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墳堡
- 位置:自貢
大墳堡是自貢鹽業繁榮時候的核心地區,大墳堡是富榮鹽場的主要產區和規模最大的鹽交易市場。大墳堡岩鹽是我國最早被發現、開發及利用的深層鹽體,1892年,大墳堡岩鹽礦體因發源井加深被發現,該礦體圈閉面積1.2平方千米,鹽層埋深...
余家墳堡 余家墳堡是重慶市地名,根據埋葬者姓氏而得名。地名含義 境內有一大墳堡,埋葬余姓居民,居民在此居住,形成聚落,故名。歷史沿革 由於經濟的發展、人口的遷徙、退耕還林等因素的影響,此地名慢慢消失。
位於秀山縣城西12公里處的清溪場鎮幫好村,古稱大墳堡。位於秀山縣城西12公里處的清溪場鎮幫好村,古稱大墳堡。該墓縣誌不載,據傳明朝萬曆的間,當地苗民首領吳老K為反抗土司的殘酷鎮壓下,即所謂“趕苗奪業”,率領苗民與反動土司...
大文堡是重慶市的地名,大文堡是根據其地理實體而得名。地名含義 民國初年,此地為棺山坡,其中有一座很大的墳堡,後人們在此建房聚居,形成村落,故而得地名大墳堡;1972年以近音字“文”代替“墳”,改名為大文堡街;1981年更名為...
這些樹或林被稱為風水樹、墳樹、墳林、老墳林、祖墳林、大墳林等,也有祖墳堡、祖墳山、官墳山、大墳堡之類的稱謂。它是傳統土葬習俗與生態文化長期共生的產物。它有獨特的生態價值、文化價值,更有其特殊的歷史、宗教、民俗等方面...
自流井鹽場,自貢市境內鹽場。自流井鹽場縱約11公里,橫約4公里,製鹽井灶分散在這片土地上,而以涼高山、大墳堡、郭家坳為集中點。1949年前,各製鹽灶戶所需滷水及鹽岩井所用渡水,統由筧、汲、渡、運16個單位運轉供應。
大墳堡也是富榮鹽場的主要產區和規模最大的鹽交易市場,1915年後曾先後設立4個鹽垣(鹽產銷集散地設立的官立鹽倉)。開鑿於清道光年間的燊海井,是世界第一口人工鑽鑿超千米的深井,見證了自貢鹽業的輝煌。自貢鹽業的興旺,也催生了...
1955年8月,更名大安區,大墳堡街道更名大安街街道。1957年1月,劃歸自流井區。1960年7月,改大安街道。1961年7月,屬大安區。截至2020年6月,大安街道轄5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扇子壩社區333號。2018年,工業總產值15.25億元,增長...
大安街盧宅為盧姓商人於民國初期在大墳堡開設的豆瓣店,樓上住家,底樓鋪面經營醬菜。該店銷售的豆瓣、醬菜及食醋等食品在大墳堡一帶享有聲譽。建築坐西向東,為兩層磚混結構,廡殿式屋頂,整體結構完整,基本保持民國時期建築原貌。具有一定...
井內路 “井內路”,以自流井為起點,經大墳堡、大山鋪、凌家場、白馬廟,到內江連線成渝公路,於次年完工,全長44公里。
鹽垣,就是官立鹽倉,亦稱之為“官倉”“公倉”。這類鹽倉的顯著特徵是,其周圍都建有矮牆(垣)屏護。自貢鹽場先後在東嶽廟溝頭、豆芽灣、涼高山、大墳堡、郭家坳、席草田、苟氏坡、黃石坎等八個地方開設了鹽垣。鹽垣主要經辦...
郊區人民政府駐地和平鄉石牌樓,轄紅旗、永勝、太平、三台、天池、黃桷、和平、民樂、新燕、愛國、團結、互助、勝利、世平、永安、新勝、建設、水平、新華、固勝等20個鄉,各鄉不屬農村的地區分別劃給自流井區、貢井區、大墳堡區管轄。
楊玉忠,1894年出生於四川省榮縣李子橋,幼年隨母遷到自流井謀生。由於生活窘迫,楊玉忠青年時期,先後在長土、郭家坳、大墳堡、一富梘、涌海井等地井灶,從事鹽場笨重的車水工作。1926年秋,他作為大墳堡車水幫工人代表,出席自貢...
順義茶館是歷史遺蹟主類物質類文化遺存亞類建築遺蹟基本類型,位於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大安街道洞口井社區。外觀形態與結構:大安街順義茶館建築為磚混結構,懸山式屋頂,樓地兩層。茶館樓上住家,樓下經營茶水。順義茶館在民國時期為大墳堡...
