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微生物技術(第二版)(套用微生物技術)

套用微生物技術(第二版)

套用微生物技術一般指本詞條

《套用微生物技術(第二版)》是2012 年8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淑萍。

基本介紹

  • 書名:套用微生物技術(第二版)
  • 作者: 於淑萍
  • ISBN:9787122087485
  • 類別:自然科學 > 生物科學 > 微生物學
  • 頁數:221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8月
  • 開本:16開
  • 叢書名:教育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
  • 版次:2-3
內容簡介,目錄,前言,

內容簡介

《套用微生物技術(第二版)》為教育部高職高專製藥技術類系列規劃教材。內容編排力求體現“教、學、做”一體化的特色,在強調基礎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對微生物技術的學習及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以適應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全書共分十章內容:緒論、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病毒、微生物的營養、微生物的生長控制、微生物的代謝與調節、微生物的遺傳變異、免疫基礎知識和微生物的生態。相應章節都設計了技能實訓項目,以訓練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每章後附有思考題,以指導學生對重點知識的複習鞏固。
《套用微生物技術(第二版)》既可作為高校學生用書,也可用作生產科研人員的參考用書。

目錄

《套用微生物技術(第二版)》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微生物及微生物學1
一、微生物及其特點1
二、微生物學簡介3
第二節微生物技術的套用5
一、醫藥領域5
二、食品領域7
三、工農業生產8
第三節微生物培養技術簡介8
一、微生物實驗室8
二、微生物實驗室常用設備10
實訓一環境中微生物的檢測12
本章思考題14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15
第一節細菌15
一、細菌的形態構造及觀察15
二、細菌的染色及分類26
三、細菌的培養特徵26
四、發酵工業常用細菌27
.實訓一顯微鏡的使用及常見細菌觀察28
實訓二細菌的染色30
第二節放線菌32
一、放線菌的形態構造及觀察32
二、 放線菌的培養特徵34
三、發酵工業常用的放線菌35
實訓三放線菌的觀察36
第三節藍細菌37
第四節其他原核微生物39
一、支原體39
二、衣原體39
三、立克次體40
本章思考題41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42
第一節酵母菌43
一、酵母菌的形態結構43
二、酵母菌的繁殖45
三、酵母菌的培養特性47
四、發酵工業常用的酵母菌48
實訓一酵母菌的觀察49
第二節黴菌51
一、黴菌的形態結構51
二、黴菌的培養技術54
三、發酵工業常用的黴菌57
實訓二典型黴菌的形態結構觀察58
第三節真菌與人類的關係60
一、真菌對人類的貢獻60
二、真菌對人類的危害61
本章思考題62
第四章病毒63
第一節病毒的形態結構及化學組成63
一、病毒的大小與形態63
二、病毒的結構65
三、病毒的化學組成67
第二節病毒的增殖方式69
一、病毒的複製過程69
二、噬菌體71
實訓一噬菌體的分離與純化72
實訓二噬菌體效價的測定74
第三節亞病毒75
一、類病毒75
二、擬病毒75
三、朊病毒76
第四節病毒與微生物套用技術76
一、噬菌體與發酵工業76
二、噬菌體與生物防治77
本章思考題77
第五章微生物的營養79
第一節微生物的營養79
一、微生物細胞的化學組成79
二、營養要素及其生理功能80
三、微生物的營養類型84
第二節營養物質進入細胞的方式85
一、單純擴散86
二、促進擴散86
三、主動運輸87
四、膜泡運輸89
第三節微生物培養基90
一、配製培養基的原則90
二、培養基的分類及套用92
三、常用培養基及製備技術95
實訓一常用培養基的配製96
實訓二產澱粉酶枯草芽孢桿菌的培養基最佳化99
本章思考題101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長及控制102
第一節微生物的培養102
一、實驗室培養法102
二、工業生產培養法103
實訓一微生物接種技術104
第二節微生物的生長規律106
一、同步培養106
二、細菌群體的生長規律——典型生長曲線108
三、連續培養111
實訓二細菌生長曲線的測定111
第三節微生物生長的測定113
一、計數法113
二、生長量法114
實訓三微生物細胞計數115
任務1細菌的平板菌落計數115
任務2酵母菌的血球計數板計數117
實訓四微生物生物量的測定119
第四節有害微生物的控制120
一、幾個基本概念120
二、控制微生物的物理方法121
三、化學方法124
實訓五滅菌操作訓練126
任務1乾熱滅菌126
任務2高壓蒸汽滅菌127
任務3紫外線滅菌128
任務4微孔濾膜過濾除菌129
本章思考題130
第七章微生物的代謝與調節131
第一節微生物的產能代謝131
一、化能異養微生物的生物氧化與產能132
二、化能自養微生物的生物氧化與產能140
三、光能微生物的產能代謝141
第二節微生物的耗能代謝143
一、微生物對碳源的利用144
二、微生物對氮源的利用146
第三節微生物的代謝調控與發酵生產149
一、酶活性的調節149
二、酶合成的調節151
三、代謝調控在發酵生產中的套用152
第四節微生物的初級代謝和次級代謝153
一、初級代謝153
二、次級代謝154
實訓一發酵型乳酸飲料的製作154
實訓二發酵法生產澱粉酶156
本章思考題158
第八章微生物的遺傳變異160
第一節遺傳變異基礎理論160
一、遺傳變異的物質基礎160
二、基因突變163
三、基因重組166
第二節育種技術172
一、菌種的自然選育172
二、誘變育種172
三、體內基因重組育種175
四、基因工程育種176
實訓一細菌原生質體的製備及細胞融合技術178
第三節菌種的衰退、復壯和保藏181
一、菌種的退化和復壯181
二、菌種保藏182
實訓二常見菌種的分離純化技術183
本章思考題185
第九章免疫基礎知識186
第一節傳染的機理186
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186
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數量和途徑對致病性的影響187
三、機體的免疫力187
四、環境因素187
五、傳染的類型187
第二節非特異性免疫188
一、生理屏障188
二、非特異性免疫細胞的防護作用189
三、體液因素190
第三節特異性免疫190
一、免疫系統191
二、抗原193
三、免疫球蛋白與抗體195
四、免疫應答199
第四節生物製品及其套用201
一、人工自動免疫生物製劑201
二、人工被動免疫用製劑202
實訓一凝集反應203
本章思考題204
第十章微生物的生態205
第一節生態環境中的微生物205
一、微生物群落205
二、陸生生境的微生物206
三、水生生境的微生物206
四、大氣生境的微生物207
五、極端環境下的微生物208
六、動、植物體中的微生物208
七、工農業產品中的微生物209
第二節微生物與環境間的相互關係209
一、互生關係209
二、共生關係210
三、寄生關係210
四、拮抗關係210
五、競爭關係211
六、捕食關係211
第三節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211
一、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角色211
二、微生物與自然界物質循環212
第四節微生物與環境保護214
一、微生物對污染物的降解與轉化214
二、重金屬轉化215
三、污染介質的微生物處理215
四、環境污染的微生物監測216
實訓一土壤中纖維素降解菌的分離純化217
實訓二水體中細菌總數及大腸菌群的檢測219
本章思考題221
參考文獻222
↑折 疊

