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天然放射現象是指放射性元素自發地放出射線的現象。天然放射現象是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耳發現的,該研究使人們認識到原子核具有複雜的結構。
放射性現象的本質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
放射性現象的本質是什麼。事實上,在探索新
放射性元素的同時,揭露
放射性現象本質的工作也在相輔相成、緊張而有成效地開展著。
英國物理學家
盧瑟福在1899年就發現,放射性物質放出的射線不是單一的,而可以分出帶
正電荷的
α射線和帶負電荷的
β射線,前者穿透性較弱,後者穿透性較強。後來又分出一種穿透性很強的不帶電荷的
γ射線。如果讓射線通過磁場或電場,那么這三種射線就分得一清二楚了:偏轉角度很大的是β射線;偏向另一方、偏轉角度較小的是α射線;不發生偏轉的是γ射線。
1900年,
多恩在鐳製劑中發現惰性氣體
氡,這是一件非同尋常的事。根據這一事實,
盧瑟福和
索迪於1902年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說。他們認為,
放射性現象是一種元素的
原子自發地轉變為另一種元素的原子的結果,這個假說很快就得到了證實。1903年,索迪等做了一個實驗:將氡焊封在細頸玻璃管內,然後用
光譜法測量。他們觀測到管內的氡不斷消失,而氦則逐漸增加。原子衰變理論就這樣建立起來了,它動搖了多少世紀以來作為經典化學基石的“原子不可分、化學元素不可變”的觀念。
衰變理論指出了一種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會衰變成另一種元素的原子,但如果進一步問,究竟衰變成了什麼元素的原子呢?衰變理論並沒有給出答案。十年以後建立了位移律,終於回答了這個問題。
在
放射性物質的研究工作中,通常把發生衰變的物質稱為母體,把衰變後生成的物質稱為子體。1908年,
索迪歸納了大量
α衰變母體及其子體的化學性質,發現母體物質發生α衰變後,其
化學價總是減少二價,例如六價的鈾變成了四價的鈾X,四價的釷變成了二價的介釷I,二價的鐳變成了零價的惰性氣體氡等等。於是,他總結出一條規則:某一元素作α衰變時,生成的子體是周期表中向左移兩格的那個元素的
原子。1913年,一些科學工作者又總結出另一條規則:某一元素作
β衰變時,生成的子體是周期表中向右移一格的那個元素的原子。這兩條規則合起來就是通常所說的位移律,它把衰變時放出的
射線的性質和原子發生的變化有機地聯繫起來了。
在這段時間內,還發現某些不同的
放射性物質,如鑀和釷、介釷I和鐳等,它們的性質竟驚人地相似,如果偶爾把它們混在一起後,用化學方法就無法把它們分開。我們知道,不同的元素一般是可以用化學的方法分離的,不能用化學方法分離的一般是同一種元素。因此,勢必得出如下結論:它們雖是不同的放射性物質,但屬於同一種元素,於是提出了
同位素的概念。所謂同位素就是
化學性質相同的一類原子,它們的原子量不同,但
原子序數相同,在周期表中占據同一個位置。
有了衰變理論、同位素概念和位移律,那許許多多已經發現的和進一步發現的
放射性物質之間的關係,就比較容易搞清楚了。很快就建立起了鈾和釷兩個
放射性衰變系列。
為了便於討論,我們在這裡先把
原子核和射線方面的有關知識簡要介紹一下。
原子由原子核和繞核旋轉的電子組成,原子核又由
質子和
中子組成。電子帶1個負電荷,質於帶1個
正電荷,中子不帶電荷。
核電荷數(即質子數)在數值上等於元素的原子序數。質子的
質量數為1,中子的質量數也為1,電子很輕很輕,其質量一般忽略不計。
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就是原子核或原子的質量數。
