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簡介
本書根據學科發展和教學要求,針對我國城市大氣污染由煤煙型污染向機動車和煤煙複合型污染轉變的特點,結合國內外大氣污染控制技術和大氣科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對第三版教材的內容進行了修訂。全書闡述了大氣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論,介紹了各項治理技術的基本原理、工藝過程、技術特點和發展趨勢,以及我國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的一些創新貢獻,共包括概論、燃燒與大氣污染、大氣污染氣象學、環境空氣品質模型、顆粒污染物控制技術基礎、除塵裝置、氣態污染物控制技術基礎、硫氧化物污染控制、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控制、城市機動車污染控制,以及大氣污染與全球環境等十二章。
教材目錄
前輔文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大氣與大氣污染 一、大氣及其組成 二、大氣污染的定義及分類 三、全球性大氣污染問題 第二節 大氣污染物及其來源 一、大氣污染物 二、大氣污染物的來源和排放量 三、中國城市大氣環境質量概況 第三節 大氣污染的影響 一、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二、對植物的傷害 三、對器物和材料的影響 四、對大氣能見度和氣候的影響 第四節 大氣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與標準 一、大氣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 二、環境空氣品質控制標準 三、空氣品質指數及報告 第五節 大氣污染綜合防治 一、提高科學支撐能力,精準治理 二、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三、深化改革管理體制機制,依法加嚴環境管理 四、明確政府、企業和社會的責任,動員全民參與環境保護第二章 燃燒與大氣污染 第一節 燃料的性質 一、煤 二、石油 三、天然氣 四、非常規燃料 第二節 燃料燃燒過程 一、影響燃燒過程的主要因素 二、燃料燃燒的理論空氣量 三、燃燒產生的污染物 四、熱化學關係式 第三節 煙氣體積及污染物排放量計算 一、煙氣體積計算 二、污染物排放量計算 第四節 燃燒過程硫氧化物的形成 一、燃料中硫的氧化機理 二、SO2 和SO3 之間的轉化 第五節 燃燒過程中顆粒污染物的形成 一、碳粒子的生成 二、燃煤煙塵的形成 第六節 燃燒過程中其他污染物的形成 一、有機污染物的形成 二、一氧化碳的形成 三、汞污染的形成與排放第三章 大氣污染氣象學 第一節 大氣圈結構及氣象要素 一、大氣圈垂直結構 二、主要氣象要素 第二節 大氣的熱力過程 一、太陽、大氣和地面的熱交換 二、氣溫的垂直變化 三、大氣穩定度 四、逆溫 五、煙流形狀與大氣穩定度的關係 第三節 大氣的運動和風 一、引起大氣運動的作用力 二、大氣邊界層中風隨高度的變化 三、近地層的風速廓線模式 四、地方性風場 五、大尺度環流 第四節 人類活動對氣候及天氣的影響 一、溫室效應 二、氣溶膠的氣候效應第四章 環境空氣品質模型 第一節 環境空氣品質模型簡介 一、環境空氣品質模型基本原理 二、箱模式 第二節 湍流擴散的基本理論 一、湍流概念簡介 二、湍流擴散理論簡介 第三節 高斯擴散模式 一、高斯模式的有關假定 二、無界空間連續點源擴散模式 三、高架連續點源擴散模式 四、地面連續點源擴散模式 五、顆粒物擴散模式 第四節 基於高斯擴散模式的污染物濃度估算 