旅遊休閒項目,配套林場、濕地、綠道等基礎設施,通過旅遊項目組團開發,城市和旅遊設施融合發展,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文化體驗基地、休閒度假勝地、旅遊觀光目的地及現代化服務業聚集區。目前,旅遊區已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級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孫子文化旅遊區
  • 外文名稱:suntzu culture tourist area
  • 地理位置: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樂安大街1678號
  • 氣候類型: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景點級別:國家AAAA旅遊區
  • 著名景點:孫子文化園
介紹,歷史文化,生態環境,主要景區介紹,孫子文化園,馬鳴寺,

介紹

孫子文化旅遊區,規劃總面積42平方公里,是以孫武湖綜合開發為基礎,依據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區和旅遊度假區標準,按照“生態、旅遊、文化、城市”的功能定位,打造的集休閒度假、旅遊觀光、商貿服務、宗教朝聖、科普教育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現已被列入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旅遊項目,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孫子文化旅遊區將文化與旅遊充分融合,圍繞“一廊兩帶三區六環”的格局展開建設,並在此格局中構建“十八百”重點項目群。其中孫子文化園占地1300畝,是孫子文化旅遊區的核心景區,也是孫子文化的聚集區和集中展示地。
孫子文化旅遊區

歷史文化

孫子,姓孫名武,字長卿,世人尊稱孫子或孫武子。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廣饒)人,我國古代傑出的軍事家、軍事理論家和思想家,被後人譽為“兵聖”、“兵家鼻祖”、“百世談兵之祖”,所著《孫子兵法》亦被譽為“兵經”、“兵學聖典”,古今中外,推崇備至。孫武青年時期,在齊國樂安撰成《孫子兵法》,後避亂奔吳,公元前512年經伍子胥舉薦,以兵法十三篇晉獻吳王闔閭。經吳王問對、吳宮教戰考察,吳王知孫武善用兵法,遂拜為將軍。孫武同伍子胥一起輔佐吳王,西破強楚、南服越人、北威齊晉、顯名諸侯。
孫武里籍樂安,地面在廣饒縣,歷史上只有此一種說法。從宋代歐陽修《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到清代孫星衍《孫子兵法序》、《魏吏部尚書孫邕傳》、《陽湖孫氏譜記序》等史書記載甚明。1991年,經考古學家對樂安故城(今草橋遺址)的考古勘探,地理學家、歷史學家的綜合考證,一致認為先秦齊國樂安地面主體在今廣饒縣,廣饒縣為孫子的故里。新華社向國內外發了新聞通稿,引起了世人的普遍關注。2008年,中央電視台 “探索發現”欄目,對樂安故城的發掘、對先秦樂安地面主體在今廣饒縣再度進行了深入探討和宣傳報導。

生態環境

孫子文化旅遊區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其中孫武湖水面面積6平方公里,蓄水容量3000萬立方米,圍湖建有2.19萬畝的生態林場,各類景觀綠化樹木56個品系116萬株,林水交融,生態宜人,即使人們在游景區之時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又能滿足人們拓展精神世界的需求,旅遊區被列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旅遊項目,先後被命名為國家水利風景區、全國平原地區第一批國家級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首屆中國休閒創新獎。
生態的和諧,文化的薰陶,激勵人們追求更進步的價值取向,乘著黃藍兩大國家戰略的春風,孫子文化旅遊區將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極具有影響的旅遊勝地、景觀長廊和現代化服務業聚集區。

