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現狀,參考標準,標準界限,標準描述,心理障礙,自卑心理,孤獨心理,嫉妒心理,報復心理,交往困惑,健康觀,預防方式,健康教育,輔導,開設課程,貫穿教學,影響因素,總述,環境變遷,學業期望,人際關係,自我認知,心理衝突,生活事件,家庭環境,問題集錦,
健康現狀
大學生群體,一個看似輕鬆,事實上卻承擔巨大壓力的群體,學業、生活、情感、就業多重大山的壓迫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已經告急。一個個血淋淋的事實,在不斷警示我們,要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2000年,由北師大心理系團總支、學生會倡議,十多所高校回響,並經北京市團委、學聯批准,確定每年的5月25日為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目的是呼籲大學生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並以此掀起社會關注心理健康熱潮。
大學生心理健康已經漸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一些大學生因心理問題休學、退學的不斷增多,自殺、兇殺等一些反常或惡性事件不時見諸報端,2002年初發生的
劉海洋硫酸傷熊事件,社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達到高潮。人們不禁要問——現在的大學生怎么了!?目前的中國大學生看起來有喜有憂。喜的是,他們已有了很強的獨立性和自我經營、學習、發展的能力。憂的是,他們的心理狀況與整個社會大背景下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密切相關,社會上各種各樣的風氣不斷影響著原本清純的大學校園,校園已不是一片淨土,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已經十分集中和突出。 據了解,目前我國許多高校在每年新生入學時都要進行人格問卷調查,然後把學生分成A、B、C三類,問題比較突出的同學則歸到A類,問題不大的同學歸到B類,沒有問題的同學歸到C類。許多學校的調查結果都表明,A、B兩類學生大概占全部新生的15%以上。黑龍江省一所高校統計,該校目前每周前往心理健康中心諮詢的學生有二三十人。在學校每年大量的心理諮詢中,來自高年級的學生大概占一半左右。大學生心理問題綜合起來大體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一般性的成長心理問題,有
心理障礙傾向但並不嚴重,這是大學生心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另一類則是出現了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礙。成長心理問題主要包括:環境改變與心理適應的問題,學習心理調試不當而出現的心理問題,情緒控制、自我認知、
人格發展、意志品質鍛造能力的相對較弱而造成的人際交往、戀愛、性心理等方面出現心理與行為的偏差。 專家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存在有著諸多原因,其中人際交往排在首位,但是性與戀愛所造成的危害卻最嚴重。首先在人際交往上,現在的大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上的嬌生慣養和學習上的一帆風順,使他們很少經受挫折鍛鍊,獨立的生活能力較差,
大學生活與夢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學生活上的差異,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不穩定。其次在性與戀愛上,開放的校園使性與戀愛成為大學生活的重要話題,一些學生難以把握住自己,一旦出現問題可能走向極端。第
三在學習上,由於從緊張的高考中脫穎而出,許多大學生到了大學就想放鬆一把,而昔日的
高材生走到一起,一些學生沒有了往昔的優勢,學習壓力增大。據調查,理科生的學習壓力與文科學生相比較為突出。第四是十分嚴峻的就業形勢給在校大學生帶來新的壓力。近年來大學生一次性就業率呈逐年下降趨勢,而據專家預測,由於擴招生將於明年開始畢業,今後大學生就業難度將進一步加大。 目前,我國高校學生心理教育工作已經步入全面發展時期,已有三分之一的高校成立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構,有些高校的心理諮詢中心已具備相當的規模和水平。他們開展了許多諸如
心理沙龍、心理交流等活動來宣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一批專業化的
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諮詢隊伍正在逐漸成長。同時,大學生自身也已經意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5·25”大學生心理健康節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的,許多高校學生自發地建立了學生心理社團,一些同學還自編自演
心理劇來宣傳崇尚心理健康的新潮流。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個
社會系統工程,學校、家庭和社會都要密切配合起來,共同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諮詢工作能夠在大學生的成長與成才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學校要營造和最佳化一個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校園文化環境,以促進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和團結友愛的人際氛圍,形成一個群體心理健康的大環境。其次,
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也要將國外的科學理論與我國的國情結合起來,創建有中國特色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並與德育、傳統文化教育和
成才教育充分結合起來。更重要的是,我們全社會都要正視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學生家長和我們的基礎教育應該從小就加強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的能力。
參考標準
標準界限
正確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標準的相對性。事實上,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不健康也並無明顯界限,而是一個連續化的過程,如將正常比作白色,將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與黑色之間存在著一個巨大的緩衝區域——灰色區,世間大多數人都散落在這一區域內。這說明,對多數大學生而言,在人生的發展過程中面臨心理問題是正常的,不必大驚小怪,應積極加以矯正。與此同時,個體灰色區域也是存在的,大學生應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及時進行自我調整。人的健康狀態的活動是一個發展的問題,當一個人產生了某種