一、煙氣抬升高度的計算 二、擴散參數的確定 第五節 特殊氣象條件下的擴散模式 一、封閉型擴散模式 二、熏煙型擴散模式 第六節 城市及山區的擴散模式及套用 一、城市大氣擴散模式 二、山區擴散模式 三、廠址選擇 四、煙囪設計 第七節 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模擬與決策套用 一、環境空氣品質模型的發展歷程 二、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模型及套用 三、未來環境空氣品質模型展望 四、面向健康效益的科學決策支持第五章 顆粒污染物控制技術基礎 第一節 顆粒的粒徑及粒徑分布 一、顆粒的粒徑 二、粒徑分布 三、平均粒徑 四、粒徑分布函式 五、源排放顆粒物和大氣環境顆粒物的粒徑分布 第二節 粉塵的物理性質 一、粉塵的密度 二、粉塵的安息角與滑動角 三、粉塵的比表面積 四、粉塵的含水率 五、粉塵的潤濕性 六、粉塵的荷電性和導電性 七、粉塵的黏附性 八、粉塵的自燃性和爆炸性 第三節 淨化裝置的性能 一、淨化裝置技術性能的表示方法 二、淨化效率的表示方法 第四節 顆粒捕集的理論基礎 一、流體阻力 二、阻力導致的減速運動 三、重力沉降 四、離心沉降 五、靜電沉降 六、慣性沉降 七、擴散沉降 第五節 顆粒污染物採樣方法 一、總煙塵採樣方法 二、PM10和PM2.5分級採樣方法第六章 除塵裝置 第一節 機械除塵器 一、重力沉降室 二、慣性除塵器 三、旋風除塵器 第二節 電除塵器 一、電除塵器的工作原理 二、電暈放電 三、粒子荷電 四、荷電粒子的運動和捕集 五、被捕集粉塵的清除 六、電除塵器的結構 七、粉塵電阻率 八、電除塵器的選擇和設計 九、熱端電除塵器 第三節 袋式除塵器 一、袋式除塵器的工作原理 二、袋式除塵器的壓力損失 三、袋式除塵器的濾料 四、袋式除塵器的清灰 五、袋式除塵器的選擇、設計和套用 六、電袋除塵器 第四節 濕式除塵器 一、概述 二、濕式除塵器的除塵機理 三、噴霧塔洗滌器 四、旋風洗滌器 五、文丘里洗滌器 第五節 除塵器的選擇與發展 一、除塵器的合理選擇 二、除塵設備的發展第七章 氣態污染物控制技術基礎 第一節 吸收法淨化氣態污染物 一、吸收原理 二、物理吸收傳質計算 三、化學吸收傳質計算 四、吸收設備 第二節 吸附法淨化氣態污染物 一、吸附原理 二、吸附劑 三、吸附速率 四、吸附工藝與設備計算 第三節 催化法淨化氣態污染物 一、催化原理與催化劑 二、氣固催化反應動力學 三、SO2 催化氧化動力學方程 四、氣固相催化反應器的設計第八章 硫氧化物污染控制 第一節 硫循環及硫排放 第二節 燃燒前燃料脫硫 一、煤炭的固態加工 二、煤炭的轉化 三、重油脫硫 第三節 流化床燃燒脫硫 一、流化床燃燒技術概述 二、流化床燃燒脫硫的化學過程 三、流化床脫硫的主要影響因素 第四節 高濃度二氧化硫尾氣的回收與淨化 第五節 低濃度二氧化硫煙氣脫硫 一、煙氣脫硫方法概述 二、石灰石/石灰濕法煙氣脫硫技術 三、噴霧乾燥法煙氣脫硫技術 四、氧化鎂濕法煙氣脫硫技術 五、海水煙氣脫硫技術 六、濕式氨法煙氣脫硫技術 七、乾法煙氣脫硫技術 八、煙氣脫硫技術的綜合比較 第六節 燃煤電廠二氧化硫超低排放技術 一、雙循環脫硫技術 二、單塔強化吸收脫硫技術第九章 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第一節 氮氧化物性質及來源 第二節 燃燒過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機理 一、熱力型NOx 形成的熱力學 二、熱力型NOx 形成的動力學———澤利多維奇模型 三、瞬時型NOx 的形成 四、燃料型NOx 的形成 第三節 低氮氧化物燃燒技術 一、傳統低NOx 燃燒技術 二、先進的低NOx 燃燒器 第四節 煙氣脫硝技術 一、選擇性催化還原法脫硝 二、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脫硝 