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北道區黨川鄉放馬灘出土的戰國晚期秦木版邽縣地圖。1986年6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放馬灘發現了一處戰國晚期至西漢初年的公共墓地,從1 號墓中出土了木版地圖。圖中所繪是戰國晚期秦國邽縣(今天水市)的政區範圍、地理概況。
正文
版圖共 4塊,以松木製成。出土時置於棺槨頭箱內,保存完好。其中 3塊木板兩面繪製,1塊僅繪1面,共存圖 7幅。
第一塊,編號86TFM1∶7、8、11,出土時裂為 3塊,所以有3個編號,經整理復原為1塊,長方形,長26.7厘米,寬18.1厘米,厚 1.1米。表面加工平整,用墨筆兩面繪製,基本畫滿版面。
正面繪有山、水系、溝溪等地形。註明地名 10 處:邽丘、略、中田、廣堂、南田、傽、偵、楊里、真里、,用方框為圖示,其中“邽丘”最大,其餘皆小,表示不同的級別。背面繪有山、水系、溝溪,註明地名7處:廣堂、中田、炎成、山格、明溪、故西山、故東谷,並特別用圖示指出了關隘的位置,曰“閉”。圖中有一處亭形建築標記,但無名稱,表示是一處重要駐地。圖下方寫有“上”字,提示本圖的正讀方向。該圖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以上正背兩圖,據地形和“廣堂”、“中田”兩地的重複圖線,可拼接為一圖。
第二塊,編號86TFM1∶9,完整,長方形,長26.6厘米,寬 15 厘米,厚 1.1厘米,僅繪一面,另一面無圖。繪有山、水系、溝溪、關隘。註明地名10處:上臨、苦谷、燔史谷、燔史關、大松、、松利、大松利、楊谷、相谷,大小關口 5處,並註明了各地之間相距里程和木材分布情況。
第三塊,編號86TFM1∶12,完整,長方形,長26.5厘米,寬18.1厘米,厚 1.1厘米,兩面繪製。正面繪有山、水系、溝溪、關隘、道路、地形等。註明地名12處:北谷、苦谷、九員、炎谷、上辟磨、下辟磨、虎谷、上臨、下臨、上楊谷、下楊谷、興溪;標出木材 5種:倈木、灌木、楊木、榆木、楠木。部分地段標有里程。圖中從東至西有兩條線,一條彎曲迂迴,表示河流形狀,另一條則直通至界,表示道路走向。圖上右方一條曲線,為東北界線。有些地名與第二塊 (編號86TFM1∶9)圖相同,但範圍稍大,補充了後者的內容和範圍。背面是一幅尚未繪成的地形圖,僅繪出了山及河流,無注文。
第四塊,編號86TFM1∶21,完整,長方形,長26.8厘米,寬16.9厘米,厚 1厘米,兩面繪製。正面繪有山、水系、溝溪、關隘,註明地名18處:東廬、韭園、興溪、下楊、上楊、下臨、上臨、虎溪、溪、丹溪、西廬、下獲思、上獲思、下辟磨、上辟磨、九員、苦谷、侖溪。其中上、下獲思兩地註明有倈木。該圖與圖四可拼接。背面繪有山、水系,註明地名 9處:苦史、夾比、孟溪、廣堂史、夾比鋪溪、大祭、大祭相鋪豁、中、小。該圖與圖一可拼接。
以上4塊木版上所繪7幅圖,除一幅為半成品外,其他 6幅可拼接為一幅完整的邽丘縣全圖。根據圖中所標里程按同出土木尺計算,地圖所繪範圍東西 312里 (今135公里),南北204里(今88公里),總面積63648平方里(今 11880平方公里),約等於現今之天水市秦城區、北道區及相鄰的清水、秦安兩縣部分地區。圖中共見各不相同的地名28處,山名 2處,豁谷 4處,溪名 8處,關隘6 處。全圖以邽丘為中心,向四周擴展。以圖示所示,地名可分三級,即縣級:“邽丘” 1 處;里級:楊里、真里、略、傽、偵、、中田、炎成、廣堂、南田 10處;居民點 17 處。縣級用大方框標示,里級用小方框標示,居民點無標識。全圖以一條東西向河流為中心軸,西始於“故東谷” 與“故西山”之間,流經中部的“邽丘”地,東出“丹溪”,南北兩翼許多支流匯入主流。考其地理位置,這條河流即渭水流域天水段。
這幅地圖的發現對了解秦國邽丘縣的行政建置、管轄區域、地形概況、自然資源、交通狀況以及與秦廷的關係等重大歷史和地理問題,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也是中國早期地圖測繪史的重要實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