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別稱:大腸惡變
- 常見發病部位:消化道
- 常見症狀:便血
- 誤診率:41.5%
大腸惡變的症狀,大腸惡變的診斷,勿把大腸惡變當痔瘡治,大腸惡變的發病特點,大腸惡變如何治療,大腸惡變的臨床表現,大腸惡變的高發人群,相關閱讀知識,
大腸惡變的症狀
目前,大腸惡變是所有惡變症中發病幾率較高的一種,腸惡變的主要症狀是便血,其次是腹瀉、貧血、腹痛、體重下降等。一旦出現這些症狀,應立即去醫院就診。據國內病例統計大腸惡變的誤診率高達41.5%。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對大腸惡變的症狀缺乏了解,延誤了就診時。也有部分病例是因為接診醫生缺乏警惕,疏於認真檢查,把便血誤為痔瘡,把膿血便當作痢疾治療。
有人分析了大腸惡變患者從有症狀到確診的時間是:一個月內確診者僅8.10%,1~3個月者25%,36個月64.3%。
大腸惡變的診斷
當您出現下列病情,特別是前6項時,應及早到醫院進一步診斷。
1.排便次數增加;
3.大便隱血多次陽性(血量大時肉眼就可以在大便中看到血,出血量少時,就需要藉助糞便隱血試驗來診斷。陰性表示無出血;陽性表示有出血,“+”號越多表示出血量越大。這種試驗很靈敏,每日出血量5毫升時即可出現陽性反應);
4.痔瘡出血;
5.貧血;
6.腹痛;
7.腹脹;
8.便溏或便溏、便秘交替出現;
9.解不下大便;
10.腹部出現包塊;
11.食慾下降;
12.消瘦。
勿把大腸惡變當痔瘡治
大腸惡變是指從齒線至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之間的惡變,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惡變之一。但由於惡變位置低,容易被直腸指診及乙狀結腸鏡診斷當成痔瘡治療,這樣的誤診後果不堪構想!直腸惡變與痔瘡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疾病。直腸惡變的臨床表現:排便習慣改變、肛門不適、下墜感、大便帶血、大便形狀異常、腹脹、腹痛、腹鳴。當晚期骶骨神經叢受侵犯,可發生肛門周圍的疼痛。由於痔瘡和大腸惡變的發病部位相似,二者臨床診斷常相混,錯誤的診斷並非少見,把肛門直腸症狀的疾患診斷為痔,延誤直腸惡變的治療。診斷另一錯誤是某些肛門出血症狀的惡變病,誤診為痔瘡。尤其二者伴存時,檢查發現有痔後,即滿足痔的診斷和治療,而長時間不能得出全面的正確診斷。如果對初步印象為痔的患者,仔細詢問病史、認真檢查,就可以防止許多診斷上的錯誤。
大腸惡變的發病特點
目前,大腸(結直腸)惡變仍然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我國結直腸惡變的高發年齡在50歲以上。然而近年來,青年人大腸惡變的比例也在不斷攀升,且男性多於女性。
據最新統計顯示,我國大腸惡變發病率連年“走高”。每年新發病人數約為13至16萬人,死亡人數約為6至9萬人,多發於大中城市。在消化道腫瘤中,已僅次於胃癌,位居第三。大腸惡變的發病率正以每年4%~5%的速度遞增,其中僅有10%的大腸惡變患者能被早期發現,而更多的大腸惡變患者曾被誤診!
我國大腸惡變發病特點:
1、病率年齡以40-50歲為多,40歲以下者占全部病例的1/3左右,30歲以下者占10%左右。高發國家大腸惡變高發年齡為60-70歲,30歲以下者占6%左右。我國大腸惡變好發年齡比國外提早10-15歲,30歲以下者占11%-13%,這是我國大腸惡變的一個主要特點。
2、中國人所患直腸惡變的70%都在直腸中的下端,這為我國患者的檢查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條件。直腸是人體消化的末端,長約12-15cm,一般外科醫生的手指長約10cm,肛鏡看到的長度12-15cm,大部分直腸惡變都被檢查到還能拍下來。
大腸惡變如何治療
大腸惡變的首要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由於大腸惡變絕大多數是息肉型,如果惡變發生在息肉的頂端,而且是早期惡變,便可以在腸鏡下切除,不必開腹切除結腸。如果惡變發生在息肉根部,或者是潰瘍性惡變或者是疑有轉移的惡變則必須開腹切除腸管。手術後是否還要進行化療、放療,要看惡變有無轉移、惡變的分化程度和病人的綜合情況。這些方法的選擇要由醫生掌握。目前流行的免疫療法、傳統藥物療法也可作為上述治療方法的補充或輔助,在適當時機可協助或加強大腸惡變的治療效果。要提醒患者的是:千萬不要諱疾忌醫;莫輕信“偏方治大病”,耽誤了最佳手術時機;綜合治療仍然是大腸惡變治療的重要原則。
大腸惡變術後何時複查?
常有患者及家屬詢問大腸惡變術後是否要做腸鏡複查,何時複查較合適?
