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農村金融志(1945-1990)

大連市農村金融志(1945-1990)

《大連市農村金融志(1945-1990)》是《大連市農村金融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連市農村金融志(1945-1990)
  • 作者:《大連市農村金融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實事求是地記述歷史的本來面目,一般不加評議,突出時代的特點、本地區特點、行業的特點。 二、本《志》採取篇、章、節結構層次,節以下有的段落,按其事實內容列有小題,便於閱讀。橫排豎寫,縱橫結合,以橫為主,採用語體文、記述體,力求樸實通俗。

作品目錄

封面
題詞
中國農業銀行行長 中國農村金融學會會長 史紀良
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 中國農村金融學會常務副會長 何林祥
原中國農業銀行行長 中國農村金融學會名譽會長 韓雷
原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 中國農村金融學會名譽副會長 王海豐
圖片
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辦公樓。
1979-1985年,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辦公樓。
1963-1965年,中國農業銀行旅大市分行辦公樓。
中國農業銀行莊河縣支行辦公樓。
中國農業銀行瓦房店市支行辦公樓。
中國農業銀行新金縣支行辦公樓。
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金州區辦事處辦公樓。
大連市金州信用合作社聯合社辦公樓。
中國農業銀行長海縣支行辦公樓。
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甘井子區辦事處辦公樓。
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旅順口區辦事處辦公樓。
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營業部辦公樓。
在建中的中國農業銀行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支行辦公樓模型。
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國際業務部、大連市農村金融幹部學校辦公樓。
在建中的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信託投資公司、房地產開發公司辦公樓模型。
大連市農村金融志編纂委員會成員
大連市農村金融志編輯組成員。
呂薇萍,1963-1965年,中國農業銀行旅大市分行副行長。
孫延樞,1963-1965年,中國農業銀行旅大市分行副行長。
黃敬如,1979-1984年,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剮行長、行長
王毅,1979-1983年,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副行長。
王忠明,1979-1986年,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副行長。
桑長榮,1979-1983年,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副行長。
復重國,1980-1986年,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副行長,督導員,副行長。
鄭玉昆,1980-1990年,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副行長,督導員
王全治,1984-1990年,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副行長。
楊瑞廷,1984-1986年,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行長。
曾義瑞,1985-1990年,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行長。
張乃忠,1986-1988年,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副行長。
侯耀國,1986-1990年,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副行長。
高榮增,1986-1990年,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紀檢組組長、工委主任。
李德武,1986-1989年,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工委主任。
復文宗,1987-1990年,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總稽核。
程明文,1987-1990年,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總經濟師、副行長。
