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鞭炮

在天津,過除夕肯定要放鞭炮。全國不少城市禁止放炮,天津從來沒有過。過去我們小時候放炮主要是小鞭炮,都是彩炮了,越放越高級。從前半夜的11點開始,高潮當然是午夜,那時候全城市都是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鞭炮又稱鞭爆、爆竹等,起源有2000多年的歷史。鞭炮最開始主要用於驅魔避邪,而在現代,華人在傳統節日、婚禮喜慶、各類慶典、廟會活動等場合幾乎都會燃放鞭炮,特別是在春節期間, 鞭炮說法上各個歷史時期不同,稱謂從“爆竹”、“爆竿”、“炮仗”、“編炮”一直到“鞭炮”,在鞭炮煙花之鄉的湖南長沙瀏陽,人們仍然將體積大、火藥多和爆炸力強的單個鞭炮稱為“爆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津鞭炮
  • 別號:“摔炮”、“火花”、“麻雷子”
  • 種類:小鞭”、“兩響”兩種
  • 主要產地:靜海縣沿莊、子牙、東灘頭
概況簡介,歷史沿革,

概況簡介

天津盛產鞭炮,種類很多,大體分“小鞭”、“兩響”兩種。至於“黃煙帶炮”、“摔炮”、“火花”、“麻雷子”、“地地筋”等,不算大宗。小鞭以在天津所屬的靜海縣沿莊、子牙、東灘頭這幾個地方出產為最著名。沿莊全村六百多戶人家中,就有五百多戶從事鞭炮產業。天津所屬武清縣楊村專出“兩響”,又叫“天地響”更多人叫“二踢腳”。楊村“兩響”暴聲清脆,他的特點是燃後的第一響在下面爆出,然後騰空到二十米高度,在掉頭往下落的一瞬間,爆出第二響。地響和天響必須有一定的時間間隔,這是其他地方產品所不及的。因此天津的“兩響”暢銷南北各地,而且向外國出口,俗有“南鞭北炮”之稱,是說南方的瀏陽鞭好,北方天津的“兩響”好。在近三十年間天津放鞭炮之風更盛。舊年除夕到元旦,鞭炮聲喧,徹夜不停。大街小巷,全是碎紅紙屑。平時,凡盛大慶典,諸如結婚新娘進門,廠店新張開市,新路,新橋剪彩通行,球賽勝利……一切喜慶事,大都放鞭炮。因此,鞭炮已從年節用品擴大為慶祝用品了。
天津鞭炮
天津鞭炮
說起鞭炮,人們似乎並不陌生,此物自古以來就有,最初的功能據說是“嚇走”一個叫“年”的怪物的荒誕之談。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歷史沿革

關於起源,可靠的歷史應始自南北朝。南朝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人們在正月初一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燒,竹子在火中的爆裂聲能夠趕走怪獸惡鬼。自然這是一種完全意義上的“迷信”儀式,還不具備後代人們進行娛樂的元素。
唐初,有人將硝石裝入竹筒中燃放,這便是裝硝爆竹的最早雛形。以後火藥出現,人們將硝石、硫黃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燒,產生了“爆仗”。唐代稱爆竹為“爆竿”。這時煙花爆竹的“引人注目”的因素已經開始顯現。到宋代,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這自然是利用了造紙技術的發展的成果。
明清兩代,爆竹的種類更加繁多,燃放爆竹的時間已不限於大年初清晨,除夕夜即開始,子夜零時達到高潮,俗稱“迎神”。這時,無論貧貴賤均要放爆竹,李家瑞《北平風俗類征》引《壺天錄》反映了當時北京燃放鞭炮的情景:“京師人煙稠密,甲於天下,富家鄣購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貧家即謀食維艱,索逋孔丞,亦必爆響數聲,香焚一柱,除早年之瑣瑣,卜來歲之蒸蒸,此習沿類然也。” 清朝謝文翹《教門新年詞》中的:“通宵爆竹一聲聲,煙火由來盛帝京,寶炬銀花喧夜半,六街歌管樂昇平。”
可以看出,至清代時,爆竹已經基本上是富人一年一度顯示“實力”和“夸富”的表現,貧家也不甘落後,“硬撐”祈福,“誰家過年不吃一頓餃子?”同時,顯示或炫耀的的主觀意願也得到了人們的“捧場”,多數燃放不起大量煙花爆竹的貧民,在“參與性地”燃放了一點爆竹後,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欣賞富家燃放的炫目煙花,成為“參與性”的觀賞人群。煙花爆竹的觀賞與娛樂功能基本完成。這種風俗習慣形成,保持了相當長的時期,一直維持到改革開放以後這段時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