α射線又稱
α粒子,它是氦原子核,由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組成,質量數為4,帶2個正電荷。
β射線又稱
β粒子,它是電子,帶1個負電荷。如果原子發生
α衰變,那就是從原子核內放出一個α粒子,因此核電荷數(
原子序數)減少2,質量數減少4;如果原子發生
β衰變,放出一個電子,那就是相當於核內一個
中子轉變成了一個
質子,因此
核電荷數增加1,
質量數不變。
放射性原子不但按一定的衰變方式進行衰變,而且衰變的速率也是一定的。某種
放射性同位素衰變掉一半所需要的時間,稱為該放射性
同位素的
半衰期。
放射系中,始祖同位素的半衰期很長,鈾-238的半衰期為45億年,這與地球的年齡大致相同。
釷-232的半衰期更長,達140億年,正是由於這個緣故,才使它們得以在地球上留存。
不過,放射系中其它成員的半衰期要短得多。最長的不過幾十萬年;最短的還不到百萬分之一秒。顯然,它們是不可能在地球上單獨存在的。但是,放射系中的每個成員都不但會衰變掉,而且同時也會由於上一個成員的衰變而得到補充,因此只要
放射系的始祖元素存在,各中間成員也就決不會消失。這就象水庫里的水不會枯竭一樣:水庫里的水不斷流出去,同時又不斷由上游的河水得到補充。當放射系中各中間成員衰變掉的量與生成的量相等時,即各成員之間的比值保持恆定不變時,我們就把這種狀態稱為
放射性平衡。
鈾和釷兩個放射系已經滿意地建立起來了,許多
放射物質與鈾、釷伴生,確實是不無道理的,原來它們都是始祖元素鈾或釷的子孫後代。可是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錒在
鈾礦中的存在一直是一個不夠清楚的問題。
經初步測定,錒的
半衰期為二、三十年。因此,它之所以能存在於自然界,必須依存於某一個長壽命的放射性同位素。另外,在含鈾量不同的
鈾礦物中,錒量和鈾量之間總有一個恆定的比值。由此看來,錒象是鈾的後代。
但情況又不盡然。測量結果表明,作為鈾的後代的
鐳,它與鈾平衡時的
放射性強度,遠比錒(或錒的任一後代)與鈾平衡時的放射性強度來得大。兩者的比值約為97:3。因此錒不可能是鈾的主鏈成員。
根據這一事實,1906年
盧瑟福提出了如下的假說:錒及其後代(稱為
錒放射系)可能是鈾
放射系中某一成員的分支衰變產生的支系,即某一成員可能發生兩種形式的衰變(
α衰變和
β衰變),百分之九十七變成了鐳放射系(鐳及其後代),百分之三變成了錒放射系。這既符合衰變理論,又能解釋錒總以恆定的比值存在於鈾礦中這一事實。
後面我們將看到,盧瑟福的這個假說是錯誤的。但是盧瑟福關於分支衰變的想法,卻在
法揚斯研究鐳C的
放射性時得到了光輝的證實。
1917年
皮卡德提出,錒放射系與鈾放射系可能根本無關,它的始祖是鈾的另一個長壽命
同位素,因此錒放射系總能在
鈾礦中發現,而且與鈾
放射系的放射性保持著某一恆定的比值。他認為支持這一假說的論據有兩個:
(1)按照蓋革·努塔爾經驗定律,放射性同位素的
α射線能量和
半衰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係,在
雙對數圖上表示成一些直線。鈾放射系和釷放射系各分屬一條直線,而
錒放射系則為另一直線。如果錒放射系是鈾放射系的分支,則代表錒放射系的直線應與代表鈾放射系的直線相重合,或在一端與鈾放射系的直線相交。事實上卻是錒放射系與鈾放射係為兩條平行的直線。
(2)鈾的原子量為238.14(這裡的原子量數值均為當時的測定值),鐳的原子量為225.97,兩者相差12.17。而根據
位移律來計算,鐳是由鈾放出三個
α粒子變來的,那么三個α粒子的質量總和僅為12.01。鈾原子量所以顯得較大,可能是由於其中存在一個
質量數更大的
同位素的緣故。皮卡德將這個假定的
鈾同位素稱為
錒鈾(
AcU)。
盧瑟福和皮卡德假說之間的取捨,按理是可以通過
錒放射系成員原子量的測定來決定的。可是由於錒放射系的