心理障礙並不意味著永遠保持或行將加重。在心理上形成心理衝突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是可以自行解決的。二是整體協調性。把握心理健康的標準,應以心理活動為本考察其內外關係的整體協調性。從心理過程看,健康的人的心理活動是一個完整統一的協調體,這種整體協調保證了個體在反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的高度準確性和有效性。事實表明,認識是健康心理結構的起點,意志行為是人格面貌的歸宿,情感是認識與意志之間的中介因素。從心理結構的幾個方面看,一旦它們不能符合規律地進行協調運作時,就可能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困擾或問題。從個性角度看,每個人都有自己長期形成的穩定的個性心理,一個人的個性在沒有明顯的劇烈的外部因素影響下是不會輕易發生變化的。從個體與群體的關係看,每個人在其現實性上可劃分成不同的群體,不同群體間的
心理健康標準是有差異的。三是發展性。事實上,不健康的心理可能是人的發展中不可避免的發展性問題,隨著個體的心理成長而逐漸調整而趨於健康。 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一種理想尺度,它一方面為人們提供了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標準,同時也為人們指出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如果每個人在自己現有基礎上能夠做不同程度的努力,都可追求自身心理發展的更高層次,從而不斷發揮自身的潛能。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標準,是他們能夠進行有效地學習和生活。如果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都難以維持,就應該及時予以調整。
標準描述
心理學家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描述為以下幾點:
①有適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對自我的成就有價值感。
②適度地自我批評,不過分誇耀自己也不過分苛責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適度的主動性,不為環境所左右。
④理智,現實,客觀,與現實有良好的接觸,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無過度的幻想。
⑤適度地接受個人的需要,並具有滿足此種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動機和目的,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客觀的估計。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適應社會的標準,對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標。
⑨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能適應環境的需要改變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有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在不違背社會標準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既不過分阿諛,也不過分尋求社會讚許,有個人獨立的意見,有判斷是非的標準。
心理障礙
自卑心理
自卑是人際交往的大敵。自卑的人悲觀、憂鬱、孤僻、不敢與人交往,認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性格內向,總覺得別人瞧不起自己。這類人主要是由以下幾種原因引起:過多的自我否定、消極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響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像有的學生身材矮小、相貌醜陋、出身低微、學習差等等。這種同學在學校中為數不少,這就加大了學生管理的難度和學校教育的管理力度。怎么樣才能讓學生改正這種心理呢?首先,要教育學生採用積極的態度來面對,讓他們正確的認識自己,提高自我評價,自卑心理的形成主要來源於社交中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和對待自己。其次,要引導學生採用“阿Q”精神勝利法,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學會積極與人交往,增強自信,任何一個交際高手都不是天生的。
孤獨心理
孤獨是一種感到與世隔絕、無人與之進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單寂寞的心理狀態。孤獨者往往表現出萎靡不振,並產生不合群的悲哀,從而影響正常的學習、交際和生活。這類學生主要由以下幾種原因引起:性格、過於自負和自尊、挫折。有句話說的好: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自尊、自負、自傲都會引起孤獨的產生;還有一種人比較容易孤獨,那就是“喜歡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矮子的人!” 怎么樣才能夠改變這種心理呢?首先要把自己融與集體中,馬克思說過: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的機會!一個拒絕把自己融入集體的人,孤獨肯定格外垂青他!其次要克服自負、自尊和自傲的心態,積極參加交往。當一個人真正的感到與他人心理相融、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時,就容易擺脫這種孤獨誤區了!
嫉妒心理
嫉妒是在人際交往中,因與他人比較發現自己在才能、學習、名譽等方面不如對方而產生的一種不悅、自慚、怨恨甚至帶有破壞性的行為。特點是:對他人的長處、成績心懷不滿,抱以嫉妒;看到別人冒尖、出頭不甘心,總希望別人落後於自己,嫉妒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沒有競爭的勇氣,往往採取挖苦、譏諷、打擊甚至採取不合法的行動給他人造成危害。這種情況嚴重阻礙了大學生的
心理健康和交際能力,給大學生成人和成才帶來了莫大的困難,因為嫉妒會吞噬人的理智和靈魂,影響正常思維,造成人格扭曲!有嫉妒心的人應多從提高自身修養方面上下工夫,多轉移注意力,積極升華自己的劣勢為優勢,採取正當、合法和理智的手段來消除這一心理。
報復心理
所謂報復,是在人際交往中,以攻擊方法發泄那些曾給自己帶來挫折的人的一種不滿的、怨恨的方式。它極富有攻擊性和情緒性。報復心理和報復行為常發生在
心胸狹窄、個性品質不良者遭到挫折的時候。據社會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報復心理的產生不僅同個性特點有關,而且與挫折的歸因和環境有關,報復常常以隱蔽的形式進行。因為報復者常常以弱者的身份出現,他們沒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公開的反擊能力,所以只有採取隱蔽的方式來進行報復!這種心理給報復者的人際交往帶來了莫大的阻力和壓力。想改變這種心理,需要提高報復者自身的自制力,要反思報復結果的危害性,學會寬容。俗話說:“
宰相肚裡能撐船”嘛!
