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大嘴地雀體長15-16厘米,體重27-39克。是
加拉帕戈斯群島的特有物種。是達爾文雀族中所有的雀鳥中體型最大,鳥喙最大的物種。有著不成比例的大嘴,它的大喙允許它吃到最大的可食種子和大昆蟲。 鳥喙形狀還能發出更慢和更低調的聲音及更多的鼻音。
雄鳥體羽幾乎完全黑色,除了眉毛、翅膀和尾巴有略微的白色條紋。 尾巴比較短。巨大的鳥喙有較厚的下顎和彎曲的喙尖。像同族中其他雄性的雀鳥一樣,這個鳥喙在繁殖季節是黑色的,在這段時間之外變成橙黃色。
虹膜深棕色,腿和爪均為黑色。
雌鳥全身具有深褐色的羽毛,上有蒼白的斑點,灰色的邊緣。上體羽毛有鱗片紋。頭部和胸部有條紋,下體胸部的黑色條紋變得越來越淺,腹部和背部不太明顯。鳥喙的顏色根據繁殖狀態而變化,從嘴基橙色和尖端黃色到黑色至完全橙黃色。
亞成鳥的的羽毛顏色介於雄鳥和雌鳥之間,頭部和胸部較黑,背部和腹部漫散,翅膀黑色。
棲息環境
在赤道附近、南美洲厄瓜多以西1000多公里的太平洋上,星羅棋布地綴著一片由火山噴發造就的小島。熱帶的陽光在這裡炙烤,地熱火山在這裡活躍,來自高緯度地區的
秘魯寒流在這裡拐了彎,冷熱交匯的地帶,孕育出了極為奇妙、又十分多變的地理環境。這個常年與大陸隔絕的火山島,擁有與大陸物種相聯繫、但又迥然不同的物種;而不同的島嶼之間、不同的地理環境,使每個島嶼之間的動植物品種也各不相同。在乾旱的島上,大嘴的那一隻吃到了堅果,活了下來,找到了它的伴侶,把基因複製給後代。
生活習性
大嘴地雀活動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中相對乾旱的地方,常在地面活動,主要在地上活動覓食。食物相對缺乏時,結實的大嘴,能幫它們敲碎堅硬的堅果殼,能吃別人不能下嘴的東西。毫無疑問是一個大優勢,能夠比其他地雀吃更大更堅硬的種子,其中
櫟屬的木本種子是其主要食物來源,也吃
蒺藜和仙人掌等植物的種子。
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
在繁殖季節,不同種類的雀類之間的資源競爭非常激烈。這促使訓鳥種不斷增長的專業化水平,相比之下,在相同的物種在不同的島嶼上彼此隔離的情況下,與更多的收斂的喙尺寸相比,共同居住在一個島嶼上的不同的雀科物種的喙的尺寸變大。
達爾文雀通常以機會主義的方式繁殖,當降雨量高且食物豐富時,產蛋率最高。通常是一夫一妻制,並占據和保持小塊領地,在領地內,一般在地面或灌叢內築碗狀巢。平均每窩產3枚卵,孵化時間大約是12天左右。雛鳥靠昆蟲餵養,孵化後餵養兩周后離開巢穴。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生存能力強,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