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情境論

“媒介情境理論”集中體現在20世紀80年代梅羅維茨的著作《消失的地域》一書中。梅羅維茨大膽地將麥克盧漢媒介即訊息”的觀點和社會學家戈夫曼的“情境理論”結合起來,他認為電子媒介尤其是電視的使用打破了傳統的情境定義,帶來了新的情境變化,而情境就是信息系統,這一系統使得私人情境和公共場所的分界變得模糊,從而使人們的社會行為和角色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20世紀後期,隨著網路的興起和廣泛使用,梅羅維茨又重新發展了自己的情境理論,他認為電子媒介的使用,帶來了人與人更廣泛的交流,物質距離已經不能再限定社會交往,出現了“球土化”現象,由此帶來了更大範圍的情境適應行為的變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媒介情境論
  • 外文名:Media context
要素關係
媒介、場景和行為之間的關係:
1.應把情境視為信息系統。梅羅維茨認為,媒介形式的轉變會創造出新的信息系統,相應會形成一個新的情境,因此媒介成為決定情境界限的關鍵因素。梅羅維茨承認研究者重視自然場所作為情境的分界線有符合邏輯的理由,但是他注意到傳統的情境論者忽視了這樣一個問題,即:為什麼物質場所會成為情境分界的關鍵點?會不會還存在一種被人們誤認為是自然場所的事物在左右人們的行為,而我們卻不經意間忽略了?梅羅維茨指出,地點場所實際上僅是更為寬廣的概念——感覺區域的一個重要分支概念;決定人們互動的性質的,並非自然環境本身,而是信息流通的模式,後者才是問題的關鍵。
在網路社會中,網路使用的自主性、後台屏障的設定以及網路使用平台的多樣化,都可以起到設定新情境的作用,而每一個情境實際上都是一個新的信息系統。例如對於不會上網的孩子,父母在孩子在場的情況下所使用的網路工具,實際上已經建立了一個新的情境系統。相對於孩子來說,這個信息系統造就了一個後台區域,而這個區域孩子是無法參與的。隨著網路使用載體的增多,即使面對有上網能力的孩子,因為使用載體的不同也會在同一個空間建立不同的信息系統。例如一個核心家庭的三個成員可以同時利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者筆記本電腦上網,每一個網路載體都成就了一個新的信息系統。同時,具有私密性質的個人聊天和通信工具實際上也都是分割情境的關鍵因素。通過這些工具,人們建立起來分屬於個人的情境系統,只不過分界線是虛擬的而已。
2.新媒介、新情境。梅羅維茨繼承了麥克盧漢和英尼斯關於利用媒介對社會的劃分方法,將社會分為口語社會、印刷社會以及電子社會。他認為不同時代的傳播手段與形式,創造了不同的社會情境,而電視、電話以及計算機等新媒介的使用,則形成了新的信息系統。
文字的誕生在人類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文字使得人類文明得以保存下來,延伸了信息存在的時間和空間,但它也帶來了社會結構的變化,使得上層階級通過對文字的控制鞏固了自身的地位,形成了比較穩固的等級結構。德國古登堡的印刷術迅速在西歐擴展開來,對人類的政治生活和權力結構帶來重大影響。印刷術使得文明大規模傳播開來,作為權利和地位象徵的《聖經》也開始傳到下層階級,一種新型的民主開始形成,但印刷術的進一步擴展也帶了更大規模的信息壟斷,因此其意義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隨著電話、電視等電子媒介的興起,新的媒介對社會信息系統的結構產生了顯著的影響。電子媒介使得過去各不相同的社會場景融合在一起,模糊了私下和公開行為的分界線以及打破了物質位置與社會位置的關聯。
作為新媒介的網路,帶來了更多的變革,網路打假、網路反腐人肉搜尋網路問政,所有這些帶著網路標籤的辭彙,不僅是一種網路新行為,更是一種社會新變革。尤其是隨著微博自媒體的誕生,這種變革還在持續。普通人通過微博成了發布新聞的“自媒體”,通過網路問政平台可以參與到政府管理中來。所有這些“公共領域”帶來的是政治生活方式的新變化以及國家治理的新方式。
3.新情境、新行為。社會學家戈夫曼用戲劇論的觀點來解釋情境、角色以及行為的關係。戈夫曼認為社會化的人類必然會承載一定的社會角色,而每一個角色的賦予都是通過表演展示出來的,並且角色展示的行為是有選擇的展示,否則無法持續進行。梅羅維茨認為社會現實並不是總存在於人們行為的總和之中,而是存在於所有場景行為模式的總體之中。因此當兩個不同場景之間的界限移動或消失之後,社會現實就會發生變化。電子媒介正是通過改變社會場景的界限,使我們在認識了新事件的同時,有了新行為。
網路社會的發展,給我們創造了太多的情境,也帶來很多行為的變化。尤其是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這種變化更為明顯。
例如在傳統社會中,普通公民很難接觸到政府的相關信息,往往處於被動地位。隨著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發展,政府與公民的信息情境出現了較大變化,由原來的政府到公民單項的傳播轉為具有雙向行為的溝通與交流,因此政府部門的官方微博紛紛建立,及時刷新自己的相關信息,做到政務公開。
對於新聞媒體來說,隨著網路的普遍使用,尤其是自媒體的遍地開花,新聞專業主義在漸漸被解構。很多新聞的第一發布者已經不是專業媒體人而是微博、微信的使用者。大眾媒體的地位受到極大挑戰,其傳統的采寫以及發布新聞的方式也正在漸漸變化。新聞的來源、發布的平台更加多樣,與客群的關係也更加平等。
對於名人來說,網路造就的新情境也必然帶來一定的行為變化。相較於電視媒介,網路給名人們造就了一個新的“中區系統”。電視媒介上名人的行為可以視為前台表演,他們表演的是後台演練好的節目,從而造就自身的完美形象。而網路媒體是一個個性化的、互動性強的平台,名人在網路社會中的自我宣傳,除了要展示自身的完美形象之外,還要表演適合於“中區系統”的行為,既不能是完全屬於後台的私人行為,也不等同於前台的公開行為,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中區行為”。例如明星通過個人微博展示自己的日常生活甚至在微博上自黑的行為,都是典型的“中區行為”。
梅羅維茨的“媒介情境理論”自誕生以來,很好地詮釋了電子媒介所帶來的新的行為變化,對於自媒體時代的網路社會也有著較強的適用性。隨著網路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必然會創造出新的情境,也會帶來新的適應行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