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市直各委、局、辦:
為擴大內需、穩定外需,推進結構調整,最佳化發展環境,保持全市經濟持續平穩較快增長,提出本意見。
一、全力增加投資
(一)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圍繞城市基礎設施重點項目、汾東商務區、晉陽湖區、南站片區、西山城郊森林公園、公交都市、重大轉型標桿項目、開發區擴容提質、省城環境質量治理改善及重點民生工程項目,加大投入力度,解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短缺問題。各級各部門要逐項成立工作機構,強化服務,責任到人,跟蹤解決年初市政府要求考核的在建重點項目遇到的征地、拆遷等困難,督促項目單位加快施工進度,狠抓施工質量,確保按期按質完成建設任務。對應開工而未開工或工程進度較慢的項目,項目督導單位要按計畫完成實物工作量和投資額。
(二)加快項目審批。按照提高行政效能、實施審批流程再造要求,嚴格實行“兩集中、兩到位”、“並聯審批”、“一個視窗進、一個視窗出”、限時辦結的一站式審批流程運行管理機制,提高項目審批、核准效率。對中博會簽約項目及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點項目實行跟蹤服務,加快前期工作和審批、核准進度。抓住國家和省實施穩增長的政策機遇,加強項目對接,積極做好項目前期準備和申報工作,爭取上級資金支持。
(三)落實促進民間投資發展政策。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鼓勵引導民間投資發展的有關政策,完善我市促進民間投資政策措施,引導支持民間資本有序進入鐵路、公路、電力、金融、能源、電信、市政、教育、醫療和農田水利等領域。
(四)加快建築業發展。積極培育本地房屋建設、交通、礦山、水利等領域骨幹建築企業,提高市場占有率。鼓勵資質和信譽良好的省內外建築企業在我市設立子公司,帶動我市建築業發展。
二、積極擴大消費
(一)進一步促進消費品市場繁榮。認真落實國家擴大內需消費政策,加大“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工作力度,啟動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對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櫃、洗衣機和熱水器進行補貼。積極開展以家具建材等為主的“幸福暖家促銷活動”。鼓勵引導各類商業資本重點投向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物流配送中心等流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積極支持大型流通企業將經營網點向縣以下延伸,不斷擴大網路覆蓋面。
(二)積極培育新的消費熱點。鼓勵連鎖經營向多行業、多業態延伸,推進物流配送、特許經營、電子商務、網路購物等現代流通方式,支持信用消費。開展鮮活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試點,完善城鄉流通網路。推行再生資源回收、家政服務體系等建設試點,擴大循環消費。改善農村消費條件,增強農民消費需求,擴大農村消費市場。
(三)開展產品促銷活動。制定實施積極的行銷戰略策略,全面開展促銷活動,努力增加銷售、促進消費。組織本市企業踴躍參加全國性大型展銷會,在東北、華北、西北等地中心城市建立我市老陳醋、優質乾鮮果等特色產品展示平台,擴大產品影響力和銷售量。
三、努力穩定外需
(一)鼓勵支持擴大進出口。用足用好國家及省扶持資金和優惠政策,鼓勵出口企業鞏固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擴大不鏽鋼及製品、鋁鎂合金製品、重型成套設備、高新技術產品、特色農產品出口。支持企業擴大外貿進出口規模,調整外貿結構,推動商品貿易、技術貿易和服務貿易協調發展。鼓勵企業引進核心技術、進口關鍵設備,增強企業競爭力。發揮加工貿易承接地作用,支持加工貿易業務發展。
(二)加強內外貿代理工作。加快武宿綜合保稅區建設,研究出台市級獎勵政策,吸引省外保稅區出口貨物、外省代理商品出口迴轉我市。加強與太原海關的聯繫合作,鼓勵我市進出口企業在當地辦理進出口業務。
四、發揮農業優勢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一)加大強農惠農政策支持力度。發揮都市農業特色,積極發展設施農業和休閒觀光農業,突出建設好“菜園子”和“花園子”,實現無公害蔬菜和花卉苗木等特色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推進農業、文化、旅遊多業融合,大力宣傳休閒觀光農業,打造鄉間旅遊休閒度假產業新業態。突出發展雜糧、養殖、乾果、薯類、中藥材等優勢特色產品,延伸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在繼續落實好已有強農惠農政策基礎上,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確保國家和省涉農扶持資金地方配套。設立專項資金,對設施農業、乾果雜糧、休閒觀光、健康養殖、農產品深加工等優勢涉農產業給予重點扶持。
(二)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通過招商引資,引導其他產業資金回流農業,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加快推進重點農產品加工項目落地,引領帶動縣域經濟發展。大力支持清徐縣蔬菜種植、小店區奶牛養殖、婁煩縣馬鈴薯種植“一縣一業”基地縣發展,儘快實現主導產業集中連片、規模生產、集約經營。積極培育壯大“一村一品”專業生產村,打造一批產地特色、產業特色、產品特色鮮明的農業亮點。積極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體制機制創新,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民增收的作用。
