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的意見

為進一步推動我市氣象現代化建設,提升全市氣象現代化建設水平,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6〕3號)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的意見》(黑政發〔2014〕31號)等有關規定,提出如下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的意見
  • 審批單位:大慶市人民政府
  • 審批事項:氣象現代化建設
各縣、區人民政府,各中、省直單位,市政府各直屬單位:
為進一步推動我市氣象現代化建設,提升全市氣象現代化建設水平,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6〕3號)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的意見》(黑政發〔2014〕31號)等有關規定,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公共氣象發展方向,堅持面向需求、服務引領,政府主導、集約發展,深化改革、創新驅動的原則,健全氣象法規標準體系和行政執法體系,努力構建結構完善、布局科學、功能先進、特色鮮明的氣象現代化體系
(二)發展目標。著力推進氣象工作政府化、氣象業務現代化、氣象服務社會化的總體目標。到2017年,基本建成結構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先進的綜合氣象監測、氣象預報預測、公共氣象服務系統以及氣象科技創新體系、氣象人才體系共同構成的氣象現代化體系。公共氣象服務能力和氣象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基本滿足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氣象防災減災需求,氣象事業總體發展水平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三)主要指標。短期天氣預報準確率達到88%以上,突發氣象災害監測率達到90%以上,氣象信息覆蓋面達到95%,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健全程度達到90%,氣象服務公眾滿意程度達到85%以上;人工增雨效率提高5%,防雹保護面積增加10%;氣象人才專業化水平、人才隊伍綜合素質和科技創新能力適應我市氣象事業發展要求。
二、加強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四)健全氣象災害防禦機制。完善“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災害防禦機制和“功能齊全、科學高效、覆蓋城鄉”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完善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健全氣象災害預警社會應急聯動回響機制,進一步加強市、縣、鄉三級氣象災害防禦規劃編制工作,推進氣象災害防禦標準化建設,完善鄉鎮(社區)氣象服務站和鄉鎮(社區)氣象協理員、村級氣象信息員隊伍建設。
(五)提高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及傳播能力。加強預警信息發布標準和管理規範化建設,建立和完善預警信息快速發布、傳播和運行管理制度。增強氣象對農林業病蟲害、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霧霾天氣等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事件的預警和保障能力。充分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形成覆蓋不同地域、面向不同群體的氣象預警信息發布與傳播立體網路。
三、加強公共氣象服務體系建設
(六)提高公共氣象服務水平。進一步強化氣象公共服務職能,建立健全新型公共氣象服務運行機制,推進基本公共氣象服務均等化,促進公共氣象服務集約化、品牌化發展,積極培育氣象服務市場,改進氣象服務提供方式,激發社會組織參與公共氣象服務的活力,發展氣象服務相關產業,發揮氣象部門在公共氣象服務中的主體作用。推動城鎮氣象服務智慧型化,提供精細互動的惠民智慧型氣象服務。改進和豐富氣象科普工作的內容和形式,提高廣大人民民眾防禦氣象災害的意識和能力。
(七)提升氣象服務現代農業發展能力。提高針對主要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農業氣象保障能力,努力達到全國先進水平。提升農業氣象業務服務產品的針對性和定量化水平。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對春季土壤墒情、第一場透雨、春播期晴好時段以及夏季作物生長期雨、熱、光照、強對流天氣和秋季初霜凍、秋收關鍵期等農業氣象指標體系的預報分析,減輕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造成的損失。組織開展按照不同積溫帶製作農業氣象產品,努力實現農業氣候資源區劃精細化。開展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直通式”服務。建立市、縣、鄉(鎮)一體化農業氣象服務平台,確保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八)強化重點領域氣象保障服務。在做好氣象保障現代農業發展的同時,針對林業、水利、交通運輸、電力、環保、旅遊、保險及空氣污染、城市供排水、清冰雪、供暖節能、消防等重點領域,不斷提升專業氣象服務能力。加強城市氣象服務和高影響天氣精細化監測預報預警,構建城市氣象服務聯動體系。
(九)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增強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機動能力。不斷完善市、縣增雨作業指揮平台功能,實現指揮、作業全程自動化。進一步開展地面作業站點標準化建設,改善人工影響天氣基礎條件。
(十)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開展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水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等的影響評估,提高極端氣候事件變化預估能力,提供更多更高質量的決策諮詢服務。建立和實施氣候可行性論證制度,推進重大工程、城鄉規劃以及重大區域性經濟開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氣候可行性論證工作。開展風能、太陽能資源的多層次普查和評估,提高開發利用氣候資源能力。
四、加強預測預報體系建設
(十一)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和精細度。完善綜合套用多種資料和技術方法的天氣預報技術。提升暴雨(雪)、冰雹、大風、寒潮以及霧霾等災害性天氣預報時效。最佳化氣象預報業務布局,開展精細到城區、鄉鎮和重點區域的天氣預報。加強精細化氣象要素預報、定量降水估測和氣候影響定量化評估業務系統建設,提高系統的智慧型化和信息化水平。
(十二)提升專業氣象預報能力。進一步提高幹旱、洪澇、低溫冷害、霜凍等農業氣象災害預報能力。完善精細化、定量化、針對性和指導性強的林業、水利、交通運輸、旅遊和環保、健康氣象等專業氣象預報。強化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預警,與環保部門聯合開展空氣品質預報和重污染天氣預警業務。加強專業預報產品檢驗評估系統和數值預報產品套用平台建設。
五、加強綜合氣象觀測站網和信息裝備保障體系建設
(十三)最佳化調整氣象觀測站網。統籌規劃氣象觀測站網,最佳化觀測站網布局,提高時空解析度和觀測精度。建成布局科學、技術先進、運行可靠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以及農業、林業、水利、交通運輸、環保、旅遊等專業氣象觀測網。
(十四)提高氣象觀測自動化水平。升級改造區域氣象觀測站,構建適應自動氣象觀測的工作平台,加強氣候系統觀測,注重依法保護氣象探測環境。
(十五)提高氣象信息網路支撐和裝備保障能力。建設先進的氣象信息存儲與共享系統,實現實時氣象數據存檔處理。進一步完善氣象裝備保障體系,探索建立社會化保障機制。
六、保障措施
(十六)強組織領導。建立氣象現代化建設推進協調機制,落實各項主要任務,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市氣象局要組織制定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實施方案、指標體系和考評辦法,並做好組織實施工作。
(十七)完善公共財政投入機制。市、縣(區)政府要將氣象現代化建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因地制宜,加強氣象基礎設施、監測網點、通訊裝備和災害預警系統建設。
(十八)強化科技創新與人才支撐。重點加強氣象預測預報預警、農業與生態氣象、大氣環境等領域關鍵套用技術的研究和科研成果轉化。健全地方氣象機構,合理安排人員編制。完善氣象領軍人才的選拔、培養、激勵機制,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隊結構。
大慶市人民政府
2015年12月16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