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大陸文革結束恢復高考招生以來,高校招生規模儘管在逐年增長,但在1999年之前,高校擴招年均增長都只在8.5%左右。
1999年,擴大高校招生規模。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進行春季招生的改革。2001年,教育部出台新政策,允許25周歲以上公民參加高考,徹底放開高校招生的年齡限制。2001年,江蘇省3所高校率先實行了“
自主招生”的試點工作。截至2007年,已經有53所高等院校開始自主招生。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歷史性的第一次全面實現了
網上錄取,全國網上錄取新生率達到了85%。2003年,北大、清華等22所高校被賦予5%的自主招生權。2006年,自主招生的高校擴大到了53所。同年,教育部允許香港高校在內地自主招生。這些都是擴招的內容。
1999年,當年招生人數增加51.32萬人,招生總數達159.68萬人,增長速度達到史無前例的47.4%,之後2000年的擴招幅度為38.16%,2001年為21.61%,2002年為19.46%,到2003年,中國普通高校本專科生在校人數超過1000萬。
2019年,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在
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2019年要對
高職院校實施擴招,人數是100萬人,涉及到1418所高職院校。
背景
1992年,
鄧小平南巡講話,積極肯定了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大規模的
國企改制開始推行,經營不善的國企紛紛倒閉,政府開始精簡人員,國企改制導致了國企不可能像之前那樣大規模接受大學生,於是1996年,國家開始了雙向選擇,自由擇業的試點,到1998年大學生由國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當年70%以上的大學
畢業生是自主擇業的。
同時,在1992年到1998年,由於國企改制,
市場經濟改革等原因,國內出現了大規模的失業人群(國內稱之為
下崗職工)。其中1997年全國下崗人員為2115萬人。
經濟方面,90年代前期,中國經濟過熱,
通貨膨脹率極高,
朱鎔基開始對過熱的經濟進行降溫——也就是著名的
軟著陸。通過1993年—1996年的軟著陸,使通貨膨脹率成功的從1994年的24.1%下降到1996年的8.3%,但是同時,經濟增速也大大放緩,國內需求疲軟。
實施
1998年11月,經濟學家
湯敏以個人名義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建議書《關於啟動中國經濟有效途徑——擴大招生量一倍》,建議中央擴大招生數量。在這份建議書之中,他指出5點擴招的理由:
當時中國大學生數量遠低於同等發展水平的國家。
企改革帶來的大量下崗工人如果進入就業市場與年輕人競爭會出現惡性局面。
國家提出經濟成長8%的目標,教育被認為是老百姓最大的需求,擴招可以拉動內需,激勵經濟成長。
高校有能力接納擴招的學生,當時平均一個教師僅帶7個學生。
高等教育的普及事關中華民族振興。
建議被中央採納之後,中央很快制定了以“拉動內需、刺激消費、促進經濟成長、緩解就業壓力”為目標的擴招計畫。
2006年,國家提出高等教育的發展要切實把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2007年,國家
教育部部長
周濟說:高等教育仍將繼續擴招,但是幅度將大大放緩。進入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本專科招生計畫為599萬,增長幅度僅為5%,同時,教育部開始對擴招進行反思,並且首次表示1999年決定的全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太急促。
2012年,教育部已經發布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該意見中明確提出:今後公辦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規模將保持相對穩定,教授為本科生上課將成為一項基本制度,不給本科生上課不得聘為教授。
數據
全國1998—2012高考錄取人數
1998年:錄取108萬人,報考人數為320萬,錄取率為34%
全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始自1999年,按當年統計,全國普通高校招生160萬人,比1998年增加了52萬人,增幅高達48%。
2000年:錄取180萬
2001年:錄取260萬人,錄取率首次突破50%
2002年:錄取320萬人
2003年:錄取382萬人
2004年:錄取420萬人
2005年:錄取504萬人,考生867萬
2006年:錄取530萬人,考生880萬
2007年:高校計畫招生567萬人,與30年前報考人數極其接近,但是錄取比例約為2:1。
2008年:高考招生人數創新高,計畫錄取599萬人,考生1050萬。錄取比例57%。