交往困惑
異性交往本來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動。 同時也是一個一直令大學生棘手的社交障礙。有一些學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與異性交往時總感到要比與同性交往困難的多,以至於不敢、不願、甚至不能和異性交往。這些大學生主要因為不能正確區別和處理友誼與愛情的關係,部分大學生劃不清友情與愛情的界限,從而把友情幻成愛情。大學生的年齡本來就是一個情愫迸發的年齡,對異性的渴望本是正常的事。但由於一些大學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特別是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的文化傳統,認為男女之間除了愛情就沒有其它什麼了,使得他們還沒有樹立起正確“異性朋友觀”。這必然會對大學生異性間交往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再一個是輿論的影響,有的學校、老師、家長對男女同學之間交往橫加干涉,這勢必加重了異性之間交往的困難。要擺脫異性交往的困惑,首先要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因為集體活動有利於男女同學建立自然、和諧和純真的人際關係,其次要講究分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還有社交恐懼、猜忌等方面。在此只淺談以上五個方面。
健康觀
理論研究與實踐證明,人是生理、心理與社會層面的統一。人不僅僅是一個生物體,而且是有著複雜的心理活動、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的完整的人。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健康是一種生理、心理與社會適應都臻於完滿的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和擺脫虛弱的狀態。並進一步指出健康的新概念: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勞和緊張;二是積極樂觀,勇於承擔責任,心胸開闊;三是精神飽滿,情緒穩定,善於休息,睡眠良好;四是自我控制能力強,善於排除干擾;五是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六是體重得當,身材勻稱;七是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無出血現象;八是頭髮有光澤,無頭屑;九是反應敏銳,眼睛明亮,
眼瞼不發炎;十是肌肉和皮膚富有彈性,步伐輕鬆自如。因此,健康是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的統一,二者是相互聯繫,密不可分的。當人的生理產生疾病時,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響,會產生情緒低落、煩躁不安、容易發怒,從而導致心理不適;同樣,長期的心情抑鬱、精神負擔重、焦慮的人也易產生身體不適。因此,健全的
心理與健康的身體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
國外學者關於心理健康的標準:
1、美國學者坎布斯認為:一個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應有四種特質:(1)積極的自我觀;(2)恰當地認同他人;(3)面對和接受現實;(4)主觀經驗豐富,可供取用。
2、
馬斯洛和心理學家密特爾曼提出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2)是否對自己有較充分的了解,並能恰當地評價自己的能力;(3)自己的生活和理想是否切合實際;(4)能否與周圍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與和諧;(6)是否具備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7)能否保持適當和良好的人際關係;(8)能否適度地表達與控制自己的情緒;(9)能否在集體允許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個性;(10)能否在社會規範的範圍內,適度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3、美國人格心理學家
奧爾波特認為心理健康包括七個方面:(1)自我意識廣延;(2)良好的人際關係;(3)情緒上的安全性;(4)知覺客觀;(5)具有各種技能,並專注於工作;(6)現實的自我形象;(7)內在統一的人生觀。
4、Havingurst(1952)綜合許多心理學家的意見,認為個體具有以下9個有價值的心理特質即為心理健康:(1)幸福感,這是最有價值的特質;(2)和諧,包括內在和諧及與環境的和諧;(3)自尊感;(4)個人的成長,即潛能的發揮;(5)個人的成熟;(6)人格的統整;(7)與環境保持良好接觸;(8)在環境中保持有效的適應;(9)在環境中保持相對獨立 。
5、Scott提出多達10類共75條心理健康標準:(1)一般的適應能力:靈活性,把握環境 的能力,適應和對付變化多端的世界的能力,闡明目的並完成目的的能力,成功的行為,順利 地改變行為的能力;(2)自我滿足的能力:生殖欲(獲得性高潮的能力),適度滿足個人需要、 對日常生活感到樂趣,行為的自然性,放鬆片刻的感覺;(3)人際間各種角色的扮演:完成個人社會角色,行為與角色一致,社會關係適應、行為受社會的贊同,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參與社會活動,利用切合實際的幫助,託付他人,社會責任,穩定的職業,工作和愛的能力;(4)智慧能力:知覺的準確性,心理功能的有效性,認知的適當,機智,合理性,接觸現實,解決問題的能力,智力,對人類經驗的廣泛了解和深刻理解;(5)對他人的積極態度:利他主義,關心他人,信任,喜歡他人,待人熱情,與人親密的能力,情感移入;(6)創造性:對社會的貢獻、主動精神;(7)自主性:情感的獨立性,同一性,自力更生,一定的超然;(8)完全成熟:自我實現,個人成長,人生哲學的形成,在相反力量之間得以平衡,成熟的而不自相矛盾的動機,自我利用,具有把握衝動、能量和衝突的綜合能力,保持一致性,完整的複雜層次,成熟;(9)對自己有利的態度:控制感,任務完成的滿足,自我接受,自我認可,自尊,面對困難、充滿解決問題的信心,積極的自我形象,自由和自決感,擺脫了自卑感,幸福感;(10)情緒與動機的控制:對挫折的耐受性,把握焦慮的能力,道德,勇氣,自制力,對緊張的抵抗,道義,良心,自我的力量、誠實、率直。