張紹軾,1990年,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副行長。
國務委員、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陳慕華來大連市農行視察。
國務委員、國家體改委主任李鐵映來大連市農行視察。
農業銀行、信用社積極支持糧食生產。
大連地區蘋果喜獲豐收。
農業銀行、信用社支持蔬菜生產。
農業銀行、信用社支持現代化養豬生產。
農業銀行、信用社積極支持奶牛業發展。
農業銀行、信用社支持現代化養雞基地建設。
農業銀行、信用社支持養殖對蝦生產。
農業銀行、信用社支持海珍品生產。
農業銀行、信用社積極支持鄉鎮企業發展輕工業生產。
農業銀行、信用社支持水泥工業進行技術改造。
農業銀行、信用社支持鄉鎮企業發展建材工業生產。
農業銀行、信用社支持供銷企業發展。
農業銀行、信用社支持農貿市場發展。
電腦技術在全市農金系統中廣泛套用。
開展業務技術比賽,提高職工服務水平。
開展職工文娛活動,加強精神文明建沒。
開展體育運動,增強職工體質。
《大連市農村金融志》編纂委員會
《大連市農村金融志》(1986-1990)撰稿及提供資料人員名單
凡例
目錄
概述
第一篇 機構與幹部
第一章 大連地方銀行農村金融機構
第二節 大連銀行
第三節 關東銀行
第四節 東北銀行旅大分行
第二章 中國人民銀行農村金融機構
第一節 市分行機構設定
第二節 基層機構的沿革
第三節 營業所管理體制的變動
第三章 中國農業銀行機構
第一節 農業銀行的建立與撤銷
第二節 中國農業銀行旅大市分行的恢復
第二篇 銀行農村存款
第一章 農村單位存款
第一節 國營、集體農業存款
第二節 鄉鎮企業存款
第三節 農村工商企業存款
第二章 農村信用社存款
第一節 信用社轉存款
第二節 信用社存款準備金
第三章 儲蓄存款
第一節 儲蓄工作的演變與發展
第二節 儲蓄存款種類
第三節 儲蓄存款的政策原則
第四節 儲蓄宣傳與服務
第三篇 貸款
第一章 農業貸款
第一節 國營農業企業貸款
第二節 集體農業貸款
第三節 農戶貸款
第四節 銀行對信用社貸款
第五節 農業開發性貸款
第六節 清理與豁免農業貸款
第二章 工業貸款
第一節 國營、集體工業貸款
第三章 商業貸款
第一節 國營商業貸款
第二節 供銷合作社貸款
第三節 集體與個體商業貸款
第五節 農副產品收購貸款
第六節 農村商業固定資產貸款
第七節 商業匯票承兌與貼現
第四章 貸款管理
第一節 農業貸款按期限管理
第二節 貸款定、限額管理
第三節 信貸規範化管理
第四節 貸款項目評估論證
第五節 全面清理信貸資產
第六節 貸款風險等級管理
第七節 評定企業信用等級
第四篇 計畫管理
第一節 指標管理制
第二節 固定資金管理制
第三節 資金包乾制
第四節 存貸掛鈎差額包乾制
第五節 實借實存制
第六節 資金拆借市場
第二章 貨幣管理
第一節 幣制改革與統一
第二節 現金管理
第三節 工資基金管理
第四節 貨幣流通量調查
第三章 存貸款利率
第一節 儲蓄存款利率
第二節 單位存款利率
第三節 農業貸款利率
第四節 工商業貸款利率
第五節 金融系統往來利率
第六節 貸款優惠利率和加罰息
第五篇 會計財務
第一章 會計出納
第一節 會計核算演變
第二節 出納管理制度
第三節 結算
第四節 聯行往來
第二章 財務管理
第一節 實行經濟核算制
第二節 經費開支制度
第三節 專用基金管理
第四節 財產管理
第三章 會計財務檢查
第一節 會計出納檢查
第二節 財務檢查
第六篇 開拓新業務
第一章 信託投資
第二章 房地產開發
第三章 國際金融業務
第一節 機構設定與業務範圍
第二節 國際金融業務經營與效益
第四章 信息諮詢
第一節 信息
第二節 計算機套用
第三節 諮詢
第七篇 勞動人事
第一章 幹部管理
第一節 幹部管理許可權
第二節 幹部配備與來源
第二章 工資與獎勵
第一節 工資制度
第二節 綜合獎
第三章 職工福利待遇
第一節 勞保待遇
第二節 醫療待遇
第三節 離退休待遇
第四節 喪葬撫恤
第四章 專業技術職務評聘
第一節 初次職稱評定
第二節 專業技術職務改革
第三節 聘任職務
第五章 幹部培訓
第一節 人行培訓農金幹部
第二節 農行的幹部教育
第三節 業務技術比賽
第六章 勞動競賽
第一節 總行級勞動競賽
第二節 省行級勞動競賽
第三節 市行級勞動競賽
第八篇 農村信用含作
第一章 農村信用合作社機構
第一節 試辦信用部
第二節 建立農村信用合作社
第三節 信用社管理體制變化與反覆
第四節 信用站的建立與撤併
笫五節 信用社體制改革
第二章 信用社各種存款
第一節 農民儲蓄存款
第二節 集體與個體戶存款
第三章 信用社各項貸款
第一節 農民個人貸款
第二節 集體農業貸款
第三節 鄉村企業貸款
第四節 打擊高利貸活動
第四章 信用社計畫管理
第一節 存放款計畫
第二節 存貸款利率
第五章 信用社財務會計
第二節 會計督導檢查
第三節 財務管理
第六章 信用社內部整頓
第一節 50年代整社
第二節 60年代整社
第三節 80年代企業整頓
第七章 信用社人事管理
第一節 幹部管理制度
第二節 落實幹部政策
第三節 工資福利待遇
笫九篇 其他專項管理
第一章 農業撥款監督
第一節 撥款監督的演變
第二節 撥款監督工作
第二章 農村社隊會計輔導
第一節 會計輔導沿革
第二節 培訓社隊財會人員
第三節 幫助社隊管理財務
第四節 開展社隊固定資產折舊
第三章 稽核審計
第一節 稽核機構人員
第二節 稽核制度建設
第三節 稽核工作內容
第四章 行政監察
第一節 監察機構及職權
第二節 廉政建設
第三節 查處案件
第五章 安全保衛
第一節 機構人員
第二節 培訓幹部
第三節 防範設施
第四節 保衛制度
第五節 安全檢查
附:大事記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