五、促進工業平穩較快增長
(一)保障重點企業生產要素供應。統籌協調,保障重點企業煤、電、油、運、氣等生產要素最佳化配置。鼓勵太原地區煤炭生產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供應當地企業用煤,鼓勵簽訂長期合作協定,著力保障電力生產企業電煤供應,提高電煤契約履約率。完善供電設施,保障企業特別是重點用戶用電需求,支持電力企業加大生產、外輸力度。鐵路部門要統籌運力,保證煤炭、冶金、重型裝備等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產品運輸需求。
(二)加大產品促銷力度。支持工業企業加強產銷銜接,拓展銷售渠道。鼓勵太原地區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使用本地產品,對項目建設和生產經營中購買地方產品的企業,稅務部門優先辦理增值稅抵扣,金融部門優先安排項目貸款和流動資金貸款。
(三)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認真落實國家結構性減稅政策。治理和規範涉企收費,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凡收費標準有上下限的,一律按下限標準收取。暫緩徵收焦炭生產企業排污費和焦炭運銷服務費,緩繳期至2012年底。對暫無繳納社會保險能力的困難企業可緩繳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費,緩繳期至2012年底。
(四)加快重組整合礦井改造建設和復工復產。積極推進現代化礦井改造建設,相關部門要想方設法幫助煤礦企業辦理重組整合礦井改造建設手續,促進復工復產。已開工建設的礦井在確保全全的同時要加快建設進度,力爭早建設、早竣工、早生產。
(五)推進冶金焦化行業兼併重組。嚴格控制冶金、焦化等產能過剩行業生產規模,積極推進行業兼併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加強與陽煤集團等央企、省企合作,支持煤氣化集團、太化集團等重點焦化企業發展化產精深加工項目,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積極推進其他資源型產業等傳統產業兼併重組和技術改造。
(六)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實施工業振興行動,設立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工程、綠色食品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制定政策措施,發展重大項目,提高產業占比率,促進主導產業高端化,實現工業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
六、促進服務業健康快速發展
(一)加快服務業發展。把加快發展服務業作為我市產業轉型和推動整體實力大幅躍升的有效途徑,逐步提高服務業在經濟中的比重。
(二)加大政府資金引導力度。儘快撥付2011年市財政預算內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推進項目建設進度;比照其他省會城市地方財力支持服務業發展和我省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中30%用於服務業發展的做法,以投資補助、獎勵或貼息、資本金入股等方式集中投向重大服務業標桿項目,引導社會資金投資服務業,進一步擴大服務業投資規模。
(三)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增加中小戶型普通商品住房供給,合理引導自住和改善住房需求,建立住房信息系統,有效遏制投機投資性購房;規範發展住房二級市場和房屋租賃市場,加快房屋權屬登記辦理,促進存量房屋交易市場健康發展。
(四)加快文化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推進文化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和產業鏈延伸,重點抓好文化企業、文化項目和文化園區“三大載體”建設,精心打造太原晉商文化產業(綜改試驗)園區、山西(徐溝)文化創意示範園。組建太原旅遊文化投資集團,加大文物旅遊景區保護開發投資力度,擴大城際“旅遊一卡通”輻射範圍,增加旅遊行銷推廣投入,培育晉祠等世界旅遊知名品牌。促進文化與科技融合,實施文化數位化建設工程,推進傳統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興文化產業培育發展。大力發展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打造文化博覽綜合交易平台。擴大文化消費,實行文化消費補貼惠民制度,增加文化消費總量。加大文化產業發展政策引導力度,擴大專項資金投入,鼓勵文化企業上市融資,為振興文化產業提供有力政策保障。
七、大力發展實體經濟
(一)加快推進“雙千億”、“雙五百億”工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研究制定優惠政策,大力引進世界500強企業和中國500強企業落戶太原。太鋼、西山煤電、太重、富士康等大企業大集團要抓好“雙千億”、“雙五百億”、“雙百億”工程項目。有關部門要在企業採購原料、融資貸款、擴大市場、加快技改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動項目儘快落地開工、早日達產達效。