國內許多學者都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標準:
1、嚴和鋟(1980)提出6條心理健康的標準:(1)有積極向上、面對現實和環境的能力; (2)能避免由於過度緊張或焦慮而產生病態症狀;(3)與人相處時,能保持發展融洽互助的能力;(4)能將其精力轉化為創造性和建設性活動的能力;(5)有能力進行工作;(6)能正常進行戀愛。
2、
王效道(1990)提出,正常心理應具備下列8項標準:(1)智力水平在正常範圍以內, 並能正確反映事物;(2)心理行為特點與生理年齡基本相符;(3)情緒穩定,積極與情境適應; (4)心理與行為協調一致;(5)社會適應,主要是人際關係的心理適應協調;(6)行為反應適度,不過敏,不遲鈍,與刺激情景相應;(7)不背離社會規範,在一定程度上能實現個人動機,並結合生理要求得到滿足;(8)自我要求與自我實際基本相符。他還認為心理水平可從適應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識水平、社會交往能力、
康復力、道德愉快甚至於道德痛苦等七個方面加以評量。
3、
王極盛等認為,人的心理健康標準應包括6個方面:(1)智力正常;(2)情緒健康:情緒穩定與心情愉快是情緒健康的重要標誌;(3)意志健康:行動的自覺性和果斷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標誌;(4)統一協調的行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行為是一致的、統一的,思想與行動是統一的、協調的,他的行為有條不紊,做起事來按部就班;(5)人際關係的適應 。
4、
樊富珉提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7個標準:(1)能保持對學習較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慾望;(2)能保持正確的自我意識,接納自我;(3)能協調與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4)能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樂於交往;(5)能保持完整統一的人格品質;(6)能保持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7)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
5、
王希永等認為,心理健康的標準可以概括為:(1)智力正常,思維方式正確,能唯物辯證地看待社會,看待自己,看待一切事物;(2)具有高尚的情感體驗,能控制自己的情緒;(3)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不苛求環境,不推卸責任,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勇氣、毅力,有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順利時不驕傲自滿;(4)需要是合理的,動機是可行的,有理想、有追求、有社會責任感,精神生活充實;(5)具有自覺的社會公德,具有社會所讚許的道德品質,能恰當地處理好人際關係;(6)經常處於內心平衡的滿足狀態,出現心理不平衡時,自己可以及時地、成功地進行調整。
6、
李百珍提出7條標準:(1)心理健康者了解自我、接納自我,能體驗自我存在的價值;(2)心理健康者正視現實、接納他人;(3)心理健康者能協調、控制情緒,心境良好;(4)心理健康者有積極向上的、現實的人生目標;(5)心理健康者對社會有責任心;(6)心理健康者心地善良,對他人有愛心;(7)心理健康者有獨立、自主的意識。
7、黃珉珉認為,心理健康的標準有:(1)能進行正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2) 能與他人和睦相處,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3)具有健全的人格;(4)具有良好的情緒體驗; (5)具有正常的行為;(6)有正常的心理意向;(7)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及對
緊急事件的適應能力;(8)有一定的安全感,有信心和自立性。
8、
鄭日昌認為:心理健康包括:(1)正視現實;(2)了解自己;(3)善與人處;(4)情緒樂觀;(5)自尊自製;(6)樂於工作 。
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一種持續高效而滿意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知、情、意、行的統一,是人格完善協調,社會適應良好。迄今為止,關於心理健康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國內外學者一般認同心理健康標準的複雜性,既有文化差異,也有個體差異。一般而言,判斷個體心理健康與否,主要源於四個方面:
1、經驗標準。即當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觀感受來判斷自己的健康,研究者憑藉自己的經驗對當事人的心理健康進行判定;重在關注當事人的主觀心理感受,由於個體先天的遺傳及後天的環境不同,經驗標準更強調其個別差異。同樣的生活事件,當事雙方由於自我認知不同,自我體驗不同,自我評價也不盡相同。
2、社會適應標準。以社會中大多數人的常態為參照標準,觀察當事人是否適應常態而進行其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斷。例如:大學生根據生理、心理與社會發展應當具有獨立生活與處理生活中面臨的事務的能力,而如果有的大學生生活能力低下不能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這便需要引起重視。
3、統計學標準。依據對大量正常心理特徵的測量取得一個
常模,把當事人的心理與常模進行比較。這個標準更多的套用於心理學研究之中,一般而言,我們都要將個體的心理測驗結果與常模對照,來判斷其心理健康狀況。
