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21-2030年)

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1年11月18日印發天水市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21-2030年).請結合各自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水市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21-2030年)
  • 頒布時間:2021年11月18日
  • 發布單位: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
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大力推進“技能甘肅”建設,加快培養一批促進企業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的能工巧匠和高素質產業人才,為建設幸福美好新天水提供堅強的技能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結合天水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規劃背景
“十三五”時期,全市圍繞技能人才發展目標,堅持把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推動服務產業轉型升級作為技能人才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工作機制,技能人才總量穩步增長、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創新活力得到有效激發。2020年底,全市技能人才總量達16.8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38萬人,總量較“十二五”末(13.8萬人)增長21.7%。
——技能人才政策環境持續最佳化。出台《天水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天政辦發〔2019〕70號)《天水市技術技能人才分類評價實施辦法(試行)》(天人社發〔2020〕219號)等政策措施,對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作出整體安排部署,有力支持了技能人才發展。
——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組織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24.7萬人次,目前全市累計建成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個、甘肅省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
——技能人才各項待遇得到落實。吸納高技能領軍人才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科學確定技能人才工資水平和合理增長機制,鼓勵多勞多得、技高者多得,關心技能人才身心健康,增強技術工人獲得感和榮譽感,激發技術工人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全社會崇尚勞動、尊重技能的良好氛圍。
目前,全市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比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投入不足。縣區和企業用於技能人才培養的經費較少,難以形成規模保證培養數量和質量。二是高技能人才總量小且分布不合理。高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少數市屬國有企業和中央駐市企業,市縣企業和民營企業高技能人才不足。三是職業技能競賽開展不夠。各縣區、各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賽項較少、覆蓋面不夠,職業技能競賽對技能人才培養的輻射帶動作用沒有充分發揮。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全面貫徹落實“三新一高”部署要求,加快推進“技能甘肅”建設,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全面落實人才強市戰略,提供技能人才社會地位和待遇,給全市技能人才隊伍壯大創造了新機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夯實人力資源基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侷促進中國製造和服務邁向中高端,需要培養造就更多的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需要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加快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對全市技能人才隊伍結構完善提出了新要求。我市經濟正在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工作的著力點是轉方式和調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要更多地依靠提高勞動者素質和人力資本創新來實現,需要建設一支門類齊全、素質優良,能夠支撐創新創造要求的技能人才隊伍。
——培育壯大生態產業對全市技能人才隊伍素質能力提出了新任務。促進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態環境代價的粗放生產方式向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雙輪驅動的集約生產方式轉變,技能人才作為推動科技創新和技術成果轉化的重要力量,必須要更快更好地實現產業鏈人才鏈的融合發展。
——提高技能人才水平對緩解全市就業結構性矛盾將發揮新作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市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勞動力總量相對剩餘,創新型高技能人才偏少,勞動者技能與崗位需求不匹配的就業結構性矛盾將在一定時期內長期存在。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落實新發展理念、人才強國戰略和就業優先戰略,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聚焦“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目標,按照終身培訓、多元評價、提高待遇的總體思路,堅持能力導向、市場導向、問題導向,推動技能人才隊伍向量的增長和質的提升並重,逐步形成與天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技能人才隊伍,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二)基本原則
