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設定,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科建設,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學術資源,合作交流,文化傳統,學校標識,精神文化,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知名校友,
歷史沿革
1947年5月4日,創建關東醫學院,是中國共產黨為適應人民解放戰爭和新中國建設對醫學人才的急需在解放區創辦的第一所正規醫科高校,大連市立護士學校併入關東醫院,更名為關東護士學校。
1949年,關東醫學院與
大連工學院併入新成立的大連大學,成為大連大學醫學院,關東護士學校更名為大連大學附屬關東醫院附設護士學校。
1950年,大連大學撤銷後獨立成立大連醫學院,正式成為五年制醫科高校,大連大學附屬關東醫院附設護士學校更名為大連醫學院附設衛生學校。
1955年,開始研究生教育。
1965年8月,根據
三線建設的需要,衛生部決定大連醫學院全部南遷。
1965年底,經中央批准,決定南遷貴州省遵義市,成立
遵義醫學院,大連醫學院附設衛生學校停止辦學。
1978年,大連醫學院遷移原址大連,恢復研究生招生。
1983年,大連醫學院附設衛生學校復辦招生。
1984年,丹東市衛生學校改建大連醫學院丹東分院。
1994年1月,經
國家教委批准,學校正式更名為大連醫科大學,大連醫學院丹東分院更名大連醫科大學丹東分校。
1999年7月,經遼寧省計畫委員會、教育委員會批准,成立大連醫科大學分校。
2000年,大連醫科大學丹東分校參與組建丹東職業技術學院。
2001年11月,建立了大連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2003年,大連石化醫院併入大連醫科大學。
2005年,瀋陽鐵路局大連醫院併入大連醫科大學。
2007年8月,學校搬遷至旅順新校園,新校園位於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南路西段9號。
2011年,大連市友誼醫院正式命名為大連醫科大學附屬大連市友誼醫院。12月,大連醫科大學附屬大連市中心醫院正式掛牌。
2012年9月5日,學校將護理學系和附屬衛校合併成立護理學院。
2013年2月,大連市兒童醫院正式揭牌成為大連醫科大學附屬大連市兒童醫院。5月,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7月,入選教育部首批來華留學示範基地高校。10月,入選教育部、衛生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項目試點高校,承擔五年制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
2017年1月,大連醫科大學入選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截至2018年4月,學校有23個教學、科研單位,19所附屬醫院(3所直屬附屬醫院),本科專業23個。
院系 | 專業名稱 | 修業年限 |
---|
臨床學院 | 臨床醫學 | 5 |
臨床醫學七年制 | 7 |
臨床醫學(“5+3”一體化) | 8 |
麻醉學系 | 麻醉學 | 5 |
醫學影像學系 | 醫學影像學 | 5 |
醫學影像技術 | 4 |
公共衛生學院 | 預防醫學 | 5 |
公共事業管理 | 4 |
檢驗醫學院 | 醫學檢驗技術 | 4 |
衛生檢驗與檢疫 | 4 |
口腔醫學院 | 口腔醫學 | 5 |
中西結合研究院 | 中西醫臨床醫學 | 5 |
護理學院 | 護理學 | 4 |
藥學院 | 藥學 | 4 |
臨床藥學 | 5 |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 法學 | 4 |
套用心理學 | 4 |
基礎醫學院 | 生物技術 | 4 |
生物製藥 | 4 |
生物醫學工程 | 4 |
藝術學院 | 攝影 | 4 |
視覺傳達設計 | 4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4 |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4月,學校有教職工及醫護人員近9000餘人。其中正高級職稱800餘人、副高級職稱近900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80餘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500餘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5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國家“萬人計畫”教學名師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0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7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2人,有遼寧省優秀專家4人,遼寧省教學名師22人,遼寧省高等學校攀登學者21人次,遼寧特聘教授28人次,遼寧省級教學團隊6個。
國家“萬人計畫”教學名師:劉克辛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麻彤輝、管又飛、劉強、李匯華
“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汪洋、馬驍馳、楊慶凱、張曉燕等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孫兆林、姜一農、麻彤輝、劉強、管又飛、李匯華、劉晶
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劉強、彭金詠
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呂德成、曲鵬、楊延宗、劉強、林洪麗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林洪麗、彭金詠
遼寧省教學名師:唐建武、伍建林、黃敏、李連宏、劉輝、燕秋、楊延宗、孔力、劉克辛、李靖年、劉佳、杜建玲、王紹武、牛衛東、鄒原、段志軍、徐飛、王琪、姚繼紅、石悅、朱亮、邵淑娟、李愛萍、李華、郝立宏等
團隊名稱 | 立項時間 | 負責人 |
---|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教學團隊
| 2007年
| 唐建武
|
微生物學教學團隊
| 2008年
| 黃敏
|
醫學影像學專業教學團隊
| 2009年
| 伍建林
|
生理學教學團隊
| 2009年
| 鄒原
|
藥理學教學團隊
| 2010年
| 劉克辛
|
口腔基礎教學團隊
| 2011年
| 肖晶
|
教學建設
截至2018年4月,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遼寧省級示範專業6個,遼寧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遼寧省級重點支持專業1個;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遼寧省級實驗教學中心8個,遼寧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5個;有國家級課程4門,遼寧省級課程36門。