主要景區介紹

孫子文化園

孫子文化園是孫子文化旅遊區的核心景區,是集中展示孫子文化的精品板塊,也是傳承和弘揚孫子文化的基地,按照“一軸、兩帶、六分區”規劃布局,依據國家5A級標準進行開發建設。一軸,即以兵聖山為中軸,形成集中展示孫子文化的景觀軸線。兩帶,即高品質生態景觀帶和遊覽主環道,其中,高品質生態景觀帶是以孫武其人、其事創意建設的十三座景觀園為主要內容,以園林景觀形式展現了孫武的傳奇人生;遊覽主環道是由以《孫子兵法》十三篇為主題建造的十三座景觀橋連線而成,以藝術再現形式充分展示了孫子兵法的深刻內涵。六分區,即兵聖宮(核心區)、尚武遺風(兵器展示區)、春秋古鎮(水上交戰區)、攻城演繹(攻城演繹區)、千里襲楚(速度體驗區)、智樂童趣(兒童遊樂區),其中,兵聖宮集中彰顯展示了孫子文化的精華所在,在建築風格、裝飾樣式、展陳內容等各個方面,充分體現了孫子文化的內涵和影響。同時,配套多項量身定做的高科技項目和國際高端的遊樂項目,讓遊客感受到刺激和震撼。
目前,正在進行內裝施工;綠化亮化、道路、橋樑等基礎設施基本完成;遊樂項目安裝全面展開,部分遊樂設備已完成安裝。為了滿足市場需要,2014年7月18日,我們對外開放了孫子文化園一期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對於擴大景區的知名度、為旅遊區聚集人氣、推介孫子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下一步,將不斷加快工程項目建設進度,同時,借鑑其他景區先進管理經驗,提升創新孫子文化園運營管理水平,叫響孫子文化品牌,不斷提升我縣旅遊業發展水平。

馬鳴寺

廣饒是我國佛教影響很大的地區之一,早在1480多年前,就開始流行佛教的信仰,馬鳴寺即是廣饒著名的寺院之一。
《佛教文化年表》載:公元523年(卑微孝明帝正光四年),山東樂安馬鳴寺,長清神寶寺創建。“馬鳴寺原名大梵寺後改為天王寺,後又改今名。”蓋“真諦”於南朝梁元帝乘聖二年(553年)譯出馬鳴所著之《大乘起信論》。據此推知,馬鳴寺建立之時,馬鳴之名已由大譯經家佛陀扇多、菩提流支等傳至中國。
孫子文化旅遊區利用良好的區位條件,通過對孫武湖景區功能界定與佛教建築群落空間的組合,創造具有濃郁東方神韻,弘揚佛教文化的,為該地區佛教信徒提供交流和服務一體的綜合性佛教寺廟。
馬鳴寺依照項目特點和功能要求,結合用地現場實際情況,分為禮佛區,佛教文化區,禪修區三大部分。
禮佛區:為整個寺廟的核心區,滿足佛教活動主要功能使用。是安撫心靈,寄託精神的佛教凝聚地和佛教活動的主要區域。佛教區以禮佛進香步道為主軸,地勢由山門殿起,由南北逐漸抬高,各殿自然形成台地,台地襯托建築群組的宏偉氣勢,結合進香步道兩側經幢、法幢、須彌燈等佛教文化設施又進一步烘托大雄寶殿的胸圍莊嚴,達到高潮。禮佛區四周殿堂和中軸線主殿用連廊圍合相連。從風水上講既可以藏風納氣,同時在視覺上也能起到對中軸線殿堂烘托作用。最北側大悲閣的設計結合使用功能和對岸景觀天際線的大環境,進行城牆式抬高設計(2—3層),中間為大悲閣,兩側各設閣樓一個,抬高部分可作為佛教教育場所。
佛教文化區:結合旅遊展覽,以宣傳佛教內涵和精髓為主的區域。其中包含五百羅漢林、諸天護法、金剛殿、三聖殿、地藏殿、六和塔(萬佛塔)、漢傳佛教八大宗文化堂等內容。
禪修區:是整個馬鳴寺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區的規劃建設根本原則是風格要與整個環境相統一。該區規劃設計特點是突出“禪”,“禪”在古印度梵語的漢語譯音詞是“禪哪”的簡稱,譯為“思維修”或“靜慮”。禪的定義就是在定中產生無上的智慧,以無上的智慧來印證、證明基於一切事物的真如實相的智慧。園區整體設計緊緊圍繞“禪”來構思,力求達到“禪”與“園”“城”的完美結合。通過這一禪境,實現禪定,力求氣定神閒,聚精會神、心神合一、體健神爍的無上智慧。
,其中孫子文化園等旅遊項目已陸續投入運營,商貿服務、休閒度假等旅遊設施陸續配套完善,發展框架已經成型,旅遊區已日益成為黃河三角洲地區旅遊產業發展的耀眼明星。未來3-5年,將按照開發時序,全力加快項目建設,努力完善基礎配套,打造一批具有震撼力和吸引力的旅遊項目,把旅遊區建設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文化傳承體驗的基地、休閒度假的勝地、旅遊觀光目的地以及現代化服務業聚集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