——黨管人才,統籌推進。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在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統籌各方力量,通過完善科學決策機制、分工協作機制、溝通協調機制、督促落實機制等,形成推進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整體合力。
——對接需求,終身培訓。瞄準勞動者就業和崗位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創業創新培訓,構建面向全體勞動者、全職業生涯、全過程銜接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推動勞動者通過職業培訓實現更加充分和更高質量的就業。
——改革創新,健全機制。著力破除制約技能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完善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激勵、保障等政策措施,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市場化、社會化改革,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形成有利於技能人才成長成才的政策環境和社會氛圍,為技能人才紮根“隴上小江南”、幹事創業提供機會和條件,促進技能人才隊伍高質量發展。
——高端引領,整體建設。緊密圍繞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發展方向,突出“高精尖缺”導向,以高技能人才隊伍為重點,加快培養一批重點產業、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天水名匠”“天水工匠”“天水巧匠”,充分發揮其在技術攻關、技能創新、帶徒傳技作用,以關鍵群體突破帶動技能人才隊伍整體建設。
(三)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到2030年,培養造就一支門類齊全、結構合理、技藝精湛、素質優良的高技能人才隊伍,並帶動初、中級技能勞動者隊伍梯次發展推動技能人才向重點發展產業、向各產業園區、向民營經濟集聚,逐步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高、中、初級技能勞動者比例結構基本合理的格局。
一是技能人才數量穩步增長。建立並推行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貫穿勞動者學習工作終身、適應就業創業和人才成長需要以及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引導社會資源向職業技能培訓領域集聚,形成政府巨觀引導、市場配置資源、勞動者自主選擇的職業技能培訓新格局。實現培訓對象普惠化、培訓資源市場化、培訓載體多元化、培訓方式多樣化、培訓管理規範化,大規模開展高質量的職業技能培訓,2021-2030年,每年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4萬人次左右。到2025年,技能人才總量達到20.3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達到3.54萬人;到2030年,技能人才總量達到22.8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達到4.08萬人。
二是培訓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技術先進、資源共享的原則,以實施公共實訓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項目建設為龍頭,健全覆蓋全市的技能人才培訓體系。到2025年全市建成3個國家、省、市級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到2030年,全市建成5個左右國家、省、市級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依託全市技術能手和其他有絕技絕活的技能人才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到2025年建成3個國家、省、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030年,建成6個左右的國家、省、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加快技工學校與職業學校整合,力爭2030年前打造1所集裝備製造業、電子信息、能源交通、商務旅遊、現代農業、醫藥康養等一體的“職業技師學院”。
三是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機制進一步發揮。通過制定出台《天水市技術技能人才評價管理辦法》《天水市〈關於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實施意見〉》《天水市高技能拔尖人才選拔管理辦法》等政策措施,使得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機制和政策法規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政府、企事業單位院校和培訓機構及個人在職業培訓和技能開發中的權利和義務得到明確和落實,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選表彰、流動機制、激勵機制、選拔任用機制進一步健全,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進一步打通,技能人才的經濟和社會地位顯著提高。
三、主要任務
(一)夯實技能人才培養基礎
1.支持企業建設平台。各類企業尤其是規模以上企業或者吸納就業人數較多的企業要設立職工培訓中心,將生產崗位和培訓中心組成系統的技能實訓基地。鼓勵企業與職業院校共建實訓中心、教學工廠等,積極面向企業職工和社會開展技能培訓。支持企業設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企業可通過職工教育經費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
2.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對接全市產業布局和技能人才培養需求,制定出台發展技工教育的政策措施,積極協調發改、財政部門,利用政府專項債券等資金渠道支持技工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技工學校進一步擴大招生規模,落實中職學校免學費等國家資助政策,落實技工學校高級工班以上學歷待遇,深入實施“2+3”和“五年一貫制”的中高職一體化培養模式,把技工學校打造成為培養技能人才的蓄水池。
3.推動校企深入合作。企業可選派優秀技術技能人才參與技工院校教學設計、課程設定、實習實訓等,將企業需求融入技能人才培養環節,拓展技工學校生產實習指導教師來源。支持企業接收學生實習,市內所有企業需設定學生實習、學徒培養崗位,原則上每年按企業職工總數2%接納職業院校學生實習。推動技工學校圍繞全市產業發展結構,順應產業變革趨勢,聚焦“一帶一路”、生態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和康養服務等急需緊缺職業及特色傳統技藝,最佳化專業設定,全面推進工學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支持企業與技工院校聯合培養技能人才,合作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培育。到2030年,全市每年培訓500名企業新型學徒;建設10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二)加大技能人才培訓力度
