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言與俗語

雅言與俗語

《雅言與俗語》內容簡介:從秦漢到今天,我們有兩千多年的漢字文化積累,其中許多聰明才智的展現、悲歡離合的體會,都能豐富我們自身的生命追求。鄭培凱是香港著名學者,多年在香港組織學術活動、策劃通識教育,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衰承變有深入的認識。在本書中,他從文字、詩詞、繪畫、崑曲入手,在語言、藝術的細微之處,讓讀者了解中國的文史傳統,旨在喚回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情。內容也許龐雜,但真要追索起來,這本書只有一個不變的主題,即古往今來的“雅言”與“俗語”。如果說文字真的有“雅”“俗”之分,追根結底,也都是倉頡惹的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雅言與俗語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305 頁
  • 開本:32 開
  • 作者:鄭培凱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955040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鄭培凱是香港著名學者,多年在香港組織學術活動、策劃通識教育,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衰承變有深入的認識。
在本書中,他從文字、詩詞、繪畫、崑曲入手,在語言、藝術的細微之處,讓讀者了解中國的文史傳統,旨在喚回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情。

作者簡介

鄭培凱,山東人,1949年隨父母赴台。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於1970年負笈美國,獲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佩斯大學、台灣大學、新竹清華大學,現為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教授兼主任。著作甚多,所涉學術範圍甚廣,以明清文化史、藝術思維及文化美學為主。
著有《湯顯祖與晚明文化》、《中國歷代茶書彙編(校注本)》(合編)、《茶飲天地寬:茶文化與茶具的審美境界》、《口傳心授與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現狀與討論》、《陶瓷下西洋研究索引: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陶瓷與中外貿易》及《陶瓷下西洋: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外銷瓷》、《在紐約看電影:電影與中國文化變遷》、《高尚的快樂》、《真理愈辯愈昏》、《樹倒猢猻散之後》、《游於藝:跨文化美食》、《吹笛到天明》、《流觴曲水的感懷》、《茶香與美味的記憶》等三十餘種。

圖書目錄

自序:都是倉頡惹的禍
【每況愈下】
釋中國
止戈為武
選賢與能
每況愈下
雅與俗之間
雅言與俗語
醍醐灌頂
誰謂荼苦
有女如荼
莫須有與將無同
漱石枕流
諧音的糾紛
諧音的弔詭
馬上彈枇杷
大事不好
別字連篇
不會寫字
倉頡蒙太奇
【乾卿何事】
中國無史詩
中學讀《詩經》
讀《詩經》
仲子是男是女?
有女懷春
古詩難懂嗎?
啊呀也是詩
鳥鳴山更幽
詩句通不通
岐王宅里尋常見
獨釣寒江雪
獨釣寒江魚
夜半無人私語時
乾卿何事
懶起畫蛾眉
畫屏金鷓鴣
小山重疊金明滅
菩薩蠻
花面交相映
燕子樓空
女性情懷
紅酥手,黃縢酒
斷章取義
漁家傲
神童詩
千家詩
夾竹桃
朱熹的詩
詩的象徵
海誓山盟
民歌
管道昇的情歌?
筍子學派
鳳姐兒登場
說大話
疊字的技巧
【天下太平】
春秋的絲綢
“竹林”和“七賢”
溫泉可治病
三屍蟲
崑崙奴
禪宗學習法
《山海經》的英譯
翻譯古詩
馬勒與唐詩
生死存亡
信、達、雅
迷信名牌
中國的噩夢
方音難懂
一字不能易
你的家父,我的令尊
胡說八道
耳濡目染學經典
蘿蔔頭
屈原不是韓國人
天下太平
【風姿花】
風姿花
寧靜的藝術
崑曲幾百年?
法國人看崑曲
日本人唱崑曲
覆水難收
良辰美景奈何天
前世今生紫釵記
湯顯祖在北大
燒刀子與蒜包兒
崑劇武戲
京劇不帶唱
張飛罵孔明
寫實與象徵
韓乾畫馬
吳昌碩作品展
吳昌碩的雙鉤蘭
吳昌碩論刻印
黃苗子的書法
焦墨人生
馬得畫戲
江啟明的畫境
山水變奏
司徒乃锺的畫
魏米爾
歐基芙
畫家論畫
心靈的故鄉
寫實與象徵
有始有終
傾國傾城
瘂弦的異國情調
《如歌的行板》
張愛玲的魔障
不喜歡張愛玲

