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豐(南詔勸利晟的年號)

大豐820年-824年,一作820年-823年),是南詔靖王勸利晟的年號,總計5年。

基本介紹

概括,在位君主簡介,紀年,同期存在其他政權年號,大事記,

概括

明代楊慎南詔野史》記載:元和十五年,又改元大豐。其後又記載:穆宗甲辰長慶四年,賜南詔王金印。是年王卒於東京,在位八年,弟豐祐立。可知勸利晟卒於唐長慶四年(824年)。
而《資治通鑑·卷二百四十三·紀五十九·長慶三年》則記載:南詔勸利卒,國人請立其弟豐祐。豐祐勇敢,善用其眾,始慕中國,不與父連名

在位君主簡介

勸利晟(802年-823年),亦作勸禮、卷利、勸利。南詔第九世王。姓蒙氏。烏蠻彝族)。驃信勸龍晟之弟。唐元和十一年(816年)繼立,受唐冊封為南詔王。在位時治理洱海水患,重築龍首龍尾二關(今大理上下二關)。卒於東京(今昆明),弟豐祐繼立。

紀年

年號紀年
公元紀年
乾支紀年
大豐元年
820年
大豐二年
大豐三年
大豐四年
823年
大豐五年
824年
甲辰

同期存在其他政權年號

元和(806年-820年):唐憲宗李純的年號
建興819年-830年):渤海宣王大仁秀的年號
弘仁810年-824年):日本嵯峨天皇淳和天皇的年號
長慶(821年-824年):唐穆宗李恆的年號
天長(824年-834年):日本淳和天皇仁明天皇的年號

大事記

大豐四年(823年)
七月,南詔王勸利死,國人請立其弟豐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