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

孝和

宋 范仲淹 《贈大理寺丞蔡君墓表》:“君娶故駕部員外郎 王允巳 之女,贈某縣君,以孝和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孝和
  • 拼音:xiào hé 
  • 注音:ㄒㄧㄠˋ  ㄏㄜˊ
  • 相關著作:孝和文化之我見
孝和,簡義:,廣義:,孝和由來,孝和天下,相關著作,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化觀,為什麼是孝和文化,什麼是孝和文化,

孝和

xiào hé ㄒㄧㄠ ㄏㄜ
孝順淑和。

簡義:

以孝傳家,家和萬事方可興。
一家孝和,一家歡聲笑語多,
萬家孝和,萬家燈火映天紅,
天下孝和,天下安寧強吾國。

廣義:

孝乃百善之先,和乃融洽之本,孝和之意在於以孝傳家久,家和萬事興。
五千年文化,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明,泱泱文明傳承,雖然遭受過一代代的王朝興替、歷史演變、戰火荼毒、天災人禍,但是永遠都無法泯滅的卻是這種薪火永傳的文化精神。
孔子之說可總結可為八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孝在其中便列居首位。
中國人說家和萬事興,家和便需孝,無孝不成家,古人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家不和,又去何談其它?
孝和,便是以孝為先,以和為貴,締造天下和諧,老有所養,老有所孝。
老矣吾老以及人之老,孝和,即是讓每一個人都能將孝掛在自己心中,帶給天下需要關愛的老人。

孝和由來

孝為先,和為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和精髓。
孝和一詞是由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黎學清副秘書長於2011年7月所提出的理念,這一理念的提出,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任務;保障老年人基本文化權益,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強全社會積極老齡化意識,推進老年文化建設和發展為依據,所提出的文化理念。
隨著現代老齡化的日益繁重,中國已經邁入老齡化社會,更多的老人需要全社會人們的幫助,在對於家中老人恭孝德同時,希望向社會更多需要關愛的老人伸出援助之手。
並以此呼籲啟動了“孝和天下”活動,號召社會各界更多人的人參與其中,
為那些需要幫助的老人遞上一杯水、一個蘋果或是道上一句問候。

孝和天下

“孝和天下”是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黎學清副秘書長針對於他2011年7月所提出的孝和理念所呼籲的一次公益活動。
號召全社會人群參與,對於需要幫助的老人,遞上一杯水、一個蘋果或是道上一句問候。
這一活動有2012年5月開啟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與支持,已經累計有7萬人群參與其中,為身邊的老人提供幫助,傳播孝和文明。

相關著作

孝和文化之我見
黎學清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化觀

什麼是文化?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化觀?什麼是中國當代思想文化的中流砥柱?這是一個關乎中國社會文明進步的問題。
世界的發展,就是文化的發展;人類的進步,就是文化的進步。這個道理已經被以往的社會歷史進程所證明。
中國有一個著名的觀點叫做“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目前有一個民間的觀點叫做“文化產業才是第一生產力”。
其實這兩種觀點或許並不矛盾,而是提醒、告誡人們——必須重新思考文化在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影響和力量;必須重新定位文化在國家社會建設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當我們以文化的視角來關照民族成長和發展進程,會有助於人們對過去的認識和對未來的思索:
一直以來,中華文化以其古老和延續著稱於世;中華民族以其勤勞和謙和享譽天下。幾千年間,國人用自己的文化觀和道德觀以鄰為友、與世無爭,謙恭待人,禮儀四方。而在二十世紀的前半葉,對於中國來說卻是黑暗和痛苦的,我們遭遇到太多的強盜,遭遇到太多的野蠻(那些侵略者無不是打著文明的旗號,打著友邦的幌子,打著共榮的藉口)。其實深層次的原因並不是國家不夠大、民族不夠強,而是對文化的認識的落伍、文化力量的弱勢、文化影響力的喪失,而是沒有清醒地認識到文化觀點和文化態度是需要聲張和宣揚的,更是需要向世界昭示的!可以說我們是在一場不宣而戰的“文化戰爭”中敗落。而直到今天我們仍舊沒有從文化的層面進行過深刻的反思和自省!以致我們遭受到慘絕人寰的“十年浩劫”。那是一個文化斯文掃地、文化被打入十八層地獄的年代,那是一個文化人痛不欲生、文化人被慘遭殺戮的年代。改革開放以後,對外開放,西方文化湧入國門,泥沙俱下。在時代潮流的衝擊和影響之下,中華文化的傳承遭遇到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挑戰,可以說今天的中華民族又一次被逼到背水一戰的邊緣。
我們的文化需要重新思考,需要重新定義,否則,中國將再一次迷失方向。用金錢縱然可以換來一時的光鮮,但是人們的勇氣和底氣一定還在於心靈的強大!而這心靈的強大就是因為我們擁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蘊。令人欣喜的是,今天的國人終於迎來了一個文化發展和文化進步的歷史機遇。在改革開放使中國取得了經濟上巨大的成就的同時,文化的發展被提到了應有的歷史地位——
2011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12年11月8日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的報告。以上兩個事件在當代中國文化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為什麼是孝和文化

