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龍的第一個化石是在1953年發現,由約瑟夫·奧賓(J. M. Orpen)發現於南非哈利史密斯的上艾略特組。並在1954年,由古生物學家理查·歐文(Richard Owen)命名,大椎龍的正模標本包含:從頸部到背部與尾巴的脊椎、一個肩帶、一個肱骨、部分骨盆、一個股骨、一個脛骨、以及手掌與腳掌的骨頭。這個正模標本存放於倫敦的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摧毀,只有部分還在。在南非與賴索托的上艾略特組、克萊倫斯組、布希維爾砂岩組,發現了大椎龍的可能化石;其他地區還有:辛巴威上卡羅砂岩層的森林砂岩組、阿根廷的Cañon del Colorado組或El Tranquilo組、以及亞利桑那州的卡岩塔組。這些化石由至少80個部分骨骸、以及4個頭顱骨所構成,幼年與成年個體都有。
阿根廷過去曾發現疑似大椎龍的化石,包含數個部分骨骸,與至少一個頭顱骨,發現於聖胡安省的Cañon del Colorado組,年代為侏羅紀早期。在2009年,這些化石被認為屬於大椎龍的近親,被建立為獨立屬,遠食龍(Adeopapposaurus)。模式種是刀背大椎龍(M. carinatus),在過去150年來,還有其他七個種被建立過,其中只有M. kallae是有效種。在過去幾年,原蜥腳下目的系統分類學已被多次更改過,而許多科學家對於大椎龍在恐龍演化樹中的正確位置,仍沒有一致的結論。大椎龍科被建立以包含大椎龍屬,但由於原蜥腳類恐龍之間的關係沒有定論,所以無法確定有哪些恐龍屬於大椎龍科。在2007年,有數個研究支持科的有效性。
有數種恐龍常被認為是大椎龍的異名,包括:Aristosaurus、Dromicosaurus、Gryponyx、Hortalotarsus、Leptospondylus、以及Pachyspondylus,這些恐龍的有效性不大,也被視為疑名。Hortalotarsus是由哈利·絲萊在1894年建立,化石包含部分腿骨。第二年,理察·歐文將一些脊椎命名為Leptospondylus與Pachyspondylus。這些化石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摧毀。在1920年,E.C.N. van Hoepen根據一個接近完整的骨骸,建立了Aristosaurus。他另外將一個部分骨骸命名為Dromicosaurus。在1924年,席尼·賀頓命名了Gryponyx,化石為臀部骨頭。以上化石都發現於南非的赫塘階到錫內穆階,約跟大椎龍同一時期。根據國際動物命名法規,這些名稱是大椎龍的次同物異名。大椎龍比這些名稱還早出現在科學文獻中,因此大椎龍具有優先權。
分類
大椎龍屬於原蜥腳下目,原蜥腳下目是群早期蜥臀目恐龍,生存於三疊紀與侏羅紀,並在侏羅紀末期滅亡。原蜥腳下目的其他著名屬包含:板龍、雲南龍、與里奧哈龍。基礎蜥腳形亞目的系統發生學仍在爭論中,根據親緣分支分類法,一個天然演化支應包含它們的共同祖先與其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所以許多過去被認為是典型原蜥腳類的物種,因為無法與原有物種構成一天然演化支,近年被排除在原蜥腳下目之外。但哪些物種構成原蜥腳類為一個單系群,仍不確定。在2003年,亞當·耶茨(Adam Yates)與詹姆斯·基欽(James Kitching)公布了一個演化支,包含:里奧哈龍、板龍、科羅拉多斯龍、大椎龍、以及祿豐龍。在2004年,彼得·加爾東(Peter M.Galton)與保羅·阿普徹奇(Paul Upchurch)則將原蜥腳下目列為單系群,包含:砂龍、近蜥龍、愛珍多龍、卡米洛特龍、科羅拉多斯龍、優肢龍、金山龍、萊森龍、祿豐龍、大椎龍、黑丘龍、鼠龍、板龍、里奧哈龍、呂勒龍、農神龍、鞍龍、槽齒龍、易門龍、以及雲南龍。在2005年,傑佛瑞·威爾森(Jeffrey A. Wilson)提出大椎龍、金山龍、板龍、與祿豐龍,形成一個天然演化支,可能還有貝里肯龍、雷前龍等蜥腳類恐龍。在2007年,Matthew F. Bonnan與耶茨提出卡米洛特龍、貝里肯龍、黑山龍可能屬於蜥腳下目。同樣在2007年,耶茨將雷前龍、黑丘龍、貝里肯龍歸類為基礎蜥腳類恐龍,而且認為原蜥腳下目是板龍科的異名,而沒有使用這分類。但耶茨並沒有排除少部分原蜥腳類構成一個單系群的可能性,這些成員包含板龍、里奧哈龍、大椎龍、以及它們的最近親。
大椎龍是大椎龍科的模式屬,該科名稱即來自於大椎龍。大椎龍科可能包含雲南龍,但在2007年,Lu等人將雲南龍列入個別的雲南龍科。在2007年,耶茨提出近蜥龍類,而大椎龍科的大椎龍、科羅拉多斯龍、祿豐龍,以及雲南龍屬於近蜥龍類。同樣在2007年,納森·史密斯(Nathan D. Smith)與迪亞戈·玻爾(Diego Pol)在他們的系統發生學研究中,將大椎龍、科羅拉多斯龍、祿豐龍、以及他們新建的冰河龍(Glacialisaurus),列入大椎龍科中。數個發現於阿根廷的疑似大椎龍化石,被建立為新屬,遠食龍(Adeopapposaurus),屬於大椎龍科。
大椎龍屬於原蜥腳下目,原蜥腳類恐龍可能是草食性或雜食性動物。在80年代,科學家們開始爭論原蜥腳類是肉食性的可能性。但是,原蜥腳類是肉食性的假說已被否定,所有的近年研究傾向於原蜥腳類是草食性或雜食性。在2004年,加爾東與阿普徹奇發現大部分原蜥腳類的頭部特徵(例如頜部關節),較類似草食性爬蟲類,而非肉食性爬蟲類;牙齒形狀類似現代鬣蜥,而鬣蜥為草食性或雜食性動物。它們的齒冠最寬處大於齒根寬度,形成切割用邊緣,類似現代草食性或雜食性爬蟲類的牙齒。在2000年,保羅·巴雷特(Paul M. Barrett)提出原蜥腳類除了以植物為食外,還會以小型動物或屍體補充食物。曾經在南非的大椎龍化石附近發現胃石,維吉尼亞州的三疊紀晚期地層曾一個類似大椎龍的化石,也發現胃石。顯示大椎龍吞下石頭以協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