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區第十四屆人代會第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

《姜堰區第十四屆人代會第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是姜堰區人民政府在第十四屆人代會第三次會議上所做的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姜堰區第十四屆人代會第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
  • 地方:姜堰區
  • 類型:工作報告
  • 屬性:第十四屆人代會
過去的一年,我們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緊抓撤市設區機遇,圍繞“兩步走”戰略目標,認真落實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促和諧的各項措施,基本完成了區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在“奮起泰州、崛起蘇中”的征程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經濟實力進一步提升。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5億元,可比增長12%。其中一產增加值33.2億元,可比增長4.5%;二產增加值233億元,可比增長11.8%;三產增加值188.8億元,可比增長13%,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7.3︰51.2︰41.5;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6.79億元,增長13.8%;實現固定資產投資260億元,增長21%;自營進出口總額8.25億美元,增長7%;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7.5億元,增長12.6%。農業穩步發展。躋身全國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行列,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榮獲全省首批噸糧縣(區)稱號。新增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面積12萬畝、設施農業和漁業面積2.6萬畝、農村“三大合作”組織236家,認定規模經營種養大戶及家庭農場634個。完成泰州市城北現代農業走廊(姜堰段)規劃,區農產品加工集中區規劃通過省級評審,省級河橫現代農業園區服務中心建成開放。創成省級水稻種植機械化示範區。50萬畝綠色食品原料基地通過農業部驗收,溱潼鎮成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工業穩中向好。全部工業開票銷售突破400億元,增長17.1%,其中開發區開票銷售160億元,增長30%。實現列統工業產值950億元、利稅97億元、利潤61億元,分別增長20%、17.6%、17.5%。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智慧型電網和先進裝備製造兩大產業規模分別達90億元和112億元,新增產銷過億元企業20家。服務業持續攀升。服務業增加值占比提高1.2個百分點。北大街文化街區對外開放,溱湖智慧旅遊景區建設基本完成。溱湖風景區創成泰州市首個服務業江蘇名牌,評為江蘇旅遊十大新地標;溱湖濕地創成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入選中國最美森林旅遊景區。成功舉辦中國濕地生態旅遊節和溱潼會船節。全年接待遊客490萬人次,實現旅遊直接收入11.6億元,分別增長8.7%和13.7%。新增運輸企業74家。貸款餘額新增43億元,增長13.8%,金融生態優秀區建設成效突出。建築業貢獻份額增加。開拓超億元市場31個。完成施工產值351億元、在姜入庫稅收4.2億元,分別增長12.1%和26.5%。
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一區兩園作用顯現。區委的戰略部署得到落實,主陣地、主力軍的作用得到發揮。一區兩園工業開票銷售占全區的60%,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占全區的50%。項目建設成效明顯。全區協定利用外資3.6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5億美元,其中開發區實際利用外資1.05億美元。獲批發行企業債券18億元,上爭點供用地374畝。26個泰州市轉型升級“雙百”工程項目達到序時進度。完成工業投資173億元,增長22%。預計全區新簽約、開工、竣工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分別達到19個、15個、13個。企業技改力度不斷加大,實施3000萬元以上重大技改項目45個,累計完成技改投入36.57億元,竣工23個。工業設備投入增幅在泰州各市區名列第一。自主創新能力提高。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工業產值的37.5%。實施市級以上科技計畫42項,新認定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1家,三部委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3家,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市級以上研發機構17家,白米、梁徐兩鎮獲批省創新型試點鎮。榮獲省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1項。申請專利3600件,獲授權1600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3件。創成國家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2家、省著名商標5個、省名牌產品2個,2家企業參與4項國際和國家標準修訂。省科技鎮長團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綜合環境進一步改善。