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飢如渴

如飢如渴

如飢如渴(拼音:rú jī rú kě)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三國·魏·曹植《責躬》。

“如飢如渴”的原義好像餓了急著要吃飯,渴了急著要喝水一樣,比喻迫切需求;是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褒義,也作“如饑似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如飢如渴
  • 拼音:rú jī rú kě
  • 近義詞迫不及待手不釋卷
  • 反義詞棄若敝屣不慌不忙四平八穩
  • 注音字母:ㄖㄨˊ ㄐㄧ ㄖㄨˊ ㄎㄜˇ
  • 成語出處:《責躬》
  • 語法結構:聯合式
  • 語法屬性: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
  • 同義詞:如饑似渴
成語出處,成語故事,成語寓意,成語運用,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責躬》計:“遲奉聖顏,如渴如飢。”
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如飢如渴”。

成語故事

曹操的兒子曹植,自幼聰明過人,後來成為著名的建安詩人。曹操很寵愛他,一心想讓他繼承王位。本來繼承王位的應該是長子曹丕,於是引起曹丕的妒恨。為了挽回自己被動的局面,曹丕努力討取曹操的歡心。他知道曹操崇尚節儉,就經常穿著帶補丁的衣服,床帳破了也不換新的,補一補再用。有一次,曹操去帶兵打仗,曹植、曹丕和眾臣都來送行,臨別時,曹植高聲朗讀了為曹操歌功頌德的詩文,大家十分讚賞。而曹丕淚流滿面地向父親送別,讓曹操也感動地掉下淚來,顯得曹植很虛情假意。
還有一次,曹操欲派曹植帶兵出征,這是讓他掌握軍權的象徵。這天晚上曹丕故意到大營中找曹植喝酒,曹植正在準備出征的事不肯去。曹丕說:“你剛剛當了三軍主帥就瞧不起哥哥了?”曹植見狀只好跟著他去喝酒。酒場上曹丕把曹植灌得醺醺大醉,在出征前仍酒醉不醒,軍中派人來催曹植,連催幾次,曹植仍昏睡不醒。曹操得知後,一氣之下取消了曹植帶兵的決定,改派曹彰為主帥,帶兵出征。經過曹操的多次考察和篩選,最終確定曹丕為太子,確立了他的繼承人地位。
公元220年曹操逝世後,曹丕繼承了王位,即魏文帝。魏文帝百般迫害曹植,三次更換他的封地。公元223年卻開恩召弟弟曹植、曹彰、曹彪到京都朝會。曹植因故不能去,又害怕引起曹丕的誤解,就上了一道奏章《責躬》,向魏文帝請罪說:“皇帝開恩讓我們到京都來相會,我們如饑似渴地想拜見皇上。”

成語寓意

曹植與曹丕在爭奪繼承權時,就已經失去了親情,兩人相見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曹植在奏摺中說如饑似渴地盼望與曹丕見面,顯然是言不由衷。人的渴望如果是正能量的,那么就可以化為理想,成為追求夢想、實現人生目標的動力;如果人的欲望是負面的,那么就會使人急功近利,變得貪婪自私。

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如飢如渴”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餓了急著要吃飯,渴了急著要喝水一樣,含褒義。
  • 運用示例
三國·魏·嵇康《贈秀才入軍》:“思我良朋,如渴如飢。”
隋·王度《古鏡記》:“明公好奇愛古,如飢如渴,願與君今夕一試。”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二回:“宋江陪笑道:‘怎敢相戲。實慕員外威德,如飢如渴。萬望不棄鄙處,為山寨之主,早晚共聽嚴命。’”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一六·范巨卿雞黍死生交》:“吾兒一去,音信不聞,令我懸望,如饑似渴。”
現代·郭沫若《革命春秋·學生時代》:“我如饑似渴地把那二十幾頁的長文,一口氣讀下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