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通寶

大寶通寶,是安南國古錢幣之一。

後黎朝太宗大寶年間(1440-1442年)鑄,時值明正統間。面文“大寶通寶”楷書,直讀,文筆清秀,章法嚴謹,標誌後黎朝鑄錢工藝漸趨成熟。唯面文出現雙“寶”,與日本錢“寶永通寶”相類,乃屬罕見。徑約2.5厘米,光背無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寶通寶
  • 類型安南國古錢幣之一
  • 年代:後黎朝太宗大寶年間1440-1442年
  • 國家安南
歷史背景,安南改名越南的由來,

歷史背景

歷史上的越南長期臣服中國,所以“安南”、“越南”這兩個國名均與中國官方有關。“安南”之名,最早見於唐調露元年(679年)所置之安南都護府 (治所在今河內)。“安南國”之名,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即見於記載 ;待到淳熙元年(1174年)初,李朝國王李天祚遣使入貢,南宋孝宗始正式“詔賜國名安南,封南平王李天祚為安南國王”;次年八月,又“賜安南國王印” 。“安南國”之名自此始 。明朝朱棣將安南國設為、交趾布政使司公元1407年,明朝為恢復陳朝,出師越南,推翻了胡朝,並在越南交阯布政使司地圖設交趾布政使司(永樂五年設立),對越南進行直接統治. 永樂五年(1407)置交阯承宣布政使司,治交州府,轄交州府、北江府、諒江府、三江府、建平府、新安府、建昌府、奉化府、清化府、鎮蠻府、諒山府、新平府、演州府、乂安府、順化府、太原直隸州、宣化直隸州、嘉興直隸州、歸化直隸州、廣威直隸州; 永樂六年(1408)6月1日,明廷正式下詔書,把“安南”更名為“交趾布政使司”(行省),設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揮使司,呂毅任都指揮使司的都指揮使(負責軍務),黃中為副。太原直隸州、宣化直隸州分別升為太原府、宣化府; 九年末(1412)置寧化直隸州; 十三年(1415)置升華府;降演州府為演州直隸州; 宣德二年(1427)廢交阯布政司,仍為安南國。清各朝封為“安南國王”。嘉慶八年(1803年),清朝改“安南國”為“越南國”,冊封阮朝創立者阮福映為“越南國王”。為何國名叫“越南”?《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三有一個簡短的說明:“先是,阮福映表請以‘南越’二字錫封。上諭大學士等曰:‘南越’之名,所包甚廣。考之前史,今廣東、廣西地亦在其內。阮福映即有安南,亦不過交趾故地,何得遽稱‘南越’?該國先有越裳舊地,後有安南全壤。天朝褒賜國號,著用‘越南’二字,以‘越’字冠其上,仍其先世疆域;以‘南’字列於下,表其新賜藩封;且在百越之南,著於《時憲書》內,將‘安南’改為‘越南’” 。 “越南”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安南國領土最大時包括今天的中國廣西西部、雲南南部和越南寮國高棉等北部地區。

安南改名越南的由來

現如今的越南國在清嘉慶前稱安南國,是當時中國的屬國。乾隆帝曾出兵安南,支持黎維祁與安南國王阮光平交戰,並作為“十全武功”之一,大肆宣揚。
嘉慶即位以後,安南的局勢一度更加動盪不安,阮光平死後,其子阮光纘繼位,不僅與故廣南王的後裔阮福映發生內戰,還暗中支持中國廣東省一帶“洋盜”的活動,而嘉慶卻無力象乾隆時那樣耀武揚威,只得採取克制優容態度,終於釀成嚴重問題。“洋盜”事件從最初就有阮光纘支持的安南人參與,嘉慶深知此情,但只是說:內地人民出洋為“匪”,還無法官為禁止,何況外國人,怎么值得為這種事興師動眾去征討該國呢?
大寶通寶
阮光纘與阮福映交戰之後,都想討好清廷以讓清廷支持自己,阮光纘一改過去做法,把60多個“洋盜”解送到廣東;阮福映得知,也縛送“洋盜”到廣東正法。嘉慶對比,卻採取了“坐山觀虎鬥”的態度,囑咐粵督吉慶,說安南兩派自相吞噬,與我國無關,不必過問.如果安南有人內投,自應妥為安置,如果來我國請兵,則一定要據實奏聞。對一直向自己朝覲納貢的小國如此挑釁置之不理,如此內亂又公然表示不干涉,這在一向以“天朝”自居的清廷,實是少見之事。
嘉慶七年(1802),阮福映擊敗阮光纘而登上國王寶座,遂遣使清朝,請求以“南越”為國名。嘉慶對此類問題.倒是非常敏感,立即指令軍機處:以“南越”二字冊封,斷不可行。因為南越之名,包羅甚廣,考之前史,如今的廣東、廣西地界,都包括在內。嘉慶認為,阮福映即使領有整個安南,也不過是交恥故地,怎么竟敢稱為南越,他到底想要乾什麼?於是,嘉慶讓軍機處密飭廣東、廣西一帶海道邊關的地方官留心防備,以防阮福映圖謀不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