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義書》是202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寶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義書
- 作者:黃寶生
- 出版時間:2024年3月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228787
- 裝幀:平裝
《奧義書》是202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寶生。
《奧義書》是2008年由中國致公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乃文。音譯"鄔波尼煞陀"。指附在森林書之後解釋吠陀奧義的一類書籍。最早的奧義書約產生於公元前10~前5世紀之間。由來印度最經典的古老哲學著作,用散文或韻文闡發印度教...
《奧義書》是202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寶生。內容簡介 奧義書是古印度一類哲學文獻的總稱,是廣義的吠陀文獻之一。雖然奧義書由吠陀發展而來,因而經常被理解為婆羅門教與印度教的經典,但奧義書並不都是由婆羅門階層寫的,也不都接近反映婆羅門教的觀點。現在已知的奧義書約有200多種,記載印度教歷代導師...
在吠陀、梵書、森林書、奧義書這四種吠陀文獻中,奧義書是最後一部分,故又稱為吠檀多(Veda^nta),意即“吠陀之末”或“吠陀的終結”。奧義書的種類 現存的奧義書共 200多種,但按印度傳統,則為108種,其中大部分是後人所作,僅有13或14種是古老的和原始的。它們是:①屬於《梨俱吠陀》的《他氏奧義》和...
《奧修。奧義書 (中)》是2018年旗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奧修。內容簡介 “我通常不提出任何預言,但關於這點,我是完全預見的:接下來的一百年將會越來越不合邏輯,越來越神秘。第二:一百年後,人們將能完全了解我為什麼被誤解——因為我是神祕和不合邏輯的起點。”生命中重要的部分都是神祕的、無法解釋...
《五十奧義書(修訂本)》是1984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五十奧義書(修訂本)。內容簡介 《奧義書》是古印度婆羅門教的根本經典,《韋陀》學的最後部分,內容充實,開後代諸派學說之先河,漸益深化探討人生與宇宙的根源和關係。書中深奧的哲理,證驗的思維,奇特的想像力,超凡的智慧,給後人留...
《九種奧義書》是2017年1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書籍,該書內容是美國的普拉薩德博士從吠陀時代整個奧義書中選擇的9種位於最頂端的奧義書英譯並注釋,中文版為王志成、靈海合譯。內容簡介 奧義書在印度思想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一般公認的奧義書有108種,屬於吠陀時代也是整個奧義書中最為關鍵的有11種。普拉薩德...
《吠陀經和奧義書》是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巫白慧。內容簡介 本書為巫白慧的學部委員文集。本書所選內容為:吠陀經的譯者導論、印度唯物論思想探源、印度古代辯證思維、原人奧義探釋、吠陀輪迴說探源、古代和中世紀的印度自然哲學、奧義書的禪理、印度哲學中的場有思想、奧義書哲學和佛教、文殊...
《奧義書思想研究》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學國。內容簡介 本書屬於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是國內學術界對奧義書進行系統、深入研究的首部專著,也是國際學術界對奧義書進行研究的部頭最大的一部作品,包括第一卷“奧義書精神的歷史·自然的精神”、第二卷“奧義書精神的歷史·自由的精神”、第三卷“奧義書...
《印度生死書(四部奧義書義疏)》是由印度四部古老的奧義書組成,即Isa、Mundaka、Katha與Svetasvatara.此四部奧義書原屬於最為權威的吠檀多典籍類,是軸心時代留下來的經典作品。英譯兼釋論作者斯瓦米·洛克斯瓦南達的該譯本不僅經文清澈,而且釋論詳明。簡言之,該著雖義理深邃,經旨沖玄,卻以普羅大眾最喜聞樂...
《印度哲學--吠陀經探義和奧義書解析》是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巫白慧。內容簡介 印度是著名文明古國,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其哲學思想影響尤為深遠。本書作者數十年來沉潛於印度哲學的探索,成就卓著,本書即其近年來該領域研究的重要成果。本書分四個部分,即吠陀經探義,奧義書解析,印度佛教和正理邏輯,...
《負負得正的人生奧義書》是2016年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鍵人(林育聖)。編輯推薦 心靈雞湯:我自己的價值我自己懂,我只是還沒遇到伯樂!暗黑雞湯:然而別人並沒有興趣去了解你廉價的價值,正如伯樂永遠不選劣馬。心靈雞湯:世界對我來說沒有不可能,我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暗黑雞湯:你的努力根本...
《學問與修行:松江先生奧義書》是2014年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羅雲鋒。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乃是有關松江先生的一些思考、言論和感悟的札記。內容涉及中國文化(儒釋道)、歷史、人心、社會、人生、日常生活、文學等多方面,語言頗為精練優美,思想亦多深刻獨特處,時有雋思妙語,往往一語中的,東鱗西爪,...
《時空旅行奧義書》(The Philosophy of Time Travel),此書為天行無常時之簡易指南;我希望它純屬虛構;否則我只好為你祈禱;如若書中預言之事在我有生之年發生,請萬務在為時太晚之前找到我。——1944年10月 羅伯塔·安·斯派羅 目錄 第一章 離線宇宙(Tangent Universe)原發宇宙(Primary Universe)充滿危機,...
《生命的奧義書》是希靈行劍寫的網路小說連載於起點中文網。內容簡介 一個很真實又不真實的故事。 它會有一個真實的世界。 但它發生必然不是真實。 生命的奧義不會有人正確揭曉,在這裡也不會。 這裡會有一個故事,講講那些別人沒想過的事情。 生物,並不簡單。 生化,不是殭屍,不是異形,也不是大災變。 它在...
upanishad,英語單詞,主要用作名詞,作名詞時譯為“《奧義書》(印度教古代吠陀教義的思辯作品,為後世各派印度哲學所依據)”。單詞用法 Upanishad /uːˈpʌnɪʃəd, -ˌʃæd, juː-/ 1.N any of a class of the Sanskrit sacred books probably composed between 400 and 200 bc ...
