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梵寺(江西省南昌市大梵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梵寺坐落在南昌市上海路(往洪都飛機制公司方向500M許),始建於東漢武帝年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梵寺
  • 所在地南昌市上海路
  • 建立時間:東漢武帝年間
  • 補充:歷史沿革
歷史,毀壞,重建,梵唄音樂,演觀光出,堅量住持,

歷史

南梁十二年,甲子仲夏,西域高僧達摩東渡,從南(今廣東)登入,雲行贛北昌興府(今南昌),在此設壇起梵,當時稱為梵院。觀星睹宿,擇福於民。自此才有了後來輾轉雲遊中原大地至嵩山面壁九載,了悟大千,助建少林,以禪拳並習,定慧(性命)雙修,舉世矚目,名攝海內外的這一盛大因緣。
客堂客堂
宋太祖年間為契嵩禪師住靜之地。宋真宗賜額“大梵寺”雕龍描金大匾。明毀於兵亂。
清浚雪禪師重修。晚清時期,本慶禪師弘化一時,洪城(南昌)地域影響頗大。
抗日戰爭時期,住持智慧型大師為抗日救國籌集錢糧,捐募醫藥,搶救傷員,為黨和人民作出了卓越貢獻。

毀壞

據殘存碑文記載的時間推算,大梵寺的歷史比少林寺早十餘年。
大梵寺歷來香火鼎盛,殿宇群立,香客往來不絕,歷代高僧輩出,幾經興衰,剩下這明末清初的建築,雖保護不足,尚能引人讚譽。解放後毀於“文革”。

重建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的政策逐步得到落實,從1987年起信教民眾開始在大梵寺殘存舊址結廬燒香拜佛。1994年,因原址擴建工廠,村委調節劃撥東移半里建殿,相繼建起三聖殿、伽藍殿、大殿、住房等八間,初步完成了寺院活動所需的臨時設施。
1999年秋,堅量法師住錫大梵,承居士及善信人等捐送土地及領導支持調整調換,現有土地14畝,首先規劃了大梵寺的總體布局,使寺院管理從此走上正軌。

梵唄音樂

佛教文化、梵唄音樂是中華古典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結晶。
2001年,承政府宗教部門領導的支持,組織了江西省第一支傳統佛教梵唄音樂隊伍——南昌市梵唄樂團。
梵唄音樂除了傳統贊偈、唱念、敲打、早晚課誦以外,還用於各種佛事和法會中,以主旋梵樂、曲牌、大樂融入焰口、蒙山、繫念、助念、普佛、拜懺、上樑、開光、升座、剪彩、慶典、祝壽、祈福等大中型佛事法會之中,法樂貫穿全台,別有靈氛。並以佛教的傳統文化為主題,創作出大量適用於現代形勢的宣傳詞,發展歌曲(獨唱、對唱、輪唱、合唱)、曲牌、舞蹈的形式教化眾生:“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挽化人心:上慈下孝、循規蹈矩。
改良風尚:遵紀守法、典範為人。特別是發掘整理的宋代摳和祖師創建的摳和堂的佛事唱腔尤為精彩,法事內容精闢,敲打念誦、呼吟韻唱無不齊全,且唱中有打、打中有奏,吹唱打奏相互關聯,既可以單獨羅列,也可以並聯為伍。在曲牌中,大套曲中有中套曲,中套曲中有小套曲,可謂是“套中有套,曲中有曲”,曲套連環,豐富多彩。我們以梵樂利於耳根的特點,使聽者盡生欣悅,聞者皆大歡喜。是弘揚佛法的一大盛事。進而達到繼承和發揚這一民族傳統古老文化的目的。

演觀光出

目前,大梵寺佛樂能夠專場接待其他寺院和外單位各種類型的佛事法會活動及應邀演出。還可以承接旅遊團體的觀光欣賞,讓不同方位的單位和團體的民眾能夠在佛教文化中得到深深的受益,起到德化的薰陶。
大梵寺現有宗教教職人員12單,殿堂三座,共300多平方,寮房40餘間,約1300餘平方,左側的土地面積有發展餘地,宗教活動場所形成規模以後,按總體規劃將在寺左側的池塘中及前後空地處修建梵唄教學大樓等到,將作為南方梵唄音樂教學基地——全國第一所梵唄音樂學院。

堅量住持

常續輝妙,字堅量,1947年出生於湖北孝感,俗姓許,名學浩。老三屆畢業後參加支農、營建、文宣、教學等工作,並完成了武漢音樂學院音樂系專科成年教學的全部課程及全國寺院執事專業進修的全部課程,做到素食、獨身。
八一年出家於武漢歸元,定住九江能仁,具足雲居真如,授法于丹霞別傳,為臨濟正宗第45代法僧,常住能仁、長豐靈泉、大梵、廣化等寺。先後任會計、書記、知客、監院、住持、佛協會長,中華梵唄樂團、世界語E藝會古樂團第11團、南昌市梵唄音樂團團長,世界語E藝會古樂團理事。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員、湖北省孝感市政協委員、孝南區政協常委。孝感市孝南區佛協會長,孝感市廣化寺住持,翠岩禪寺淨土園副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