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埭村位於杭州市北面、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內,距餘杭縣城15公里,西鄰江南古鎮塘棲,北沿京杭大運河,南臨320國道線,塘乾公路貫穿而過,是錢江經濟開發區塘南辦事處轄內規模最大的行政村。全村現有總人口4338人,農戶1094戶,由23個自然村組成,劃分為31個村民小組,區域面積5.42平方公里。屬平原水網地帶,因盛產枇杷而被譽為“枇杷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姚家埭村
- 別名:枇杷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中國浙江
- 面積:面積5.42平方公里
- 人口:4338人(2007年)
組成,農副產業,蠶繭,絡麻生產,畜禽飼養,枇杷之村,三大種系,姚家埭枇杷,企業發展,公益事業,新農村建設,住房,日用品,投資,
組成
姚家埭村由姚家埭、戴家埭、西河港、代頭河、賈家埭、凌家塢、陸家墩、馬家塢、梁家埭、張家壩、徐家塢、戴家裡12個自然村組成,村委會駐地姚家埭。1992年有1008戶,4104人,勞動力294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2091人占71%,從事第二產業631人占21.4%,從事第三產業223人占7.6%。耕地5724.5畝,其中水田2920畝,果地1045畝,桑地1093畝,魚塘432畝。生產日益發達,農村經濟日新月異。199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470.45萬元,比上年增長90.3%,人均收入達到1237元。
農副產業
姚家埭村地處杭嘉湖平原的中部,氣候溫暖濕潤,地勢平坦,土壤宜植桑麻蔬果,塘漾星羅棋布,灌溉方便,是典型的生態農業型。全村農業以糧食為主,桑、果、麻並重,魚、畜、甘蔗、蔬菜等經濟作物為輔。曾有“千擔繭子萬擔果,雙千糧食萬擔麻”之稱。
蠶繭
蠶繭生產連年上升。古有“要吃飽,多種糧,要鈔票,多種桑”的諺語,種桑養蠶費工少,時間短、賺錢快,村民們既喜養又善養。1992年飼養蠶種4606張,張產實現55.8斤,總產達到128.6噸,平均每戶達到128公斤,創造歷史最高水平。水果以枇杷為主。此外有桃、梨、桔、櫻桃、甘蔗、西瓜、草莓等。水果產量達到1.16萬擔。
絡麻生產
畜禽飼養
連年上升。1992年,生豬飼料量達到3840頭,戶均3.82頭。羊飼養達到3190頭,年終存欄數達到2419隻。家禽全年飼養量3.84萬羽,年終存欄數1.03萬羽。全年漁業生產總產量1900擔左右。
枇杷之村
姚家埭村是塘棲枇杷的主產地之一。枇杷樹或成片成林,或零星分散,或屋前屋後,或田中一墩一條。據史書記載,塘棲枇杷早在隋代已開始種植,至唐代已相當繁盛。塘棲枇杷和江蘇洞庭、安徽歙縣、福建莆田並稱我國四大枇杷產區。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稱“塘棲枇杷勝於他鄉,白為上,黃為次之”。
三大種系
姚家埭枇杷
1956年610畝,產量130.85噸;1957年610畝,產量70.05噸;1959年578畝,產量214.85噸;1969年588.3畝,產量14.65噸;1972年618畝,產量328.4噸;1985年825畝,產量69.75噸;1991年955畝,產量250噸;1992年1002畝,其中幼年期200畝,旺果期702畝,衰老期100畝。年產量150噸。枇杷產量雖有“大年”、“小年”,但近幾年經濟收入呈上升趨勢。每年為村民創造近100萬元的經濟收入,成為姚家埭村奔小康的重點產業。
企業發展
近年來,姚家埭村在抓好農業的同時,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二、三產業,使農業剩餘勞動力得到有力的轉移。
