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鸞跨鳳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chéng luán kuà fèng,意思是比喻結成美好的佳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乘鸞跨鳳
- 出處:清·李漁《慎鸞交·債餌》
- 拼音:chéng luán kuà fèng
- 性質:漢語成語
成語解釋
成語典故
典故 | 簡釋 |
乘鸞 | 喻求得佳偶,或謂女子升仙。唐李群玉《玉真觀》:“高情帝王慕乘駕,紺發初簪玉葉冠。”唐趙嘏《代人贈別》:“會須攜手乘鸞去,蕭史樓台在王京。” |
鳳簫 | 泛指簫,或喻簫聲優美。宋蘇軾《與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歸》:“魚鑰未收清夜永,鳳簫猶在翠微間。” |
弄玉 | 喻指美女或仙女。宋蘇軾《留題延生觀後山上小堂》:“不慚弄玉騎丹鳳,應逐頓娥駕老蠟。” |
丹鳳城 | 京城的別稱。相傳秦穆公女弄玉善吹簫,鳳降其城,因號為丹鳳城。其後乃泛指京城曰丹鳳城。 |
同源典故
示 例
上元夫人 | 再贈 | 弄玉有夫皆得道,劉綱兼室盡登仙。 |
丘丹 | 和韋使君秋夜見寄 | 中有學仙侶,吹簫弄山月。 |
於季子 | 早春洛陽答杜審言 | 若非載筆登麟閣,定是吹簫伴鳳台。 |
元稹 | 會真詩三十韻 | 行雲無處所,蕭史在樓中。 |
劉憲 | 奉和人日清暉閣宴群臣遇雪應制 | 輿輦乘人日,登臨上鳳京。 |
劉長卿 | 早春贈別趙居士還江左時長卿下第歸嵩陽舊居 | 深居鳳城曲,日預龍華會。 |
司空曙 | 唐昌公主院看花 | 遺殿空長閉,乘鸞自不回。 |
司空曙 | 御製雨後出城觀覽敕朝臣已下屬和 | 上上開鶉野,師師出鳳城。 |
司空曙 | 題玉真觀公主山池院 | 鏡掩鸞空在,霞消鳳不回。 |
吳兢 | 永泰公主輓歌二首 | 無復秦樓上,吹簫下鳳皇。 |
吳融 | 御溝十六韻 | 旁沾畫眉府,斜入教簫樓。 |
吳融 | 無題 | 粉貌早聞殘洛市,簫聲猶自傍秦宮。 |
周繇 | 和段成式 | 若遇仙丹偕羽化,便隨蕭史亦何傷。 |
唐彥謙 | 無題十首之三 | 吹罷玉簫春似海,一雙彩鳳忽飛來。 |
姚合 | 送裴中丞赴華州 | 人間有此郡,況在鳳城邊。 |
姚合 | 題崔駙馬宅 | 心在林泉身在城,鳳凰樓下得閒名。 |
姚合 | 題梁國公主池亭 | 寂寞空餘歌舞地,玉簫聲絕鳳歸天。 |
宋之問 | 宴安樂公主宅得空字 | 簫奏秦台里,書開魯壁中。 |
宗楚客 | 安樂公主移入新宅侍宴應制 | 馬向鋪錢埒,簫聞弄玉台。 |
岑參 | 冬夜宿仙遊寺南涼堂呈謙道人 | 秦女去已久,仙台在中峰。 |
岑參 | 崔駙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 | 不逢秦女在,何處聽吹簫。 |
岑參 | 感遇 | 昔來唯有秦王女,獨自吹簫乘白雲。 |
岑參 | 感遇 | 鳳皇城頭日欲斜,門前高樹鳴春鴉。 |
張說 | 贈工部尚書馮公輓歌三首 | 爵位題龍旐,威儀出鳳城。 |
張諤 | 延平門高齋亭子應歧王教 | 花源藥嶼鳳城西,翠幕紗窗鶯亂啼。 |
張謂 | 玉清公主輓歌 | 學鳳年猶小,乘龍日尚賒。 |
戎昱 | 贈別張駙馬 | 鳳凰樓上伴吹簫,鸚鵡杯中醉留客。 |
戴叔倫 | 漢宮人入道 | 回首吹簫天上伴,上陽花落共誰言。 |
方乾 | 贈美人四首之四 | 昔歲曾為蕭史伴,今朝應作宋家鄰。 |
李世民 | 三層閣上置音聲 | 不似秦樓上,吹簫空學仙。 |
李乂 | 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制 | 牽牛南渡象昭回,學鳳樓成帝女來。 |
李乂 | 侍宴長寧公主東莊應制 | 貴游鱣序集,仙女鳳樓期。 |
李乂 | 幸白鹿觀應制 | 制蹕乘驪阜,回輿指鳳京。 |
李商隱 | 無題二首 | 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花。 |
李商隱 | 碧城三首之二 | 不逢蕭史休回首,莫見洪崖又拍肩。 |
李商隱 | 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 | 會與秦樓鳳,俱聽漢苑鶯。 |
