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是唐代詩人李嶠創作的一首詩。此詩首聯寫唐中宗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頷聯寫皇帝的儀仗,頸聯寫宴會對酒當歌的盛況,尾聯寫宴後公主莊園依然沉浸在受寵若驚的氛圍之中。全詩合轍押韻,講究平仄,章法嚴整,起承轉合自然,是一首格律規範的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
  • 創作年代初唐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李嶠
  • 作品別名: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
主家山第接雲開,天子春遊動地來
羽騎參差花外轉,霓旌搖曳日邊回
還將石溜調琴曲,更取峰霞入酒杯。
鑾輅已辭烏鵲渚,簫聲猶繞鳳皇台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應制:即應詔,奉皇帝之命寫作詩文。幸:指得到皇帝的寵幸。太平公主:唐高宗女,武則天所生。初嫁薛紹,後嫁武則天侄武攸暨。唐隆元年(710),參與李隆基(唐玄宗)發動的宮廷政變,殺韋後和安樂公主,擁立李旦。開府置官屬,把持朝政,宰相多出其門下。玄宗即位後,她陰謀政變,先天二年(713)謀泄被殺。
⑵主家山第:公主家的莊園,即題中說的南莊。山第,山中別墅。
⑶春遊:指帝王春日巡行。
⑷羽騎(jì):羽林軍的騎兵。《文選·揚雄〈羽獵賦〉》:“羽騎營營,昈分殊事。” 張銑註:“羽騎,羽林之騎。”
⑸霓(ní)旌(jīng):綴有五色羽毛的旗幟,為古代帝王儀仗之一。亦借指帝王。曳(yè):一作“颺”。日邊:比喻京師附近或帝王左右。
⑹石溜:石頭底的溪水。
⑺鑾(luán)輅(lù):天子王侯所乘之車。《呂氏春秋·孟春紀》:“天子居青陽左個。乘鸞輅,駕蒼龍。” 高誘註:“輅,車也。鸞鳥在衡,和在軾,鳴相應和。後世不能復致,鑄銅為之,飾以金,謂之鸞輅也。”烏鵲渚(zhǔ):南莊的景致。
⑻鳳皇台:指南莊。鳳皇,即鳳凰。

白話譯文

公主的山中別墅對著雲霞的門戶打開,天子春日巡行的隊伍驚天動地地到來。
羽林騎兵參差縱橫的佇列在花外巡邏,五色羽旗迎風飄揚沿著太陽旁邊回宮。
宴會上用岩石間的水流聲來調節琴曲,又仿佛把山峰雲霞的倒影傾入酒杯中。
皇帝的鑾駕早已經離開南莊的烏鵲渚,陣陣簫聲還依然縈繞在鳳凰台的周圍。

創作背景

李嶠是太平公主提攜的宰相(同鳳閣鸞台平章事)之一。這首詩作於唐中宗景龍三年(709)二月十一日。太平公主是唐中宗李顯的親妹妹,為長公主。當時唐中宗去看望太平公主,席間命臣下以此事為題作詩,李嶠就作了這首七律。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是一首典型的應制詩。應制詩文都是拍馬屁的,佳作極少。這首詩也屬於歌功頌德之作,但在藝術表達技巧方面很值得注意。
首聯寫事,即中宗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頷聯盪開,寫皇帝的儀仗,圍繞著皇帝和長公主。頸聯寫宴會對酒當歌的盛況。尾聯寫皇帝儀仗回歸後,長公主莊園依然沉浸在受寵若驚的氛圍之中。第四句的“日”可能指真正的太陽,也可能指皇帝。“霞”被認為是能夠使人長生的奇異食物,作者構想皇帝一群人在飲酒時把雲霞在酒中的倒影也吸了進去。全詩寫得優雅溫和。頸聯的妙語並沒有妨礙詩篇的流暢,讀者可以預期水聲與宴會音樂和諧地混合,並熟悉於倒影的巧妙構思。結句留給讀者仙樂繚繞空中的微妙感覺,及牛郎織女、弄玉簫史的主題的輕微暗示。
這首詩在格律上幾乎沒有瑕疵。作者把早期宮廷詩的全部規則運用到新的七言律詩上來。全詩平仄規範,韻合十灰,為平起式首句入韻格。中二聯對仗工整,其中頷聯搖曳對參差,雙聲對雙。章法嚴整,起承轉合自然,堪稱一首規範的七律。

名家點評

明末清初金聖歎《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此詩開平二解,一解寫車駕幸莊,一解為公主留帝。純用大筆大墨,不著一毫纖巧,允為一代作者冠冕。前解只寫“動地來”三字,三四即動地來也。後解“還將”、“更取”、“已辭”、“猶繞”字,純寫公主攀戀車架也。後賢不睹唐初人如此大篇,便於律詩更不知所措乎。唐初詩可不讀哉。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詩評選》:吟此結聯,笑“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台”,何物冷淡生活,乃得濫稱富貴語?即此可驗心旌筆致。
清代毛奇齡《唐七律選》:八句皆偶對,自是初唐律法,而對必工切,精警流麗,無一懈字。此題工者甚多,巨山自當擅場。
清代毛張健《唐體餘編》:雙結應雙起,局勢甚足,餘態倍妍。
清代屈復《唐詩成法》:次句寫宸游甚壯麗,結亦有餘韻,稍遜燕公中聯耳。
清代李因培《唐詩觀瀾集》:既渾成又雅切,是初唐佳境,天寶以後更不可得。
清代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還將”四句,雕不失佻。
清代吳汝綸《桐城吳先生評點唐詩鼓吹》:看他通首純用大筆大墨,絕不落一毫纖巧。唐初如此大篇,允為一代冠冕。

作者簡介

李嶠,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字巨山,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有才志,年二十進士及第,為監察御史。武則天時,官主宰相,後因罪貶廬州別駕卒。在文學上造詣很深,詩文為當時人所稱道,前與“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相接,中與崔融蘇味道齊名,和蘇味道、崔融、杜審言合稱“文章四友”,後被尊為“文章宿老”。其詩多為詠風頌物之作,詞新典麗。今存《雜詠詩》十二卷,《單提詩》一百二十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