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孤獨閃光

大地孤獨閃光

《大地孤獨閃光》是2011年07月南方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海鵬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地孤獨閃光
  • 作者李海鵬
  • ISBN:9787549102082
  • 頁數:245
  • 定價:28.80元
  • 出版社:南方日報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11-7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數:25000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總序,

內容簡介

《南方周末》記者文叢之一,作者李海鵬。本書為作者特稿作品精選合集,其中多篇作品如《舉重冠軍之死》、《無情戒毒術》等追蹤社會重大熱點問題,深入採訪剖析,在《南方周末》發表後,引起巨大反響。

作者簡介

李海鵬:
新聞記者和專欄作者。曾任《南方周末》高級記者。1972年生,畢業於遼寧大學中文系。作品典範而不拘一格,懷抱理想精神又深具現代意識,蘊含文字之美、獨到見識和對人與事的深邃了解。他以公眾利益、思想自由和民智提升為新聞的最終目的。中國新聞業的最佳特稿作者。
熔煉了見解、詩意和幽默感的專欄作者。曾在《第一財經周刊》、《南方周末》和《智族GQ》辟有專欄。
2010年《GQ》中文版 Men of the Year 年度專欄作家。
專欄集《佛祖在一號線》、小說《晚來寂靜》

目錄

總序:你必須撫摸他們,他們是中國跳脫的心
序:你的才情令中國射精
自序
第壹輯 大國小事
引言
舉重冠軍之死
金牌工廠的退役安置難題
力士舉不起的生活之重
採訪手記:追尋湮沒的遺蹤
人工盲童
車陷紫禁城
無情戒毒術
120收費“戰”與楊桂珍之死
“神童”到中年
第貳輯 環佩玎踏
引言
富豪徵婚記
外國“紅孩子”的中國人生
寒春,留在1960年代
農民富豪的烏托邦
薩布瑞亞校長的事業
最後的滿語者
第叄輯 現場永遠複雜
引言
災後北川殘酷一面
採訪手記:北川惶然錄
380公里:一塊煤的利益之旅
沙蘭鎮水災:一連串錯誤導致的悲劇
沙蘭鎮水災採訪手記
搶救“碗礁一號
悲情航班MU5210
故宮,不可能完美的大修
第肆輯 讀懂中國
引言
日本在中國
郴州歡慶貪官倒台官場畸變七年終結
董建華七年
中國足球朝代更替
兩個劉翔的跨越
韓寒者,冒犯也

總序

陳明洋
我一直說,來《南方周末》的人,多少有點別有抱負。這些人,往大里說,胸懷理想,心憂天下,距稻粱之謀遠,離家國情懷近,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往小里說,他們不過是說點真話,說點實話,不過是我手寫我見,我口說我心,不過是在新聞這樣一個崗位上,在中國特色的巨大轉型中,盡一點新聞人應盡的職份而已。套用維根斯坦對人最高評價的話“他還像個人”來說,就是:他們還像個新聞人。
我說過,真話在中國曾是——現在也許還是——稀缺的產出。“有可以不說的真話,但是絕不說假話”,在新聞共同體中大約遂成名句,原出自南方老報人黃文俞之口,被左方、江藝平等一代代《南方周末》掌門人以及《南方周末》人視為報訓,接力傳遞,銘之於心,應之於手,《南方周末》一紙風行到現在已是第二十六個年頭了,應該說,良有以也。堅守這一報訓,不容易,需要一點執著,一點堅韌,甚至一點——照北京話說——渾不吝,當然,也需要一點技術含量。
我也一直說,《南方周末》和《南方周末》人,其關係是彼此成全的。《南方周末》被認為是中國新聞界一個不算低的平台,《南方周末》人則高人輩出(據說,有《南方周末》是“中國新聞界的黃埔軍校”之說。幸耶?非耶?)。“不算低”滋養“高人”,“高人”成就“不算低”,彼此遭遇,相得益彰。
並非蟬,“居高聲自遠,非是借秋風”。成全《南方周末》、滋養《南方周末》人的,是中國這個被視作新聞的天堂——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新聞天堂,意味著不時有“同胞”地獄準地獄,而“物”不吾與也;是“要識中國真面目”的巨大挑戰和巨大誘惑——中國仍未走出李鴻章所說的“三千餘年一大變局”……
而被成全被滋養的《南方周末》佼佼者,“高人”中的“高人”,就是《南方周末》的高級評論員、高級記者、高級編輯吧。
這裡的“高級”,是《南方周末》內部職稱的塔尖;這裡的內部職稱,只能算是“內部糧票”,跟“省票”、“國票”不同,行用於《南方周末》內部而已。“職稱”雖“內部”,標識的也是職業段位;高級,則有標桿之義;標準,自是“《南方周末》牌”的。
六年前,我忝為《南方周末》內部職稱的始作俑者,是期望為無意於管理崗位的采編人員打通一條業務上升通道的,乃至有為《南方周末》服務的終身評論員、終身記者、終身編輯,而進入管理崗位的則不在職稱評聘之列;六年下來,《南方周末的“高級”計有十二位:
高級評論員:鄢烈山、陳敏。
高級記者:郭國松、南香紅、李海鵬、張立、章敬平、陳濤、龐瑞峰、張英。
高級編輯:朱力遠、林楚方。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產生的高級職稱者還有:馬莉、劉小磊、袁蕾。前此“高級”而離開《南方周末》——前面說過“高人輩出”,這裡是另一種“輩出”,即出去了——的,是八位:郭國松、南香紅、李海鵬、張立、陳濤、龐瑞峰、林楚方、章敬平;留在《南方周末》的,還有四位:鄢烈山、陳敏、朱力遠、張英,其為《南方周末》而“終身”乎?其為新聞而“終身”乎?
寫到這裡,要借李叔同一用,“悲欣交集”,不為矯情!悲不說了——《南方周末》或不止《南方周末》一機構之小悲而已,這裡要說的“欣”是:仍以《南方周末》為家,為娘家,為冤家,為情人,可資證明的是:當《南方周末》要出這套高級叢書時,他們慨然允諾,把在《南方周末》的作品結集。
我不敢妄說我認為“《南方周末》關切‘中國根目錄問題’”而他們是優異的身體力行者,我不想數說這些“‘高人’中的‘高人’”一個個如何如何,我不能分說新聞如何易碎而南香紅、李海鵬如何有“對抗時間的寫作”,我也不用再說雜文如何被魯迅期待速朽而寫評論的鄢烈山、陳敏。又三復斯言:因為他們自有作品在,而讀者諸君,你們亦自有目光如炬在!
是為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