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鑒禪寺
- 位置:廣東省韶關市湞江區
- 年代:始建於唐顯慶末年
- 原名:大梵寺,
歷史沿革,韶關旅遊,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唐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女皇武則天特賜水晶缽孟、磨納袈裟等物給惠能,“武則天和唐中宗曾召他(惠能)入京,均辭”(見中國百科全書)。六祖圓寂後,為紀念這位傑出的佛學 禪師,唐中宗謚其為大鑒禪師,賜大梵寺為大鑒寺以作紀念。到了宋朝,大梵寺改名崇寧寺、天寧寺,“紹興三年(1131年)。專奉徽宗香火,賜名報恩光孝寺”。六祖圓寂後,謚惠能為大鑒禪師,為紀念六祖,改名大鑒寺。紹定年間,大鑒寺搬至“府治南興賢坊(今興隆街)”由運使石不矜再建。隨著時代的變遷,戰爭動亂,戰爭動亂,大鑒寺幾經興衰。到了本世紀初,整個寺院只剩下殘牆斷壁,一片衰敗景象。一九三四年,原國民黨 李漢魂將軍邀請近代高僧 虛雲和尚來粵北重修南華寺、雲門寺,一九四零年,一百零一歲的虛雲和尚又和弟子寬鑒募捐重修大鑒寺,開辦僧伽工廠,重修後的大鑒寺有大雄寶殿、觀音殿、方丈樓、功德堂、鐘樓、鼓樓等,成為一座較完整的寺院,總面積達四千六百多平方米。時正值抗日戰爭,廣東省府遷來韶關, 廣東佛教會的牌子也掛在大鑒寺。來大鑒寺進香拜佛的人數猛增。大鑒寺地處南北交通要道,與南華寺、雲門寺一脈相連,馳名國內外。一九四六年,南華寺副寺新成應邀到大鑒寺任當家,負責管理大鑒寺房產、田產,並負責接待南華寺、雲門寺、別傳寺及湖南、江西等過往僧尼、堪稱佛門之家。解放後成立佛教會,佛教會在此辦公。直到一九五八年,整個大鑒寺被有關單位和住戶占用,僧人失落他鄉,兩棵由印度高僧智藥三藏法師引進的菩提樹歷經滄海桑田,至今仍枝繁葉茂,鬱鬱蔥蔥,成為歷史的見證。一九八五年,政府落實宗教政策,僧人收回部分房產,成立韶關大鑒寺籌建委員會,重修大殿,市佛教協會也開始在此辦公。一九九二年,法治法師從南華寺調至大鑒寺任當家,繼續重修大鑒寺,經幾年努力,重修了大雄寶殿、功德堂、齋堂、招待所、僧人宿舍,重塑了釋迦佛、藥師佛、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六祖座像等三十六尊佛像,一九九四年大鑒寺舉行隆重開光儀式。
韶關旅遊
韶關歷史上稱為韶州。相傳舜帝巡奏“韶樂”於城北30公里處的石峰群中,該處的36石後來統稱為韶石山。南朝梁、陳兩代,在今市境內設定兩州(衡州,東衡州)。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東衡州為韶州,取州北的韶石山的“韶”字為名。到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於河西武水邊開設稅關,名為“遇仙橋關”。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又將南雄的“太平關”移到東河湞水邊,並在北門外增設“旱關”,統稱“三關”,韶關之名即由此而得。明清兩代設韶關府,辛亥革命後,廢府留縣,韶關為曲江縣太平、武城兩鎮。1949年10月25日成立韶關市。1950年5月5日歸併曲江縣,為韶關鎮。1951年6月恢復韶關市。1977年1月韶關市升格為省轄市,轄曲江縣。1983年6月韶關地區和韶關市合併,合併後,韶關市管轄12個縣和3個市轄區。1987年將韶關市五個縣劃歸清遠,成立清遠市;廣州劃一個縣給韶關市。目前,韶關市管轄8個縣3個市轄區。
韶關屬中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年平均氣溫為18.8-21.6度;雨量充沛,年降雨為1300-2400毫米;全年無霜凍期為310天左右,溫暖的亞熱帶氣候,充沛的雨量使韶關大地四季常青,萬木蔥蘢,生機盎然,是旅遊的好去處。韶關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大部分是漢族,此外還有瑤、壯、回、滿、蒙、京、苗、白、侗、土家等三十多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乳源瑤族自治縣境內及周圍。1993年末,全市總人口289.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6.4萬人,漢族人口285.7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98.6%,少數民族人4.1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56人。 韶關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明。韶關的人類歷史可上溯到距今十萬年前,這已被曲江“馬壩人”頭骨化石的發現所證。三國末年(公元265年),吳主孫誥置始興郡,治所在曲江城(今韶關市區)實,是韶關市郡之始。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曾改設韶州,取州北韶石山之“韶”字為州名。明代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曾在曲江縣武水邊開設稅關。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又將原設於南雄的太平關移至曲江湞水邊,後又在曲江城北門外增設稅關,韶關之名即由此而來,韶關人傑地靈,孕育了唐代名相張九齡、劉瞻,宋代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余靖等傑出人物,六祖惠能和尚選擇韶關為其禪宗南派的發祥地。韶關作為“馬壩人”的故鄉,石峽文化的發祥地,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搖籃之一。