三、吸收法淨化煙氣中的NOx 四、吸附法淨化煙氣中的NOx 第五節 煙氣同時脫硫脫硝技術 一、電子束輻射法 二、濕法同時脫硫脫硝技術 三、乾法同時脫硫脫硝工藝 第六節 氮氧化物控制的經濟評價第十章 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控制 第一節 定義與排放源 第二節 蒸氣壓及蒸發 一、蒸氣壓 二、揮發與溶解 第三節 VOCs 排放標準 第四節 VOCs 污染預防 一、高性能環保產品的替代 二、工藝改革 三、蒸發散逸控制 第五節 燃燒法控制VOCs 污染 一、VOCs 燃燒轉化原理及燃燒動力學 二、燃燒工藝 第六節 吸收(洗滌)法控制VOCs污染 一、吸收工藝及吸收劑 二、吸收設備 第七節 冷凝法控制VOCs 污染 一、冷凝原理 二、氣態污染物的冷凝分離 三、VOCs 的冷凝 四、冷凝類型和設備 第八節 吸附法控制VOCs 污染 一、吸附工藝 二、吸附容量 三、多組分吸附 四、活性炭的吸附熱 五、沸石轉輪吸附濃縮技術 第九節 生物法控制VOCs 污染 一、生物法控制VOCs 污染的原理 二、生物法處理VOCs 工藝 三、生物法工藝性能比較及其套用前景 第十節 光催化法控制VOCs 污染 一、光催化法控制VOCs 污染的原理 二、光催化法控制VOCs 污染的工藝 三、光催化法適用範圍與套用前景 四、光催化組合工藝控制VOCs 污染 第十一節 多技術聯用控制VOCs污染 一、吸附濃縮-催化氧化技術 二、吸附-冷凝技術 三、吸附-吸收技術第十一章 城市機動車污染控制 第一節 機動化交通的環境影響 一、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增長 二、交通源對城市空氣污染的影響 第二節 汽油車污染排放的形成與控制 一、汽油機的工作原理與污染來源 二、燃燒過程中污染物的形成 三、降低污染排放的發動機技術 四、汽油車尾氣排放後處理技術 五、曲軸箱的污染物排放與控制 六、燃油蒸發排放控制 七、汽油車污染排放控制的最新進展 第三節 柴油車污染排放的形成與控制 一、四衝程柴油機的工作原理 二、柴油機污染物的形成過程 三、控制柴油機污染物排放的發動機技術 四、柴油車尾氣排放後處理技術 第四節 新能源汽車 一、混合動力汽車 二、純電動汽車 三、燃料電池汽車 第五節 城市交通規劃與管理措施 一、城市交通綜合規劃 二、城市交通規劃方法 三、關鍵的戰略措施 四、減少空氣污染的交通管理措施第十二章 大氣污染與全球環境 第一節 溫室氣體和氣候變化 一、全球氣候變化問題 二、影響氣候變化的大氣成分 三、應對措施與策略 第二節 臭氧層破壞問題 一、大氣臭氧層的主要特徵和臭氧層破壞現象 二、平流層臭氧形成及破壞機理 三、臭氧層破壞的危害 四、消耗臭氧層的物質 五、制定臭氧層破壞的應對措施與策略 第三節 致酸前體物與酸雨 一、酸雨問題 二、致酸前體物 三、控制措施與策略 第四節 大氣汞污染 一、全球大氣汞污染 二、人為源大氣汞排放 三、控制措施與策略 第五節 大氣棕色雲主要參考文獻附錄 附錄一 空氣的物理參數(101 325 Pa) 附錄二 水的物理參數 附錄三 《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規定的各項污染物的濃度限值(摘自GB 3095—2012) 附錄四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摘自GB 16297—1996) 附錄五 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摘自GB 13271—2014) 附錄六 美國發布的VOCs 控制技術導則規範 附錄七 歐盟發布的VOCs 控制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