《西遊記奧義書-李世民的解脫》是唐朝佛學盛行,是中國宗教學會禪文化,世界宗教經濟文化促進會西遊記文化。所有責任者: 李安綱著 標識號: ISBN:7-5004-3491-X 出版、發行地: 北京 關鍵字: 西遊記---文學研究西遊記文學研究 語種: Chinese 漢語 分類: 中圖分類:I207.419 叢編題名: 《西遊記》奧義書 載體...
吠檀多:印度六派哲學中最有勢力的一派。‘吠檀多’意為《吠陀》之終極,原指《吠陀》末尾所說的《奧義書》,其後逐漸被廣義的解釋為研究祖述《奧義書》教理的典籍,後來甚至成為教派的名稱。為了與彌曼差派有所區別,彌曼差派被稱為前彌曼差,或業彌曼差,而吠檀多派則被稱為後彌曼差或智彌曼差.名詞釋義 ...
印度吠檀多派哲學觀點,梵文Brahma-atma-aikyam。謂作為世界主宰的"梵"和個體靈魂的"我"在本質上是統一的,親自證入"梵我一如"便是解脫。一如,謂等同、無差別。 也被稱為不二一元論、梵我同一 。《奧義書》提出“我就是梵”、“這就是那”,即作為外在的、宇宙的終極原因的“梵”和作為內在的、人的本質或...
五藏說指的是古代印度有關靈魂的本質的一個學說。最早見於梵書、奧義書時期。《鷓鴣氏奧義》在探充梵我本質的時候,把我(靈魂)的主體由外到內、由表及里地分成五個階段,即食味所成我,生氣所成我,現識所成我,認識所成我,及歡喜所成我。奧義書提出這種學說的目的是要論證我是一種內在的、永恆不變的、...
《吠陀聖義綱要》是印度哲人羅摩奴闍的主要著作。本書以闡明《奧義書》的趣旨為目的。書中首先陳述其本身及敵對者的立場,其後依次駁斥商羯羅的絕對不二說、吠檀多的不一不異說,並詳述‘梵’、‘純粹精神’、‘根本原質’等種種原理。最後所述的,是有關神以及對於神的信愛(bhakt!I)。由於羅摩奴闍的其他...
《印度吠檀多哲學史(上卷)》是201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晶。內容簡介 《印度吠檀多哲學史(上卷)》主要內容包括:正統派哲學的思想始源:吠陀;正統派哲學的思想始源:奧義書;《薄伽梵歌》的哲學思想;吠檀多哲學的根本經典:《梵經》;喬荼波陀與《聖教論》;商羯羅的哲學思想;羅摩奴閹的...
《印度吠檀多哲學史(上卷)》主要內容包括:正統派哲學的思想始源:吠陀;正統派哲學的思想始源:奧義書;《薄伽梵歌》的哲學思想;吠檀多哲學的根本經典:《梵經》;喬荼波陀與《聖教論》;商羯羅的哲學思想;羅摩奴閹的限定不二論;摩陀婆的二元論;筏羅婆的哲學;16世紀不二一元論派的動向等。內容簡介 《印度吠...
我(梵文:आत्मन्,Ātman),婆羅門教、印度教名詞,音譯“阿特曼”,原意為“呼吸”。被引申為個體靈魂(“生命我”)和世界靈魂(“大我”)或“宇宙統一的原理”。《大毗婆沙論》卷二百:“有我士夫(我), 其量廣大,邊際難測,光色如日,諸冥闇者,雖住其前,而不能見。”《奧義書》...
一部講述生死密碼的奧義書,心靈修行的教科書。創作背景 本書上半部分寫重症病房,下半部分寫墨脫途中,兩者都與死亡緊密相伴,核心是生死和承諾。生死是談不盡的哲學命題。承諾是精神。陸棣用飽含深情且克制的筆觸,將這生與死的故事講述得動人心魄。《旅程》 上半部分寫小米在14樓的生死經歷。現實生活中,陸棣為...
《印度古代宗教哲學文獻選編》是一部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圖書,姚衛群編譯。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古印度宗教哲學主要文獻的彙編,是我國目前編譯的該領域部類較全的一部資料集。全書收入了古印度最重要的宗教與哲學派別的基礎經典和主要論典,包括吠陀、奧義書、順世論、耆那教、佛教、數論派、瑜伽派、勝論派、正理派...
吠陀(fèi tuó )文化是透過吠陀經典的古梵文史料,所謂的吠陀經典即指四吠陀——黎俱吠陀(Rig Veda)、娑摩吠陀(Sama Veda)、耶柔吠陀(Yajui Veda)、阿達瓦吠陀(Atharva Veda),加上梵書(Brahmana)和奧義書(Upanishad)又稱六吠陀。名詞解釋 吠陀文化是透過吠陀經典的古梵文史料,所謂的吠陀經典即指...
1814年,與母親決裂,離開魏瑪赴德勒斯登,結識浪漫詩人梯克;同年開始研究印度經典《奧義書》,投入《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寫作工作。1815年,撰述《論視覺和顏色》。1816年5月,《論視覺和顏色》出版。1818年3月,《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初稿完成;9月赴義大利旅行,蒐集哲學資料;12月《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吠陀時代指哈拉巴文化衰亡後,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並將這一時段的史料保留在《吠陀》及解釋吠陀的《梵書》《森林書》《奧義書》以及兩部史詩中,故稱作吠陀時代。其中《梨俱吠陀》成書於公元前12—前9世紀,稱早期吠陀,而《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闥婆吠陀》成書於前900年—前600年或更晚,故又稱晚期吠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