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
太康營村:溯本求源500年
——探尋太康營村的前世今生
太康,古已有之。太康的由來,還得從遠古說起。
原始社會三皇之一——人祖太昊伏羲氏建都於宛丘(今河南淮陽),太康縣境地屬太昊伏羲氏都畿。堯舜禪讓,大禹當了部落首領,大禹確立了王權,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王朝。
夏朝共傳14代、17後,延續近500年。夏初,太康縣境地屬豫州戈地,戈、鄭、宋為夏時古國名,戈國即今太康一帶。
大禹死後,傳位於兒子啟,“禪讓制”被“傳子制”代替。啟之後,世襲制度確立,開始了我國“家天下”的局面。啟在位9年而卒,啟的兒子太康繼位,為夏朝第三代王。
太康田獵無度,不思歸國,正好使后羿有機可乘,后羿利用人民對太康的怨恨,發兵占據夏都安邑,取得了統治地位。后羿派重兵把守洛水北岸,太康被拒之河外,不得歸國,這就是夏朝歷史上有名的“太康失國”。
太康失位後,與其弟仲康一起外逃。后羿廢掉太康王,立仲康為王,仲康也只是流亡中的國君。太康流落在外10年左右,就病死在戈地,隨同家屬便把他葬在如今的太康縣城東南約1公里的地方。仲康死後,后羿把仲康之子相趕走,自立為王。東夷族人寒浞在經過一番精心謀劃後,乘后羿一次外出遊獵歸來的時候,買通后羿的族人及侍從將后羿殺死,奪得了王位。當時,夏王相居於帝丘(今河南濮陽),當寒浞之子澆追殺夏王相時,已經懷孕的相妻後緡從牆洞中逃出,輾轉至母家有仍氏(今山東金鄉),不久生下一子,便是相的遺腹子少康。
少康自幼生活在有仍氏,長大之後,謀得了有仍氏管牲畜的官職。寒浞之子澆使人前往捉他,他逃到有虞氏(今河南虞城縣),做了有虞氏的廚官。有虞氏是舜的後裔,其部落首領虞思感於大禹的功德,不忍看到禹的後人無以為繼,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少康做妻子,並把倫(今河南虞城東北)劃給少康做封地,少康從此站住了腳,立志復夏興國,他派一個大臣的女兒艾到寒浞之子澆處為內應,又派兒子季杼去誘殺寒浞的另一個兒子殪,不久便將寒浞父子3人相繼攻殺,少康建都於禹舊都陽翟(今河南禹州)。他重整社稷,安撫百姓,大有先王禹之風範。至此,夏王朝自太康時后羿奪取政權,經3代人約100年的艱苦鬥爭,夏王后人又重新掌握政權。後世史家稱少康重建夏王朝這段歷史為“少康中興”。
少康在戈地祭祀先祖太康王時,病死於此,並埋葬在太康陵墓一側。少康在位20年而卒,其子予繼位,是為夏朝第7個國王。予派人為太康、少康二王守墓,守墓人代代相傳,居處漸成村落,即現在太康縣城東南二里多的王陵村。太康陵墓現在還有,並且清朝年間太康縣知縣所立墓碑猶存,而少康陵墓經多次盜挖,又遭“文革”期間“破四舊”毀壞,已不復存在。
秦王贏政23年(前224年),始置陽夏縣,隋文帝開皇7年(587年),改陽夏縣為太康縣,沿襲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太康縣先後隸屬淮陽、商丘、開封專區,1965年改屬周口地區。
據《姜氏族譜》載:“相傳明初始祖諱旺公自山西平陽府洪洞縣遷至太康縣以西大陸崗,姜氏家族在太康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經考證,明初年,姜氏是從洪洞縣遷至太康縣諸多姓氏人家之一,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是朱元璋“移民政策”所至。
