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與人慾,中國哲學史上關於倫理道德與物質欲望之間關係的範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理與人慾
- 定義:文化術語
天理與人慾,中國哲學史上關於倫理道德與物質欲望之間關係的範疇。
天理與人慾,中國哲學史上關於倫理道德與物質欲望之間關係的範疇。沿革先秦時,孔子、孟子倡導“君子謀道不謀食”,“捨生而取義”,認為聲色富貴等欲望,應以道得之,否則,便不應接受。荀子認為,欲是人的本性,不能講去欲寡慾以為禮,...
“天理”和“人慾”的合稱。簡稱“理欲”。宋代理學家程頤、朱熹等人所理解的“天理”,實質上即形而上的封建倫理綱常;“人慾”,是指人們的生活欲望或物質利益要求,理學家們把“天理”與“人慾”對立起來,強調“不出於理則出於...
「存天理,去人慾」是鑒於唐、五代以來社會動亂的歷史教訓而提出的,目的主要是通過「以理制欲」來約束統治者的貪婪欲望,自上而下來維護社會的長治久安。程頤把峻宇雕牆、酒池肉林、淫酷殘忍、窮兵黷武等視為「人慾」之末,其...
天理和人慾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天理”即寓於人慾之中,人的欲望即包含有“天理”。明末清初王夫之關於理欲關係的命題。出自《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里仁篇》:“聖人有欲,其欲即天之理。天無欲,其理即人之欲。學者有理有...
“存天理滅人慾”是朱熹理學思想的重要觀點之一,但這句名言並非由朱熹發明。詳細信息 滅人慾 名言的由來 長期以來,“存天理、滅人慾”一直被當作朱熹的發明而流傳。事實上,這一概念在《禮記·樂記》中已經出現,其中說道:“人化物也...
故終不離人而別有天,終不離欲而別有理也。”他認為把天理與人慾統一起來還是對立起來,是“聖學、異端之大界”。清代思想家戴震對宋明理學家們的存理去欲思想進行了更為深刻的批判。他認為,理源於欲,欲之中節便是理,而離欲...
《天理與人慾:傳統儒家文化視野中的女性婚姻生活》是2005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邢麗鳳、劉彩霞、唐名輝。內容簡介 本書知識性與趣味性兼備。中國古代的“歷史”就是“他的故事”,完全由男性操控話語權,與女性無關,“...
天理與人慾--理學理欲觀演變的邏輯過程 《天理與人慾--理學理欲觀演變的邏輯過程》是齊魯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育濟
《天理暨人慾》是200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德發。本書向人們講述了發生在山東沭河岸邊一個村莊裡的悲壯故事用來表現農民與道德關係。內容簡介 俗語曰:天上星多月亮少,地上人多君子稀。由於人慾的驅使,世間“小人”無...
明代王守仁以“良知”為天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傳習錄》中)。明清之際王夫之提出,天理與人慾並不對立,天理即在人慾中,“天理充周,原不與人慾相與對壘”(《讀四書大全說》卷六)。清代戴震以天理為客觀的自然...
《朱熹:舌尖上的天理和人慾》是2015年黃山書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無論在古希臘,還是在當代中國,生活的中心問題永遠是一樣的:善與惡、愛與恨、動盪與穩定、幸福與責任、自由與安全,而古往今來那些偉大的心靈與頭腦用文學、歷史...
理學強調“存天理,滅人慾”。詞語釋義 指自然的法則。猶言天道。儒家把天理看作本然之性。天理是人類改造自然的法門。星名。引證解釋 1、指自然的法則。《莊子·天運》:“夫至樂者,先應之以人事,順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應之以...
所謂天理是指仁義禮智信等社會道德規範;所謂人慾是指物質欲求。天理與人慾作為一對範疇,最早出現於《禮記·樂記》:“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儒家認為,天理與人慾是對立的,人與禽獸的區別就在於能遵守社會道德規範,...
理欲觀是中國儒家思想中對”天理“和”人慾這兩個價值問題的基本看法。含義 理欲之辯,是儒家學說中一個重要問題。長期眾說紛紜。先秦墨家主苦行禁慾,道家主無欲。孔子反對縱慾,主張節慾,《論語》中有"克、伐、怨、欲不行","...
程朱理學認為理是“天理”,欲是“人慾”。把“天理”與“人慾”截然對立,說“人之一心,天理存,則人慾亡,人慾勝,則天理滅”。並以“存天理,滅人慾”的說教,要人們“革盡人慾,復盡天理”,放棄提高物質生活的要求,服從...
所以,人們必須通過“持敬”、“集義”的修養功夫,“存天理,去人慾”,以達到“與理為一”的道德境界。二程倫理思想是宋明理學倫理思想的奠基形態,為南宋的朱熹所繼承和發揮,成為程朱理學倫理思想。宋代以後的封建統治者將這種倫理...
《“天”與“人”——中國歷史上的天人關係》是現代馮禹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 該書系統地淪述了中國歷史上天人關係的學說,對天命與人力、天道與人道、天性與人為、天理與人慾、天人孰勝等都詳細地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在論及...
南宋朱熹在繼承二程道心人心分二、天理人慾不容基本主張的前提下,糾正了程頤過於簡單和極端化的說法,對道心人心的關係進行了更為細密、更加深入的思辨分析。他首先強調了道心人心在心性本體層面上的一致性,認為人只有一個心,道心人心...
他們提出道德評價應以行為的功效為主要依據,反對以天理、人慾作為劃分“聖”、“狂”的標準。理想人格問題 理學倫理思想和反理學倫理思想各自依據對理與欲和道德評價等問題的不同觀點,形成了不同的理想人格的主張。理學家以“存理去欲...
”(《法言·學行》)人慾 與天理相對。語出《禮記·樂記),指人感物而動的各種物質欲望。宋明理學家斷定人慾是惡的,但解釋略有不同。二程將人心、私慾等同“人慾”。“人心私慾,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滅私慾而天理明矣...
根據這個理論,理學派不得不嚴格區分天理與人慾、道心與人心,在方法上主張泛觀博覽,涵養體認,以道問學為主。心學派則把理擺在心之內,認為心即理。根據這個理論,天與人本來就合為一體,不須分為二截。比如陸九淵批評朱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