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東.西方與九尺鎮.致和鎮.昇平鎮相連,南面與新都區清流鎮接壤,距成都四環路22公里公里。1400多年來,歷隋、唐、宋、元、明、清朝、民國時期直至今天均為州、縣、市治所,天彭鎮因關口湔江堰兩岸牛心、壽陽兩山之間的“天彭門”而得名,1981年始名天彭鎮,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轄11個自然行政村、34個社區居委會、330個農業合作社、82個基層黨支部。黨員總數為3635名。以漢族為主,有回、藏、苗、土家族等17個少數民族。鎮政府駐地天彭鎮金彭東路社區牡丹大道羊叉路口,受2008年“5.12”大地震影響,鎮政府臨時辦公區設在天彭鎮朝陽中路調露新居工程一期。現已經掛牌天彭街道辦。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天彭街道辦管轄40個社區,5個村。
東大街社區 | 南大街社區 | 西大街社區 | 北大街社區 | 外北社區 | 星光社區 | 白廟社區 | 白馬社區 | 延秀社區 | 光明社區 |
天府中路社區 | 天府西路社區 | 壁山社區 | 濱河社區 | 翠湖社區 | 東湖社區 | 繁江南路社區 | 繁江北路社區 | 檀木社區 | 銀木社區 |
金彭東路社區 | 金彭中路社區 | 金彭西路社區 | 花龍社區 | 二龍社區 | 龍塔社區 | 錦陽社區 | 安瀾社區 | 朝陽中路社區 | 先鋒社區 |
杜家社區 | 周家社區 | 謝家社區 | 陳家社區 | 寂光社區 | 利安場社區 | 旌旗社區 | 顧福橋社區 | 隆興社區 | 牌坊社區 |
八一村 | 雷音村 | 雙星村 | 三星村 | 七星村 | | | | | |
天彭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元)設定彭州,屬縣治所在地;清代屬南方繡城裡,1912年稱城廂;1935年設城廂聯保;1940年設彭縣中心鎮;建國初期屬彭縣第一區;1952年改為第八區;1955年更名為城關鎮;1958年併入紅旗公社(為直屬菜蔬營);1962年紅旗公社撤銷組成菜蔬公社,屬城關鎮管轄;1980年全國地名普查更名為天彭鎮(鎮政府駐北大街);1992年原清平鄉併入天彭鎮;2004年9月全市區劃調整時,原西郊鎮、利安鎮併入天彭鎮,鎮政府駐東湖路(外東街羊叉路)。
改革開放以來,全鎮工農業生產和各項社會事業突飛猛進、成績喜人,城鎮規模由解放初期的1平方公里發展到現在的19.7平方公里,改造、新建大小街道128條、路巷288條、居民小區186個、廣場8個。境內有西華大學、成都廣播電視大學、彭州一中、成都石室白馬中學、彭州一中實驗學校(南城中學)等大中專學校,有國小13所、幼稚園38所、醫院10所、敬老院3所。南京北塔、東湖西海勾畫出天彭的神韻,東南西北四條大街鋪就天彭美好未來。規劃實施中的人民渠北岸生態產業園將成為全市統籌城鄉發展的新亮點。
該鎮是公路交通樞紐,公路、鐵路四通八達。青(白江)灌(都江堰)鐵路、彭(州)白(水河)鐵路、成(都)彭(州)公路均於此交匯,彭(州)白(水河)公路、安(德)彭(州)公路、彭(州)什(邡)公路、漢(廣漢)彭(彭州)公路由此通向各地。全鎮皆平壩,地勢平坦,平均海拔603米。年平均氣溫15.6℃,年降水量966.9毫米。上壤肥沃。商貿、旅遊、運輸、飲食服務業繁榮。
近幾年來,天彭鎮城鎮建設迅猛發展.城市規模由9.3平方公里發展到19.7平方公里,城區由過去的一環路擴建到現在的二環路,並在建三環路。新建了金彭大道、天府大道、牡丹大道等20多條快速路。
天彭鎮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距成都市區21.3公里,是彭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商貿、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全鎮幅員面積8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9148畝,總人口約16.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8萬人,非農業人口14.3萬,是彭州市的市區組成部分
天彭鎮屬亞熱帶西南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熱同期,有利於發展農業。年平均氣溫15.7oC,最冷月份為1月,極端最低氣溫-6.2oC;最熱月份為7月,極端最高氣溫36.9oC。年降水量900~1300毫米,年日照數在1100~1400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27天,濕度較大,通常在80%左右。水系有
沱江、
岷江兩大水系貫穿鎮域。北面為沱江水系
湔江,源出北部高山區,由北向南匯入岷江水系的人民渠。岷江水系的
青白江由西向東橫貫全境,與湔江分流各河道相交,形成水利網路,地下水極為豐富。天彭鎮源起
乾隆年間,“天彭”系對山嶽之稱而得名。
1949年後1950年彭縣人民政府成立,全縣劃分5個行政區。1950年1月24日正式建為中心鎮,隸屬
彭縣第一區。同年6月改建為彭縣第8區,隸屬彭縣。1952年6月改為第8區人民政府,1954年改建為彭縣第六區區公所,1956年改建為城關鎮人民
委員會,1969年1月18日建立城關鎮革命委員會,1978年恢復城關鎮人民委員會,1981年全國地名普查,鎮正式更名為彭縣天彭鎮,隸屬彭縣直轄區級鎮。2004年9月合併西郊、利安兩鎮,成立天彭鎮中心鎮,是彭州市的商貿、政治、文化中心。
