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天龍型輕巡洋艦是一種力圖達成高速的小型巡洋艦,實際卻近乎具有大型驅逐領艦的性質。在日本巡洋艦中最早採用齒輪傳動式蒸汽輪機,3軸推進,航速達到33節。雖然裝備了強有力的魚雷武器,但其主炮僅有4座140毫米單裝炮而並不特彆強,其防護措施業不過是主要部位僅能防禦彈片的程度。在日本的“八四艦隊”計畫中一度想建造8艘,但由於獲悉美國建造了奧馬哈級,因此僅建造兩艘便告結束,轉而開始籌措起中型高速巡洋艦來。
性能
排水量:標準3230噸 常備3948噸 滿載4350噸
艦長:全長142.65米 水線長139.27米 垂直線間距134.11米
艦寬:12.34米
吃水:3.96米
航速:33節
燃料攜帶量:燃煤150噸,重油920噸。
最大續航半徑:6000海里/10節;5000海里/14節;1250海里/31節
裝甲:側面25~63mm,甲板16~25mm,艦橋51mm
武裝:三年式50倍徑140mm單裝炮4座,三年式40倍徑80mm(實際口徑76mm)單裝高射炮1座,三聯裝533mm水上魚雷發射管2具,1號水雷48個。
額定載員:327人
本級艦
天龍號
1917年5月17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開工,1918年3月11日下水,1919年11月20日竣工。
1920年8月29日配屬於第1水雷戰隊,參加日本干涉軍出兵西伯利亞的行動,趕赴海參崴等俄國沿海地區進行警戒任務,並擔任護衛船隊工作。1921年3月1日入吳鎮守府籍。
1922年10月9日擔任西伯利亞撤兵時的沿海州警備任務,1927年被編入第1外遣艦隊,1933年5月編入第3艦隊第10戰隊。1933年11月27日擔任旅順港守備部隊任務。1934年11月 編入吳港警備部隊,1937年“七·七事變”後擔任中國沿海作戰任務,始終停留在華南一帶。
1934年2月在上海行動的天龍
1941年5月25日配屬於第4艦隊,進駐特魯克,太平洋戰爭爆發天龍與龍田一同編入第十八戰隊,出任旗艦,雖然是參戰的輕巡洋艦中最老式的,卻攜第四艦隊主力艦威名參加進攻威克島作戰。
1942年3月8日,日軍在紐幾內亞東北部登入,很快奪取了萊城和薩拉莫阿。第18戰隊支援了此次作戰,當然支不支援都無所謂,因為根本沒有什麼像樣的抵抗。
同年5月7、8日,在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之間的珊瑚海海戰中,兩艦均有參加,不過,由於戰鬥力的低下,兩艦被編入丸茂邦則少將指揮的掩護艦隊,包含第18戰隊以及特設水上飛機母艦“神川丸”號、“聖川丸”號、特設炮艦“日海丸”號、“京城丸”號、“靜海丸”號。
1942年6月15日,第18戰隊被拆開,“龍田”號離開一線,“夕張”號加入。戰隊被配屬到第8艦隊,進駐臘包爾。8月7日,“天龍”號參加了第一次所羅門海戰(薩沃島海戰)中的瓜島機場炮擊作戰。當日15時,日海軍三川軍一中將指揮重巡洋艦“鳥海”號、“青葉”號、“加古”號、“衣笠”號、“古鷹”號,輕巡洋艦“天龍”號、“夕張”號,驅逐艦“夕”號從臘包爾起航,在漆黑的洋面上以24節的航速,東繞布乾維爾島,南下直奔瓜島登入場。當時美澳聯軍為保護瓜島和圖拉吉灘頭區登入場將艦艇分為三個巡邏區,薩沃島以北有3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薩沃島以南有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瓜島隆加岬以東海區有2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其餘艦艇在運輸船附近構成警戒幕。