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06年政府工作報告

我市已進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時期,市政府根據市委八屆十次全會通過的《關於制定太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制定了《太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現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會作報告,請各位代表連同《綱要(草案)》一併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原市2006年政府工作報告
  • 地區:太原市 
  • 類型 : 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6
基本信息,主要內容,

基本信息

各位代表:
我市已進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時期,市政府根據市委八屆十次全會通過的《關於制定太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制定了《太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現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會作報告,請各位代表連同《綱要(草案)》一併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主要內容

一、“十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回顧
“十五”時期,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率先發展第一要務,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發展,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就。
經濟總量實現翻番,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連續跨越五個百億台階,達到895.5億元,年均增長14%;財政總收入達到163億元,年均增長23.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292.1億元,年均增長19.6%;固定資產投資達到438.5億元,年均增長33.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84億元,年均增長15.2%;地區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33.7億美元,年均增長24.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476元,年均增長11.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402元,年均增長10.7%。主要經濟指標超額完成了“十五”計畫確定的目標。
結構調整順利推進,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堅決淘汰落後產業,關停取締土小企業和落後生產設施,大機焦比重達到87%,地方煤礦總數減少54%,煤炭回採率提高30個百分點。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實施重點調產和技改項目450項,太鋼40萬噸不鏽鋼、藍星TDI一期、東方鋁業8萬噸電解鋁等192個項目建成投產,太鋼150萬噸不鏽鋼、雙喜輪胎180萬套全鋼子午胎、太鍋集團450噸循環硫化床鍋爐等重點項目進展順利。規模以上工業利稅增長2.6倍,利潤增長8.7倍,工業萬元產值能耗下降51.6%,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由73.6提高到140.4。大力發展新興產業,25項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列入國家示範工程項目,在省會城市中居第四位。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20.7%。電子信息、新材料、食品醫藥等新興產業正在成為新的支柱產業。培育壯大園區經濟,不鏽鋼生態工業園、富士康工業園一期投用,後續建設進展順利。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速超過40%,發展速度在全國53個高新區中排第10位。經濟區連續三年實現翻番,在全國54個國家級經濟區中名列第一。民營區年均增速超過50%,非公有制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0.1%,6戶民營企業進入全國民企500強。
“三農”工作力度加大,農業基礎得到加強。率先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全部免徵農業稅。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410億元,增長91.6%。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165家,以奶業、醋業、肉業、油脂業等為主的10條產業化鏈條基本形成。農產品加工產值達到40億元,增長1.2倍,帶動農戶18萬戶,對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貢獻率超過30%。鄉鎮企業增加值和上繳稅金年均增長25.8%和43.7%。新增節水面積9.2萬畝,治理水土流失75.5萬畝。退耕還林106.8萬畝,建設環城林帶15.6萬畝。新建改建縣鄉公路696公里,完成村村通油路2114公里,通油路、通班車行政村分別達到98%和95%。解決了41.5萬人的飲水困難和水質不達標問題。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12萬人。8.8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兩縣四區開展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試點,參合率81.4%,覆蓋人口35.4萬。全面實行農村低保制度,2.5萬農民享受低保政策待遇,覆蓋面2.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