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物理學:下冊(2017年中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大學物理學:下冊(2017年中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學物理學:下冊》是2017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長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學物理學:下冊
  • 作者:朱長軍,翟學軍
  • 出版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2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064680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涵蓋了教育部非物理類專業物理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制訂的《理工科類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所有的核心內容,並在此基礎上選取了相關的擴展內容. 本書體系完整、結構合理、深度廣度適當,同時加強了經典與前沿、傳統與現代、繼承與創新的聯繫,突出了相關物理學進展以及高新科學技術在實際中的套用.
本書分為上、下兩冊,上冊包括力學和電磁學,下冊包括熱力學基礎、 氣體動理論、 機械振動、機械波和電磁波、波動光學、狹義相對論基礎、量子物理基礎等.
本書可作為套用型高等學校理工科非物理類專業的教材,也可供理科相關專業選用.

圖書目錄

第9章 熱力學基礎
9.1 平衡態 態參量 熱力學第零定律
9.1.1 平衡態 態參量
9.1.2 熱力學第零定律 溫度
9.1.3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9.2 準靜態過程 功 熱量
9.2.1 準靜態過程
9.2.2 功
9.2.3 熱量
9.3 內能 熱力學第一定律
9.3.1 內能
9.3.2 熱力學第一定律
9.3.3 熱容量
9.4 熱力學第一定律的套用
9.4.1 等體過程
9.4.2 等壓過程
9.4.3 等溫過程
9.4.4 絕熱過程
9.5 循環過程 卡諾循環
9.5.1 循環過程
9.5.2 熱機 熱機效率
9.5.3 制冷機 製冷係數
9.5.4 卡諾循環
9.6 熱力學第二定律
9.6.1 熱力學第二定律概述
9.6.2 可逆過程 不可逆過程
9.6.3 卡諾定理
9.7 熵 熵增原理
9.7.1 熵
9.7.2 熵變的計算
9.7.3 熵增原理
習題九
閱讀材料之物理探索(一)
第10章 氣體動理論
10.1 物質的微觀模型 統計規律
10.1.1 物質的微觀模型
10.1.2 統計規律
10.2 理想氣體的壓強
10.2.1 理想氣體的微觀模型
10.2.2 理想氣體的壓強公式
10.2.3 壓強公式的統計意義及微觀本質
10.3 溫度的微觀解釋
10.3.1 溫度公式及微觀解釋
10.3.2 方均根速率
10.4 能量均分定理 理想氣體的內能
10.4.1 自由度
10.4.2 能量均分定理
10.4.3 理想氣體的內能
10.5 麥克斯韋速率分布律
10.5.1 速率分布函式的概念
10.5.2 麥克斯韋速率分布律簡介
10.5.3 三種統計速率
10.5.4 麥克斯韋速率分布律的實驗驗證
10.6 氣體分子的平均碰撞頻率和平均自由程
10.7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統計意義
10.7.1 熱力學機率
10.7.2 熵與無序
習題十
閱讀材料之物理探索(二)
第11章 機械振動
11.1 簡諧振動
11.1.1 簡諧振動的特徵
11.1.2 描述簡諧振動的物理量
11.2 旋轉矢量圖示法
11.2.1 旋轉矢量圖方法
11.2.2 旋轉矢量圖的套用
11.3 簡諧振動的能量
11.4 一維簡諧振動的合成 拍現象
11.4.1 同方向同頻率簡諧振動的合成
11.4.2 同方向不同頻率簡諧振動的合成 拍