國家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醫學檢驗、藥學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醫+X”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大連醫科大學—美羅藥業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
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臨床醫學專業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
遼寧省級示範專業:臨床醫學、醫學檢驗、藥學、口腔醫學、攝影、麻醉學
遼寧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事業管理
遼寧省級重點支持專業:臨床醫學
遼寧省級實驗教學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臨床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口腔醫學實驗教學中心、醫學檢驗實驗教學中心、藥學實驗教學中心、臨床心理學實驗教學中心、醫事法學實驗教學中心、護理技能實驗教學中心
遼寧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醫學檢驗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臨床技能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基礎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口腔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藥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類別 | 課程名稱 |
---|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 | 生物化學 | |
教育部來華留學英文授課課程 | 生物化學 | |
遼寧省級精品課程
|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藥理學
|
微生物學
| 生物化學
|
內科學
| 衛生學
|
生理學
| 組織胚胎學
|
外科學
| 大學英語
|
醫學影像學
| 口腔組織病理學
|
病原生物學
| 機能實驗學
|
婦產科學
| |
遼寧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 微生態學
|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
|
遼寧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 內科學
| 法理學
|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 病原生物學
|
細胞生物學
| 人體生理學
|
牙體牙髓病學
| 外科學(神經外科)
|
生物化學
| 衛生法學
|
病理學
| 商法
|
藥理學
| 醫學影像學(影像診斷篇)
|
內分泌系統
| 外科護理學
|
機能實驗學
| |
遼寧省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
| 生理學
| 醫學免疫學
|
截至2018年4月,學校近五年獲全國總決賽特等獎3次、一等獎2次。近五年,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9項,“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暨實驗設計大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8項。2017年獲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23項、第十屆全國大學生藥苑論壇創新成果二等獎1項。
學科建設
截至2018年4月,學校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遼寧省一流建設學科4個,遼寧省一流特色學科4個,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機構前1%;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生物學、 基礎醫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
國家級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臨床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皮膚病學、中西醫結合臨床
遼寧省高校一流學科:基礎醫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生物學
遼寧省一流特色學科:神經病學、基礎醫學、中西醫結合、生物學
遼寧省級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一級)、生理學(二級)、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二級)、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二級)、病原生物學(二級)、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二級)、內科學(呼吸系病)(二級)、內科學(心血管病)(二級)、皮膚病與性病學(二級)、外科學(普外)(二級) 、外科學(骨外)(二級)、口腔基礎醫學(二級)、勞動衛生環境衛生學(二級)、中西醫結合基礎(二級)、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二級)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中西醫結合、生物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臨床醫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生物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護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醫學技術