天彭鎮現有職能部門8個,包括黨委政府辦、財政所、拆遷安置辦、經濟辦等部門
天彭鎮目前城市化水平已提高到94%,今年將有4個行政村轉為社區,將有更多的農民變為居民,促進了城市化移民。
基礎設施
交通設施
天彭鎮交通便利,交通條件十分優越,東南西北四條主要交通幹線
漢彭路、成彭路、安彭路、彭什路、彭白路形成輻射,
二環路、牡丹大道及延伸、工業大道把幾條公路緊密連線起來。新開通的
成彭高速公路,自牡丹大道口起,全長21.3公里,縮短了到成都的距離。境內有大小鐵路兩條線,貨運、客運均有貫通。市區四條大街路燈、綠化、地下管網、人行道地磚鋪設等一系列附屬設施建設,市政功能日趨完善。2010年又陸續完善了西幹道.天府路等路段的亮化工程。使城市的面貌得到進一步美化。
給排水工程
天彭鎮排水、雨水、污水利用地面溝和污水管網共同排放。現有自來水公司和二水廠供水管網供應生活、生產用水,自來水管網四通八達,日供水量完全滿足天彭州市近五年的供水需求。
供電
由
成都市大電網直接供電,在境內有110KV
變電站1個,35KV變電站3個,11KV變電站2個,10KV輸電線路8條,完全滿足天彭鎮生產生活用電。
郵電通訊
市郵電局、電信局近距離輻射全鎮各村、居委會,通訊線路實現村村通,
聯通、
鐵通網路也履蓋了整個天彭鎮,通訊十分暢通。
燃氣工程
鎮內有西南地區配氣站2個,成都市配氣站1個,
彭州市配氣站1個。天燃氣管道橫貫鎮域,輸氣管網完全滿足生產、生活需要。
投資環境
區位優勢
天彭鎮地處成都市北面,交通十分優越。西通
郫縣,北通
都江堰、國家級風景區──龍門山風景區、葛仙山國家地質公園以及
什邡市,東連
廣漢、
德陽。東南西北5條公路向外輻射:漢彭路、成彭路、安彭路、彭白路、彭什路。成彭高速公路直接接通成都德城高速公路入口,全長21.3公里。 天彭鎮作為彭州市中心鎮,向北聯結著彭州市的豐富礦產區,向南聯結成都市經濟圈,東連成都市新都區、綿陽地區,在地理位置上有著明顯的優勢。
集散功能
天彭鎮境內擁有西南地區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白廟蔬菜批發市場,擁有建材市場、電器市場、舊貨市場、裝飾市場等產品集散地,這些市場對天彭鎮的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旅遊優勢
天彭鎮緊緊依託國家級風景旅遊區──龍門山風景區、葛仙山國家地質公園,大力發展旅遊經濟。鎮內有度假村、農家樂、大酒店、旅遊設施完善,環境優美。
工業優勢
天彭鎮境內有醫藥、軍工、建築、建材、塑膠等大中型企50多家,其中四川製藥廠、成都湔江製藥廠、成都新時代製藥隆盛藥業、亞寶光泰藥業有限公司、
四川省彭州市綠源實業有限公司、四川利達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八達磨拋村料四川有限公司、嫦虹塑膠製品有限公司、
成都晉林工業製造有限責任公司等市上規模企業有20多家。2004年引進的外資企業
四川亞東水泥有限公司投資20億元興建的新型乾法生產線於當年在天彭鎮周家村正式破土動工。目前這些企業正健康發展,逐漸壯大。
教育衛生優勢
天彭鎮境內有四川西華大學彭州分校、彭州中學、彭州一中、彭州職中、天彭中學等9所大中專院校,有成都實驗國小、彭州實驗學校等13所國小校,幼稚園36所、醫院10所。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優良,打造了彭州教育品牌,據2004年成都市教育局各類學校高考質量評估報告,彭州中學在全成都市11所“國重”學校中排名第一位,彭州一中在全成都市26所“省重”學校中排名第一位。
彭州市人民醫院、彭州市中醫院,設備先進,技術精湛,分別開設有內科、外科、小兒科、婦產科、骨科、放射科,能實施大、中型手術。
社會治安穩定
天彭鎮綜治機構健全,鎮上設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並指定一名副鎮長分管此項工作。鎮上並成立了由20人組成社會治安聯動巡邏隊,村、居委會都有專門的義務巡邏,分區、分點進行常期巡邏、守護。幾年來,鎮轄區內各類治安、
刑事案件得到有效遏制,刑事案件逐年減少,各類影響社會穩定因素的矛盾糾紛得到有效消除,確保了社會的穩定,人民民眾一方平安。天彭鎮連續兩年榮獲
四川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鄉鎮稱號。
指導思想
高舉
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實踐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貫徹黨的
十六大精神和成都市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發揚“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團結務實、勤政為民”的天彭精神,廣泛弘揚“愛祖國、愛人民、愛事業、愛天彭”的天彭文化,以實現“三新”、“三最”為目標,努力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和積極實施“315”工程,加強政府職能轉變,建規範化服務型新政府。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鎮,努力開拓全鎮各項事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