4、自身行為標準。每個人在以往生活中形成的穩定的行為模式,即正常標準。事實上,心理健康與否其界限是相對的,企圖找到絕對標準是不現實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的掌握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如何把握標準?我們認為應掌握三個標準,即相對性、整體協調性和發展性。我們在研究大學生整體心理健康時,應將目光投向發展的健康觀,即更多的大學生在發展中面臨的許多人生課題,心理危機與心理困難也都是在發展的大背景下產生的。有的心理困惑屬於某一群體所特有的,比如多重壓力之於大學生,他們的人生期望、職業抱負、學業期待引發的學業壓力、就業壓力、情感壓力等都需要應付。有些心理問題具有階段性,當個體心理成熟後會自愈。
人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的、積極的心理狀態。個體在這種狀態下,能夠與環境有良好的適應,其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發揮其身心潛能,就可被視為心理健康。據此,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體可分為三個等級:一是一般常態心理,表現為心情經常愉快,適應能力強,善於與別人相處,能較好的完成與同齡人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活動,具有調節情緒的能力;二是輕度失調心理,表現出不具有同齡人所應有的愉快,與他人相處略感困難,
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經主動調節或通過專業人員幫助後可恢復常態;三是嚴重病態心理,表現為嚴重的適應失調,不能維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惡化成為精神病患者。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視的八個問題
調查結果表明:學業問題、情緒問題、人際關係問題、焦慮問題、情感問題、性健康、特殊群體心理健康問題和大學生活適應問題是目前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1、學業問題
學習壓力大,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成績不理想,學習困難等學業問題始終困擾著大學生。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 學習動力不足。在大學生
生活事件量表中,列在第一位的是學習壓力大。調查結果表明:有69.6%的新生和54%的老生感到“學習難度加大,非常困難”;在座談中問到學生為什麼學習時,學生淡淡地說:“為學習而學習”。一位大二學生也寫道:“學習始終不能進入狀態,總感到是在巨大的考試壓力下被動地學,而靜下來想為什麼學時,會感到很苦惱。”特別是一年級學生,認為“學習負擔重,難以應付”的占70.4%。
2) 學習目的不明確。自習路上永遠有匆匆的身影,但仔細考慮學生的學習目的卻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答案。很多同學為了應付不得不參加的考試,不能不做的事而學習。有的學生甚至直截了當地回答:為了能夠考試過關,至於為什麼學生心中沒有底。一位學生這樣寫道:“在中學時代,各方面表現都很出色,進入大學後,沿著中學的慣性學習,儘管成績還算理想,但學習雖然努力卻常常感到
心力交瘁,學而無所獲。”更多的學生是懶得“精益求精,但求矇混過關。”面對人才市場的巨大壓力,很多學生也感到內心的危機感,但真正要努力學習,卻提不起精神來。
3) 學習成績不理想。學習困難的學生雖然在大學生群體中占的比例並不大,但他們的負性情緒,對學生的成長是不利的,有的學生上課注意力無法集中,有的學生不適應大學生生活,“國小、中學都是尖子學生,到大學生後一下子變為普通學生,個人約束力又差,自制力弱,大學期間較為放任,因而學習差了”;“雖然學習上很盡力,上大學就是為了求學,而學習成績總是不理想,因而感到很自卑,也十分壓抑。”調查中有42%的學生經歷過考試失敗,我們隨機抽查了一個30人的大四工科班級成績,在七學期中,有63門次不及格,人均2.1門次,不能不引起重視。
4) 學習動機功利化。市場經濟的利益槓桿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對於學習,學生表現出空前的功利意識。對還沒有學的課,學生問的第一個問題是“我學習這門課有什麼用?”因而出現了專業課、基礎課門前冷下車馬稀,而技能類課程如計算機、外語、股票各種各樣的證書班
摩肩接踵、門庭若市的明顯對比。“考證熱”正是學習功利化的直接表現。學生充分了解到市場對各種證書的青睞,因而放棄了專業課的學習去追逐各種有用的證書。
2、情緒問題
穩定的情緒、積極良好的情緒反映,是學生成才很重要的因素,也是學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視的問題。如下表所示:大學生的負向情緒高於正向情緒,值得引起重視。
預防方式
據有關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有相當數量的大學生存在負面心理情緒;大學生因心理疾病退學的,達到退學總人數的50%以上,心理危機已成為影響大學生個體發展和學校穩定的重要因素。如何應對心理危機是高校無法迴避的緊迫問題。
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干預
心理危機干預是指在心理學理論指導下對有心理危機的個體或群體的一種短期的幫助行為,其目的是及時對經歷個人危機、處於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將發生危險的對象提供支持和幫助,使之恢復心理平衡。它不同於一般的心理諮詢和治療,最突出的特點是及時性、迅速性,其有效的行動是成功的關鍵。
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一般原則主要有四條:
其一、幫助當事人接受你的幫助。面臨危機心緒不佳、鬱悶、痛苦是正常的,幫助當事人接受你的幫助,在你的幫助下經歷、體驗並開始擺脫痛苦,有助於當事人最終
走出危機;其二、幫助當事人有所作為地正視和處理危機。對當事人的處境表示同情和關注並有所準備地給當事人指明解決危機的辦法,使其明白自己該做些什麼、怎么做;其三、為當事人提供有關的信息。陷入危機的當事人往往因不了解真相而產生錯覺,誇大危機的情境,對結果的想像遠比事實更糟。因此,危機干預必須運用適當的方式、手段和語言,適當幫助當事人發現事實的真相,正視現實,走出困境;其四、必須避免慫恿當事人責備他人。