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藥學、公共衛生、中醫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4月,學校有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基因檢測技術套用示範中心1個,有省部級科研平台37個,大連市重點實驗室18個,大連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大連市工程實驗室2個,大連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遼寧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12個。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神經退行性疾病藥物研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幹細胞移植與再生醫學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腫瘤治療轉化醫學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基因工程模式動物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幹細胞與再生醫學技術工程實驗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教育部創新團隊:“腫瘤幹細胞的信號網路干預”創新團隊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醫學細胞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遼寧省腦疾病神經保護與損傷修復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糖生物學與糖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無特定病原體(SPF)動物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癌症遺傳和表觀遺傳重點實驗室、遼寧省藥代動力學與藥物轉運重點實驗室、遼寧省機體微生態與疾病控制重點實驗室、遼寧省中西醫結合疑難危重病基礎研究重點實驗室、遼寧省腫瘤轉移干預研究重點實驗室、遼寧省腫瘤幹細胞研究重點實驗室、遼寧省腫瘤生物學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神經系統重大疾病發病機制研究重點實驗室、遼寧省慢性腎臟病一體化防治重點實驗室、遼寧省肺癌微流控晶片基礎研究重點實驗室、遼寧省肝膽胰腫瘤分子靶向藥物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心律失常機制研究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重型急腹症中西醫結合治療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遼寧省抗肝炎創新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防治老年退行性疾病天然產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生物治療精準醫學工程實驗室、遼寧省心血管疾病精準醫療工程實驗室、遼寧省惡性腫瘤治療新材料及精準治療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遼寧省核受體與重大代謝疾病預防治療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遼寧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遼寧省腫瘤幹細胞聯合實驗室
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省級高校腦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省級高校癌症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高校蛋白質組學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高校中西醫結合外科疑難危重病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高校藥代動力學與藥物轉運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高校腫瘤轉移研究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轉化醫學研究中心:遼寧省神經系統疾病轉化醫學研究中心、遼寧省肺癌轉化醫學研究中心、遼寧省心血管疾病轉化醫學研究中心、遼寧省腎臟病轉化醫學研究中心
大連市重點實驗室:大連市天然產物防治阿爾茨海默病重點實驗室、大連市血管醫學重點實驗室、大連市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症重點實驗室、大連市腫瘤分子靶向治療重點實驗室、大連市核受體與重大代謝疾病重點實驗室、大連市基因組檢測和研究重點實驗室等
大連市工程實驗室:大連市腫瘤靶向免疫細胞培養工程實驗室等
大連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大連市發育與代謝疾病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大連市心血管疾病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4月,近10年,學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總數位列全國高校第122位、東北高校第9位、遼寧省高校第4位。“十二五”期間,學校獲批國家863計畫課題、973計畫課題、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重大項目310餘項,以大連醫科大學為完成單位的通訊或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1802篇,進入ESI高被引論文12篇,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65項。
學術資源
截至2017年底,
大連醫科大學圖書館有實體館藏105.36萬冊,電子館藏133.01萬冊,總館藏238.37萬冊。電子資源包括檢索類、期刊全文類、電子圖書、多媒體資源、學習考試類資源等資料庫58種,可獲取全文的中外文電子資源1.46萬種。圖書館藏書以生物醫學為主體,兼有多種類型、多種載體的社會科學及其他自然科學文獻。
《
大連醫科大學學報》主要欄目:專家筆談、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綜述、技術方法、病例報告等。學報先後獲得遼寧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編輯質量一等獎、東北三省高校學報編輯質量二等獎、國家新聞出版署期刊司與國家教委科技司全國高等院校自然科學學報優秀編輯質量三等獎、中國高等醫(藥)學院校學報學會優秀編輯獎、遼寧省教委優秀自然科技期刊二等獎。2008年11月獲教育部科技司“第二屆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獎”。
《
