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物理學(下冊)(黃時中主編書籍)

本書是參照?>教育部高等學校非物理類專業物理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於2004年提出的非物理類專業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結合目前的課程設定和學時設定等方面的實際情況而編寫的。全書力圖在切實加強基礎理論的同時,突出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全書分上、下兩冊。上冊包括力學和熱學兩部分。下冊包括電磁學、波動光學和量子物理學部分。電磁學的具體內容包括:靜電場和穩恆磁場的基本規律、電場與磁場相互聯繫的規律。波動光學的具體內容包括: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基本理論及其套用。量子物理學的具體內容包括:量子理論的實驗基礎和量子力學入門知識。 本書可以作為本科、專科學校非物理類專業80-110學時大學物理學課程的教材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學物理學(下冊)
  • ISBN:7-312-01881-5
  • 類別:安徽省高校省級規劃教材
  • 定價:25.2
  • 出版時間:2006.02
  • 裝幀:平裝
  • 版次:1
  • 叢書名:安徽省物理學會推薦教材
圖書簡介,圖書目錄,

圖書簡介

物理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它所研究的是物質的基本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律以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物理學滲透在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套用於生產技術的許多部門,是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基礎.
大學物理課程是高等學校理工科各專業學生一門重要的必修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科學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所必備的物理基礎知識和常用科學研究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和套用意識;可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為了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對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有比較全面、系統的認識和正確的理解,教育部高等學校非物理類專業物理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於200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召開了“全國高等學校非物理類專業物理課程基本要求研討會”.會上提出了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主要內容有: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追求真理的理想、獻身科學的精神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激發學生求知熱情、探索精神和創新欲望.

圖書目錄

第四篇 電磁學
第9章 靜電場
第10章 靜電場中的導體和電介質
第11章 穩恆電流
第12章 恆定磁場
第13章 磁介質
第14章 電磁感應
第15章 電磁場理論的基本概念
第五篇 波動光學
第16章 光的干涉
第17章 光的衍射
第18章 光的偏振
第六篇 量子物理學
第19章 量子理論的實驗基礎
第20章 量子力學入門
附錄A 中英文對照目錄
附錄B 物理文獻及其查閱方法
附錄C 參考答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