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話餃子
民諺云:“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農曆每年的臘月三十日,是人們辭舊迎新的時候。這一天,人們從早到晚,要準備許多美味
食品,舉行各種有意義的活動。人們稱這一天叫做“過年”。過大年,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最為隆重的節日。為了過好年,舊時農家一進臘月的門坎,就開始忙年。尤其是從臘月二十三,俗稱過“小年”起,人們就進入了過年的倒計時,日夜忙個不停。
河南民間
有一首流傳很廣的《過年歌》: 二十三,祭灶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殺豬雞;
二十八,蒸棗花;
二十九,去打酒;
大年初一,蹶著屁股亂作揖。
大年三十包餃子
大年三十包餃子,是我國北方廣大地區民間過年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年三十的餃子,由於是節日的重要內容,所以,還規定了許多規矩和約定俗成的習俗內容。這些習俗都是為了配合過年的氣氛需要。餃子餡的講究包餃子首先是調拌餃子餡。餃子餡有葷有素,有的地方是嚴格區別的,但更多的是葷素搭配。年三十包的餃子,要足夠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全家食用的。除夕夜的餃子餡一般是葷素料相配合,用豬肉或羊肉,切成小肉丁,加調味料醃好,然後把大白菜嫩葉用刀剁成粗粒,擠去部分水分,加人肉餡和調味料調拌而成。在制餡的過程中,最講究的是剁餡,就是用刀細剁大白菜的工序。剁菜時,刀與案板撞擊,發出銼銼有力的“嘭嘭”聲,由於用力大小在不斷地變化,這聲音便發出了富有韻律感的強弱節奏變化,像特別優美的樂曲,傳到四鄰八居。人們都希望自己家的剁菜聲音是全村最響的,也是時間最長的。肉加菜調餡,諧音“有財”,剁餡聲最響且時間要長,美其意曰“長久有餘財”。剁菜的時間越長,說明包的餃子就多,象徵著日子紅火富有。餃子形狀的講究年三十包餃子的形狀也有講究,大多數地區習慣保持傳統的彎月形。這種形狀包制時,要把
麵皮對摺後,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圓形邊緣捏制而成,要捏細捏勻,謂之“捏福”。有的農家,把捏成彎月形的餃子兩角對拉捏在一起,呈“元寶”形,擺在蓋簾上,象徵著財富遍地,金銀滿屋。也有的農家,將餃子捏上麥穗形花紋,像一棵棵顆粒飽滿、碩大無比的麥穗,象徵著新的一年會五穀豐登。但更多的是把餃子包成幾種形狀,預示著來年能財滿屋,糧滿倉,生活蒸蒸日上。餃子擺放的講究年三十包的餃子,不僅形制上有講究,就連擺放也有定規。首先是不能亂放。俗話說:“千忙萬忙,不讓餃子亂行。”日常包餃子,橫排豎擺,皆隨其意,年三十包的餃子則不行。山東等地蓋帘子要用圓形的,先在中間擺放幾隻元寶形餃子,然後繞著元寶一圈一圈地向外逐層擺放整齊,民間俗雲“圈福”。有的人家,甚至規定,蓋簾無論大小,每隻蓋簾上只能擺放99個,且要布滿蓋簾。因此,只能靠調節餃子的間距和行距來實現,謂之“久久福不盡”。關於這個習俗,民間傳說中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在一個貧困的山村,有一戶人家很窮,常常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到了年三十這一天,家裡沒有白面,也沒有菜,聽著四鄰的剁菜聲,心急如焚。無奈,只好向親友借來米麵。和好面後,又胡亂弄了點雜菜湊合成餡,就包起了餃子。因為面是借來的,所以包的餃子就格外珍貴,擺放時,就一圈一圈由里到外,非常整齊,也很美觀。剛剛從天庭回來的灶王爺看了很高興。同村有個財主,家有萬貫家產,平日山珍海味的吃慣了,根本不把餃子放在眼裡。大年三十這天用肉、蛋等料調餡,包成了餃子,亂放在蓋簾上。
小料餃子下鍋煮熟後,一吃味道全變了樣。豬肉餡變成了蘿蔔菜。而那戶窮人的餃子卻變成了肉蛋餡的。原來,是灶王爺對財主家包餃子的態度很不滿意,為了懲罰他,就把兩家的餃子給暗中調了包。第二天,這事便在村里傳揚開來。從此,人們再忙,年三十的餃子也要擺放得整整齊齊,以討個“圈福”的口彩。但是在黑龍江部分地區的農家,餃子卻不能擺成圓圈。據說把餃子擺成圓圈,會使日子越過越死。必須橫著排成行,這樣方能使財源四通八達地湧來。
餃子的來歷
對於餃子的來歷,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說頗多。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早在
三國時期,魏
張揖所著的〈〈
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
食品。據考證:它是由
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我年的歷史了。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每屆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