8月8日21時10分,日本5艘重巡洋艦開始派出偵察機,以“鳥海”號為先導,間距1000米,28節航速發動進攻。8月9日0時10分,日軍發現南區美軍重巡洋艦“坎培拉”號、“芝加哥”號、驅逐艦“帕特森”號。在距離8公里的時候,日軍打開探照燈並立即開始炮擊和魚雷攻擊。瞬間重創三艦,其中“坎培拉”號在8月9日8時沉沒。之後,三川艦隊轉北,很快遭遇了北區美軍,1小時的炮戰中,三川艦隊擊沉重巡洋艦“文森斯”號(中了3發魚雷,機艙爆炸)與“昆西”號。受重傷的“阿斯托里亞”號於該日中午沉沒。戰鬥中“昆西”號集中所有主炮準確攻擊了打開探照燈的“鳥海”號,命中兩發,其中一發炮彈正中艦橋,偏離三川所在的指揮室5米,擊中了旁邊的海圖室,裡面34名參謀軍官全部陣亡。但是進行了兩次齊射後,“昆西”號艦長還是認為在誤擊友艦,停止了攻擊,而“天龍”號乘機發射魚雷,一條命中其左舷,引起機艙爆炸,最終導致沉沒。由於害怕美軍航空母艦的飛機,三川沒有抓住這個機會攻擊海灘附近的運輸船而返航撤退,為本來可以完勝的戰鬥添上了陰影,日軍山本大將對此極為不滿。該戰共擊沉美巡洋4艘,重創美巡洋艦1艘、驅逐艦2艘,美軍死亡1023人,傷709人,而日艦除“加古”號在返航時被美潛艇s-44號擊沉而外,無一損失,僅死58人,傷101人。由於是夜戰,而且場面上比較混亂,該戰中“天龍”號的艦員認為他們還擊沉了一艘驅逐艦,但事實上是只有重傷而沒有沉沒,而且缺乏證據表明是“天龍”號乾的。
1942年8月12日,日本計畫炮擊瓜島亨德森機場,由於美軍的阻擊沒有成功。為保障增援編隊的航行安全,山本組織了第二次炮擊行動,由第8艦隊司令三川中將指揮4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組成炮擊隊。三川將自己的艦艇分為兩隊,其中西村少將的第7戰隊(重巡洋艦“鈴谷”號、“摩耶”號、輕巡洋艦“天龍”號及3艘驅逐艦)執行炮擊戰,三川則指揮餘下的2艘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在薩沃島以西警戒,掩護炮擊隊的行動。日軍於23時30分開始的30分鐘炮擊雖然成功執行,擊毀美軍轟炸機1架、戰鬥機17架,擊傷戰鬥機32架,將跑道炸得彈痕累累,但是由於炮彈口徑偏小,989發203毫米彈沒有都造成大破壞,就更別說“天龍”號的140毫米和驅逐艦的127毫米彈了。次日黎明,美軍機場就被修復完畢並可以起降飛機了。之後,“天龍”號就沒有參加戰鬥,一直處於待命整修中。
1942年12月16日18時,“天龍”號從臘包爾出發,執行海軍18號作戰中的紐幾內亞東北部馬當港攻占支援任務,18日清晨遭到美機空襲但無損傷,20時15分在馬當港東北以東16公里海面被美國潛艇“大青花魚”號((Albacore,SS-218))的魚雷擊中,最終於23時沉沒[5]。
龍田號
龍田號1919年8月攝於佐世保軍港[6]
1917年7月24在佐世保海軍工廠開工,1918年5月29日下水,1919年3月31日竣工。其為最早期的近代化輕巡洋艦。
1920年8月29日配屬於第2水雷戰隊並擔任旗艦,參加日本干涉軍出兵西伯利亞的行動,趕赴海參崴等俄國沿海地區進行警戒任務,並擔任護衛船隊任務。1921年其加入佐世保鎮守府籍。1923年東京大地震發生後,“龍田”號滿載救援物資從吳港奔赴東京參與抗震救災活動。
1924年3月19日在佐世保港外配合潛艇部隊以美國為假想敵的演習時,不慎撞沉了海中三型的第43號潛艇(打撈後被稱為“呂-25號”)。1934年03月12日“友鶴事件”之際,“龍田”號出任佐世保鎮守府警備戰隊旗艦,與“友鶴”號隸屬的第二十一水雷戰隊同時參加了此次演習。“友鶴”號翻覆後於漂流之中被發現,此艦竭力參與了救難的拖曳作業,時隔十年,同為3月,同樣發生在佐世保港外的兩件艦艇事故均與龍田號有關聯,其命運可謂奇特。
1927年8月天皇檢閱佐伯灣的聯合艦隊時,龍田與其麾下的驅逐隊
