姺拼音是xiān,shēn,是中國的漢字,有多重意思,出自中國古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姺
- 拼音:shēn、xiān
- 部首:女
- 五筆:VTFQ
- 倉頡:VHGU
- 鄭碼:ZMMR
- 筆順:531312135
- 注音字母:ㄕㄣ、ㄒㄧㄢ
- 統一碼:U+59FA
- 結構:左右結構
- 總筆畫:9
姺拼音是xiān,shēn,是中國的漢字,有多重意思,出自中國古文。
姺姤(讀作 xiān hòu,切記此處姤不能讀作gòu),青海、甘肅、陝西等地區的方言,即妯娌的意思。姺,即妯娌里年齡輩分比較長的那個;姤,即妯娌裡面輩分比較小的那個;姺姤發先後(古漢語發音)的音。例句:姺姤們平時都坐在院子...
䢾,異體字: 姺,拼音xiǎn,注音ㄒ一ㄢˇ,簡體部首阝部,部外筆畫6畫,總筆畫8畫,繁體部首邑部,部外筆畫6畫,總筆畫9畫,五筆TFQB,倉頡HUNL,鄭碼MBRY,四角27227,結構左右,統一碼48BE,筆順ノ一丨一ノフフ丨。基本...
有莘國,又名有侁、姺、莘、辛,姒姓。歷史沿革 約公元前21世紀,夏啟封支子於莘(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一帶),稱“有莘國”,簡稱莘國,上屬雍州。商代因之。西周時,有莘國改屬畿內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陽後,廢有...
媥,漢語漢字,拼音為piān,有“輕快迴旋的樣子”的意思。基本釋義 基本解釋:1.〔媥姺(xiān)〕輕快迴旋的樣子。2. 身體輕盈的樣子。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芳連切《集韻》紕延切,𠀤音篇。《說文》輕貌。《司馬相如·...
有莘國,又名有侁、姺、莘、辛,姒姓,莘國故城在今山東曹縣西北莘冢集。簡介 有莘國,又名有侁、姺、莘、辛,姒姓,莘國故城在今山東曹縣西北莘冢集。從漢代以來,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有莘國就引起了人們的好奇。這個古國和夏朝的...
外壬即位後不久,姺與邳兩個侯國發動了叛變。姺是有莘氏的後代,商湯曾娶了有莘氏之女為妃,伊尹就是作為媵臣來到商的。因此,有莘氏與商朝的關係是很密切的。由於商王室的衰落,有莘氏後人封於姺後就時服時叛。邳是夏禹車正...
有莘氏,亦作有侁氏、有姺氏,夏商方國,有莘故城在今山東省曹縣西北莘冢(冢)集。周代,有莘氏部落沿濟水逐漸西遷,散布在全國各地。有莘氏族是夏商時期東方重要的氏族部落,鯀納有莘氏女脩己而生禹,禹治理黃河有功,受舜禪讓...
據史書記載,商代就有邳國,《左傳》昭公元年“夏有觀、扈;商有姺、邳。”杜預註:“姺、邳二國,商諸侯。邳,今下邳縣。”商代甲骨文中有“丕”字,寫作“不”。《殷墟文字》丙編上輯:“庚申卜,王貞:余伐不”。王獻唐...
《竹書紀年》:“外壬,名發。元年庚戌,王即位,居囂。邳人、姺人叛。十年,陟。”《竹書紀年》:“河亶甲,名整。元年庚申,王即位,自囂遷於相。”相 仲丁三弟河亶甲,即位元年,自囂遷於相(今河南北部),在相定都9年...
《左傳·昭公元年》記載:“商有姺邳,蓋仲虺之裔為亂者,國滅,武王復封其後於邳,為薛侯”。《元和郡縣誌》記載:“下邳縣,本夏時邳國,後屬薛。珍貴史書《竹書紀年》記載夏帝仲康七年:“世子相出居商丘,依邳侯”。所謂...
河亶甲五年,姺人結交班方。河亶甲於是命令彭伯、韋伯率軍征討班方,班方臣服。這樣姺人就被孤立起來,於是也歸順商王朝,納貢稱臣。河亶甲九年,河亶甲去世,死後由其子祖乙繼位。為政舉措 河亶甲即位時,內外憂患,矛盾重重,只得...
彭國,又名大彭國。 由彭氏部落的首領彭祖的帶領下建立,是夏朝的屬國,夏王啟曾命大彭國君壽平定西河叛亂。商朝前期也很強大,商王外壬時,幫助商平定了邳人、姺人的叛亂。但是,商王武丁在位時,滅掉了大彭國。大彭國大約存在了800年...
南昌市青盛機房監網設備有限公司於2007年08月16日成立。法定代表人袁姺,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建築電氣工程設計、安裝;防盜報警、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工程;道路照明工程;市政工程;建築工程;環保器材、電子機櫃、機箱、路燈桿、鈑金非標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