自宋朝滅亡後,在100多年的元朝統治中,統治者對農民的盤剝是異常殘酷的。到了元末,不堪忍受殘酷剝削和壓迫的農民終於舉行起義。中原地區又接連發生水、旱、蝗、疫4大災害,天災和人禍折磨得河南、山東、河北、安徽等地“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明太祖實錄》)。後來,朱元璋出兵江淮,派徐達、常遇春北伐,進取山東,收復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結束了元末長年的兵災,但水、旱、蝗、疫已使中原之地“死亡百姓無數,村莊城邑多成墟”。
山西與河南、山東、安徽等地相比,卻是冰火兩重天。中原地區的兵亂及各種災疫很少波及山西,那裡大部分地區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人丁興盛。山西比較安定,鄰省難民流入山西戶口激增。
明朝建立以後,由於中原地區人糧劇減,不得不把許多州、府降格,開封就由上府降為下府。洪武十年,河南等布政司所屬州縣“戶糧多不及數”,“凡州改縣者十二,縣並者六十”。勞動力嚴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蕪、財政收入劇減直接威脅明王朝統治。朱元璋深有所悟“喪亂之後,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謂田野辟,戶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務”,朱元璋採納了萄州蘇琦、戶部郎中劉九皋等人的奏議,決定了移民屯田的戰略決策。
據史料記載,從洪武初年至永樂15年,50餘年間組織了8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涉及到了18個省的490多個縣市的882個姓氏。山西是人口稠密之處,而當時的洪洞縣又是晉南最大、人口最多的縣,擔負民眾外移自然首當其衝。
明永樂年間,當地官府曾7次在廣濟寺集中澤、潞、沁、汾和平陽沒有土地的農民以及人多地少的百姓遷往中原一帶,並給所遷之民以耕牛、種子和路費。為被移之民辦理手續,登記造冊,按所去地點編隊,然後發給一應物品。
被遷者拖兒帶女,扶老攜幼,戀戀不捨地離開家鄉,對當時被遷徙的每家每戶來說卻都是莫大的悲哀。明統治者定出的移民條律是“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同姓同宗者還不能同遷於一地,好好的一家人便被拆得七零八散。同姓同宗者為了和親人遷到一處,不得不改姓。有的因戀家而半路逃跑,被追回後要受殘酷的懲罰,有的被割去耳朵,有的在臉上用刀劃成標記。如此所受心靈上的摧殘、所造成的精神創傷,在被遷徙者心中幾十年,甚至以後的幾代人心中都難以彌合。
諱旺公到了太康縣大陸崗,生1子清,清生3子:長忠公,次禮公(《姜氏族譜》載:“葬崗東南一里老塋穆二穴下失傳”)、三信公(《姜氏族譜》載:“信配氏一子建塋太康營西南隅一里許”),始有3門之公。忠公之後居姜寨,禮公之後居大陸崗,信公之後居扶溝縣城西北3.5公里太康營。太康營村迄今500多年。
從《姜氏族譜》記載看,太康營姜姓是從太康縣大陸崗遷來無疑。