(二)支持小微企業加快發展。全面落實國家、省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政策措施,切實減輕小微企業負擔,減緩小微企業融資、用地困難。加大財政支持小微企業力度,加強小微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最佳化小微企業發展環境。支持和鼓勵創新型、創業型、勞動密集型小微企業發展。促進相關領域小微企業與大企業、大集團聯合發展,融入大企業、大集團社會化分工體系,構建大中小微企業合理分工、協同發展格局。
(三)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深入開展企業挖潛增效活動,加強和改善企業內部管理,調整產品結構,改進工藝流程,規範財務管理,最佳化資產結構,降低庫存水平,壓縮非經營性開支,節約經營成本,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企業效益。
八、著力改善環境質量
加強省城環境綜合治理。以“改造城中村、拔掉黑煙囪、停運小鍋爐、搬走污染源、治理臭水河”為重點,全力推進集中供熱全覆蓋、氣化太原、污染企業搬遷、城中村拆遷改造和水污染治理五大工程,全面實現省城環境質量“一年初見成效、兩年明顯見效、三年大見成效、四年目標實現”總體目標,為打造藍天白雲之城、青山綠水之城、一流現代生態宜居城市奠定基礎,為全市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和招商引資創造良好生態環境。
九、強化要素支撐
(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協調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加大企業流動資金貸款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進行金融組織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信用評價體系創新。加強信用擔保體系建設,逐步建立擔保機構與銀行業金融機構間的風險分擔機制。金融機構要擴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規模,鼓勵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行貸款重組、對小微型企業以集合貸款方式發放貸款;對具有一定還貸能力的項目探索開辦以項目收益權或應收賬款為擔保的貸款發放業務。鼓勵小額貸款公司面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戶提供信貸服務,著力擴大客戶數量和服務覆蓋面。成立為企業服務的綜合融資平台,為企業和各類金融機構合作搭建橋樑。
(二)加大資本市場融資力度。把擴大直接融資作為籌融資的重大突破口,實現資本市場融資量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目標。積極幫助尚風科技、東傑裝備、科達自控等企業做好上市輔導、備案、審核工作,爭取早日上市。鼓勵支持上市企業通過配股、增發和發行公司債券等形式擴大融資規模。努力引進國際國內大型基金,積極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創業風險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公司。大力發展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債和集合票據等,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支持具有穩定現金流的項目企業通過資產證券化等方式籌集資金,鼓勵企業採取BOT、BT等方式融資。發揮政府融資平台作用,促進在建項目融資。
(三)加大用地保障力度。科學安排建設用地計畫,新增用地計畫優先保障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轉型標桿項目、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項目等重點工程項目以及其他在建續建項目。繼續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露天採礦用地改革、廢棄工礦地復墾調整利用等制度,拓寬建設用地渠道,挖潛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推進閒置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保障各地基本需求同時,實行重點項目誰先開工誰先占用土地指標的辦法,鼓勵項目投資和重點工程建設。
十、加強經濟運行監測預警
(一)加強巨觀經濟形勢分析和監測預警。各級各部門要加強對影響我市經濟發展的國內外巨觀經濟形勢和國家及省巨觀經濟政策的研究分析,提前做好應對風險預案。加強經濟指標及關聯指標之間影響程度分析,準確把握主導產品市場變化趨勢,實行季度調研、年中觀摩檢查制度,做好工業經濟運行監測保障工作。
(二)加強價格調控。落實國家及我省穩定物價政策措施,在搞好農業生產,特別是糧、油、肉、菜、蛋、奶等農產品生產的同時,積極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和重要商品儲備調節,努力保障市場供應。加強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暢通運輸綠色通道。密切監測價格波動,加強市場價格監管,維護正常市場秩序,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發揮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聯動機製作用,確保困難群體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