2009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約為1020萬人,比2008年減少3.8%,其中應屆普通高中畢業生約750萬人;本專科招生計畫安排數則比2008年增長4%,全國普通高校計畫招生629萬人。在上述“一少一多”的情況下,預計2009年高考的平均錄取率將接近62%,比2008年提高近5個百分點。
2010年:錄取657萬人,考生957萬。錄取比例69%。
2011年:錄取675萬人,考生933萬。錄取比例72%。
2012年:錄取685萬人,考生915萬。錄取比例75%。
2013年:考生912萬(未統計報考後棄考人數)。
影響
積極影響
1.提高高中升學率,使更多學生圓了大學夢。以前,上大學等於拿到了
鐵飯碗。大學急劇擴招,升學率持續上升,進入普通高校不是難事。大規模擴招讓成績在本科線上下的學生受益。“
有些學生的成績本來只夠讀專科,擴招後就可以上2B院校,專科變本科。現在家長、學生和高中所關心的側重點不再是能否上大學,而是上什麼樣的大學。
2.提高國民素質,提升學歷,縮小與國外受
教育水平差距。2002年,我國高等教育總規模達1600萬人,全國普通、成人高等學校本科、高職在校生、研究生從數量上上漲。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僅為2%-3%,經過近幾年的擴展,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15%,初步進入到大眾化教育階段。
3.推遲初次就業時間,緩解就業壓力。當前階段,人口特別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人呆在學校,減少當前的就業人數,降低就業壓力。龐大的群體一旦進入就業隊伍,勢必對就業造成巨大壓力。發展高等教育是緩解就業壓力的有效辦法,也是按學齡期學生人數比例發展教育的必要措施。
4.發展經濟,拉動內需。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進入低谷,大幅度發展我國高等教育規模,藉此拉動內需,形成新的經濟成長點,並帶動經濟的增長。擴大和發展了教育產業,使教育成為一門熱門投資行業,增加了人們對教育的投資和消費,也增加了教育從業人員,帶動了教育相關行業的發展。
5.實現教育發展階段性飛躍。我國大規模擴招,提升教育發展階段,是使更多的適齡青年享受教育的一個措施。
消極影響
擴招首先導致的問題是教育質量的下滑和基礎設施的不足。以
北大為例,1999年,擴招導致北大宿舍吃緊,部分學生需要自行解決住宿問題。2002年,北京市教委對50所高校做過一次調查,發現65%的學校由於師資力量缺乏所以沒有能力繼續擴招,86%的學校出現了硬體不足和經費短缺的問題。
同時,師資力量的缺乏導致了學校教學質量的大幅下滑,以湖南為例,從1998年到2005年,高校在校生數量增加了4.2倍,而教師數量僅僅增加了2.1倍。師資力量嚴重滯後於學生增長速度,但是如果快速擴大教師隊伍又會嚴重的影響師資水平。自擴招以來,全國本科普通高校的生師比(即學生數和專任教師數的比例)已從1998年的11∶1飆升至2001年18.6∶1,而廣東省擴招後有的高校生師比甚至達34.8∶1,學生連任課教師都沒見過。
從第一批擴招的大學生進入社會的2003年開始,大學生就業問題就開始成了全社會關注的話題。由於大學生包分配取消不到10年,擴招後的大學生就進入了就業市場,客觀上,
擴招扭曲了大學畢業生的供求體系,直接導致了大學生就業率和薪水的下降。2003年,廣東高校擴招後畢業的第一批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僅為49.84%,比2002年同期約低了11%。2009年,中國有700萬大學生需要解決就業問題。除了龐大的就業需求之外,擴招導致的教育質量下滑,專業與課程結構不合理,不適合市場需求也成了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大原因。
由於2009年中國受到金融危機衝擊下的嚴重就業壓力,政府開始將一部分大學生安排在基層工作,此外,還採取擴招研究生的辦法解決就業壓力,但是由於之前擴招的影響,很多人對此政策並不贊同。 就業壓力也讓
中國大學畢業生的待遇水平一降再降,
很多地區大學畢業生的待遇已經降到了和農民工一樣的地步。很多大學迫於就業率低的壓力出現了
就業率作假的問題。
為了解決基礎設施缺乏的問題,很多高校在擴招之後大規模擴建,掀起了高校基建熱。結果因為基建規模太大,導致很多學校背上了巨額債務。截止2007年9月,全國高校貸款總額達到2000多億人民幣。
為了償還基建貸款,一些學校不惜提高學費,降低分數錄取。由於債務問題,很多高校的信用評級大幅度下降。
評價
由於擴招政策造成的嚴重的就業問題,普通民眾普遍對大學擴招和教育產業化持否定態度。 但也有觀點認為:
失業率高是因為私企受限缺乏空間、國企改制、金融和高科技產業不活躍等原因造成的結構性失業,大學擴招本身並沒有導致就業問題。大學擴招提高了中國大學生比例,普及了高等教育,對中國的長遠發展有好處。
提供了大量的高學歷白領,對於企業主有好處,但這批人40歲後面臨激烈的競爭,甚至面臨失業。
因為大學知識方向分化嚴重,離開了原來的技術方向,其知識幾乎毫無用處,特別是IT行業技術更新換代快,其知識積累作用不大,而自動化,會計,中國小教師等行業,知識變化緩慢,所以從業人員中年失業危機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