放射性僅為鈾
放射系的3%,且各個成員的
半衰期均很短,因此測定原子量困難很大。錒的前身鏷發現以後,測定鏷原子量應該是可能的,因為它在
鈾礦中的含量可以與鐳相比擬。但是由於鏷的性質怪癖,大量製取鏷一直未能成功。
這個問題的解決應該歸功於
質譜分析新技術的採用。1927年,阿斯頓用
質譜儀測定了普通鉛礦中各種鉛同位素含量的比值,得到的結果是鉛206:鉛207:鉛208=100:75:175。1929年,他又測定了某
鈾礦物中各種鉛
同位素含量的比值,得到的結果是鉛206:鉛207:鉛208=100:10.7:4.5,此比值與普通鉛礦顯著不同。
當時已經知道,鈾
放射系、釷放射系和
錒放射系的最終衰變產物都是鉛。鉛206是鈾放射系的最終衰變產物,所以這一鈾礦物中鉛206的含量特別多。另外此鈾礦物中也含有釷,因此也應該有較多的釷放射系最終衰變產物鉛208。但奇怪的是鉛208反而比鉛207少。
由此得出的結論只能是:鉛207是由於
鈾礦中另一
放射性起源生成的,它自然應該是錒放射系的最終衰變產物了。
盧瑟福在阿斯頓的文章後面加了一條意見,指出
錒放射系應該是獨立的。
皮卡德的假說獲得了證實。可是他的假說所依賴的根據是很不充分的。首先,鈾並沒有更重的天然
同位素;其次,
α射線的能量和
半衰期之間的關係在當時也沒有足夠的
精確度可以進行上述論證。
這一過程表明,科學研究中大膽地假設是十分重要的。有了比較充分的事實根據或理論根據,從而提出一些假說,這樣當然會使假說最終被證實的可能性變大。但是如果根據蛛絲馬跡提出一些假設,只要與當時所知道的事實沒有矛盾,仍然應該說是可貴的,因為它為尋找真理開闢了可能走通的新途徑。值得回憶的是,
貝克勒耳也正是沿著波因凱的錯誤假說,而作出了
放射性現象這一重大發現。當然,最後善於擯棄假說中的不合理部分,這更是科學工作者取得成功的關鍵一環。
知道了
錒放射系的最終衰變產物是鉛207,於是可以推得錒的原子量為227,而假定的
錒鈾的原子量應該為235(或239)。1935年,
登普斯特用火花
離子源法對鈾進行了質譜分析,發現了錒鈾(
鈾235)的譜線。至此才最後確定了錒放射系的始祖
同位素,肯定了其
質量數為235。歷時長達30年之久的錒放射系的起源問題終於找到了答案,這是
放射系研究史中最為曲折的問題之一。由於這個放射系的始祖同位素是錒鈾,所以通常把它叫乍錒鈾放射系。
以後又發現了
鎿放射系,它是一個人工放射系,該放射系因為沒有
半衰期足夠長的始祖同位素,所以已在地球上消失。值得指出的是,這個人工放射系中的一個成員——鎿233,與鈾235和
鈽239一樣,是原子能工業中的一種重要的
裂變物質。
放射性元素衰變類型及其規律
定義:
原子核由於放出某種
粒子而轉變成新核的變化,叫做原子核的衰變;衰變類型:
放射性元素放射出a、β、γ三種射線,放出a射線的衰變稱為a衰變,放出
β射線的稱為
β衰變。
衰變規律:遵守
質量數守恆和電荷數守恆a衰變:新核的質量數比原來的質量數減少4,電荷數減少2,因此新核在
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β衰變:β射線為
β粒子,即為電子,電子的質量遠小於新核的質量,可以認為
電子質量為零,所以發生β衰變後,質量數不變,
質子數加1,新核是周期表中向右移一格的那個元素的原子。γ,是波長很短的電磁波,為一種
光子,其
電荷量和質量均可以看做為零,所以原子放出
γ射線後,不會變成其他核。衰變本質:
原子核內的兩個
質子和
中子作為一個整體,結合比較緊密,有時候會作為一個整體從原子核內拋射出來,形成a射線,即a衰變;核內的中子可以轉化為質子和電子,釋放出電子形成
β射線,即是
β衰變。
放射性元素髮生a、β衰變時,產生的新核往往處於激髮狀態,這時它要向低能量狀態
躍遷,輻射出光子,產生
γ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