自貢民間故事 《自貢民間故事》是2017年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講述自貢的民間故事,收錄了阮家大墳堡、鳳凰壩的“寶”、挖耳井的來歷、嘯台的來歷、話說鄧關會仙橋、萬年燈的吞口菩薩等內容。
方士廷【1910(一說1909)——1929】,原名張居弟,又名張仲安,1910年出生於內江凌家場一戶貧農家庭。1924年,經親友介紹前往自流井大墳堡太源井當學徒;在族兄張鑒華影響和培養下,於1927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為自貢工人運動先鋒。
自貢市有線廣播站 1953年5月1日,自貢市有線廣播站建成播音。該廣播站於1952年年底始建,先後架設自流井、郭家坳、大墳堡、楊家沖、張家壩、高硐、貢井、長土等地線路。廣播站每天播音3次,分新聞、工人、文藝、綜合、轉播等節目。
過去的大墳堡(大安)地區,井灶密集,大小鹽商各自為陣。新成立後,國家對大墳堡地區80餘家鹽商井灶實施社會主義改造,成立了兩家公私合營的製鹽公司。1957年 ,兩家公司合併,成立新廠,又是幾度春秋,1965年正式更名為大安鹽廠 ,...
萬壽宮前靠龍潭鎮主要的石板街,後臨龍潭河。隔龍潭河與大墳堡山對應,風水選擇非常考究。萬壽宮規模較大,為三進三院,分為上廳、中廳、下廳,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萬壽宮,出下廳大門,有方形閱台,閱台是從河邊壘石十幾米高而建成...
1927年,參加劉伯承在瀘州主辦的瀘納軍團聯合軍事政治學校的學習,並於當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受黨組織委派前往自貢鹽場開展工人運動。曾任中共自貢大墳堡區委委員,機車工人支部書記,大墳堡工人總會委員長,自貢鹽場罷工委員會委員。
鄧熙之(1906-1930),原名鄧德明,又名鄧永昌,1906年9月出生於富順縣雙石鋪(今自貢市自流井區舒平街道)一個佃農家庭。1930年10月,鄧熙之在散發革命傳單時不幸被捕,被反動派殺害於自貢市大墳堡洞口井,時年24歲。他積極參加了1928...
大安街盧宅 大安街盧宅所在大安老街中部,位於扇子壩公路與大安老街交匯處,右側10米處為湯稀飯老店。大安街盧宅為盧姓商人於民國初期在大墳堡開設的豆瓣店,樓上住家,底樓鋪面經營醬菜。
民國三十年(1941年)8月,四川省政府主席張群到自貢時,認為大墳堡名稱不雅,遂改為大文堡。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新壋鎮改為大文鎮,新又鄉改為涼高山鄉。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12月,改鄉鎮為區,第六區(大文鎮)、第七區 (涼高山...
大安街湯宅 大安街湯宅地處大安老街中部,湯稀飯老店右側為盧家醬園舊址,,左側為順義茶館。湯宅原為湯姓老闆民國初期在大墳堡開設的稀飯店,主要經營稀飯、包子。
桐梓園村位於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永興鎮政府駐地東南面,東至風岡縣,南至德隆村,北面至風岡縣,西至永興橋村,距離326國道線有3.5公里,村中心橫穿大墳堡至鄭家寺泥石路。全村有1026戶,4026人,原有自然村民組32個,併合為現有9...
楓香溪鎮境內有雍正年間建的王氏宗祠,乾隆年間奉旨而建的割股療親的貞婦饒氏鳳英孝義牌坊,銅鼓衙大總管廟,上壩玉皇閣,萬壽宮遺蹟,大墳堡公主峰,冷熱二流匯合的兩河口等古蹟勝景。榮譽稱號 2021年12月,被擬命名為2021年貴州省...
大墳堡、涼高山等地井灶生產的鹽,送往關外碼頭裝載,運往省內外。解放後,由於公路、鐵路的發展,水路運輸逐步減少,除市交通部門所屬的水路運輸企業外,區無專業水路運輸組織。鳳凰、紅旗、和平、新民、新勝5鄉,緊靠威遠河、釜溪河...
同年7月,任中共自貢特支委員,以《自貢民報》記者深入到大墳堡、郭家坳鹽井工區領導工運,被推選為“自貢全體工人罷工委員會”委員。參加領導8月自貢鹽業工人罷工並取得勝利,迫使資本家接受增加工人工資等條件。同年冬,任中共自貢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