孝和文化就是可以使中華民族自強自信自覺自立的文化。孝和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們的精神家園。在我國五千多年文明發展歷程中,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自強不息,共同創造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
孝和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人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孝和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孝和文化可以起到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積極作用。應該把孝和文化作為社會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貫穿在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的工作中;貫穿在推進公民文化建設工程,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醜,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營造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社會氛圍,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的行動中,樹立起人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更加艱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要求更加緊迫。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
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社會主要矛盾。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既要讓人民過上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又要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
文化領域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既具備許多有利條件,也面臨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我國文化發展同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完全適應,突出矛盾和問題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單位對文化建設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認識不夠,文化在推動全民族文明素質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強;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一些社會成員人生觀、價值觀扭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更為緊迫,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任務繁重;輿論引導能力需要提高,網路建設和管理亟待加強和改進;有影響的精品力作還不夠多,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引導力度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健全,城鄉、區域文化發展不平衡;文化產業規模不大、結構不合理,束縛文化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尚未根本解決;文化走出去較為薄弱,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需要進一步增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急需加強。推進文化改革發展,必須抓緊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
上述現象和問題解決,既是孝和文化的歷史機遇,也是孝和文化的歷史責任。孝和文化所倡導和追求的“孝為先,和為貴”理念,可以擔當起小康社會建設的文化核心。