有關的資料顯示:大腸惡變術後做腸鏡檢查的患者,75%有多種大腸病變,尤其是大腸復發癌、大腸多原發癌、大腸息肉及吻合口炎等,這些病變對患者的生命和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術後定期做腸鏡檢查是十分必要的。成人的大腸一般有1.5m,通常手術切除後還剩1m左右。
大腸惡變患者術後再患大腸惡變的機會比一般正常人高3-6倍。大腸惡變術後大腸息肉的發生率比一般人群高5倍。由上可知,大腸惡變術後患者定期進行腸鏡檢查是極其重要的。具體隨訪方案如下:一般要在術後2年內隔3-6個月檢查一次;2-4年內每年檢查一次;無異常發現者每2年檢查一次,直至終身。
檢查項目包括:(1)肛門指檢;(2)大便隱血試驗;(3)胸正側位X線照片;(4)腸鏡檢查;(5)B超檢查;(6)CT檢查;(7)血常規、生化、肝功能;(8)CEA、CA19-9(糖抗體19-9)。
大腸惡變的臨床表現
早期大腸惡變由於惡變組織小,並且局限於黏膜,往往無明顯的臨床症狀,儘管可能有少量出血,但憑肉眼很難覺察。隨著惡變組織的增大,一方面會導致腸腔的狹窄,另一方面,組織過快生長而血液供應無法滿足惡變生長的需要,組織會發生壞死,形成潰瘍及感染,這時可出現下列三組症狀:
(1)排便異常,即直腸刺激症狀,如便意頻繁。下墜,便不盡感,甚至有里急後重,並可伴腹脹,下腹不適等;
(2)糞便反常,如血便、黏液便或膿血便。甚至有糞形變細等;
(3)梗阻症狀,為直腸被惡變腫梗阻,有排便困難,糞少便閉、伴腹痛、腹脹。甚至可見腸型並有腸鳴亢強等。若侵犯了周圍組織器官時,可出現相應器官病變的症狀,如侵犯肛管可有局部劇痛。肛門括約肌受累可致便失禁,常有膿血溢出肛外。前方侵及泌尿系可出現尿頻、尿痛、排尿困難。向後侵犯骶神經叢時,出現骶部、會陰部的持續性劇痛,並牽涉下腹部、腰部及大腿部疼痛。惡變轉移至肝臟時,可有肝大、黃疸、腹水等症狀。晚期患者可有消瘦、貧血、水腫或惡病質等。
大腸惡變的高發人群
據了解,腸惡變的高發、年輕化趨勢,與人們飲食結構有密切關係。現實中,往往大腸惡變病因不十分清楚,早期症狀也不明顯,一旦發現,病情大多已發展到晚期。因此,預防大腸惡變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儘可能早發現惡變,比如進行腸鏡檢查。
專家強調,根據臨床經驗,大腸惡變高發人群主要有七類:
①高蛋白、高脂飲食、吸菸和飲酒者。
②家族中有大腸惡變患者。
③得過大腸息肉。
④膽囊切除10年以上。
⑤重症潰瘍性結腸炎多年不愈。
⑥接受過下腹部放射治療和不明原因反覆便血。
⑦大便習慣與大便性狀有所改變,且持續一段時間。
專家建議:40歲以上的中年人,應將腸鏡列入常規體檢,每年做一次,以便及早發現大腸惡變。腸惡變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惡變,發病率僅次於胃和食管惡變,是大腸惡變的最常見部分,占60%左右。絕大多數病人在40歲以上,30歲以下者約占15%,且男性較多見。
相關閱讀知識
大腸惡變與大腸“息肉”的關係
所謂“息肉”,是指腸子裡(黏膜面)長出的各種隆起物。從醫學上講,這種息肉分惡變性和非惡變性兩種。前一種叫“腺瘤”,是真正的良性惡變。後一種息肉不是惡變,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腺瘤都要變為惡變。最容易變惡變的是前面提到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這種腺瘤可以有腹痛、腹瀉、便血,也可以沒有症狀,直到惡變後才發現。據觀察,這種病多在20歲左右發生,33歲左右出現症狀,39歲左右惡變,死亡時平均年齡只有42歲。有研究發現,這種病人中有80%出現“先天性視網膜色素性上皮增生”,作為一種標誌,懷疑者可以通過眼睛的檢查(眼底鏡檢查),發現患有該病的線索。由於這種病有家族積聚性,因而如果家族中有一個人確診,其他成員便應進行相關檢查(包括眼底檢查)。
在這類“腺瘤”中,有些合併存在皮膚、肌肉、骨骼或腦惡變,有的合併有皮膚和黏膜黑癍(手掌和口唇的色素沉著),有些伴有指甲萎縮、脫髮和皮膚黑癍。由於息肉長在腸內,不經過特殊檢查無法確診,但可以通過上述有特徵的表現提醒我們去找醫生。
植物纖維可預防大腸惡變
有研究表明,多食富含植物纖維的食品科降低大腸惡變的發生率。大腸惡變是指大腸黏膜上皮在環境或遺傳等多種致惡變因素作用下發生的惡性病變預後不良,死亡率較高,是我國常見的惡性惡變之一。它包括直腸惡變和結腸惡變。
近來,一項對歐美人的飲食習慣與腸惡變早期症狀的大規模研究表明,多吃富含植物纖維的食品,能夠降低腸惡變發病率。
英國人和法國人從蔬菜中得到植物纖維,荷蘭人和德國人從穀物中得到植物纖維,義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則從水果中得到植物纖維,但科學家說,不論植物纖維來自哪裡,它都能夠降低腸惡變的患病危險。
這項研究涉及歐洲10個國家的50多萬人,是研究飲食與惡變症關係中樣本最多的一次。其結果表明,如果人們將富含植物纖維的食物攝入量增加一倍,他們患腸惡變的危險就會降低40%。科學家說,應該多吃水果、蔬菜及粗糧做的麵食,少吃肉食及脂肪較多的食品。
在對約3600名體內長有良性結腸惡變的人及3.4萬名正常人進行調查後,研究所的科學家得出了相同結論。
另外一份報告稱,結腸惡變和在開發中國家並不常見,但在已開發國家中,每年有超過49萬人死於這兩種惡變症。
儘管歐洲的研究表明,各個國家居民攝入的植物纖維來源有所不同,但專家一致認為,攝入的植物纖維越多,效果越好,越能減少大腸惡變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