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雀屬

地雀屬

地雀屬(學名:Geospiza):屬小型鳴禽,體長10-20厘米,體羽淺褐色或黑色。包括14個物種,其中3個種:大地雀中地雀小地雀,仍保持著祖種地棲、食種子的習性,但喙已分化為大、中、小三型,分別食大小不同的種子;1個種尖嘴地雀雖保持地棲習性,但已改食仙人掌;還有兩個種即仙人掌大嘴地雀和仙人掌地雀,則完全棲於並取食仙人掌。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動,繁殖期在地面或灌叢內築碗狀巢。最先發現者為達爾文,達爾文在加拉帕科斯群島做了長期研究。

基本介紹

物種簡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該屬物種,分布範圍,保護等級,進化史論,環境差異,命名始末,生存演化,基因研究,

物種簡史

加拉帕戈斯群島上,分布有17種達爾文雀,它們同屬一科,共有4個屬。其中2個屬:地雀屬(Geospiza)、樹雀屬(Camarhynchus),201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目錄將其合併為一個屬即地雀屬(Geospiza)。
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食物源,造就了這些小鳥不同的特色,然後占據住環境中不同的生態位。有的島上,既有吃堅果的,也有吃蟲子的,一個生態位里的競爭——比如都吃堅果的話,有優勢的大嘴就會勝出,所謂的“自然選擇”。這個在人們現在看來十分平常的現象,在它們被發現的時候,卻是一件挑戰人們常理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大嘴地雀在內的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小鳥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達爾文雀(Darwin’s finches)。
地雀屬地雀屬

形態特徵

地雀屬體長10-20厘米。該屬鳥類多呈暗淡的黑色或棕褐色,除了喙的形狀而外,不同種之間的外形差異不大。體型相似(雖然大小有些微差別),有在地上蹦蹦跳跳的地雀(分別叫大仙人掌、尖嘴、中、小、大嘴、仙人掌地雀),有在樹上活動的樹雀(大、中、小、鴷形、紅樹林樹雀)。
這么多鳥,乍看下來和報菜名沒太大區別,但是它們之間的差異卻十分有趣。這十幾種鳥,最大的區別其實是它們的喙——有小而尖的,有大而圓的,有的帶勾,有的粗短。大嘴地雀有著圓鼓鼓的身子,灰黑色的羽毛,不足半個桌球大小的頭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個大大的、比起它嬌小的身軀格外“粗壯”的喙。

生活習性

這些鳥之間區別最大的地方,在嘴。這跟它們生活的環境十分相關。大嘴地雀結實的大嘴,能幫它們敲碎堅硬的堅果殼。它們活動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中相對乾旱的地方,食物相對缺乏,能吃別人不能下嘴的東西,毫無疑問是一個大優勢。
而同屬的其他鳥類,比如大仙人掌地雀,則棲息在有仙人掌的地方。大仙人掌地雀的喙較小一些,也能吃堅果,不過仙人掌的花和果更受它的青睞。而小地雀則在較為濕潤的灌木和樹叢地帶生活,吃小種子和昆蟲,喙也要小得多。它還幫加拉帕戈斯的海鬣蜥清理皮膚碎屑,小巧的喙像小梳子一樣靈活。
這些鳥的祖先是同一生活在地面上的小鳥,屬於雀科,以吃種子為生。在各個島嶼上,雀類已經適應不同的飲食:種子、昆蟲、鮮花、海鳥的血和植物葉子。在加拉帕戈斯群島長期的生態環境變化中,形成了14個物種:3種生活在地面上,以種子為食;3種生活在仙人掌上,吃種子;1種生活在樹上,吃種子和7種生活在樹木上,以昆蟲為食。

該屬物種

地雀屬(14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IUCN
1
Geospiza acutirostris
Ridgway, 1894
易危(VU)
2
Geospiza conirostris
Ridgway, 1890
易危(VU)
3
Geospiza difficilis
Sharpe, 1888
無危(LC)
4
Geospiza fortis
Gould, 1837
無危(LC)
5
Geospiza fuliginosa
Gould, 1837
無危(LC)
6
Geospiza heliobates
Snodgrass & Heller, 1901
極危(CR)
7
Geospiza magnirostris
Gould, 1837
無危(LC)
8
Geospiza pallida
Sclater & Salvin, 1870
易危(VU)
9
Geospiza parvula
Gould, 1837
無危(LC)
10
Geospiza pauper
Ridgway, 1890
極危(CR)
11
Geospiza propinqua
Ridgway, 1894
易危(VU)
12
Geospiza psittacula
Gould, 1837
易危(VU)
13
Geospiza scandens
Gould, 1837
無危(LC)
14
Geospiza septentrionalis
Rothschild & Hartert, 1899
易危(VU)