李嶠 | 人日侍宴大明宮恩賜彩縷人勝應制 | 鳳城景色已含韶,人日風光倍覺饒。 |
李嶠 | 城 | 獨下仙人鳳,群驚御史烏。 |
李嶠 |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應制 | 龍舟下瞰鮫人室,羽節高臨鳳女台。 |
李嶠 |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 | 鸞輅已辭烏鵲渚,簫聲猶繞鳳皇台。 |
李嶠 | 擬古東飛伯勞西飛燕 | 傳書青鳥迎簫鳳,巫嶺荊台數通夢。 |
李嶠 | 樓 | 笛怨綠珠去,簫隨弄玉來。 |
李嶠 | 鳳 | 屢向秦樓側,頻過洛水陽。 |
李嶷 | 少年行三首 | 朝游茂陵道,夜宿鳳凰城。 |
李懷遠 | 凝碧池侍宴看競渡應制 | 舞曲依鸞殿,簫聲下鳳樓。 |
李白 | 寓言三首 | 以歡秦娥意,復得王母心。 |
李百藥 | 少年行 | 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簫。 |
李端 | 贈郭駙馬 | 日暮吹簫楊柳陌,路人遙指鳳凰樓。 |
李群玉 | 升仙操 | 嬴女去秦宮,瓊笙飛碧空。 |
李群玉 | 和吳中丞悼笙妓 | 麗質仙姿煙逐風,鳳皇聲斷吹台空。 |
李群玉 | 將游羅浮登廣陵楞伽台別羽客 | 飄如出塵籠,想望吹簫客。 |
李群玉 | 玉真觀 | 一自簫聲飛去後,洞宮深掩碧瑤壇。 |
李群玉 | 玉真觀 | 高情帝女慕乘鸞,紺發初簪玉葉冠。 |
李群玉 | 王內人琵琶引 | 嬴女停吹降浦簫,嫦娥淨掩空波瑟。 |
李華 | 仙遊寺 | 昔時秦王女,羽化年代久,日暮松風來,簫聲生左右。 |
李賀 | 天上謠 | 秦妃捲簾北窗曉,窗前植桐青鳳小。 |
李邕 |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 | 織女橋邊烏鵲起,仙人樓上鳳皇飛。 |
李頻 | 太和公主還宮 | 重上鳳樓追故事,幾多愁思向青春。 |
杜牧 | 傷友人悼吹簫妓 | 艷質已隨雲雨散,鳳樓空鎖月明天。 |
杜牧 | 出關 | 臥歸漁浦月連海,行望鳳城花隔雲。 |
杜牧 | 貴游 | 斧鉞舊威龍塞北,池台新賜鳳城西。 |
杜牧 | 長安晴望 | 翠屏山對鳳城開,碧落搖光霽後來。 |
杜甫 | 哭王彭州掄 | 蛟龍纏倚劍,鸞鳳夾吹簫。 |
杜甫 | 崔駙馬山亭宴集 | 蕭史幽棲地,林間蹋鳳毛。 |
杜甫 | 復愁十二首 | 由來貔虎士,不滿鳳皇城。 |
杜甫 | 玉台觀 | 彩雲蕭史駐,文字魯恭留。 |
杜甫 | 玉台觀 | 遂有馮夷來擊鼓,始知嬴女善吹簫。 |
杜甫 | 鄭駙馬宅宴洞中 | 自是秦樓壓鄭谷,時聞雜佩聲珊珊。 |
杜甫 | 鄭駙馬池台喜遇鄭廣文同飲 | 重對秦簫發,俱過阮宅來。 |
東方虬 | 昭君怨三首 | 掩涕辭丹鳳,銜悲向白龍。 |
楊凌 | 春霽花萼樓南聞宮鶯 | 黃鳥遠啼鳷鵲觀,春風流出鳳皇城。 |
楊凝 | 唐昌觀玉蕊花 | 瑤華瓊蕊種何年,蕭史秦嬴向紫煙。 |
楊巨源 | 和呂舍人喜張員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韻 | 瑞光麟閣上,喜氣鳳城端。 |
楊巨源 | 春日奉獻聖壽無疆詞十首 | 南山同聖壽,長對鳳皇城。 |
楊巨源 | 送定法師歸蜀法師即紅樓院供奉廣宣上人兄弟 | 鳳城初日照紅樓,禁寺公卿識惠休。 |
楊巨源 | 酬於駙馬二首 | 瑤草秋殘仙圃在,彩雲天遠鳳樓空。 |
楊巨源 | 長安春遊 | 鳳城春報曲江頭,上客年年是勝游。 |
權德輿 | 八月十五日夜瑤台寺對月絕句 | 嬴女乘鸞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邊。 |
權德輿 | 玉台體十二首之五 | 樓上吹簫罷,閨中刺繡闌。 |
權德輿 | 贈梁國惠康公主輓歌詞二首 | 鳳樓人已去,鸞鏡月空懸。 |
權德輿 | 贈魏國憲穆公主輓歌詞二首 | 秦樓曉月殘,鹵簿列材官。 |
權德輿 | 雜詩五首之一 | 婉彼嬴氏女,吹簫偶蕭史。 |
武元衡 | 題故蔡國公主九華觀上池院 | 曲沼天波接,層台鳳舞余。 |
武元衡 | 題故蔡國公主九華觀上池院 | 秦樓今寂寞,真界竟何如。 |