序言

都是倉頡惹的禍
十多年前,初來香港,應《明報》編輯的邀約,在報端開闢專欄,寫了一批文史知識與古典文獻解讀的短文,對象是中學語文老師以及修讀文史專業的大學生。最近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幫我輯成一書,要我寫一篇序,我就想到以前寫過一篇愛森斯坦論漢字的文章,《倉頡蒙太奇》,正好可以順著這個話題繼續談。反正只要是討論中國傳統的文史知識,不可避免,就要涉及漢字的特性,這一切都是倉頡惹的禍。
研究古漢語典籍,屬於傳統“國小”的範圍,掉進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的領域。《漢書?藝文志》說:“古者八歲入國小,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許慎《說文解字》講到六書,則說,“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用詞稍有不同,意思是一樣的。漢代學者明確指出,每個人學習文化,首先是要“識字”,不識字就是文盲,根本不可能傳承前人累積的知識,踏入文化領域,也就一生懵懵懂懂,遠離了文明的進程。朱熹在《大學章句序》中說,“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之下,至庶人之子弟,皆入國小,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因此,想了解中國傳統文史,第一步是要有點“國小”知識。
然而,這個涉及文字訓詁的“國小”,可是與今天小學生一大清早背著大書包,在街上搖搖晃晃,苦著臉去上的國小不同,是現代人眼中非常艱深古奧的學問,連專業學者學起來都感到十分吃力的。還記得我在台灣大學讀書的時候,對一切文化知識的探求,如飢如渴,只要是文史哲的課程,沒有不去旁聽的,唯獨不肯去聽文字訓詁的課,認定了那是“迷戀骸骨”的學問,是與知識的木乃伊為伍。倒是因為喜歡唐詩宋詞,對文字的韻律有興趣,聽過半個學期的音韻學,看著近視到幾乎半盲的許世英(許壽裳的兒子)老師在助教的協助下,摸摸索索上了講台,以董同龢的《漢語音韻學》為課本,閉著眼睛告訴我們第幾頁第幾行哪幾個字印錯了,要改正過來。我很快就發現,自己的興趣是文學想像的審美翱翔,是文字如何協律押韻的音聲之美,不是漢語音韻嬗變的軌跡,不想知道高本漢如何探索上古音的脈絡,也就半途而廢了。能夠在班上支撐了半個學期,不是因為這門學問對我的吸引,而是老師的敬業精神讓我感動。許老師喜歡板書,大段大段的引證寫滿了整個黑板,擦掉了再寫,卻因為視力太差,擦不乾淨也不知道,再寫的文字就覆蓋在擦不乾淨的字跡上,整個黑板一片模糊,有似紐約街頭巷尾的塗鴉。同學都暗自偷笑,我卻感動莫名,時常覺得胸中塊壘,壓得我喘不過氣。總之,我在大學時代遠離了文字訓詁的“國小”,避之唯恐不及。直到上了研究所,認真研究中國歷史文化,必須洞徹古典文獻的詮釋,這才理解了“讀書必先識字”的真諦。 漢字的出現,大約是在三四千年之前,由甲骨文演變為古籀文、大篆。到了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雖然以小篆統一了文字,卻因為經歷過一兩千年的傳移摹寫,發展的軌跡相當紛繁,理解先秦古籍已經不是件容易的事。漢代經師解讀秦火劫餘的古代典籍,有古文學派,就專注於釋讀小篆之前的古文字,企圖揭示古代典籍的原始面貌。王國維曾經說,兩漢的古文學家與今文學家不同,大多數是“國小家”,精通文字訓詁,特重文獻的考據,說的就是這么回事。從漢代到今天,又增加了兩千多年的漢字文化累積,其中反映了許多聰明才智的展現、悲歡離合的體會,都值得我們重新審視,豐富我們自身的生命追求。
這些專欄文章,雖是有感而發,卻都是隨意為之,信手拈來,並沒有一以貫之的脈絡。真要追索起來,只有一個不變的主題,就是談論古往今來的“雅言與俗語”,如果說其中真的有“雅”“俗”之分,追根結底,也都是倉頡惹的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