習題十一
閱讀材料之基本認知
第12章 機械波和電磁波
12.1 機械波的基本特徵
12.1.1 機械波產生的條件
12.1.2 機械波的分類
12.1.3 波的幾何描述
12.1.4 描述波動的基本物理量
12.2 平面簡諧波波函式
12.2.1 平面簡諧波波函式的概述
12.2.2 波函式的物理意義
12.3 波的能量 能流密度
12.3.1 波的能量
12.3.2 平均能流密度矢量
12.3.3 平面波和球面波的振幅
12.4 惠更斯原理 波的衍射
12.5 波的疊加原理 波的干涉
12.5.1 波的疊加原理
12.5.2 波的干涉
12.6 駐波 相位突變
12.6.1 駐波實驗
12.6.2 駐波方程
12.7 都卜勒效應
12.8 電磁波的產生及基本性質
12.8.1 電磁波的產生與傳播
12.8.2 平面電磁波的特性
12.8.3 電磁波的能量
習題十二
閱讀材料之物理科技(一)
第13章 波動光學
13.1 光的電磁理論
13.1.1 光的微粒學說與波動學說之爭
13.1.2 光的電磁理論
13.2 光源 光波的疊加
13.2.1 光源 普通光源的發光機制
13.2.2 光波的疊加
13.2.3 從普通光源獲得相干光的方法
13.3 光程 光程差
13.3.1 光程
13.3.2 相位差與光程差的關係
13.4 雙縫干涉
13.4.1 楊氏雙縫干涉實驗
13.4.2 洛埃德鏡干涉實驗
13.5 薄膜干涉
13.5.1 等傾干涉
13.5.2 劈尖干涉
13.5.3 牛頓環
13.6 麥可遜干涉儀
13.7 光波的衍射
13.7.1 光的衍射現象
13.7.2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3.7.3 單縫夫琅禾費衍射
13.7.4 圓孔的夫琅禾費衍射 光學儀器的分辨本領
13.8 光柵衍射及光柵光譜
13.8.1 光柵衍射
13.8.2 光柵光譜和光柵的色分辨本領
13.8.3 干涉和衍射的區別及聯繫
13.9 光的偏振
13.9.1 橫波的偏振性
13.9.2 偏振光的產生與檢驗
習題十三
閱讀材料之物理科技(二)
第14章 狹義相對論基礎
14.1 狹義相對論產生的背景和實驗基礎
14.1.1 絕對時空理論和力學相對性原理
14.1.2 麥克斯韋電磁理論與舊物理學的矛盾
14.1.3 麥可遜-莫雷實驗
14.2 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基本假設和洛倫茲變換
14.2.1 狹義相對論的基本原理
14.2.2 洛倫茲變換
14.2.3 相對論速度變換
14.3 狹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14.3.1 “同時”的相對性
14.3.2 長度收縮
14.3.3 時間膨脹
14.3.4 相對論的因果律極限速度原理
14.4 相對論質點動力學
14.4.1 質量對速度的依賴關係
14.4.2 相對論力學的基本方程
14.4.3 質量與能量之間的關係
14.4.4 動量與能量之間的關係
14.4.5 核裂變、核聚變和核能套用
習題十四
閱讀材料之物理新進展
第15章 量子物理基礎
15.1 量子概念的誕生
15.1.1 黑體輻射
15.1.2 黑體輻射的實驗規律
15.1.3 能量子假說
15.2 光的波粒二象性
15.2.1 光電效應
15.2.2 康普頓效應
15.3 實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5.3.1 德布羅意物質波假設
15.3.2 德布羅意物質波的實驗驗證
15.4 不確定關係
15.5 波函式 薛丁格方程
15.5.1 實物粒子的波函式
15.5.2 薛丁格方程
15.6 一維無限深勢阱和勢壘
15.6.1 一維無限深勢阱
15.6.2 一維勢壘
15.6.3 掃描隧道顯微鏡
15.7 氫原子的量子力學簡介
15.7.1 氫原子的光譜規律
15.7.2 氫原子的薛丁格方程
15.7.3 氫原子中電子的機率分布
15.8 多電子原子中電子的分布
15.8.1 電子自旋
15.8.2 四個量子數
15.8.3 原子的殼層結構
15.8.4 能量最低原理
15.8.5 泡利不相容原理
習題十五
閱讀材料之物理科技(三)
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