什麼是孝和文化

孝和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經典和精髓。孝和文化所積澱和孕育的文明火種,孝和文化與中華文化的生生不息一脈相傳。中華文化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和堅忍的穩定力。在傳承與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外來文化的有益成分。從先秦時期的三教九流、百家爭鳴,直到如今隨著改革開放,開始融入全球體系。東西方文明在交流、碰撞,乃至於融合。可以說中華文化一直都是處在發展、變異、繼承、延伸之中。
(1)創造時期 自孔子誕生到秦始皇統一(公元前551—前221年),為時約300年,包括春秋晚期及戰國時代,通稱為先秦時期。先秦時期的思想文化,以儒、道、墨、法四家為主流。儒家信仰仁義,主張柔術治天下;法家主張廢禮而以法治天下,運用的是剛術。這兩家都倡導以人力來管理,可稱為人為主義者。道家信仰道德,主張無為治天下,清靜無為、效法自然,可以稱為自然主義者。墨家則主張以墨為道,所謂墨道就是尚同、兼愛、自苦、利人,倡導捨己救人、刻苦自勵,可以稱為苦行主義者。此外尚有農家主張看民並耕,以平等破階級;陰陽家提倡陰陽五行,以世運定盛衰;名家主張辨名實、析物理、明榮辱;而雜家則並無自己的中心思想,只是折衷其他諸家思想為主張。
儒、道、法、墨雖各立門戶,實則互動影響。一般認為儒、墨都重人治,不過儒重君子、墨重賢人。君子指德才兼備的人,往往帶有貴族色彩,其品格亦偏重於崇法社會的道德;賢人則多為平民身份,其品格相當於服務的精神與實用的技術。前者重行為的動機,後者重行為的效果。法家重法治,以嚴刑重罰為主,不免刻薄寡恩。道家則重無為之治,厭棄法令,不尚賢能,以自然為理想。農家的態度近墨,而陰陽家的主張較近於儒。
(2)因襲時期 自秦漢到宋元(前221—公元1367年),為時約1600年。因襲並不是完全模仿,而是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而進展與改易。但因這一時期的管理思想遠不如先秦那樣富於創造精神,所以名為因襲。由於秦滅六國帶來空前的巨變,把分割的封建改變為統一的郡縣,將貴族的分權集中為君主的專制。於是墨家衰微,到漢武帝時已經失去“顯學”的地位。漢初數十年中,儒、道、法互爭雄長。秦始皇用法而抑百家,儒、道依然存在。漢武帝尊儒而黜百家,道、法還能生存。墨家獨自沒落,其最大的原因,在於不能及時修改師說以適應環境——論思想不如儒家,談鬼神則不如陰陽家,又主張平民色彩,注定要被專制時代所消滅。
這一時期的管理思想,脫不了儒、道、法三家的長期爭戰。法家在秦漢先盛後衰,儒家同樣在漢魏先盛而後衰。道家在魏晉一度復興,儒家在漢代只有獨尊的地位卻無法壟斷全局。此後佛教東來,影響甚巨,但卻始終沒能改變中華文化的主流。
(3)轉變時期 自明初到清末(公元1360—1898年),為時約500年。其時正以西方“大航海時代”為肇端,漸漸地西風東漸。到18世紀中葉,國門洞開。海通之後,歐洲文化隨傳教士而來,使中國人心目中昔日大一統的“天下”突然變為世界列國之一,無疑帶來了中國人思想觀念的空前巨變。中國傳統的思想文化,不得不有所因應而革故鼎新。
這一時期雖然包括明、清兩朝,但是重大的轉變,一直到晚清才出現。其時太平天國以反清復漢、奉天博愛、平等尚賢為主旨,本基督教義與民族思想,帶來第一波的轉變。由於嚴重破壞中國社會習慣,遭到傳統勢力的鎮壓;加之其領導集團內部蛻化變質,對於外來基督教義與固有中華文化都無深切的了解,“學西洋而未得其當強立國的真諦,攻舊習而反醉心於君主政治的惡舉”,終告敗亡。此後,戊戌維新掀起變法運動最驚人的一幕,希望兼用西洋的政教,可惜後來引起庚子義和團運動,遽而告終。直到辛亥年國民革命爆發,推翻滿清帝制、建造民國,才產生了根本的轉變。
(4)成熟時期 這段時期從20世紀初開始,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公元1898—1949年),堪稱中華文化發展演進的成熟時期。民國肇始以來,孫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作為中國治政的根本,逐漸開始順應世界潮流。客觀地說,中山先生可謂是把中國帶進現代化的第一人。
中國幾千年以來,社會上的民情風俗習慣和歐美的大不相同。中國的社會既然是和歐美不同,所以管理社會的政治,自然也和歐美不同,不能完全仿效歐美的模式依樣畫葫蘆,像仿效歐美的機器一樣。歐美的機器製造我們可以學會,也可以隨時隨地拿來使用;但如果像外國機器一樣,把外國管理社會的政治體制乃至思想文化全盤硬搬進來,那便是大錯。因此中山先生主張“管理物的方法,可以學歐美;管理人的方法,當然不能完全學歐美。”就是希望我們用中國人自己的管理哲學,採納西方進步的管理工具與方法,開創中國式管理的光明大道。
(5)發展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始了人民管理自己的國家。幾經曲折,終於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在這一過程中,經濟領域無壁壘,管理技術無國界;從文化層面來看,東西方各異,但並不乏相互融合與溝通;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彼此珍重,相親相敬。文化的融合與趨同是歷史的規律。
孝和文化有著民族文化的基因,也有著民族文化的性格。孝和文化不僅僅是簡單的倫理規範和道德要求,而是深得中華文化真傳的氣質和秉性。
當今社會文化生態由於價值多元化的影響,呈現出文化多元化的傾向,但是我們依然應該堅持和發揚孝和文化“孝為先,和為貴”的基本理念,在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的交往中、在人文建設和社會建設的發展中,使孝和文化深入人心,習以為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