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鐵礦即重鋼西昌礦業有限公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和鐵礦
- 位置:四川省西昌市
- 鐵礦石儲量:9億噸
- 職工:1500人
太和鐵礦,礦產豐富,裝備先進,職工收入,人文環境,發展前景,
太和鐵礦
太和鐵礦即重鋼西昌礦業有限公司
這裡,山川秀美壯麗,是享譽中外的“一座春天棲息的城市”。
這裡,有著豐饒的文化底蘊,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湖光山色美,科技含量高。
這裡,交通發達,航空、鐵路、公路、水運,形成立體交通網路。
太和鐵礦距成昆鐵路和雅攀高速公路7公里,毗鄰安寧河,與四川省第二大平原安寧河谷平原隔河相望。礦區東西長3700米,南北寬3500米,安寧河由北向南從礦區東側穿流而過。就地理位置而言,太和鐵礦是國內鐵礦山中最優越的礦區之一。
礦產豐富
太和鐵礦與攀枝花、紅格、白馬並稱“攀西四大釩鈦磁鐵礦”,是名聞中外的“聚寶盆”。現有職工1500人。鐵礦石儲量達到9億噸,是國內特大型礦山之一。富含鐵、釩、鈦、鈷、鎳、硫、磷等多種資源,伴生金屬中,二氧化鈦7791萬噸,五氧化二釩165.9萬噸,銅15.77萬噸,鈷9.43萬噸,鎳8.28萬噸,是一個前景廣闊的礦山。
裝備先進
太和鐵礦歷經堅苦卓絕的努力,在科學決策與眾志成城的強大合力推動下,已經發展成為攀西地區最具活力的現代化礦山。擁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各種採選設備784台套,價值2.6億元,其中,A類設備77台套,B類設備110台套,C類設備297台套。各種進口設備32台套,價值1.3億元。企業資產總額10.8億元,2008年銷售收入7.18億元。現有鐵精礦、鈦精礦、氧化球團礦、硫酸、陰極銅、氯化鈷、碳酸鎳等多種依託礦石資源而形成的生產項目。2008年,鐵精礦、鈦精礦、球團礦的年產量分別達到92萬噸、12萬噸和90萬噸,其它生產項目也是蒸蒸日上。
太和鐵礦與國內多家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通力合作,2000年以來,先後完成多個新生產項目的論證、試驗、設計和建設,已經建成了鈦精礦、氧化球團礦、硫酸、陰極銅、氯化鈷、碳酸鎳等多種依託礦石資源的生產項目,構成了多元化的生產體系,企業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不僅是攀西地區最有競爭力的國有企業之一,而且是最具抗風險能力的企業之一。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氧化球團礦是太和鐵礦的拳頭產品,用戶讚譽高,市場銷售暢。己經擁有的三條球團礦生產線,生產能力超過100萬噸,其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利用高鈦型釩鈦磁鐵礦生產氧化球團礦創新技術獲得了國家專利。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無以記數的礦山減產或停產,而太和鐵礦的各個生產項目既不限產,也不減產,更沒有停產,充分體現了太和鐵礦的抗風險能力。
太和鐵礦正在抓緊進行300萬噸改擴建工程,這個項目兩年後完工。300萬噸的採選生產能力將使太和鐵礦的發展再一次提速,進入高速發展的新時期。
職工收入
企業高速發展的同時,社會責任感也有了空前的提高。1989年,向國家交納稅費不足9萬元,到2008年就向國家交納的稅費達1億2千500萬元,20年間,增長了百分之1453,為國家和地方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讓職工得到實惠,安居樂業,生活美滿,是太和鐵礦始終不變的追求。2003年以來,職工收入以年均百分之20的速度增長。近三年來,投入數千萬元資金對全礦的住房和環境進行了綜合改造和全面的整治,礦區的美化、綠化和亮化讓人耳目一新,各種休閒娛樂場所,溫馨的職工的居住環境實現了質的飛躍。
人文環境
伴隨太和鐵礦的高速發展,短短几年間,職工隊伍的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如今,企業的所有職工都具有了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其中,高級工程師7人,工程師101人,大專生240人,本科生88人,碩士生7人,中級工以上的技術工人513人,他們已經成為太和鐵礦寶貴的資源與財富,是太和鐵礦未來發展的原動力。
太和鐵礦全體職工以飽滿的鬥志,在礦班子的帶領下,真抓實幹,開拓進取,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四有職工隊伍建設、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全員參與的職工培訓,職工基本行為規範的培養齊頭並進,構建了良好和諧的人文環境。
奮進中的太和鐵礦,先後被全國重點冶金礦山環保協作組評為“環保治理先進單位”,被四川省政府命名為“重契約守信用企業”,被四川省工商局命名為“質量信得過企業”, “黨員之家”活動被重慶市委組織部評選為“黨建工作創新一等獎”。被重慶市國資委授予“國有企業突出貢獻獎”。
發展前景
只有發展才是硬道理。科學發展觀旗幟下迅速發展起來的太和鐵礦,實施“十二五”發展規劃的號角己經吹響,投資10多億元進行的以破石頭溝改道工程、新選廠建設和多金屬綜合回收項目等多個新項目建設為標誌的300萬噸擴建工程,已於2009年全面展開。建成後,將使太和鐵礦的生產能力和產品延伸邁上新的台階,為太和鐵礦新一輪大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太和鐵礦將圍繞做大做強主業的目標,依託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延伸,科技攻關,苦降成本,緊緊依靠工人階級,迎接新挑戰,抓住新機遇,拓展新領域,實現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