4.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面向城鄉全體勞動者,以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為主要方式,對“兩後生”、退役士兵、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等新成長勞動力,以提高就業能力為目的開展中短期就業技能培訓;對企業職工特別是農民工,以提升崗位技能為目的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對有創業意願和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和大學生,以增強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目的開展創業培訓;使更多的勞動者有機會接受就業技能培訓,更多的企業職工得到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更多的創業者參加創業培訓,努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每年開展4萬人次以上各類職業技能培訓。
5.加強重點產業技能人才培養。對接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組織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產業職工接受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支持行業企業開展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以及循環農業、智慧農業、智慧型建築、智慧城市建設等新產業和大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將技能人才培養納入重大建設項目實施方案,推動技能人才培養與項目建設同規劃、同部署、同落實,加快培養與產業集群相適應的技能人才集群。在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農業產業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高技能領軍人才、鄉土人才。
6.持續推進專項培訓計畫。深入推進“網際網路+職業技能培訓計畫”,構建充足的線上培訓資源,擴大線上職業技能培訓的覆蓋面,為勞動者提供便捷高效的職業技能培訓平台;大力開展青年技能培訓行動、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等青年勞動預備制培訓,提升廣大青年群體的職業技能,打牢技能人才基礎;實施農村轉移勞動者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畫,提升農村轉移勞動者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消除農村戶籍勞動者無技能從業現象;推進康養職業技能培訓計畫,提升康養服務從業人員技能素質,推動全省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大力開展高技能領軍人才和產業緊缺人才研修提升和省外培訓,為我市“高精尖缺”產業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撐。實施“百千萬創業人才引領工程”,大力培養創業領域技能人才,以創業帶動 就業。
(三)完善技能人才使用體系
7.拓寬發展通道。堅持以用為本,不唯年齡、不唯資歷、不唯身份、不唯比例,鼓勵企業增加技能等級層次,針對優秀高技能人才探索設立首席技師、特級技師等崗位,改變技能人才職業等級天花板現象,調動廣大技能人才愛崗敬業的積極性,促進技能人才在本職崗位長期穩定工作。打通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符合條件的高技能人才可參加工程系列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落實國家關於取得職業資格後可聘任專業技術職務的規定,技師、高級技師與相應專業的中、高級(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實行互認互聘制度。
8.促進合理流動。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完善就業信息服務制度,支持各類企事業單位引進產業發展急需緊缺高技能人才,健全技能人才跨企業、區域、行業、體制的流動機制,提升技能人才配置效率,推動重點產業關鍵技術突破,依法維護用人單位和技能人才的合法權益。
(四)健全技能人才評價機制
9.堅持科學評價制度。按照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重點考察技能人才的職業道德,將職業操守和從業行為貫穿人才評價全過程。鼓勵行業企業建立技能人才評價誠信檔案和失信黑名單制度,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
10.健全多元評價機制。健全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以工作業績為重點、注重知識水平的技能人才評價機制。建立由國家職業標準、行業企業評價規範、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範等構成的職業標準體系,完善職業資格鑑定、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等多元評價方式。嚴格落實技能人才國家職業資格目錄製度,目錄之外一律不予許可和認定職業資格。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和要求,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製度,開展行業企業自主評價試點工作,由經備案公布的企業等用人單位或第三方評價機構按規定組織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鼓勵企業按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行業企業評價規範要求,貫通職業技能競賽、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競賽結果與職業技能等級的認定。推動“1+X”證書制度試點,遴選具有行業影響力、社會公信力的品牌企業與院校聯合開發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深化複合型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和評價模式改革。按照國家準予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相關規定,考核合格的頒發專項能力證書或培訓合格證書。
11.完善分類評價標準。制定技能人才差別化評價標準。堅持職業標準和崗位要求相結合、職業能力考核和工作業績評價相結合、專業評價和企業認可相結合的原則,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突出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關鍵生產技術難題要求,對知識技能型人才突出掌握運用理論知識指導生產實踐、創造性開展工作要求,對複合技能型人才突出掌握多項技能、從事多工種多崗位複雜工作要求,使技能人才評價更加貼近崗位實際。支持企業對職業分類大典未列入但在生產經營中實際存在的技能崗位,可按照相鄰相近原則對應到職業分類大典內職業(工種)實施評價。
