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太常引1
晚來風起撼花鈴2。人在碧山亭。愁里不堪聽。那更雜、泉聲雨聲。
無憑蹤跡2,無聊心緒,誰說與多情。夢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夢醒。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太常引:詞牌名,又名《太清引》《臘前梅》,雙調四十九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三平韻。
花鈴:即護花鈴。
無憑蹤跡:蹤跡全無,難於尋覓。無憑:無所憑據,即無法尋找。
白話譯文
晚問風來,吹響了護花鈴,碧山亭里正滿懷愁緒的人聽不得這般鈴聲,而泉聲雨聲也交織而來,更讓人無法承受。
你行蹤不定,音訊全無,我百無聊賴,愁緒無法向關心自己的人訴說。連夢夠也總是模糊不清,又何必把夢早早催醒呢。
創作背景
這一首《太常引》,沒有確切時節,沒有確切地點,多次查閱資料亦是無果。於是,後人只能旁證推測,這應是納蘭離家夜宿別處而發的感慨。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雖然是容若無聊之時所寫,但所寫的內容依然離不開一個“愁”字。“晚來風起撼花鈴,人在碧山亭。”在夜晚起風的時候,吹動了護花鈴鐺,在碧山亭里的人聽到了這鈴聲。遠山之中,小小的亭子中,站著一個滿懷愁緒的人。他獨自想著心事,忽然聽到風吹動鈴鐺,發出聲響。那聲響如此孤寂,簡直要比獨站山中還要孤寂。
這是容若心事的開頭,他站於亭子中央,沉默望山,鬱郁往事纏繞在容若心頭,無法散去。本就十分憂愁,偏偏還聽到了那孤寂的鈴聲,更是愁上添愁,更何況這山中的泉水聲、雨聲相互夾雜,混雜到一起,更是讓人不忍去聽。
“愁里不堪聽,那更雜、泉聲雨聲。”這是一句寫實的詞句,更是一句無可奈何的闡述。但是詞人卻無處可躲,世界之大,無處清靜。容若有著獨一無二的才華,他的故事廣為流傳。但他不為所累,想要遺世獨立,可是照此看來,他如何能夠獨立,所謂的獨立,不過是出世者自說自話的一個圓滿的謊言罷了。
容若這首詞,上片是寫山間聲響,下片則是開始了對現實的抒情。“無憑蹤跡,無聊心緒,誰說與多情。”自己的心究竟能告訴誰。“無聊心緒”,一個才華橫溢的詞人,一個天真憂鬱的男子,在最好的年華,卻是已經往事縈懷。
只怕只有這世間難得的真情,會讓他動心,在春日裡,容若隻身立於山中的亭子下,看著遠山,聽著寂寞的聲響,傷懷。僅此而已。容若就是這樣,簡單地生活著,無論是快樂還是憂傷,都不需要理由。
“夢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夢醒。”這份憂傷或許入夢可以緩解,但是那山中的響聲,又生生地將夢叫醒。找不到一個毫無煩憂的地方,這也是納蘭疑惑的地方。
名家點評
晚清詞家
陳廷焯《雲韶集》卷十五:“只‘那更’七字,便是情景兼到,真達人語。”
晚清詞家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三:“容若《飲水詞》,在國初亦推作手,較《東自堂詞》似更閒雅。然意境不深厚,措詞亦淺顯。……又《太常引》雲‘夢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夢醒’,亦頗淒警,然意境已落第二乘。”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黃天驥《納蘭性德和他的詞》:“離家的人,在風雨中思念家鄉,心緒十分無聊,上半闋寫鈴聲、泉聲、雨聲交集,攪亂了離人的心情,詞的表現手法比較細膩。”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
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
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
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
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
通志堂集》《
側帽集》《
飲水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