1937年“七·七事變”後擔任中國沿海作戰任務,之後長期負責中國華中,華南一帶的警備任務。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龍田與姊妹艦天龍編成第十八戰隊,隸屬於南洋部隊第4艦隊,進駐特魯克島。
在戰爭初期兩艦組成第18戰隊,支援第6水雷戰隊參加攻擊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威克島作戰。該島高地上有水上飛機,島的中央分別建有2000米和1600米跑道的飛機場以及海軍營房,在月牙島所擁抱的礁湖內有潛艇基地。戰爭爆發時,威克島上共有447名海軍陸戰隊員,指揮官是詹姆斯·德弗羅少校,加上75名通信兵以及海軍人員。此外,還有1400名工人在從事軍事工程建設,守島總指揮官是溫菲爾德·斯科特·坎寧漢上校。威克島的空中力量為一個中隊的12架海軍陸戰隊戰鬥機,指揮官為保羅·普特南少校。守島海軍陸戰隊擁有3個炮群,每群主力是2門127毫米炮,另外還有12門76毫米高射炮。12月8日,戰鬥打響。從夸賈林環礁上起飛的日本千歲航空隊上的36架九六式和一式戰鬥機空襲威克島,結果損失慘重。11日,日海軍岡定道少將坐鎮“夕張”號輕巡洋艦,指揮共3艘輕巡洋艦、6艘驅逐艦、2艘巡邏艇、2艘運輸船(搭載450名海軍陸戰隊)的艦隊信心十足地發動進攻,雖然在之前的參謀會議上認為“要吃點苦頭”,在明顯的海空優勢下仍然大敗了。清晨,以旗艦“夕張”號為先導,全艦隊開始進攻,在離海岸約8公里處開始炮擊,而美軍在日軍前進到4.3公里處才開始猛烈回擊。美軍火力很準。“夕張”號左舷吃水線以上處中彈4發,受重創;“疾風”號驅逐艦彈藥倉中彈,被炸為兩截後沉沒;“追風”號驅逐艦和1艘運兵船中彈起火;野貓式起飛後又擊中“如月”號驅逐艦的後甲板,引爆深水炸彈,該艦立即爆炸沉沒,無人生還;“天龍”號的水雷室和“龍田”號的無線電室被擊毀,被近失彈破片損傷上層建築;另有1艘運輸艦中彈起火。日軍在補充了3艘驅逐艦、1艘運輸艦、1艘布雷艇和1艘滿載海軍特別陸戰隊的水上飛機母艦以及2000名海軍特種登入部隊並以“蒼龍”號、“飛龍”號航母為支援部隊後於21日開始空襲,23日2時35分開始強行登入。美軍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抵抗,到24日7時30分才投降,以陣亡122人,1500多人被俘的代價換取了日軍800多人陣亡,雖敗猶榮!美國歷史學家埃里奧特·莫里森後來這樣寫道:“1941年12月11日應該是美國海軍陸戰隊歷史上永遠值得驕傲的一天。”
1927年2月攝於三田尻沿海,艦尾漂浮著觀測氣球
1942年3月8日,日軍在紐幾內亞東北部登入,很快奪取了萊城和薩拉莫阿。第18戰隊支援了此次作戰。
同年5月7、8日,在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之間的珊瑚海海戰中,兩艦均有參加,不過,由於戰鬥力的低下,兩艦被編入丸茂邦則少將指揮的掩護艦隊,包含第18戰隊以及特設水上飛機母艦“神川丸”號、“聖川丸”號、特設炮艦“日海丸”號、“京城丸”號、“靜海丸”號。
由於“天龍”號的沉沒,第18戰隊被解散,“龍田”號被重新分配到本土的為新造驅逐艦訓練艦員的第11水雷戰隊並擔任旗艦勤務,退出一線戰鬥。之後,由於戰事的吃緊,軍方在艦艇運用上捉襟見肘,這艘老舊的巡洋艦又重新投入到船隊的護航任務中,而且時不時被降格為運輸艦擔任陸軍士兵的運輸任務。1944年3月13日在在又一次擔任運輸艦向塞班島運送物資的時候於日本八丈島西部海域被美國“玉筋魚”號(Sand Lance,SS-381)潛艇的魚雷擊沉,此日剛好是“友鶴事件”滿十周年。此時離“龍田”號建成剛剛25年多,1944年5月10日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