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伯廟
- 作者:蔣堂
- 年代:宋朝
- 體裁:詩
泰伯廟又名至德祠、讓王廟,在今無錫梅村鎮的伯瀆河畔。為紀念古公父(周太王)長子泰伯而建。東漢桓帝永興二年(154),敕令吳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立廟。經過...
泰伯廟位於蘇州市閶門內下塘街250號桃花塢歷史街區之中,為紀念古公父(周太王)長子泰伯而建,歷史可追溯至東漢, 為江南地區第一座奉祀吳地開發始祖泰伯的廟宇。...
太伯何為者,不以身為身。遜避天下位,奔走勾吳濱。隱德照來世,遺祀傳斯民。吁此廉讓國,合生廉讓民。 ...
坐落在無錫市東南15公里的無錫縣梅村鄉鎮伯瀆河邊,又名泰伯祠,至德祠,讓王廟。梅村古名梅里,乃商末周太王長子泰伯因讓王位從陝西岐山奔吳至此建勾吳國時的都城...
和襲美泰伯廟是一首出自全唐詩:卷628-13的唐詩,作者是陸龜蒙。...... 和襲美泰伯廟是一首出自全唐詩:卷628-13的唐詩,作者是陸龜蒙。中文名 和襲美泰伯廟 ...
泰伯廟會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起源於古代吳地先民的祭祀信仰,泰伯即吳太伯,吳太伯創建吳國,開創了吳文化,泰伯廟會由來已久,是江蘇無錫一年中...
《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出。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
流連於江南第一古鎮梅里,我再三回望泰伯廟和泰伯陵,頓時感慨萬千:歷史是無情的,同時也是公正的。始祖吳泰伯以仁義處世,三讓天下,千秋傳頌,萬古流芳;暴君吳王夫差以...
農曆清明節,梅里鄉俗更有祭祀泰伯廟的隆重節日活動。吳文化至德聖人 編輯 孔子曾評論泰伯,有“志讓兩家天下,功辟萬古江南”的至德聖人尊稱。...
永興二年(公元153年),吳郡太守糜豹在郡城(今蘇州)建立吳太伯廟,奏請朝廷尋訪吳氏正宗後裔主持廟祀,吳勝以家傳《吳氏世系》進呈,漢桓帝審閱後拍案叫絕,命...
春秋戰國時代有11條。即伍子胥弄,干將(坊)路,專諸巷,專諸村,泰伯廟前,泰伯廟後,泰讓橋弄,豆粉弄,陳公鄉堂,莫邪路。漢代僅1條,且因訛誤而改名。閶門外八字...
在東漢永興二年(公元154年),蘇州就在閶門外建造了泰伯廟,到公元914年,泰伯廟移建到現在的位置,規模宏大,香火不斷。如今的泰伯廟,早已沒有了當年的盛況,一塊...
光福、東山、西山、甪直、同里景區;無錫市的梅梁湖、蠡湖、錫惠、馬山景區;常熟市的虞山景區;宜興市的陽羨景區等13個景區和無錫市的泰伯廟、泰伯墓2個獨立景點...
滿清推翻後,那兩塊曾懸於蘇州泰伯廟的匾,就像大清子民曾留著的辮子一樣,大約也被革去了。清朝廷時敕封並作為蘇州泰伯廟管理層的奉祀官及其世襲之制,至民國時...
紀念泰伯名勝古蹟有城裡大婁巷內的的泰伯祠堂(解放後被毀)、錫山泰伯殿、梅村泰伯廟及鴻山泰伯墓道。在泰伯殿堂上高懸“至德無上”四個大字,他的功績真可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