城鄉環境得到提升。制定城鄉建設三年行動綱要,實施城區主幹道沿街建築、道路節點渠化改造以及濱河景觀長廊綠化、亮化、街頭遊園建設,15條城區道路有4條建成通車,11條按序時在建。城區徵收搬遷房屋1800戶,實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70個行政村村莊環境整治和老莊二村等老舊小區改造。東部幹線二期工程順利竣工,三期工程啟動建設。229省道、新通揚運河官莊大橋等改擴建工程加快推進。泰姜公交、風景區旅遊專線調整到位,開通9條城鎮公交和4個鎮的鎮村公交。新建高標準農田6.3萬畝,疏浚整治河道29條,更新改造泵站142座。沈高鎮河橫村、溱潼鎮湖南村被農業部列為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村。生態環境得到保護。強力推進國家生態區創建,實現國家生態鎮、泰州生態村全覆蓋,獲得省級生態區命名,開發區通過省級生態工業園區考核驗收,我區順利通過國家生態區技術評估。5個二級污水處理廠建成使用,城區污水處理廠、振昌公司等重點減排工程成效顯現,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全面完成,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5%。啟動第三輪化工專項整治,10家企業順利轉型。較好完成秸稈“雙禁”和綜合利用任務。新增成片造林面積1萬畝,新建、改造綠色通道16條,創成全國綠化模範區。經濟環境得到最佳化。組織經濟環境監測和績效評估,清理歸併審批事項,嚴格控制涉企檢查,開展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定落實減負措施,推動中介機構服務市場化。全年實施多種技能培訓2.7萬人,淨增個體工商戶2890戶、私營企業1200戶,工商註冊資本淨增97億元,帶動就業3.2萬人。
民生事業進一步發展。居民收入持續增加。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50元,增長9.5%;農民人均純收入13700元,增長12%。企業職工月最低工資標準上調380元,退休人員工資平均上調10%。保障水平持續提高。城鎮職工在崗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480元和350元。醫保與泰州市接軌,報銷比例提高5-10%。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與泰州市直同城同標。在全省首創城鎮職工保險和城鄉居民保險險種自由互轉模式,全年新增參保人員2.79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續繳率達95%。全年實施醫療救助7800多人次、1700多萬元,發放尊老金1900多萬元。居家養老服務站覆蓋率達64%。3.5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主體封頂。社會事業持續發展。教育均衡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教育集團化辦學繼續深入,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省級驗收;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攀升,中、高考成績保持省市領先位次;教育品牌效應不斷放大,省姜中繼續獲得北大、清華校長實名制推薦資格,姜堰第二中學更名為江蘇省姜堰第二中學;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區創建工作成效明顯;姜堰中專綜合實訓大樓主體竣工。打造城區“15分鐘文化圈”、農村“十里文化圈”,鎮村文化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數字圖書館投入使用,完成《省級姜堰清明習俗文化生態保護區保護規劃》編制,天目山遺址本體保護工程通過省級立項。城區初步建成廣電“三網融合”新一代基礎網路。體育公園建成開放,成功舉辦世界女子圍棋擂台賽等大型賽事。醫德醫風建設紮實推進,新農合參合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規範管理率、任務完成率均達100%,啟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創新食品藥品“格線化”、透明廚房、電子遠程等監管模式。完成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試點任務,兌現“兩項一次性”計生獎勵政策,順利通過省“十二五”人口發展中期評估。數字檔案館建設有序推進。社會治理持續加強。深入開展平安法治創建、“六五”普法工作,強化輿論引領,加快技防建設,嚴格安全生產監管,區、鎮、村三級社會治理服務平台不斷完善,源頭預防、矛盾化解、應急處置三位一體的格局初步形成,專業調解“姜堰模式”在泰州推廣。城區所有社區、農村70%的社區達到省和諧社區標準,躋身省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區行列。城區南苑、南街、古田社區創成江蘇省文明社區。改善民生十個方面實事總體完成。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切實加強民主法治和勤政廉政建設。自覺接受區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區政協民主監督,辦結區人大代表建議128件、政協委員提案261件、泰州市交辦建議提案16件。認真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委“十項規定”,“三公”經費比上年削減13.3%。深化政務公開和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完成政府信息公開平台升級,提高12345政府公共服務熱線及時辦結率。效能監察、審計監督力度加大,政府採購、工程招投標管理、公務接待更加規範。夏秋季徵兵工作圓滿完成,雙擁工作進一步加強。此外,團委、婦聯、工商聯、科協、殘聯、紅十字會、文聯、社科聯、僑聯等民眾團體工作展現了新亮點,人防、外事、台灣事務、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了新業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