武平一 | 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制 | 紫漢秦樓敞,黃山魯館開。 |
武平一 | 奉和登驪山高頂寓目應制 | 雲披丹鳳闕,日下黑龍川。 |
段成式 | 牛尊師宅看杜丹 | 若為蕭史通家客,情願扛壺入醉鄉。 |
沈佺期 | 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
沈佺期 | 同工部李侍郎適訪司馬子微 | 清晨朝鳳京,靜夜思鴻寶。 |
沈佺期 | 夜宴安樂公主宅 | 濯龍門外主家親,鳴鳳樓中天上人。 |
沈佺期 | 奉和立春遊苑迎春 | 歌吹銜恩歸路晚,棲烏半下鳳城來。 |
沈佺期 | 昆明池侍宴應制 | 春仗過鯨沼,雲旗出鳳城。 |
沈佺期 | 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 | 那堪將鳳女,還以嫁烏孫。 |
獨孤及 | 和虞部韋郎中尋楊駙馬不遇 | 到君仙洞不相見,謂已吹簫乘早霞。 |
獨孤及 | 和虞部韋郎中尋楊駙馬不遇 | 金屋瓊台蕭史家,暮春三月渭州花。 |
王維 | 恭懿太子輓歌五首 | 山朝豫章館,樹轉鳳凰城。 |
王維 | 故太子太師徐公輓歌四首 | 聞詩鸞渚客,獻賦鳳樓人。 |
白居易 | 雨朱閣 | 帝子吹簫雙得仙,五雲飄颻飛上天。 |
盧綸 | 元日朝回中夜書情寄南宮二故人 | 鳳城春欲晚,郎吏憶同游。 |
秦韜玉 | 八月十五日夜同衛諫議看月 | 豈獨座中堪仰望,孤高應到鳳凰城。 |
章碣 | 城東即事 | 閒尋香陌鳳城東,時暫開襟向遠風。 |
羅虬 | 比紅兒詩之五十二 | 依稀有似紅兒貌,方得吹簫引上天。 |
羅鄴 | 題笙 | 緱嶺獨能徵妙曲,嬴台相共吹清音。 |
羊士諤 | 梁國惠康公主輓歌詞二首之一 | 鵲飛應織素,鳳起獨吹簫。 |
蕭祜 | 游石堂觀 | 鳳去空遺簫管音,星翻寥落銀河水。 |
賀朝 | 從軍行 | 行望鳳京旋凱捷,重來麟閣畫丹青。 |
趙嘏 | 經王先生故居 | 弄玉已歸蕭史去,碧樓紅樹倚斜陽。 |
趙嘏 | 經王先生故居 | 弄玉已歸蕭史去,碧樓紅樹倚斜陽。 |
趙彥昭 |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 | 林間花雜平陽舞,谷里鶯和弄玉簫。 |
鄭愔 | 侍宴長寧公主東莊應制 | 公門襲漢環,主第稱秦玉。 |
鄭愔 | 春怨 | 不及隨蕭史,高飛向紫煙。 |
鄭愔 | 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 | 笳聲出虜塞,簫曲背秦樓。 |
錢起 | 送崔十三東遊 | 丹鳳城頭噪晚鴉,行人馬首夕陽斜。 |
錢起 | 過楊駙馬亭子 | 彩鳳翻簫曲,祥鱣入館名。 |
錢起 | 題秘書王迪城北池亭 | 還追大隱跡,寄此鳳城陰。 |
陳子昂 | 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 | 結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 |
陸暢 | 解內人嘲 | 粉面仙郎選聖朝,偶逢秦女學吹簫。 |
陸暢 | 游城東王駙馬亭 | 共尋蕭史江亭去,一望終南紫閣峰。 |
韓偓 | 偶見背面是夕兼夢 | 莫道人生難際會,秦樓鸞鳳有神仙。 |
韓愈 | 大行皇太后輓歌詞三首 | 鳳飛終不返,劍化會相從。 |
韓愈 | 梁國惠康公主輓歌詞二首之二 | 秦地吹簫女,湘波鼓瑟妃。 |
韓愈 | 誰氏子 |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
韓翃 | 題玉山觀禪師蘭若 | 蘭若初開鳳城裡,不出囂塵見遠公。 |
顧況 | 義川公主輓詞 | 弄玉吹簫後,湘靈鼓瑟時。 |
駱賓王 |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 | 台前鏡影伴仙娥,樓上簫聲隨鳳史。 |
駱賓王 | 帝京篇 | 丹鳳朱城白日暮,青牛紺幰紅塵度。 |
駱賓王 | 帝京篇 | 復道斜通鳷鵲觀,交衢直指鳳皇台。 |
鮑溶 | 夏日懷杜悰駙馬 | 五月清涼蕭史家,瑤池分水種菱花。 |
黃滔 | 催妝 | 吹簫不是神仙曲,爭引秦娥下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