據傳“太康營村原名小李莊,信公之後人輾轉至小李莊落戶,因姜氏族人人丁興旺,小李莊更名為太康營(年代不詳)”。此傳說有點差強人意,如因“人丁興旺”是為紀念,更名“姜莊”似乎更合乎情理。而取名“姜莊”“太康”的村鎮、縣及其企業名稱者舉不勝舉,“太康營”作為村名僅此一家。可否認為:姜氏宗親到了新的地方,因人丁興旺不能再回老家定居是為因素之一,將小李莊更名為太康營應是出於對故鄉的割不斷的故土之情,是不忘本之舉,是身在他鄉倍思親,因而更名以示後人——我族來自太康,在此“紮營”,故名“太康營”。此乃宗親的殷切之情。原李姓人家遷至扶溝縣北石橋。據老人們講,解放前太康營姜姓與石橋李姓以“老表”相稱,可見,姜李兩家並無為“走”與“留”而積下恩怨,是為各取所得,仍相親相愛。
近代史
在1919年—1938年的20年間,黃河共決口14次,黃水泛濫,北太康營人外出逃荒。姜進鑒墓碑載:“因黃水為患,公攜5子2女避難於南營”。姜進鑒最小的孩子姜洪聘出生於1905年,姜進鑒的愛人吳氏於農曆1929年11月11日去逝(享年65歲),姜進鑒於農曆1947年1月4日去逝(享年84歲),均安葬在南太康營村村西邊。黃水退去,一部分人未遷回。據鄉博士姜志明回憶:南太康營村人姜新莊與姜長根同年出生。姜新莊出生於北太康營,出生當年與父母一起來到南太康營避難;姜長根則是父母來到南太康營後出生。那時,黃泛區的農民已習慣了“候鳥”式的生活方式,長期季節性地在家鄉與外地之間往返流動,代代相傳。“避難所”漸浙成了村落,姜氏第一代南太康營人始於1919年左右。1949年以後,南北太康營人不再有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生活,真正過上安居樂業的幸福日子。
南太康營崗嶺是從密縣、新鄭、尉氏、鄢陵一帶綿延而來,由韭園入境,經太尉鋪、十里店、南大康營、扶溝縣城折而向南,經馬村至練寺,是境內最長最大的崗嶺,長達20多公里,相對高度5~10米,崗頂平緩,寬約300~1500米不等。
南太康營崗領一帶亦為雙洎河古河道的遺蹟。傳說,黃帝把玄囂葫蘆里流出的那段河叫溱水,把昌意葫蘆里流出的那段河叫洧水,兩河匯流後,流經新鄭南關和長葛官亭段的那一段叫“雙洎河”。雙洎河發源於登封大冶鎮,流經新密、新鄭、長葛市後轉向東南的扶溝縣境。
扶溝境內的崗嶺有3大特點:絕大部分系南北走向,多系黃土組成;多為人口密集的村莊;多為古墓穴和文化遺址。後因屢次黃水淤塞,民眾挖土,崗嶺已失去脈絡痕跡或成為孤立土丘。
黃水泛濫前,南太康營村高於北太康營村約五六米,就座落在新鄭市綿延至鄢陵縣、扶溝縣彎彎曲曲、斷斷續續數百里的崗嶺上。山崗的南北寬300米左右,與北邊的廟頭寨村村南的土崗遙相呼應,北太康營村座落於兩者之間,東臨曹莊村,西臨董村。
貧瘠的童年,我們卻擁有豐饒的記憶,兒時的太康營村有四寶:“上山”捉迷藏,下河捉魚蝦,沙灘里挖“班仗”,聞鳴笛追逐扒火車。
現在的北太康營村的地平面高於黃水泛濫前3米左右。20世紀70年代末,隨著改革開放,經濟大開發,磚瓦廠生意十分興隆,南太康營等地的崗土被買賣、燒磚。截至2013年,綿延數百里的高崗基本上被夷為平地,南太康營村的地平面與北太康營基本相同,再提“山上攀岩捉迷藏”,只是父輩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回憶。
北太康營村三面環河,南面為許扶運河,由許昌市起至扶溝縣北關,注入賈魯河,全長54公里。該河開挖於1959年11月,動員了扶溝、鄢陵、許昌、西華4縣6.6萬人共同勞動,於同年12月10日竣工。全程貫穿12條溝渠,13座平原水庫,在雨季可互相調節蓄水量,使該河具有排澇、灌溉、養殖、航運的功能。僅扶溝縣就抽調1.7萬人,組成挖河大軍,歷時一個月零兩天,扶溝境內長達20.8公里的許扶運河全部完成。