風景名勝
風采樓座落在韶關市區風采路與上后街(舊名學宮街)之交叉口,建築雄偉獨特,氣勢軒昂,被譽為韶關的標記。風采樓是明代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韶州知府錢鏞為紀念韶關藉北宋名臣余靖而建的,屢經重修。風采樓在中“風采樓”三個大字,寫得柔韌而蒼勁,筆力神韻活躍於字中,是明代書法家陳白沙(獻章)茅筆字的存世珍品。風采樓與北京天安門、故宮為同時代同風格的建築物,樓高22米,正方形,頂為三重飛檐翹角,正中有華飾小圓頂。占地100多平方米,原是磚林結構,於1932年以水泥鋼筋結構重建,保持原有建築的一些特色,樓底可通行各種車輛,北門建有鐵柵小門,循迴環形樓梯而上便是一層主樓,東西鞏園上有“風采樓”三個大字,風采樓內有一塊玉石碑,署有《風采樓前後記》。“風采”兩字取自當時的刑部尚書蔡君謨的詩:“必有謀 猷禪帝石,更加風采動朝端“之名。風采樓西望武水,東臨湞江,氣勢軒昂,建築精巧、古色古香、氣勢軒昂。這座建築物現為韶關市博物館館址,樓上有餘靖的生平介紹展,晚上在彩燈的裝飾下更顯其“風彩”。余靖,公元1000年生於韶州府城,二十四歲一舉高中進士,初授官為贛縣尉,很快又升為新建(江西南昌縣)知縣。三十四歲入朝延做官任秘書丞。四十三歲升為右正言(諫官),後又出使遼國,使當時宋、遼西夏三足鼎立的局面得以和解,為鞏固宋代天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余靖是嶺南繼張九齡後又一顯赫的朝延重官,他與張九齡一樣剛正不阿,廉潔自重。與范仲淹、歐陽修、尹沂被尊為宋朝“四賢”,與歐陽修、王素、蔡襄被稱為“四諫”,後來官於工部尚書。公元1065年病逝於江寧(今南京)。廣東省廣州曾有“八賢堂”,余靖就是八賢之一。
蓮開淨寺,位於南雄市南郊一公里處,是粵北較大的尼眾叢林之一。蓮開淨寺,原名蓮社庵,由念純大師創建於明朝,據《直隸南雄州志》載:蓮社庵,青蓮寺,興隆庵,渡山寺均在水南村,在這幾座寺院中,以蓮社庵為最。興建於清道光年間,曾有住眾百餘,香火甚旺,時為郡內著名之佛教聖地,亦是嶺南之名庵。隨著歷史的變遷,該寺院衰於民末,抗戰時期,僧人離散,至五十年代,殿堂只剩殘垣斷壁,伴隨幾株挺拔古樹,佛像蕩然無存。逐漸成為苗圃場用地。
改革開放以來,落實宗教政策,一九九四年由南雄市政府禮請當代禪宗大師本煥老和尚發起重建,並委派其徒印先、徒孫頓勇等人籌建,得到了政府及十方善信的大力支持,至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全面落成,建築面積達八千多平方米,建築造價兩千五百多萬元.按照虛實相稱,多重對稱和方便活動有利修持的原則。其建築風格,以古建築和園林建築融為一體,其總體布局以大雄寶殿為中心,以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和法堂、藏經樓為中軸線,採用四進三院式的布局,兩側設有觀音殿、地藏殿、祖師殿、伽藍殿、鐘、鼓樓和念佛堂、功德堂、齋堂、客堂、教務處相對稱。外以圍牆封閉全寺。建築特徵採用以鋼代木的框架結構,雕樑畫棟,飛檐斗拱,朱柱黃瓦,採光透氣,充分展示出佛教文化氣息。重建的蓮開淨寺於二ΟΟ一年十月份舉行佛像開光大典。多年來本寺秉承祖德風範,夏季安居,冬季佛七。倡導以[持戒為本、淨土為歸]的修學宗旨.並於去年春創辦了[蓮花尼眾學佛苑],旨在培養僧才。學苑現有學僧五十餘人、常住尼眾八十餘人。在才僧管理方面,嚴格遵守叢林修學:上殿、過堂、誦經、上課、出坡勞動等,皆遵循古制,僧團生活教育均如法如律的進行,又結合現代的課堂教育。學苑特聘請了閩南佛學院本科畢業的四位法師擔任講師,開設了一系列的教內必修課。為提高教學質量,除此之外,學苑還開設了美術、書法、古代作品選等課堂。從而提高學僧的古代漢語閱讀、書法書寫和鑑賞水平。使培養出來的學僧達到修學並重、使之成為新世紀的合格僧才。並已開設[蓮開學佛講座],每周日對在家信眾傳授佛學知識。
今日重光的蓮開淨寺,今非昔比,整體建築更加雄偉。全寺尼眾在監院頓勇法師的統理下,嚴守戒律、如法如律。相信今後的蓮開淨司寺在南雄市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關懷下,寺院管理建設更加完善、法務活動進行得更加順利。目前,一座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風光秀麗,花草如茵,莊嚴古樸並充滿朝氣的年輕寺院呈現在人們面前,她將和人們一道,為振興中華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