中國微生態學雜誌》主要欄目:述評、論著、臨床研究、微生態製劑、婦科微生態學、動植物微生態學、口腔微生態學等,期刊為《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為俄羅斯《文摘雜誌》、美國《劍橋科學文摘:自然科學》、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波蘭《哥白尼索引》錄入源期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收錄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
醫學與哲學》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主辦的國家級學術期刊,被評為“中國核心期刊”與“國家中文核心期刊”,設有《醫學與哲學》A期(原:人文社會醫學版)、《醫學與哲學》B期(原:臨床決策論壇版)。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4月,學校被評為首批“全國來華留學示範基地”,獲批中國政府獎學金生自主招生資格和教育部“絲綢之路”獎學金項目,先後與
美國、
英國、
德國、
法國、
澳大利亞、
俄羅斯、
日本等3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100餘所大學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係;與美國班尼迪克大學合作舉辦了“中美公共衛生碩士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校已加入全球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健康子聯盟。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標誌主體圖案為校門與蛇杖紋樣。校門圖形來源於1948年五四路26號學校樓門,與1947年柳林街98號主樓大門設計一脈相承,也是新校園“四七門”的形象來源,代表了大連醫科大學悠久的歷史與綿延不息的文化傳承。
蛇杖代表醫學,將其放置在門形圖案中,共同詮釋“醫學之門”的含義。莘莘學子由此門步入醫學殿堂,勤勉治學;待學有所成,再經此門步入社會,懸壺濟世。
拱形門與蛇杖二者構成“M”形狀,為英文“Medical(醫學的)”一詞的首字母,從形式上強化了“醫學之門”的概念。
精神文化
甚解,敏行,明仁,濟世
甚解:“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醫學是個嚴謹的學科,來不得半點馬虎,在教學、科研、醫療與學習活動中要一絲不苟,求真、求精,求甚解。
敏行:敏即敏捷,行即實踐。實踐出真知,醫學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大醫又以動手能力強為傳統,因此要努力探索,勇於實踐,敢於創新,更好地繼承發揚這一優良傳統。
明仁:醫學倫理的體現,醫者仁心,醫術乃仁術。醫學院校的師生必須有一顆仁愛之心,這是醫學院校師生應具有的操守。
濟世:取自懸壺濟世。醫者之使命即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甚解,敏行,明仁,濟世,充分地體現了該校的培養目標,就是讓師生在知識上完善自己,在行為上規範自己,在道德上約束自己,更好地實現知、行、德的統一。
《大連醫科大學校歌》 詞:趙振江、李東光等,曲:潘兆河 你在戰鬥中誕生,你在磨礪中成長。 你有渤海洗禮的性格, 千山築就的脊樑。 團結嚴謹是你的優秀風範,求實創新是你永恆的形象。 多少精英勵精圖治培育中華醫學棟樑。 啊,大醫,大醫。 啊,我的榮光。 願你如日 東升,永遠輝煌。 你超越的是明天,你不變的是希望。 你是白衣使者的搖籃,搏擊生命的戰場。 無影燈下譜寫人間愛的心曲,實驗室里奏響攀登者的樂章。 千萬桃李競吐芬芳,高高擎起明天的理想。 啊,大醫,大醫。 啊,我的榮光。 願你如日東升,永遠輝煌。永遠輝煌! | |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歷任領導
趙佐明(兼)1947.5—1948.3
| 姚志健(代)1948.5—不詳
|
韋舉1949.8—1951
| 王輔民1952.7—1958.3
|
杜李1957.11—1963.2
| 周洪生(兼第一書記)1958.4—1968.10
|
李言1980.3—1983.4
| 黃易明(暫主持黨委工作)1983.4—1983.6
|
夏元洵(暫主持黨委工作)1983.6—1984.8
| 孫又珊1984.6—1995.3
|
宮黎明1995.3—2009.9
| 周萬春2009.9—2016.9
|
王布君1947.5—1948.4
| 林鏡竹1948.4—1949.3
|
沈其震1949.3—1952.11
| 李震勛1952.12—1958.4
|
周洪生1958.4—1968.10
| 黃易明(主持院務)1980.3—1983.6
|
夏元洵1983.4—1986.2
| 吳功侃1986.2—1991.11
|
李學文1991.11—1996.12
| 姜潮1996.12—2002.1
|
唐建武2002.1-2011 | 聞德亮2014.1-2015.12 |
知名校友
魏曦,微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49年任大連醫學院微生物學專業教授。
沈其震,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49年被任命為大連大學醫學院院長,1950年大連醫學院獨立,任院長。
楊簡,病理學家,實驗腫瘤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49年先後大連醫學院病理教研室主任。
王大珩,光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948年籌建大連大學工學院、醫學院物理實驗室並講授物理學。
吳汝康,古人類學家、解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49年至1953年任大連醫學院解剖教研組教授。
薛社普,胚胎學及細胞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大連醫學院解剖科副教授。
於維漢,地方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47年任關東醫學院講師。
吳新智,古人類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53—1957任大連醫學院助教。
韓濟生,神經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在大連醫學院生理高級師資班進修。
陸士新,病理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56年畢業於大連醫學院。
張毅,藥理學家,醫學教育家,1949年春任大連大學醫學院教授、藥理學科主任。
方侃,肺科學家,1949年畢業回國任大連醫學院內科教授、肺科主任。
崔永錫,骨外科學家,歷任大連大學醫學院教授、大連醫學院臨床醫院外科教研組主任等職務。
吳襄,生理學家,1950年受聘於大連大學先後任大連大學醫學院生理學教研室主任,遵義醫學院生理學教授。
葉興傑,心胸外科學家,先後擔任大連醫學院副院長、遼寧省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長。
伍律,生物學家,1949年起任大連大學醫學院解剖學副教授。
陳榮殿,普通外科學家,歷任大連醫學院外科副教授,教授,遵義醫學院教授、副院長、院長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