太康營村北高南低,村東西亦有兩條小河,小河的河水注入許扶運河。兒時的河水清澈見底,農家孩子們不知保護眼睛的重要性,在無任何裝備保護下竟在水裡睜開雙眼尋魚,而魚兒常常躲藏在河底被腳踩踏的泥坑內,鄉童們從小練就的捕魚本領可用雙手直接將魚抓獲。
如今,3條河流經數年的嚴重污染,面目瘡痍。鄉童們不再下河游泳,與魚蝦“捉迷藏”的遊戲也僅僅停留在父輩的講述中。
禹州—鄲城的這條小鐵路始建於1966年10月。歷經40多年的發展逐漸成為擁有全國乃至世界最長、最完備的窄軌地方鐵路。2004年,完成換算周轉量2.1億噸公里,創造了建路以來的歷史最高紀錄。說她是小鐵路主要基於國際通行標準,準軌軌距1435毫米,小鐵路軌距只有762毫米;準規列車一列車運能可以達到3000噸以上,而小鐵路一列最多400多噸等。作為當時國內設備最全、運力最強的窄軌鐵路,它通過6條鐵路支線連通禹州礦區和石料產區,橫貫禹州、鄢陵、扶溝、太康、鄲城等地,成為禹州至鄲城煤炭、建材等物品流通的“黃金通道”。該鐵路結束了豫東貧煤的歷史,也對京廣線客貨分流起到了一定作用。
2009年隨著河南省重點工程——禹(州)亳(州)鐵路大通道建設強力推進,禹州—許昌西站的小鐵路已經拆除,許昌—鄲城段業已停運。承擔這條小鐵路主要牽引任務的380匹內燃機車,也叫小火車將從此銷聲匿跡。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按行政區域劃分,南北太康營同屬韭園鎮管轄,南太康營與李獻崗劃為一個大隊,北太康營先與南良許劃為一個大隊、後與曹莊、謝莊劃為一個大隊。2015年,南太康營村與北太康營村劃為一個行政村,人們自始至終都以“南營”“北營”相稱。
北太康營村現有總人口約1050人,231戶人家。其中姜姓172戶、約830人,李姓128人、聶姓61人、周姓36人、黃姓6人、劉姓6人;南太康營村現有總人口480人左右,100戶人家,均為姜姓。
2014年,經村委會姜建偉、姜煥東、姜紅國和原韭園鎮黨委書記賈紅傑、現任書記謝清泉等人,會同姜新生、姜一平反覆醞釀、選址,決定在村東南姜鴻起烈士墓旁修建一條鴻起路,並同期建立姜鴻起烈士紀念館。整館建設耗時3年,耗資100多萬,款項由姜一平籌措。
館內陳列著由姜新生、姜學義等人搜錄到的百位烈士故交、家鄉鄰里和戰友、同事的訪談,並請當代百位將校軍官和社會知名人士為紀念館題詞、作詩、作畫、撰文等。原中央委員、全國人大常委、上將谷善慶,原毛澤東秘書王鶴濱分別題寫了“姜鴻起烈士紀念館”館名。解放軍報社原總編輯楊子才為烈士撰寫祭文《五嶽垂淚祭英魂》。姜新生編著的《嘔心拂曉欲血中原》一書由原中央委員、全國政協常委、彭雪楓之子彭小楓上將題詞。此書在2017年6月21日隆重舉行的姜鴻起烈士紀念館開幕儀式上舉行了首發儀式,同時姜鴻起烈士紀念館被扶溝縣縣委宣傳部確定為“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基地”。
回望歷史,太康營村只是中華文明的滄海一粟。但她站在時間長河的某一節點,用自身的蛻變見證了時代更迭,社會發展和人文進化。如今,南太康營村村東頭正在建設扶溝縣火車貨運站;姜鴻起烈士紀念館前正在建設村文化廣場;在烈士紀念館南邊約400米處建有扶溝縣民兵訓練打靶場……2017年太康營村被扶溝縣授予“美麗鄉村”稱號。這座美麗的村莊已不僅僅是一個村落,他將化為記載歷史的恆久符號,隨歷史的發展愈加豐滿,以不斷前進的腳步見證未來若干個“500年”。
姜新生
2018年1月15日於墨緣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