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 讀音:rúlínshēnyuān,rúlǚbóbīng
- 解釋: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極為謹慎。
- 出處:《詩經·小雅·小旻》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rú lín shēn yuān,rú lǚ bó bīng。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極為謹慎。出自《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
如履薄冰引證解釋 編輯 履:踐、踩在上面。像走在薄冰上一樣。比喻謹慎戒懼。《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節學期開學典禮上的...
如臨深淵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rú lín shēn yuān,意思是如同處於深淵邊緣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極為謹慎。猶言如履薄冰。...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rú lín shēn yuān,rú lǚ bó bīng。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極為謹慎。出自《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
臨淵履薄,出自《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釋義:面對深淵,走在薄冰上。比喻做事的謹慎程度。...
臨深履薄成語解釋 編輯 深:深淵;履:踩踏;薄:薄冰。面臨深淵,腳踩薄冰。比喻小心謹慎,惟恐有失。臨深履薄成語出處 編輯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1]...
[示例]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九十八:“如潛有所得,專如臨深谷,戰如履薄冰,此得道之門耳。[亦作]如臨深淵、如臨淵谷[同義詞]如履薄冰、如履如臨...
【出處】: 《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舉例造句】: 朕守大器之重,居兆人之上,日慎一日,如履如臨。★《舊唐書·僖宗紀》...
事業達於一半時,一切皆是生機向上的狀態,那時 足以品味成功的喜悅;事業達於頂峰時,就要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度來待人接物,只有如此才能持盈保泰,永享...
《詩·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焙笠浴吧畋 蔽較站場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所以戰戰兢兢,若履深薄云爾。...
詩⑽雲:戰戰兢兢⑾,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1] 諸侯章第三詞語注釋 編輯 ⑴. 諸侯:西周實行分封制度,周朝天子將天下分成許多小的列國,所分封的列國的國君稱...
《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1] 《漢書·翟義傳》:“予承明詔,奉社稷之任,持大宗之重,養六尺之託,受天下之寄,戰戰兢兢,...
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呂氏春秋·恃君覽·長利》:“臣而今而後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
人知其一,莫知其他28。戰戰兢兢29,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1] 小雅·小旻注釋譯文 編輯 小雅·小旻詞句注釋 旻(mín)天:秋天,此指蒼天、皇天。疾威:暴虐。...
我一生正像《詩經》上說的:“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斃⌒慕魃鰨...歷代對曾參的封贈與奉祀情況如下:[2] 曾子唐代 總章元年(公元668年)四月,...
《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朝秦暮楚:反覆無常。晁補之《北渚亭賦》:“托生理於四方,固朝秦而暮楚。”這裡說的是中原人民在...
《詩經》中說“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就是說官當得越大,就越要謹慎,古往今來都是如此,每一個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都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七、...
如《追求“慎獨”的高境界》一文,就引《禮記》之句,強調官員要“慎獨”,“尤其是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更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喪致乎哀而止第三章 仁愛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巧言令色,鮮矣仁!人而不仁,如禮何?擇不處仁,焉得知?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像愛護寶玉一樣愛護自己的身體或名譽。 清·李綠園《歧路燈》五八:“試看古聖先賢,守身如執玉,到臨死時候,還是一個‘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光景。” 《兒女...
向他身體所在的時代的人學習,一步一步的用智慧,果敢,胸襟,氣度登上吳天九重,戰戰兢兢,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之警惕把從父兄手中接過的吳國變得更加強大,讓...
為此,達文東方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但勇往直前,一如既往。“東方”為方位名詞,是太陽升起的地方。《詩經》有雲:“日居月諸,東方自出。”達文東方所渴望的世界...
在詩經有云:" 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對勇敢的治國,甚於勇敢的於野獸作戰作了非常生動而形象的描述....
30 《詩·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31 朱熹雲:“‘嘗’,或作‘常’,非是。” 韓醇雲:“公嘗與夢得同為御史。” 魏本引《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