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縣宣化店鎮

大悟縣宣化店鎮

宣化店鎮位於鄂豫兩省交界,大悟縣東北部,竹竿河上游。東鄰河南省新縣,與該縣卡房鄉、蘇河鎮相連;南接本縣黃站鎮、豐店鎮;西連本縣三里城鎮、五嶽山林場;北望河南省羅山縣,與該縣周黨鎮、定遠鄉、山店鄉相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悟縣宣化店鎮
  • 地點:鄂豫兩省交界
  • 國土面積:265.5平方千米
  • 行政村:40個
地理位置,歷史文化,人口社會狀況,經濟發展狀況,資源物產情況,交通運輸電力,規劃情況,維護建設投入,

地理位置

宣化店鎮位於鄂豫兩省交界,大悟縣東北部,竹竿河上游。東鄰河南省新縣,與該縣卡房鄉、蘇河鎮相連;南接本縣黃站鎮、豐店鎮;西連本縣三里城鎮、五嶽山林場;北望河南省羅山縣,與該縣周黨鎮、定遠鄉、山店鄉相連。境內西部為山地,國土面積265.5平方千米,全鎮現有4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鎮區位居竹桿河和張墩河交匯處南部,是著名革命老區和歷史名鎮。1998年被列為湖北省25個重點口子鎮之一(鄂政發[1998]36號),2001年又被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發展的中心小城鎮(鄂政發[2001]51號),2005年宣化店鎮又被省政府確定為“百鎮千村”重點建設鎮。

歷史文化

宣化店鎮歷史悠久,建鎮時間早,據考證,400年前這裡開成了集市。1933年前,宣化店歸河南省羅山縣管轄,為羅山縣重鎮,並多次在這裡設臨時縣衙,1933年禮山縣建縣時將宣化店劃歸湖北省禮山縣管轄。中原軍區部隊在鄂、豫邊界戰鬥期間,宣化店為中原軍區司令部駐地,周恩來、李先念、王震、王樹聲等一大批革命前輩在這裡戰鬥和生活過,這裡是打響解放戰爭第一槍,拉開全國解放戰爭序幕的地方。周恩來與美蔣代表談判舊址、中原軍區司令部、中原軍區會場遺址均保存完好,並分別列為國家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中宣部、國家發改委列為全國紅色經典景區,2006年被中宣部、國家發改委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電視劇《中原突圍》、《徐海東將軍》、《楓葉正紅》、《大別山上紅旗飄》均在宣化店成功拍攝。這裡曾是鄂豫兩省商貿中心,河西會館就是明清年代湖北商人在河南省所設商會會館,專供兩省商賈洽談生意和商品交易之用。直到現在河南周邊鄉鎮不僅與宣化店保持著密切的交往,而且商貿往來十分活躍。在市場交易方面,與河南的交易量約占交易總量的50%。

人口社會狀況

到2006年底,全鎮總人口70362人,其中農業人口59762人。非農業人口10500人,總戶數17830戶,鄉村總勞力33935人,鎮區人口2.3萬人。社會事業發展迅速,市場、醫院、學校、文化等公共設施齊全,規模適度。建立了完善的鄉村衛生一體化體系,宣化店鎮衛生院已成為周邊兩省三縣十鄉鎮中首強衛生院;全鎮有完全國小36所,初級中學3所,高級中學(大悟二中)一所,教學點六處,在校學生1.6萬多人,適齡學生入率98%。文化體育事業比較豐富,宣化店鎮1998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扶貧攻堅先進鄉鎮,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文明鄉鎮,民政事業被省民政廳授予全省百強鄉鎮。