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
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近人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
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千百年來,餃子做為賀歲
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餃子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等名稱。
唐代稱餃子為"湯中牢丸";元代稱為"時羅角兒";明末稱為"粉角";清朝稱為"扁食"---- 天津人喜歡吃餃子,一年到頭都少不了,這同天津的民風民俗。時令節氣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逢年過節,款待親友,生日祝壽,都要包上一頓餃子以示祝賀,這在民間已流傳久遠。形成風俗。除夕夜12點後,是辭舊迎新的第一個子時,一夜連雙歲,子時更歲,更歲交子。祈禱祝福,就把包了餡的麵食稱為餃子。“餃子”——“交子”,“餃”諧音“交”。除夕之夜家家戶戶都在包餃子,謂主子時餃子,長歲餃子、吉祥餃子。從這開始,不出正月,隔日就要包一頓餃子,像初一餃子,初三合子(餃子的變形花樣)、“破五”餃子,(寓剁小人,除晦氣之意)、初八、初九“合子”(迎合“夾八越過越發”,“夾九越過越有”的民間習俗)。另外款待親戚朋友包餃子,閨女出閣包“送親餃子”,過生日祝壽頭天吃餃子,叫“催生餃子”。又如“頭伏餃子”是與24節氣有關。凡此種種,都是人們為了營造一種生活樂趣,寄予一種美好的期盼。現在依然延續著。
餃子煮吃的講究
天津人愛吃餃子,會吃餃子,尤其講究餃子的餡兒。有葷的、素的,還有葷素搭配的,多種多樣,風味各異。葷餡,即單一肉餡,飲食行業術語稱“常行餡”。以豬肉餡為例,介紹一下調製“常行餡”的方法,用適量的雞湯或豬骨頭湯調拌豬肉末,或用泡薑末的水調拌。上肉餡先放點油攪拌上勁,再像澥麻醬那樣,將需要加進的水,分幾次調進豬肉餡里,邊攪拌邊放醬油、鹽、味素,使其既鬆軟有勁,又不紕不澥,最後放蔥末和香油攪拌均勻即成“常行肉餡”。牛、羊肉要用花椒水攪拌。以達去膻增鮮之目的。葷餡里還有三鮮餡、海鮮餡、魚餡等等。素餡,又分為齋素(即佛教不含大五葷,全是植物原料)也口小青素和基本素餡兩大類,基本素餡,同齋素所不同的就是可以放皮米、放雞蛋,調料可以放蔥蒜,其他植物原料可多可少,隨自己喜好調配。葷素搭配的餡,一般都以“常行餡”為主,配什麼樣的菜,就叫什麼品名的餃於,如:豬肉
韭菜餃、豬肉白菜餃、西葫羊肉餃子、胡蘿蔔牛肉餃等,還有茴香、小白菜、豆角、茄子、芹菜、汗蘿蔔、捲心菜等各種蔬菜以及菌菇、野菜、乾菜都可以同葷餡配伍成餡兒,包製成餃子。而蔬菜的粗加工,其方法也不完全一樣,有的可以直接生切、生剁後,成菜餡坯;有的如豆角、芹菜、胡蘿蔔等則需要先用開水煮至半熟後,撈出過涼水,再切碎成拌餡的料坯,另外,蔬菜不宜剁的太碎爛,水分也不宜擠得太乾。過碎,過乾都會造成餡的口味發紕,口感發柴。
天津餃子的品種
天津人喜歡吃餃子,自然給天津經營餃子的餐館帶來生機。解放前有不少的餐館單獨以經營水餃為主營業務。如早年在官銀號的玉順樓、東門臉的中立園、南市的文華齋、鳥市的白記餃子館,西南角的楊巴水餃……解放以後的一段時間裡由於種種原因。單獨經營餃子的名餐館不再繼續經營,為了滿足穆斯林顧客的需求,1982年重新修建恢復了有110多年歷史的“白記水餃”。由第三代傳人白成桐親傳技術。如今,白記餃子館又在慎益街、和平略開設了兩處分號,原有的店鋪面積擴大了,品種也增加了,如:大蔥牛肉餡、牛肉茴香餡、牛肉胡蘿蔔(含
抗氧化劑β-胡蘿蔔素)餡、西葫羊肉餡、雞茸餡、魚餡、海鮮餡、三鮮餡、扇貝餡、南薺
蝦仁餡、蝦(含
抗氧化劑蝦青素,英文稱Astaxanthin,簡稱ASTA)肉木樨餡、雞蛋黃瓜餡、香菇素餡、全素餡、香椿雞蛋餡等等。後又恢復了楊巴水餃。近年來,“貓不聞速凍餃子”以規模大、品種多、質量好,占領了全國諸多省市的市場。而正信發展集團組建的天津百餃園餐飲公司則以十大類229個品種,申報上海吉尼斯世界記錄。
除以上所述水餃外,還有沸水燙麵,搓揉熟和,放劑兒壓皮,包餡,上屜蒸熟的燙麵蒸餃,其中“慶發德”經營的燙麵蒸餃品種達十幾種,1997年獲中華名小吃稱號。壓成薄皮兒(周圍壓出花邊)中間放餡,不捏實,呈石榴狀的“燒麥”也是天津百姓喜愛的餡子品種。
古代名稱
餃子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等名稱。
三國時期稱作“月牙
餛飩”,
南北朝時期稱“餛飩”,
唐代稱餃子為“偃月形
餛飩”,宋代成為“角子”,元代稱為“扁食”;清朝則稱為“餃子”。
歷史發展
餃子有兩個源頭,一個是漢朝時期張仲景首創用於包藥物的“月牙
餛飩”,後來成為
食品,它的特點是餡小皮薄;一個是
