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情況
獲得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0年中國博士後學術大會優秀論文一等獎(參加者為中國設立博士後制度15年以來在站和已出站的所有博士後,人文社會經濟管理類學科一等獎優秀論文2篇是從1214篇論文中評出)、河北省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獎、1990-1992年度雲南省青年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多項獎勵。
學術成果
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一百二十餘篇(均為獨著),在國內國際學術會議交流論文七十餘篇,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出版個人專著六部,分別是:《宋代理學與道家、道教》、《從道家到道教》、《宋明道教思想研究》、《
朱熹哲學與道家道教》、《儒道關係視野中的朱熹哲學》、《中國道教史話》,這些著作出版後,出現了十餘篇書評,對它們給予了高度評價。合著著作七部,即《丹經之祖——
張伯端傳》、《中國哲學史綱要》、《宇宙全息統一論與中國傳統文化》、《文化全息論》、《宇宙全息之迷》、《全息迷宮探奇—套用全息研究新進展》。主持或參與完成《中華道藏》等國家級課題、“宋明理學與道家道教”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儒道關係視野中的宋明理學”等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課題、“道家道教生態倫理思想與當代生態哲學”等
浙江大學曙光計畫重點課題十餘項。獲得十餘項省部級獎勵,代表性的是:《
朱熹哲學與道家、道教》獲得浙江省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優秀獎;《儒道關係視野中的朱熹哲學》獲得浙江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道家、道教哲學思想與生態型可持續發展》獲得2000年中國博士後學術大會優秀論文一等獎,等等。
個人活動
主要論文
1、《思想要與歷史吻合——評
李約瑟的道家科技哲學觀》,《自然辯證法研究》1997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科學技術哲學》97年第7期全文轉載。
2、《讀生命之書,證生命之道》,《華夏》1996年第3期。被《新華文摘》96年第9期全文轉載。
3、《
張伯端對鐘呂內丹思想的繼承與發展》,《道韻》輯刊,第一輯,(台灣)中華大道出版,1997年。
4、《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共時性存在》,《現代哲學》1997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文化研究》97年第11期全文轉載。
5、《用西方理念能揭示中國古代科技的特質嗎?》,《大自然探索》1997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科學技術哲學》98年第1期全文轉載。
6、《建設性的後現代主義與莊子思想》,《求是學刊》1998年第3期。《高校文科學報文摘》1998年第4期摘登。
7、《道家道教與宋明理學的關係研究述要》,《河北學刊》1998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1998年第7期全文轉載。
8、《試論宋代禪宗與莊子思想的關係》,《河北學刊》1999年第2期。
9、《
朱熹思想對道教的影響》,《孔子研究》2000年第5期。
10、《近百年來中國大陸道教思想史研究述要》(上、下),(台灣)《三清文化》2000年第4--5期。
11、《儒家思想與商業文化研討會簡介》,《哲學動態》1998年第1期。
12、《道家、道教思維方式與生態型可持續發展》,《學術研究》1998年第3期。被中國文明建設系列叢書編委會評為優秀論文,獲得三等獎,入編《奔向2000年》(第一輯)。入編《思維變革探索》,
雲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出版。
13、《
周敦頤〈太極圖〉與
張伯端的關係》,《中華道學》1998年第1期(99年5月出版)。
14、《從傳統文化對王道政治的源屬性談
李約瑟難題》,《大自然探索》1999年第2期。入編《
李約瑟研究》第一輯,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
15、《從活動作用看歷史》,《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8年第1期。
16、《試論用技術社會學方法解答
李約瑟難題》,《大自然探索》1998年第3期。
17、《道教思想史研究的現狀及課題》,見《中國思想史論集》第一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
18、《論〈易〉的信息衍生機制》,《船山學刊》1997年第2期。
19、《理論體系的比較和評價》,《雲南學術探索》,1997年第2期。
研究成果
宋明道教思想研究
其他,20060128,
宋明道教思想研究
未評等級,2006-03-31,
宋明道教思想研究
一等,20050628,
從道家到道教
二等,20050328,
宋明道教思想研究
不分獎勵類型一等,2005-08-30,
從道家到道教
著作獎二等,2005-03-24,
朱熹哲學與道家、道教
20031230,
儒道關係視野中的朱熹哲學
一等,20030900,
2002-2003年度浙江大學優秀本科生導師榮譽稱號
20030700,
朱熹哲學與道家道教
其他,2003-11-01,
儒道關係視野中的朱喜哲學
一等,2002-06-01,
道家、道教哲學思想與生態型可持續發展
一等,20001020,
中國道教史話
三等,20001001,
教學工作
自然辯證法(碩博生)
自然辯證法1(碩博生)
哲學前沿講座(碩士生)
中國道教史(碩士生)
道教文化(普通高校本科生)
中國道教史(碩博生)
自然辯證法2(碩士生)
道家道教哲學(碩士研究生)
佛教與道教(普通高校本科生)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普通高校本科生)
中國哲學(普通高校本科生)
道教文化(普通高校本科生)
中國哲學(普通高校本科生)
自然辯證法(碩博生)
社會實踐(普通高校本科生)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普通高校本科生)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普通高校本科生)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普通高校本科生)
自然辯證法1(碩博生)
自然辯證法2(碩博生)
自然辯證法4(碩博生)
道教文化(普通高校本科生)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2(普通高校本科生)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普通高校本科生)
中國道教史(碩士生)
中國哲學(普通高校本科生)
道教文化(普通高校本科生)
自然辯證法(碩士生)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碩士生)
中國近現代哲學史及原著選讀(普通高校本科生)
中國近代哲學史及原著導讀(普通高校本科生)
中國近代哲學史及原著導讀(普通高校本科生)
道教文化專題(碩博生)
自然辯證法(碩士生)
世界宗教(普通高校本科生)
道教文化(普通高校本科生)
自然辯證法(碩博生)
自然辯證法2(碩博生)
道家與道教哲學(碩士生)
中國哲學專題(普通高校本科生)
中國哲學(普通高校本科生)
社會實踐(普通高校本科生)
社會調查(普通高校本科生)
道教文化專題(研究生)
中國道教哲學(博士生)
中國哲學史1(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