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建設和完善,要以大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系統的建設為載體。開展心理健康普查,對有精神病傾向的要及時轉診就醫,對有神經症可能的要約請他們面談,了解情況,建立心理健康檔案,確定危機預警的範圍和對象;建設以學生輔導員、學生幹部、寢室長和學生黨員為骨幹力量的信息員隊伍,及時了解預警對象的相關信息並及時匯報,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成立危機干預機構,如邀請心理專家建立大學生危機干預中心,確保危機干預的專業化;設立信息化的心理危機干預熱線,讓大學生在身處危機時能及時得到幫助。
大學生心理危機的預防
構建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培養健全的人格,是預防心理危機的根本途徑。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豐富大學生心理學知識,增強他們心理保健意識,端正他們對心理諮詢的看法,引導他們主動尋求幫助,緩解負性的情緒,避免因心理問題加重而導致心理危機的發生。
開展心理素質訓練,提升大學生心理調適能力,通過各種途徑鍛鍊他們的意志、訓練他們的心理素質,使他們保持心理健康。
開展大學生心理輔導和心理諮詢工作,通過各種輔導形式,對大學生的獨立生活及社會環境的適應、學習與社會工作關係的處理、人際交往的適應、戀愛問題的處理等多方面進行指導與幫助。
重視並開展大學生心理諮詢工作,通過語言、文字等媒介,給諮詢對象以幫助、啟發和教育,解決其在學習、工作、生活、疾病、康復等方面出現的心理問題。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改善大學生的社會心理環境,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滿足大學生精神和心理需求,為他們展現天賦和才華、發泄內心的激情、增強競爭意識、獲取自信心提供平台。
構建大學生成才服務體系,為大學生心理減負減壓,如加強學習與考研的輔導,幫助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搭建就業平台,開展就業指導等,為處於困境中的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支持,幫助其順利渡過難關。
健康教育
輔導
在學校專門開闢了一間心理輔導室,方便心理老師與學生一對一地進行溝通,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給予及時直接的指導,排除心理困擾。對於極個別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及時識別並轉介到醫學心理診治部門。
開設課程
在國中、高中的起始年級開設活動課,通過問題辨析、情景設計、角色扮演、遊戲輔導、心理知識講解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科學常識,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貫穿教學
利用各種途徑和方式,如校園廣播、主題班會、學校牆報、班級板報等大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使之深入人心;通過與班主任、教師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心態;利用資料、個別交流或家長學校機會,指導家長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長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營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以家長的理想、追求和行為影響孩子。
影響因素
總述
從當前我國高校的普遍情況來看,多數大學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根據一項以全國12.6萬大學生為對象的調查顯示,20.3%的人有明顯的心理障礙。儘管如此,只有極少數學生接受了心理諮詢方面的專業性幫助,而絕大部分並沒有真正認識到這一問題,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說明
心理健康教育的緊迫性、必要性和艱巨性。 人的心理健康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動態過程。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各種各樣的,既有個體自身的心理素質,也有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就當前大學生的具體現狀而言,影響其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環境變遷
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所處的環境的巨大變遷也會使個體產生心理應激。雖然環境變遷也是生活事件的一部分,但這種變化對個體適應的影響比較突出。
生活環境的變遷對新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這種變化的主要方面就是要自己獨立生活,應付一切生活瑣事。例如,幾個同學共住一個寢室,彼此生活習慣、作息安排包括語言隔閡,都需要去面對和適應。尤其很多新生有遠離家鄉、親人的問題,要適應起來還需一段時間。
但相對來講,大學生對新的人際關係的適應遠比對學習和生活環境的適應困難。進入大學意味著進入全新的人際關係之中。面對來自各地風格、特點各異的新同學,如何建立協調、友好的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數學生在入學前一直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同學或親人之間,人際關係相對穩定。而一旦進入大學,將面臨一個重新結識別人,確立人際關係的過程。這一過程的進展將對整個
大學生活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在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人際關係、交往以及適應障礙,可能都與新生階段的人際關係狀況有著一定的關係。