元朝蒙古族過年必備品“扁食”,蒙古餃子的特點是“餡大皮厚”,並且形狀比較扁而且是半圓形的。元代以後,餃子即成為
漢族過年必備品,又結合了兩者的做法,稱為中國節日
食品不可或缺的一員。
漢代
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為
醫聖張仲景首創。當時的餃子是與藥用,張仲景用
麵皮包上一些藥物用來治病,避免病人因為苦味而影響吃藥。
魏晉時期
南北朝時期
到
南北朝時,
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
餛飩”。這種吃法在中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
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里放些
香菜、
蔥花、
蝦皮、
韭菜等
小料。
隋唐時期
大約到了
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幾乎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裡單個吃。又稱“偃月形餛飩”。
宋朝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
民國間仍可見到。南宋時叫做“燥肉雙下角子”。
元朝
元朝稱餃子為“匾食”。“匾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元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蒙古族自古有過年吃扁食的習俗。由於蒙古族的“扁食”和
漢族的“月牙
餛飩”或者“角兒”製作方法和形狀大體類似,但是也有細緻差別。蒙古族的餃子的形狀是半圓形而且呈扁圓狀,
漢族人的餃子呈月牙形。但是,後來都統稱餃子。
元朝建立後,
忽必烈入主中原後,逐漸把蒙古族的習俗——過節吃餃子帶到內地來。開始時,餃子作為蒙古宮廷賀歲
食品,和
漢族過年吃
圓子、
年糕、
春卷和
魚的習俗相異。後來,由於宮廷文化對民間文化的影響力,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蒙古族的一些習俗逐漸影響
漢族文化。到元代末期,過年吃餃子逐漸為北方
漢族人所接受。並且,由於扁食和原先宋代的“角兒”比較像,因此“扁食”也開始被
漢族人稱為“餃子”。
元代中期,餃子逐漸成為中國北方民間過節必備品。這是餃子歷史發展的里程碑。同時,這也造成我們今天南方和北方的餃子也有很大區別。北方的餃子和蒙古的扁食的形狀和做法比較類似。而南方的餃子,包括蛋餃、月牙餃,是繼承宋代流傳下來的“角兒”。例如我們可以在一些沙縣小吃當中看到的那些蒸餃,就屬於南方的餃子。
明朝
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
劉若愚的《酌中志》載:“初一日
正旦節,吃水果
點心,即匾食也。”可見,明代北方地區過年吃餃子已經取代原來的
圓子、
年糕等食物。
清代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
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民間
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子時以前(現晚上23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
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
諧音,有“喜慶團圓”和“
吉祥如意”的意思。
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
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
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
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近人
徐珂編的《
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
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
水餃。”
現代
現在,北方和南方對餃子的稱謂也不盡相同。北方人叫"餃子"。南方不少地區卻稱之為"餛飩"。餃子因其用餡不同,名稱也五花八門,有豬肉水餃,羊肉水餃,牛肉水餃,三鮮水餃,紅油水餃,高湯水餃,花素水餃,魚肉水餃,水晶水餃、
菜肉餃子(蔬菜+豬肉)等等此外,因其成熟方法不同,還有煎餃,蒸餃等,因此,大年初一吃餃子在精神和口味上都是一種很好的享受。千百年來,餃子做為
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