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比良於十四世紀已開始種植釀酒葡萄,但她名副其實地成為釀酒莊園應該是從1525年開始。當年波爾多市附近的利布爾內市(Libourne)市長女兒Jeanne de Bellon嫁給富有的貴族Jean de Pontac。Jeanne長得美麗動人,是市長最心愛的寶貝。當她出嫁時,市長把奧比良莊園送給女兒作嫁妝。Jeanne是紅顏絕色的大家之秀,自然深得丈夫的百般疼愛。Jean de Pontac於1533年為Jeanne買下了莊園旁邊的一處豪宅--Maison Noble de Haut-Brion,連屬地一起納入莊園內。此後不久他又在豪宅旁為妻子建立起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奧比良城堡酒莊。奧比良莊園可稱得上是波爾多莊園中最浪漫、優美和典雅的一座,所以酒標一直沿用此建築物作為商標圖案。奧比良莊園世代都歸Pontac家族所有。1666年Pontac家族在倫敦開了一家名為Pontacs Head Tavern的餐廳酒館,專做法國美食和奧比良美酒,成為當時倫敦時尚人士最喜愛的聚點。在那個年代,出口到英國的法國酒均為散裝酒,酒品到達英國後才裝瓶並進行英文貼標。奧比良是在英銷售的首款原產地裝瓶並貼有法文酒標的葡萄酒,非常受歡迎,價格也不菲。當時奧比良通常每年的開盤價是550里拉(Livres)每噸。拉圖是450里拉每噸,而拉菲是410里拉每噸。
四個世紀中這家盛產皇室用酒的莊園多次易主,擁有者當中更不乏歷史上功績不凡的人物。其中包括海軍上將,大主教,法國第一統帥共和吉耶納地區執政官,三位波爾多市市長,以及才華橫溢的Charles-Maurice de Talleyrand-Perigord (他買下莊園的時候正值在外交部擔任對外關係部長一職)。這些形形色色的顯赫擁有者們無形中又為奧比良莊的優雅形象鑲上了一道光輝的金邊。
Dillon的兒子Douglas Dillon1953年成為美國駐法大使當然也是莊園莊主。Douglas回美後成為甘迺迪政府的財政部長。1967年Douglas的女兒Joan嫁給盧森堡王子,奧比良莊園成為她的嫁妝,從此由她掌管。王子去世後,奧比良莊園又跟隨Joan於1978轉嫁Duc de Morchy。而Morchy就成為了現時奧比良莊園的董事長。
另值得一提的是奧比良莊園的釀酒家族Delmas。George Delmas 1921年便加入奧比良成為釀酒師。他的兒子Jean-Bernard就在奧比良莊出生並繼承父業成為莊園釀酒師。Delmas家的第三代Jean-Philippe也已成為目前莊園管理隊伍的一員。一家人忠心不二,兢兢業業地在一個莊園做了三代實在少有。Delmas家族也是波爾多公認的最頂尖釀酒師之一。他們在1961年第一個提出打破傳統,採用新科技設備釀酒,引進不鏽鋼發酵桶等,獨闢蹊徑的創造了具有獨特口感的新時代名莊紅酒。在當時所有列級名莊均保留傳統釀造方法,這一舉動是不可思議的。但至今這已是大部分頂級莊園效仿的樣板。1970年陳釀在76年大名鼎鼎的Judgement of Paris巴黎品酒會上獲得了第四名的成績。
有關奧比良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奧比良在十四世紀其實是一塊很大的地或一個莊園。後來可能是因為遺產的分割,市區的擴張等多種原因,剩下了幾個非常靠近的名莊。他們分別是:修道院奧比良(Ch. La Mission Haut-Brion),拉圖奧比良(Ch. La Tour Haut-Brion)和麗嘉奧比良(Ch. Les Carmes Haut-Brion)。他們近靠在一起,因為地源和氣候,他們的酒有類似的特點,但由於世襲的家族種植和釀酒工藝的差異,他們又擁有著不同的個性。當然這幾個都是波爾多名莊。
莊園概況
奧比良莊園內目前擁有葡萄園總計51公頃,其中紅葡萄占48公頃,表層土壤為砂礫石土,次層土壤為沙質黏土型土壤。種植葡萄比例為45%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40%美樂(Merlot),15%品麗珠(Cabernet Franc),釀造正牌酒Chateau Haut-Brion和副牌酒Le Clarence De Haut-Brion。葡萄樹平均樹齡為35年,修剪時果農只會在每條主枝上保留兩個幼芽,並且會以鐵絲固定主枝,讓新芽順著整列葡萄樹的方向生長。另有3公頃種植白葡萄賽美容(Semillon)和長相思(Sauvignon Blanc)兩種,釀造波爾多最頂尖的白葡萄酒Chateau Haut-Brion Blanc。奧比良白酒無論價格還是質量都是世界頂尖的。
莊園品牌
奧比良莊園正牌: Chateau Hant-Brion奧比良莊園副牌: Le Clarence De Haut-Br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