經濟發展狀況

宣化店鎮屬多山丘陵地區,農業、鄉鎮企業和第三產業兼而有之。鎮域東部以農業、林果業為主,中部農業、商業、鄉鎮企業比較發達;西部以林果業、畜牧業和農業為主。近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懷支持下,宣化店鎮人民發揚光榮傳統,立足實情,艱苦創業,使這塊紅色的土地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通過實施“產業興鎮、工業強鎮、邊貿活鎮”的戰略,使宣化店鎮競爭實力更加增強。2006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3億元,財政收入1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98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0元,產業結構比較合理,2006年我鎮第一、二、三產業之比為21:42:37。經濟發展前景廣闊:一是農業產業規模大,在穩定糧油等主要農產品的同時,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走產業化經營之路,經過幾年的奮鬥全鎮建成板栗基地18萬畝,銀杏基地2萬畝,並建立了完善的科技管理服務網路,使板栗、銀杏既高產又優質。2005年全鎮板栗產量過2000萬斤,銀杏520萬斤,銷售收入4000萬多元,農民人均收益600多元;二是鄉鎮企業結構合理,經濟效益逐年提高。全鎮共有鄉鎮企業87家,其中骨幹企業37家,2006年鄉鎮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鄉鎮企業結構以農副產品深加工,採礦、選礦、建築、特種養殖和農機修配等產業為主;企業性質以民營經濟為主,近幾年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後引進江西天然板栗酒廠,江西省九江彭山實業公司,廣西桂林園食品廠,上海泰園食品廠,河南信陽華氏建材公司等一批經濟實力很強的企業來宣化店投資興業,增添了企業活力;三是商業貿易十分活躍,進鎮經營的個體工商戶有1600餘家,且每年以超過100戶的速度增長,2006年商品交易額1.9億元。工商稅收占財政收入的71%。城鎮建設日新月異,特別是省委、省政府作出“農業產業化、鄉鎮企業二次創業和小城鎮建設”三大戰略扭在一起抓,加強小城鎮建設的決定實施以來,我們充分利用省、市、縣給予的各項優惠政策,廣辟投融資渠道不斷加大城鎮建設力度,城鎮建設有了很大的發展,目前城區面積發展到3.5平方千米,形成了以中原街、中心街、火神街、沿河大道、會館街、新建街、大聖街、東門街、羅漢街為依託的五縱四橫的街道格局,到2006年鎮區常住人口2.6萬人,邊貿非常活躍,經濟日益繁榮,使這個有悠久歷史的省際邊貿中心鎮不僅更具活力,而且吸引力和輻射力更加增強。

資源物產情況

宣化店鎮物產資源豐富,自古以來就有“挑不完的宣化店”之稱。礦產方面,現已探明的金屬礦藏有金、銅、鐵等,非金屬礦有螢石、大理石、雲母、稀土共20多種,特別是螢石儲量80多萬噸,平均品位82.2%,宣化店中原螢石有限責任公司年生產螢石精粉2萬噸,年產值1500萬元,利稅200萬元,2004年起打入國際市場白雲母、瓷石也是中原地區獨有。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河西會館、中原軍區司令部舊址、中原軍區會場、東峰庵等革命遺址和紀念地同九女潭、金山崗風景區、中原突圍拍攝現場一起構成了歷史文物和自然景觀交織一起的頗具特色的旅遊線路。物產方面,除糧油主要農副產品外,還盛產板栗、銀杏、花生、黑瓜籽、青油茶、天麻等。其中板栗面積達到18萬畝,銀杏達到2萬畝。板栗、銀杏已成為宣化店鎮的主導產業,宣化店鎮已成為名符其實的全國板栗第一鎮。到2010年,板栗年產量將達到10000萬斤,銀杏1000萬斤。農民人均年受益超過2000元。

交通運輸電力

宣化店鎮交通運輸比較發達。“108”國道貫穿全境,南到武漢148千米,西距京珠高速公路40千米,北離312國道60千米,“宣蘇”、“宣卡”、“三宣”、“宣山”、“悟宣”公路四通八達,實有通車裡程208千米,鎮村公路交織成網,全鎮擁有各類車2000多輛。

規劃情況

宣化店鎮於2001年進行修編,規劃期2001年至2015年,完成11個村的規劃修編工作。其中2001年完成修編8個村,2006年完成3個村。

維護建設投入

幾年來,在各級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當地黨委政府通過多方籌資和上級扶持資金,在維護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近5.8億。電信郵電事業發展較快,全鎮擁有市話交換機容量10000門。電話用戶7650戶,到2006年,通電話村40個,電話普及率達到55%,鎮內建移動通信基站12個,行動電話擁有量達到9800部。電力相對充裕,鎮內有35KV輸變電站一座,形成以10KV線路為骨幹的輸變電網路,全鎮村村戶戶通電,80%的家庭擁有彩電、冰櫃等家用電器。村村通廣播電視,鎮區內有線電視率達到100%,節目套數達到25套,實現全天候播放。
大悟縣宣化店鎮
大悟二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