分布範圍

分布於厄瓜多,科隆群島(加拉帕科斯群島)。
科隆群島地圖科隆群島地圖

保護等級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進化史論

環境差異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說:“在那遙遠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上,一群小小鳥兒的可愛大嘴上,卻藏著自然的奧秘。它如此引人入勝,又讓人讚嘆生命的奇妙。這是一個永恆的事業。”。
一隻地雀的祖先偶然飛到了這個火山島上。它的基因會偶爾產生變異,讓它的喙變大或變小。然後,這裡的自然環境又選擇了那些能夠得到足夠食物的,或者能夠找到別人不吃的食物的鳥。在乾旱的島上,大嘴的那一隻吃到了堅果,活了下來,找到了它的伴侶,把基因複製給後代。
然後,就是島嶼。如果沒有島嶼,就沒有加拉帕戈斯群島如此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在不同島嶼上的鳥,被海隔開了,它們得以將自己適應環境的、對生存有利的差異通過遺傳積累下來。大嘴地雀的嘴變得更大,更顯著,在貧瘠的岩地上也能愉快地生存。所以,加拉帕戈斯群島才是研究演化的天堂。達爾文發現:“由外邊引進了一個物種,然後這個物種為了各種不同的目的,發生了變異。”這是解開演化的鑰匙。
其實,一開始達爾文對這些小鳥不太重視。在5周的停留時間裡,他和同伴遊歷了伊莎貝拉島聖薩爾瓦多島聖克里斯托巴爾島聖瑪麗亞島,其間共採集了近70號達爾文雀標本。他採集的這些標本隨後被送到了鳥類學家約翰·古爾德(John Gould)手中。鳥類專家古爾德很快便得出結論,加拉帕戈斯群島採集到的雀類標本實際上分屬13個新種,儘管喙的形狀差別很大,但這些鳥彼此之間具有很近的親緣關係。

命名始末

實際上,確定這些鳥兒“達爾文”之名的,是另外一個鳥類學家——大衛·拉克(David Lack)。拉克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呆了5個月之久,研究不同種達爾文雀的繁殖和覓食行為;後來又跑遍了世界上各地的博物館和大學,找到了6千多個達爾文雀的標本,測量它們的喙和身形。
1947年,拉克的書《達爾文雀》面世。這本書清晰地解釋了當時已知的14個種,是怎么演化出形式各異的喙的。以地雀為例,在同時有大、中、小地雀的島上,3種鳥喙的大小都不重疊,對應著取食大小不同的種子。而只有中地雀和小地雀的島上,它們喙的大小,卻介於兩種的正常值之間,這是因為這些地方只有一種食種子的地雀,在缺乏競爭者時,物種會拓展實際的生態位。從拉克之後,“地理隔離”和“生態位分化”成為了演化的常識。

生存演化

關於達爾文雀的研究,並沒有因此停止。演化的力量有時候是十分驚人的——甚至可以在你的眼皮子下發生。
1977年,一場始料未及的嚴重乾旱降臨到大達夫尼島,由於食物的匱乏,1976年研究人員標記的388隻中地雀幼鳥里,竟然僅有1隻活到了1978年的繁殖季。然而,這一切都被在島上進行演化研究的格蘭特夫婦(Grant)看在眼裡。當乾旱造成食物短缺時,較小也較軟的種子最先被消耗光,導致那些沒法取食較大較硬種子的個體被餓死。由於喙型是可遺傳的,倖存下來的地雀就會將幫助它們熬過乾旱的特徵傳給下一代,而測量數據表明,到了1979年中,地雀喙的厚度確實增加了!另一次發生在2003-2004年的乾旱,更是讓研究者見證了一個新種的誕生。

基因研究

2015年2月11日,一項新的研究發表在了《自然》雜誌上,研究方法是目前最流行的基因組學,而研究對象,終於聚焦在了“達爾文雀”身上。
而基因時代的研究,則將一切揭示得更加清楚了。研究人員比對了不同鳥類種群中大嘴與小嘴鳥的基因組,發現有一個基因組的位點一致性地顯示出極強的信號——HMGA2基因。它和人類的顱部發育、牙齒萌出有關,也很可能是引起鳥喙大小發生改變的基因。而地雀們,正是依靠其種群內在這個基因上大量的自然變異,才能夠應對不同的環境變化。
研究結果表明:首先,這些生活在厄瓜多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南美特有鳥類仍具備較高的遺傳多樣性。其次,根據全基因組序列構建的系統發育關係與基於傳統形態學及線粒體基因序列得到的“達爾文雀”分類建議基本一致。第三,不同種“達爾文雀”之間存在著較為廣泛的基因交流,而種間雜交被認為在維持“達爾文雀”的遺傳多樣性上具有重要作用。最後,可能也最有意思的是,已經被證實在人類顏面部畸形發生上起到重要作用的ALX1基因(Uzet al2010),據信對於塑造大地雀、大仙人掌地雀和尖嘴地雀喙的形狀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項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工作還探討了當兩種具有較近親緣關係的物種相互交配時導致的基因在不同物種之間的擴散問題。儘管在鳥類中,當這類情況發生時,其得到的後代往往四不具有繁殖能力的,但加拉帕戈斯群島的雀類某些雜交後代卻可以與兩個物種雙方的其中任意一種進行交配繁殖。這樣繁殖的幼鳥可以通過叫聲和外觀判別出它們的父母親鳥種類,但它們的體內則攜帶有來自另一種鳥類的基因遺傳信息。通過這種被稱作“基因漂移”或“基因滲透”的效應,基因物質可以在不同的近親物種間發生擴散,從而為新物種的產生創造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