前言

2005年在全國化工高職教學指導委員會製藥專業委員會的指導下,我們出版了製藥技術類系列教材。該套教材在過去的幾年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隨著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飛速發展,特別是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下發後,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重構新的課程體系,已成為高職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
2008年1月,為培養真正受企業歡迎的具有較強職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全國化工高職教學指導委員會製藥專業委員會在廣西南寧召開了“全國化工高職製藥技術類專業人才培養計畫研討會”。會上確定了18本需編寫或修訂的教材。其中,對原《微生物基礎》教材,委員會提出應更加突出微生物技術在工業生產中套用的意見。因此,我們對該書內容進行了修訂,同時將其更名為《套用微生物技術》。
作為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用書,本次重新修訂的教材改變了原先學科體系的編寫思路,將微生物學的基本知識和微生物技術進行了有機融合,更加注重學生對技能的學習和訓練,教材的編寫形式更有利於教師組織“教、學、做”一體化的課堂教學模式,以適應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本書內容共分十章,具體包括緒論、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病毒、微生物的營養、微生物的生長控制、微生物的代謝與調節、微生物的遺傳變異、免疫基礎知識和微生物的生態。相應的章節都設計了技能實訓項目,以訓練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本教材第一、二章由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於淑萍編寫;第三、八章由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趙靖編寫;第五、七、十章由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謝輝編寫;第四、六章由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徐麗萍編寫;第九章由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孫娜編寫。全書由於淑萍統稿。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專家、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0年4月
第一版前言
本教材是在全國化工高職教學指導委員會製藥專業委員會的指導下,根據教育部有關高職高專教材建設的檔案精神,以高職高專製藥技術類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為依據編寫的。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廣泛徵求了製藥企業專家的意見,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本著“必需、夠用為度”的原則,選題恰當,層次清晰,內容安排合理,力爭做到實用、規範、新穎,突出高職教育以能力為本的教育特點。
本書分兩篇共十三章,第一篇是微生物基礎理論,包括微生物各論、營養、代謝、生長、遺傳變異、傳染免疫和微生物的生態,共十章。第二篇是微生物實驗,涵蓋純培養技術、形態觀察及微生物測定、基礎及套用實驗三章內容。其中第一、三、十一、十二章由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於淑萍編寫;第五、六、十三章由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謝輝編寫;第二、九章由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孫敏編寫;第四、七章由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徐麗萍編寫;第八、十章由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趙雷編寫。全書由於淑萍統稿。
全書由天津科技大學王艷萍教授擔任主審,提出許多寶貴的建議。編寫人員又於2005年1月在石家莊對初稿進行了進一步審閱,根據審稿意見再次作了修改。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書中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專家、讀者批評指正。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全國高職高專製藥技術類教學指導委員會、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領導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編者
2005年3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