對新環境的適應也包括對自己地位變化的適應。這種變化既包括全新的學習內容與學習方法,也包括新的人際關係,
語言表達能力與未來發展定位等。全新的角色要求大學生重新評價自己與他人,重新設計自我的過程。在適應過程中,一個基本的特點是大學生在新的環境中希望自己優秀。對於剛剛經歷巨大環境變遷的新生來講,不僅存在一個適應外部環境的問題,同時,更重要的是他們也面臨一個如何自我調適的過程。而以前的新生入學教育更多注重的是前者,而對後者則相對不太重視。實際上,正是後者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影響較大。總的來看,無論是對學習和生活環境的適應,還是人際關係、以及自我地位變化的適應,都會極大地影響到大學生們當時的心理健康狀況。
學業期望
大學生學習的重要特點是學習自主性,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因而大學生面臨學習方法、學習內容與學習習慣的巨大轉變,這也包括對自己學習能力的重新評估。
許多學生在中學時代確立自己的學習優勢,有著較高的學業期待。在大學,又面臨著學業期待的變化,及學業優勢的失落及對自己的學業重新定位。如果大學生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不能恰當接受和對待學業成績,就會出現自信心下降、自卑感上升,甚至還會出現強烈的嫉妒心理和攻擊行為。
大學的學習目的、學習方式、學習內容都是有別於中學的。隨著社會對大學生要求的提高,用人標準的轉變,促使很多在校大學生既要學習專業知識,同時還要選修一些相關知識,如外語、計算機、汽車駕駛等,考取各類證書,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如果大學生學習方法不當,學習動機不強,學習目的不明確,自我約束能力弱,容易出現焦慮、緊張等情緒反應,同時還會嚴重影響自信心,發生苦惱以及自我否定等心理問題,導致學業失敗。學業成績不理想以至學業失敗極大地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人際關係
與中學生相比,大學生的人際關係更為廣泛與深刻,角色呈多元化。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經濟狀況,帶著各自的生活習慣與學業期待來到大學,新型人際關係的適應是大學生面臨的重要問題。既有師生關係的理解,也是同班及宿舍的相處,還有異性交往的適應等。
大學生與人交往和相處的經驗相對較少,在短期內建立起一種和諧的人際關係,往往需要很多的技巧,而大學生們往往只感受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及其壓力,而缺乏必要的經驗和技巧。人際關係更多反映人們的一種性格特點和交往模式。因此,大學生的人際關係與自我認知與認知他人相關。一方面,他們對良好的人際關係報有極大的期望,希望能建立和諧、友好、真誠的人際關係。但同時,這種期望又往往過於理想化,即對別人要求或期望太高,而造成對人際關係狀況的不滿。這種不滿又會反過來對他們的人際關係帶來消極的影響。渴望交往的心理需求與心理閉鎖的矛盾集於一身。
大學生中重要的人際關係是異性交往,這既包括兩性之間友誼的發展也包含愛情的成長。在異性交往中重新認識與確立自己的方位與坐標,有的大學生面對異性的追求
茫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拒絕,也不知如何去愛,如何把握愛的溫度;有的大學生將愛情置於學業之上,甚至認為有愛就有一切,當失戀的打擊襲來時,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不知如何策略地面對分手,面對自己。
自我認知
大學生活始終是豐富多彩,令人嚮往的,然而大學生進入大學以後,由於學習生活的轉變,自身所具備的特長等諸因素的影響,大多數人對自我的評價也在逐漸的發生轉變。這些不僅表現在學習成績、生活起居上,還表現在知識面、社會經驗、人際交往以及個體綜合能力等方面。自我認知也會出現兩極振盪,當取得一點成績時容易自負,而遇到挫折時容易自卑,不斷地調整自我認知對每位大學生都非常重要。
大學生作為同齡人中學業優秀的群體,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總有相當差距。對這一客觀事實認識不足,就會引起認知上的矛盾,從而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在客觀現實面前,有的大學生能及時調整對自身的認識,重新確立目標,符合客觀現實的要求;而有些大學生則企圖逃避與現實的矛盾衝突,出現消沉、頹廢、苦悶、抑鬱等心態,或耽於玩樂、放縱,發泄對現實的不滿,以此來麻痹自己的心靈,甚至滋生自殺傾向等嚴重心理問題。
處於大學階段的青年人已強烈意識到“自我”,也注意到了自我的脆弱,因而產生出強烈的充實自我、發展自我的需求。有的同學在追求發展自我中
顧此失彼,沒能達到期望的目標,從而產生了不良心理反應。還有的同學,在發展自我過程中放大了自我弱勢、忽略了自我優勢,由於害怕暴露自己的弱點而採取防禦機制,缺乏必要的社會支持,甚至產生嚴重的煩惱和恐懼不安等。
心理衝突
心理衝突是指個體在有目的的行為活動中,存在著兩個或兩個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動機時所產生的一種矛盾心理狀態。心理衝突常常會造成動機部分地或全部地不能滿足,同時也使動機所指向的目標的實現受到阻礙,動機與挫折相關,也是造成挫折和心理應激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學生的心理衝突既有群體的如獨生子女與貧困學生特有的心理衝突,也有個體發展中面臨的升學與就業、學業與情感等。
大學時代是心理斷乳的關鍵期。心理斷乳意味著個人離開父母家庭的監護,徹底切斷個人與父母家庭在心理上聯繫的“臍帶”,擺脫家庭的依賴,成為獨立的個體,完成自我心理世界的建構。當多重發展任務同時落到大學生身上時,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衝突。事實上,大學生的心理衝突並非是否判斷引起的衝突,而是由於選擇帶來的取捨。如升學還是就業,都只是人生諸多選擇的一種,並不從本質上改變人生的方向;再如畢業後是否從事專業,都是在實踐中再選擇的過程。
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社會生活的變動,生活事件不僅是測量應激的一種方法,也是一項預測身體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大量的研究表明:即使是中等水平的應激事件,如果他們連續發生,對個體抵抗力可以累加,因而也非常嚴重。如大學生經歷人際關係的疏離、評優失敗及失戀,會出現明顯的心理不適。