全村現有村辦企業9家,其中工業企業3家,商業企業2家,農業企業4家。有大運河鑄造廠、塘南合金鋼廠、燈飾廠、繭站、竹木商店、養魚場、葡萄場、稻穀加工場、榨油坊等。村辦企業有固定資產200萬元,1992年完成產值839萬元,實現利潤40萬元。
大運河鑄造廠,創建於1979年,現有固定資產62.69萬元,自有資金110萬元,職工122人,年產鑄件3500噸。1992年,投資30萬元擴建一條0.3噸的鑄鋼生產線,增加年產量1000噸。實現產值438.84萬元,利潤16.95萬元,銷售稅金20.93萬元。
塘南合金鋼廠,創辦於1984年。是與泉漳村聯辦的企業,姚家埭占60%的資產。現有固定資產57.48萬元,自有資金81.02萬元,職工120人。1991年投資40萬元,增加0.5噸的熔爐一隻,擴大了三分之二的生產能力。1992年產值434.75萬元,利稅31.11萬元。
塘南燈飾廠,興建於1983年,以生產燈具和裝飾材料為主,年產燈具2萬件。現有固定資產11.66萬元,職工20人。1992年實現產值121.16萬元,銷售收入76.83萬元,利潤2.53萬元。
姚家埭在加快集體企業上規模、上水平,促進效益上新台階的同時,個體經濟也有較快的發展。現有個體企業、私營企業、個體戶42家,股份合作企業3家。總投資60萬元,有職工300人。年產值400萬元,利潤32萬元。其中,沈國良和范洪根兩人合辦的私營企業塘南針織內衣廠,生產加工羊毛衫。現有橫機48台,固定資產12萬元,年產羊毛衫3.3萬件。1992年加工產值約30萬元,利潤6萬元。
公益事業
村里近年投資61萬元,新建橋樑3座,建水泥路2500米,修建機耕路3000米,興建農用機埠12座,裝機容量150千瓦。架設農用電線、修繕機埠、機耕服務的投資3.5萬元。
全村100%的人參加了合作醫療,還建立村醫療服務站,村里每年支出在1500元左右。同時,發展社會保障事業。現在的項目有:農戶家庭財產保險,全村有988戶參加,占總戶數的98%。村幹部有5人參加了集體養老保險。對困難戶定期補助,每年5000元。對軍烈屬補助,每年9000元。
發展經濟的同時,在村委班子成員的帶領下,通過黨員幹部會、村民小組會、全體村民大會等,利用廣播、遠程教育設備,廣泛向民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社會公德、家庭美德,使村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極大的充實,在2007年的新農村建設中,企業、村民向村內公益事業建設捐資捐助額達60餘萬元,有力地支持了該村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
1949年前,姚家埭村流傳著“吃的是雜粉米,三代同床合條被”的民謠。到1952年還有討飯為生的人。自建立互助組,走上合作化道路之後,村民團結起來,發展生產,生活日益提高。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經濟有了飛速發展。1992年,姚家埭村的經濟總收入和人均收入分別比1979年增長9.7倍和6.8倍。
住房
村貌變化最大的是住房。過去的草舍已無蹤影,昔日的平房也已換成鱗次櫛比的幾層樓房。外牆貼瓷面磚,裝著茶色玻璃窗門,內部擺設豪華的住宅,已不再是鳳毛麟角。現在已建樓房的戶占98%,其中建三層以上樓房的占50%。全村建房面積26.85萬平方米,其中住房面積24.85萬平方米,人均擁有住房面積達到60.6平方米。
日用品
人民的生活日用品也已經向電氣化、高檔化發展。現在,青年結婚置辦彩電、冰櫃、洗衣機、音響、錄音機等五大件。有的還有攝像機、機車。全村有電視機1300台,戶均1.3台,有電冰櫃200台,洗衣機200台,錄放機150台,機車30輛。有大卡車1輛,麵包車4輛。全村有30%的戶用上液化石油氣。人們的穿著也開始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