(五)健全技能競賽體系
12.提升競賽層次。打造技工類通用職業(工種)技能競賽、技工類特有職業(工種)技能競賽、崗位業務能力競賽、農民工職業技能競賽等類目。推薦優秀高技能人才及團隊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技能大賽、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省職業技能大賽、全市職業技能大賽等各級各類競賽,辦好全市職業技能競賽,持續開展天水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質量年活動,推動市、縣(區)、企業(集團)和各類園區職業技能競賽,建立健全多層次的競賽體系。加強全市職業技能競賽統籌力度,推動形成人社、教育、工會等部門和行業企業組織的各級各類競賽相互融通的職業技能競賽機制。
13.創新競賽方式。圍繞產業園區、重大工程建設和各類生產、服務類企業發展,在園區、項目和企業職工中開展競賽活動,促進園區、重點工程建設和企業發展。探索現場競賽與網上競賽相結合、封閉競賽與開放競賽相結合、技能比武與技藝展示相結合等方式,為“人人成才”提供展示自我、出彩人生、公平競爭、成就夢想的平台。依託大型企業和職業院校建立職工技能競賽基地開展技能競賽,建立以行業企業冠名贊助的技能競賽機制,推動職業技能競賽活動蓬勃發展。
14.轉化競賽成果。健全職業技能效能評估及激勵機制,完善職業技能競賽晉升技能等級制度,對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的選手直接晉升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有效拓展技能人才職業資格晉升的渠道。開展競賽成果轉化、標準最佳化、推廣使用等工作,將競賽中湧現出來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等廣泛在職業教育、技能培訓、企業生產中運用。通過競賽搭建企業與技能人才溝通交流平台,拓寬企業引才攬才渠道,及時發現、招攬、使用技能人才,實現優秀技能人才高質量就業。
(六)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15.落實高技能人才政治待遇。鼓勵企業吸納高技能領軍人才參與經營管理決策,適當提高其在職工代表大會中的比例;加大在高技能人才中發展黨員的力度,把技術能手、青年專家、優秀高技能人才吸收到黨組織中來;提高高技能領軍人才在“兩代表一委員”中的名額,持續提升高技能人才的政治地位。增加高技能人才在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等、領軍人才評選中的名額,提升高技能人才政治待遇。
16.提高高技能人才社會待遇。要保障高技能領軍人才穩定就業,對經濟結構調整中出現困難的企業中高技能領軍人才的配偶、子女有就業願望但未就業的,積極提供職業指導和就業前培訓,推薦就業崗位,形成全社會尊重、重視高技能人才的氛圍。鼓勵和推廣以高技能人才姓名命名的先進操作法,大力開展技能成果評選活動,適當增加市科技進步獎推薦名額,引導用人單位建立完善高技能人才創新創效獎勵機制,持續加大高技能人才創新創效扶持力度。將高技能人才納入領導人員聯繫服務範疇,通過聯繫服務,關心高技能人才身心健康,幫助高技能人才安心樂業,扶持高技能人才創新創業。對符合條件的高技能領軍人才落實隴原人才服務卡制度,高技能領軍人才在戶籍辦理、出入境、社保辦理、就醫保障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務。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休療養制度,定期組織休療養活動。
17.提高技能人才經濟待遇。推動企業建立健全適應勞動力市場供求關係,與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掛鈎的工資決定及正常增長機制。積極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引導企業科學確定技能人才工資水平並實現合理增長。指導企業深化技能人才薪酬分配製度改革,建立基於崗位價值、能力素質、業績貢獻的工資分配機制,強化工資收入分配的技能價值激勵導向,鼓勵多勞多得、技高者多得。對關鍵技術崗位、關鍵工序和緊缺急需的技能人才,在基本工資制度基礎上,可實行協定工資、項目工資等分配形式。鼓勵企業建立針對技能人才的補助性津貼制度,提高技能人才津貼水平。鼓勵企業對高技能人才依據技能水平和業績貢獻實行年薪制度。鼓勵企業為高技能人才設立特聘崗位津貼,對做出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進行經濟獎勵。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各部門和單位要在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建立健全制度機制,加強對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工作指導、政策保障和組織推進,實現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與巨觀政策、產業政策、就業政策、社會政策聯動,打破部門界限,形成整體合力,統籌推進,確保各項政策落地見效。
(二)強化資金保障。各縣區要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元投入機制,統籌使用人才基金、就業補助資金、失業保險基金、職工教育經費等各類專項資金,發揮好政府資金的引導和撬動作用,合理擴大就業補助資金支出範圍。行業主管部門要督促相關企業依法足額提取並使用職工教育培訓經費,鼓勵社會力量出資投入技能人才培養事業,加強對各項投入和專項經費使用情況的績效考評,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三)推動任務落實。各縣區、各行業主管部門要結合本規劃,制定相關產業、區域高技能人才專項發展規劃。各縣區、行業、企業要將規劃中的目標任務、工作舉措分階段、分步驟分解,
建立工作檯賬,明確時限、細化措施、靠實責任。在市委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指導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有關部門不定期對各行業執行情況進行抽查,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評估和跟蹤問效,並每年向市委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報告階段性實施情況。2025年和2030年,分別開展兩次大規模督查評估,對各行業落實情況進行中期和終期評估總結。
(四)加大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路等新聞媒體和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大力宣傳我市加強人才工作特別是技能人才工作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方針政策、規劃實施中的典型經驗、做法和成效,以及技能人才典型人物和事跡,形成全社會關注和支持技能人才工作的濃厚氛圍,為促進技能人才成才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