在生活事件中,重要喪失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起著消極作用。重要人際關係的喪失、榮譽的喪失等等。重要的人際關係主要是指與家人、朋友,特別是異性(
戀人)的關係。這種關係一旦喪失或出現問題,不僅僅會影響到他們的情緒以及學習和生活,更重要的是,他們可能會極大的影響到大學生對自身及今後人生的看法。失戀帶來的挫折感尤為重要。榮譽的喪失,一般表現在:很多認為可以獲獎學金或評優、入黨卻沒有實現目標的人,或者如考試作弊、違紀受處分等。重要喪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大學生心理健康,嚴重時會導致
心理障礙。
生活事件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進行解釋時,一般認為生活事件的產生增加個體適應環境的能力。個體每經歷一次生活事件,必須付出精力去調整由於這一事件的發生帶來的生活變化,這也帶來了個體抗挫折能力的提高。
家庭環境
家庭的影響主要包括家庭的情緒氛圍、父母的教養態度及家庭結構、家庭經濟狀況四個方面。家庭是人生的
奠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學生的成長與成才的影響是長久而深遠的。家庭的情緒氛圍是良好心理素質形成的前提,家庭成員間的語言及人際氛圍,直接影響著家庭中每個成員的心理,對個性逐漸成熟的大學生影響更具有特別的意義。父母的教養態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和心理,民主、平等而非命令、居高臨下的,開明而非專制的,潛移默化而非一味驕寵的教養態度與教育方法有利於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家庭結構的變化如單親家庭、重新組合家庭等因素必然會對正在讀書的大學生心理有一定影響;家庭經濟狀況特別是困難甚至貧困家庭的學生易產生心理不適感。由於家庭環境帶來的學生心理問題其影響是深遠而長久的。
問題集錦
目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讓人擔憂。近幾次心理健康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現已成為心理弱勢群體,心理處於不健康或亞健康狀態的學生約占五成。就目前的現狀看,大學生的精神問題主要表現在自閉、抑鬱、焦慮、偏執、強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大學生如何才能避免令人擔憂的不良心理狀況,專家指出可以從8個方面著手。
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條件。
2、了解自我,悅納自我。心理健康的人能體驗到自己價值,具有自知之明,即對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緒和優缺點能做出恰當、客觀的評價,對自己不會提出苛刻的非份期望與要求;對自己的生活目標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實際,因而對自己總是滿意的,同時,努力發展自身的潛能、即使對自己無法補救的缺陷,也能安然處之。
3、接受他人,善與他人相處。心理健康的人往往樂於與他人交往,不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悅納他人,能認可別人存在的重要性作用。他能為他人所理解。為他人和集體所接受,能與他人相互溝通和交往,人際關係協調和諧,在生活小集體中能融為一體,樂群性強,既能在與摯友間相聚之時共歡樂,也能在獨處沉思之時而無孤獨之感。在與人相處時,積極的態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總是多於消極的態度(如猜疑、嫉 妒、敵視等),因而在社會生活中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較充足的安全感。
4、熱愛生活,樂於參加工作與學習。心理健康的人珍惜熱愛生活,積極投身於生活之中,在生活中盡情享受人生的樂趣。在工作中,他們儘可能地發揮自己的個性和聰明才智,並從工作的成果中獲得滿足和激勵,將工作看作是樂趣。把工作中積累的各種有用的信息,知識和技能貯存起來,便於隨時提取使用,以解決可能遇到的新問題,能克服各種困難。
5、能協調與控制情緒,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人樂觀、愉快、開朗、滿意等積極情緒狀態總是占據優勢,雖然也會有悲、憂、愁、怒等消極的情緒體驗,但一般不會長久。他能適當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爭取在社會規範允許範圍內滿足自己的各種需求,對於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滿意,心情總是開朗的、樂觀的。
6、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在人的生命發展的不同年齡階段,都有相對應的不同的心理行為表現,從而形成不同年齡獨特的心理行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應具有與同年齡段大多數人相符合的心理行為特徵。
7、人格和諧完整。心理健康的人,人格結構包括氣質、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動機、興趣、人生觀等各方面能平衡發展,人格在人的整體的精神面貌中能夠完整、協調、和諧地表現出來。思考問題的方式是適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採取恰當靈活的態度,對外界刺激不會有偏頗的情緒和行為反應,能夠與社會的步調合拍,能與集體融為一體。
8、心理健康的人能夠面對現實、接受現實,並能夠主動地去適應現實,進一步地改造現實,而不是逃避現實。既有高於現實的理想,又不會沉湎於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對自己的能力有充分信心,對生活、學習、工作中的各種困難和挑戰都能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