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人民黨

奧地利人民黨

奧地利人民黨(Austrian People's Party or Österreichische Volkspartei)簡稱“ÖVP”。前身是1887年建立的奧地利基督社會黨,其政治理念以及選民階層大致與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相同。

人民黨於1945年奧地利第二共和國建立時組成,至今為止與另一大黨奧地利社會民主黨一直是奧地利政壇的兩大政黨之一。

基本介紹

內容,綱領,歷史,支持對象,起源,州級,聯邦政府,選舉主席,

內容

奧地利人民黨(Austrian People's Party or Österreichische Volkspartei)簡稱“ÖVP”。奧地利現執政黨。前身是1887年建立的奧地利基督教社會黨,1945年改用現名。現任黨主席塞巴斯蒂安·庫爾茨(Sebastian Kurz)。

綱領

奧地利人民黨支持保守主義,在尊重傳統與穩定社會秩序的綱領上運作。他們明確表達出對部分議題的冷感,如奧地利未完成的政教分離,並懷疑積極平權措施、性少數問題與其他社會工程。多數時期,人民黨明確表示自己是天主教與反社會主義政黨;四十年通喻(Quadragesimo Anno)所定義的輔助原則(Subsidiarity)理想被認為是該黨議程的基石之一。

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民黨表示自己是“奧地利人政黨”(die österreichische Partei),中間派政黨(Partei der Mitte)。人民黨長久的獨自執政或與奧地利社會民主黨(SPÖ)組成中間派聯合政府。人民黨在這個時期的經濟政策可稱為社會市場經濟
今日在經濟政策方面,奧地利人民黨主張經濟自由化,贊成縮減奧地利較大的公共部門、社會福利改革、解除管制(Deregulation)。外交政策方面,該黨強力支持歐洲整合。過去二十年,人民黨與其他相似的保守政黨相比,較為偏向環境保護主義的立場。

支持對象

奧地利人民黨的支持民眾主要來自白領階級、大型與小企業主、農民。特別的是該黨獲得奧地利多數公務人員的支持,由於奧地利的政府官僚規模與範圍,這是十分龐大且具影響力的團體。相對而言,藍領階級較為支持奧地利社會民主黨奧地利自由黨

起源

奧地利人民黨的前身是1893年由維也納市長卡爾·呂格爾(Karl Lueger)所成立的保守及極具爭議的右派民粹主義政黨基督教社會黨。創立初期的人民黨多數黨員來自於恩格爾伯特·陶爾斐斯所領導的祖國陣線,陶爾斐斯在德奧合併前也是基督教社會黨黨員。德奧合併後遭封禁。現今的人民黨是在1945年奧地利獨立後隨即成立。人民黨自成立以來一直在議會兩院擁有席次。在議會席次上,人民黨一直是議會第一或第二大黨,因此該黨時常領導內閣或與其他政黨組成聯合政府。

州級

在州層級上,人民黨長期在下奧地利州上奧地利州、薩爾斯堡州、施蒂利亞州、提洛州和福拉爾貝格州等農業州執政。但在維也納州和天主教較不強勢的農業州布根蘭州與克恩頓州相對弱勢。2004年,人民黨失去薩爾斯堡州第一大黨地位。隔年再失去施蒂利亞州第一大黨寶座。

聯邦政府

人民黨自二戰後長期與社民黨組建聯合政府。
1999年奧地利議會選舉後,人民黨於2000年與當時的右派民粹政黨奧地利自由黨黨魁約爾格·海德爾組成執政聯盟。這引起歐洲各國的憤怒,歐盟14個成員國對奧地利聯邦政府實行非正式的外交制裁。數個月後,三位前歐洲總理所組成的調查代表團調查結果讓這些國家撤銷制裁行動。
2002年奧地利議會選舉,人民黨在總理沃爾夫岡·許塞爾帶領下,以42.27%的得票率獲得勝利。海德爾的自由黨則衰退至10.16%。
2006年奧地利議會選舉,人民黨挫敗,在經歷多次協商後同意與奧地利社會民主黨組成執政聯盟,新任黨魁威廉·莫爾特勒(Wilhelm Molterer)出任財政部長兼副總理,社民黨黨魁阿爾弗雷德·古森鮑爾就任總理。
2008年奧地利議會選舉,人民黨與社會民主黨維持執政聯盟,由於人民黨在某些議題上堅持本身的觀點使得公眾批評日益增加(例如學校制度改革)。不願意與盟友社民党進行談判或協商引起評論家與對手的政治諷刺。
人民黨是2009年歐洲議會選舉的贏家,得票率30.0%,拿下6席。

選舉主席

2017年5月14日,在奧地利維也納,奧地利外長庫爾茨當選人民黨主席後在新聞發布會上講話。奧地利外長庫爾茨14日在人民黨高層會議上當選該黨主席,接替幾天前突然宣布將辭去黨內外職務的米特勒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